- 读书 >
- 古文鉴赏辞典:新一版 - 陈振鹏、章培恒 >
- 先秦
李斯
【作者小传】
(? —前208) 秦政治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初为郡小吏,后从荀况学。战国末入秦,初为吕不韦舍人,后被秦王政(秦始皇)任为客卿、廷尉。秦统一六国后,任丞相。他反对分封制,主张焚《诗》、《书》,禁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曾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对统一我国文字有一定贡献。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迫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即秦二世)。后为赵高所忌,被杀。著有《谏逐客书》和《苍颉篇》(仅存残简,近人王国维有辑本)。
谏逐客书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1] ,东得百里奚[2] 于宛,迎蹇叔于宋[3] ,求丕豹、公孙支[4] 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5] ,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6] ,西并巴、蜀,北收上郡[7] ,南取汉中[8] ,包九夷[9] ,制鄢、郢[10] ,东据成皋[11] 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12] ,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 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注〕 [1] 由余:本晋国人,后入戎。戎王命由余使秦。秦穆公见其贤,以计招致,用其谋伐戎,并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戎为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的统称。 [2] 百里奚: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虞国大夫。晋灭虞,把他作为晋献公女儿(秦穆公夫人)的陪嫁奴隶送给秦国。他逃回家乡,被楚国边兵所执。秦穆公闻其贤,以五羖羊皮赎之,与语国事。语三日,穆公大悦,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3] 蹇叔:岐(今陕西岐山)人,时寓居于宋。百里奚好友,因其推荐,穆公使人以重金迎致,以为上大夫。 [4] 丕豹:晋杀其大夫丕郑,其子丕豹奔秦,穆公任命他为将。公孙支:《左传》作公孙枝,岐人,字子桑,游于晋,秦穆公任为大夫。 [5] 商鞅:卫国的庶公子,姓公孙,名鞅,又称卫鞅。不容于卫,闻秦孝公求贤,因入秦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大悦,任命为相,十年而秦大富强。及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故称商鞅、商君。 [6] 张仪:魏国人,秦惠王用以为相,用连横之策,游说魏、楚、韩、齐、赵、燕西面而事秦,遂散六国合纵之约。三川:在今河南省西北地区,以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故称“三川”,本韩地。张仪说秦惠王下兵三川,惠王不听,转而伐蜀,灭之。终张仪之世,秦未得三川之地。今文章如此说者,是因张仪为秦相,故皆归功于相,又三川是张仪最先请伐之故。[7] 上郡:郡名,战国魏文侯置,在今陕西西北部一带。惠王十年(前328),使公子华与张仪攻魏,魏因以上郡十五县献秦求和。 [8] 汉中:郡名,战国楚怀王置,在今陕西南部和湖北西北部。惠王后元十三年(前312),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 [9]九夷:泛指楚国境内的少数民族。[10] 鄢:今湖北宜城,曾为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楚都。此以鄢、郢代指楚国。 [11] 成皋:又名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北临黄河,南萦山阜,形势险固。 [12] 范雎:魏国人,逃亡入秦,说秦昭王,拜为客卿。时昭王母宣太后之弟穰侯为相,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等为将,相与专权,以太后故,私家富重于王室。范雎以利害说动昭王,于是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拜范雎为相。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屡破韩、赵、魏之兵,秦国日益强大。
《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受到秦王的重用,被拜为客卿。所谓“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做官者的称呼。后来在秦王政元年(前246)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的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终于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到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的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文章从秦国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逐客书》也就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全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是以历史事实说明客卿对秦国作出了很大贡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论据。起句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一开始就提出总的论点,显得非常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了逐客令,却把逐客的过错归之于“吏”,说明作者措词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宋代李涂说:“起句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文章精义》)话虽有些夸大,但所评是有道理的。接着文章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由回顾历史入题,从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惠文君、昭襄王,举出四个秦国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紧接着,又用多种手法加以论述:先说这四个君主的成就,都靠任用客卿才取得的,这是对前面所述的小结。后讲从这样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这是进一步的引申和反诘。又讲当初如果四个君主拒绝客卿而不收纳他们,疏远有才之士而不用,这就不可能使秦国民富国强。这是从反面假设和推论。在列举史实,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又如此腾挪跌宕,反复论证,就把客卿对秦国的重要作用阐述得极为透彻。
在讲了客卿对秦国有利之后,照理下文应当转入正题,论证逐客的错误了;可是作者在第二段里却笔锋一转,设了许多比喻,用来说明秦王对不是秦国产的物十分喜爱,对人却持另一种态度是不对的。此段所设比喻多种多样,意思分为四层。第一层以珠宝等物为喻,设问作结:这些东西一样也不是秦国出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只提出问题,不立即作答,但不答自明,显得耐人寻味。第二层以玩好、美女为喻,进行推论: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用,那么夜间放光的璧玉、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器具、郑国和卫国的美女、 这种珍贵的骏马、江南的金锡、西蜀的绘画原料,秦国都不应当占有和使用了。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嫔妃,娱乐心意,取悦耳目的,一定要出于秦国的才可以,那么,镶着珍珠的簪子,缀有珠玉的耳环,齐国东阿所产的丝绢做成的衣服,华丽丝绣所作的装饰就不能进于前,而按着流行式样打扮得很漂亮的赵国女子就不能站在旁边了。这一层同前一层不同,是从反面说,并分两个小层次重叠错杂出之,把“必秦国之所生而后可”的严重危害说得很透辟,更显出非秦国所出的宝物不可或缺。第三层以音乐为喻,进行对比:敲瓦器,弹秦筝,拍打大腿,呜呜呀呀地唱歌,这是秦国的音乐;郑国、卫国的民间地方音乐,虞舜时的《韶》、《虞》,周武王时的《武》、《象》,都是别国的音乐。现在你抛弃秦国的音乐,而用别国的音乐,这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痛快于当时,看了舒服罢了。这回答近接上文,远承第一层的设问,可说是对前三层的小结,归纳了秦国对物取舍的标准,为下文转入正题作了很好的铺垫。第四层以人和物作比较,指出待非秦之人不如待非秦之物,这样看来,你所看重的只是声色珍宝,所轻视的是人才。这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这里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外来人才的错误,推论符合逻辑,立意超卓不凡,具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和撼动人心的力量。这段设喻丰富多样,写法灵活多变,运笔酣畅淋漓,为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前人对此极为称誉。如宋代李涂就说:“中间论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独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痛快,深得作文之法。”(《文章精义》)
第三段论述驱逐客卿有利敌国,而不利于秦国。先从正面说理,指出土地广大粮食就丰富,国家辽阔人口就众多,兵力强盛军士就勇敢,比喻强调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包举贤士,广罗人才。下面仍继续设喻申述这个意思: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的堆积,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河海不挑剔任何细小流水的汇入,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来归附的民众,所以能够显示他的德行。泰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王者不却众庶”才是本意。由于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显得很有力量。接着又深一层阐明此意:地不分东南西北,人才不论来自哪一个诸侯国,这就是五帝三王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此处以古证今,强调应该不分地域,广揽人才。下文就落脚到说明逐客的危害。这里不但运用古今对比,还有敌我对比,提出两种作法、两种后果,以此说明逐客对敌人有利,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不利,论证鞭辟入里,雄辩有力。
最后一段收束全文,进一步说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用两句话就总结了前面三段的意思:谈物的一半照应第二段,以见出“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这种态度的不对。谈人的一半照应第一段,以见出“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作法不当。最后的一句照应第三段,阐明逐客对秦国危害之所在,因从利害关系上立论,抓住了秦王的思想要害,所以极有说服力。这两句还和文章开头提出的总论点“窃以为过”相呼应,具有首尾相连,前后贯通之妙。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识见,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畛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谏逐客书》识高文亦高,它不仅思想可贵,而且辞采富赡,文思横溢,写作技巧十分出色。其主要特点是:第一,摆事实,设比喻,重铺叙,论辩有力,说理透辟。“事实胜于雄辩”,确凿的事实最具有说服力。文章第一段铺陈的一系列历史事实,在说明客卿一向对秦国有功这个问题上就起了很好的作用。比喻也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此文在说明“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和“王者不却众庶”时都用了很多比喻,甚至可说文章的大部分就是由比喻组成的。正因为事实和比喻用得多,反复用,重铺叙,重渲染,不仅深入浅出、形象鲜明地说清了道理,而且增强了文章铺张扬厉的特色。第二,在结构上,既曲折多变,又严谨有序。这是一篇议论文,但并不显得呆板滞涩,枯燥无味,而是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除了善用比喻外,和文章写得有波澜、有起伏也相关。在论说秦王对物的态度时,几层的意思差不多,可是,一会儿顺说,一会儿倒说;一会儿正叙,一会儿反诘;或者略换几个字,或者稍变一下手法,真是跌宕生姿,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另一方面此文论证逐客错误的中心思想十分突出,万变不离这个中心,在行文上还注意到前后呼应,一气贯通,所以全篇文章显得不枝不蔓,紧凑缜密。第三,多用排比句和对偶句,造成文章雄浑奔放的气势。文章气势充沛主要是由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辩形成的,但是善用排偶句,并和散体句错杂出之,在语言形式上就富有整齐错落之美,在音节上又显得抑扬顿挫,铿锵响亮,给人以一种音乐的美感,这些使得此文更增强了滔滔不绝,雄放不羁的气势。《谏逐客书》开了散文辞赋化的风气之先,对后来汉代的散文和辞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吴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