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南陔六篇有義亡辭 古經題下必有譜 亡其辭之亡異説
0字 下载全书
劉原父曰:「南陔以下六篇,有聲無詩,故云『笙』,不云『歌』。有其義亡其辭,非亡失之亡,乃無也。」朱子詩集傳謂:「古經篇題之下,必有譜焉。如投壺魯、薛鼓之節而亡之。」【原注】儀禮疏曰:「堂上歌者不亡,堂下笙者即亡。」
【集證曰】鄉飲酒禮疏。
【元圻案】詩序:「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白華,孝子之絜白也。華黍,時和歲豐,宜黍稷也。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崇丘,萬物得極其高大也。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有其義而亡其辭。」箋云:「孔子論詩,雅、頌各得其所,時俱在耳。遭戰國及秦之世而亡之,其義則與衆篇之義合編,故存。至毛公爲詁訓傳,乃分衆篇之義,各置於其篇端云。」〇劉原父讀「亡」爲「無」。董氏逌廣川詩故、李氏樗詩解、黄氏震日抄皆從之。張子則謂:「既無詩,安得有此篇名?必是有其辭,所以亡者,良由施之於笙,非若詩之可習。」嚴氏粲詩緝從之。朱子集傳謂:「鄉飲酒禮、燕禮曰笙、曰樂、曰奏而不言歌,則有聲而無辭明矣。」遂爲定論。〇元劉氏瑾詩傳通釋曰:「魯鼓薛鼓之節,其譜見禮記投壺篇末,蓋魯、薛二國投壺燕射擊鼓之節也。其圓者擊鼙,方者擊鼓,其節不同,亦皆有聲而無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