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九不必改字 九招九韶諸樂名 諸書言古樂
「九之舞」,注云:「當爲大。」案:春官大司樂疏云:「九讀當爲大韶者,上六樂無九韶,而有大韶,故破從大韶也。」愚謂九之名尚矣,不必改字。按説苑修文篇:「孔子至齊郭門之外,遇一嬰兒,挈一壺,相與俱行。其視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謂御曰:『趣驅之,趣驅之!韶樂方作。』孔子至彼,聞韶,三月不知肉味。」齊景公作徵招、角招,蓋舜樂之存者。劉原父云:「九招者九名,予識其三焉,祈、徵、角之謂也。」公是先生弟子記文。山海經:「夏后開得九辯、九歌以下,始歌九招於大穆之野。」見大荒西經。帝王世紀:「啓升后十年,舞九韶。」【原注】竹書曰:「夏后開儛九韶。」史記五帝本紀:「禹乃興九招之樂。」索隱曰:「即舜樂簫韶九成。」艾軒謂:「勸之以九歌,即九招之樂。」吕氏春秋仲夏紀古樂篇:「帝嚳命咸黑作爲舞閻按:「舞字宜衍。」聲,歌九招、六列、六英。帝舜令質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高誘注:「招、英、列,皆樂名也。」然則九招作於帝嚳之時,舜修而用之。【原注】秦唯韶、武二樂存〔一〕。
【閻按】後漢孔僖傳:「章帝幸闕里,祠孔子,作六代之樂。」疑此時安得備此樂?蓋秦得天下,唯餘韶、武耳。後讀玉海載劉子文武篇「漢祖海内大定,以文止戈,召鄒、魯儒生而制禮儀,修六代之樂,朝諸侯於咸陽」,則闕里所作樂,其漢祖之所遺與?抑出於夸飾而史家沿之也?
【何云】按此説不足信,當據漢志。
【元圻案】莊子至樂篇:「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爲樂。」陸氏釋文:「九韶,舜樂名。」〇淮南子原道訓:「耳聽九韶、六瑩。」高誘注:「九韶,舜樂。」〇漢書禮樂志:「高祖廟奏武德〔二〕、文始、五行之舞。文始舞者,本舜招舞也,高祖六年更名曰文始。五行舞者,本周舞也,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曰五行〔三〕。」〇宋書樂志一:「周存六代之樂,至秦唯餘韶、武而已。始皇改周舞曰五行,漢高祖改韶舞曰文始,以示不相襲也。」
〔一〕「武」,原作「舞」,據元刊本、清嘉慶本改。
〔二〕「武德」,原作「盛德」;「二十六」,原作「三十六」,皆據中華本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改。
〔三〕「武德」,原作「盛德」;「二十六」,原作「三十六」,皆據中華本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