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苏东坡全集 - 曾枣庄、舒大刚编 >
- 仇池笔记
仇池笔记卷下
论设醴
楚元王为穆生设醴,王戊即位,忘设。穆生遂谢病去。申公、白公独留。戊稍淫暴,二人谏不听,赭衣杂舂于市。申公愧之,归鲁。已而赵绾、王臧言于武帝,以蒲轮召,卒坐绾、臧事病免。穆生远引于未然之前,申公眷恋于既然之后。谓祸福皆天,不可避绝者,未必然也。
服松脂
松脂以镇定者为良。细布袋盛渍水中,沸汤煮之,浮水面者,罩篱掠取,投新水中。久煮不出者,弃不用。入白茯苓末,杵罗为末,每日取三钱,匕箸口中。用少熟水漱,仍如常法揩齿。更啜少熟水咽之,仍漱齿。牢牙、驻颜、乌须也。
孔北海
王巩云:“张安道说,苏子瞻比予孔北海、诸葛孔明。孔明吾岂敢望?北海或似之,然不若是之蠢也。”北海以忠义气节冠天下,其势足与曹操相轩轾,决非两立者。北海以一死捍汉,岂所谓轻于鸿毛者?何名为蠢哉!
梁贾
见《志林》三卷(1)
鸡唱
光、黄人二三月群聚讴歌,不中音律,宛转如鸡鸣耳。与宫人唱漏微相似,但极鄙野。《汉官仪》:“宫中不畜鸡,汝南出长鸣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专传鸡唱。”又应劭曰:“今《鸡鸣歌》。”《晋太康地道记》曰:“后汉卫士习此曲,于阙下歌之,今《鸡唱》是也。”颜师古不考古本,妄破此说。今余所闻,岂《鸡唱》之遗音乎?今土人谓之山歌云。
晋卿墨
王晋卿造墨,用黄金、丹砂,墨成,价与金等。三衢蔡瑫自烟、煤、胶外,一物不用,特以和剂有法,甚黑而光,殆不减晋卿。胡人谓犀黑暗,象白暗。可以名墨,亦可以名茶。
徐仲车二反
徐积,字仲车。古之独行,於陵仲子不能过。然其诗文则怪而放,如玉川子,此一反也;耳聩甚,画地为字,乃始通,终日面壁坐,不与人接,而四方事无不知,此二反也。
论汉武帝
见《志林》四卷(2)
硬黄临二王书
王会稽父子书存于世者,盖一二数。唐人薛、褚之流,硬黄临仿,亦足为法。
鲁直诗
读鲁直诗,如见鲁仲连、李太白,不敢复论鄙事。虽若不入用,不无补于世也。
宝应民
见《志林》二卷(3)
佛受戒平冤
李如损之妹,既笄发病,见前世冤对日夜笞之,遂归诚佛法。梦中见佛与受戒,平遣冤者。李因蔬食不嫁。
君谟书
仆尝论蔡君谟书为本朝第一,议者多以为不然。或谓君谟书为弱,殊非知书者。若江南李主,外险而中实无有,此真所谓弱者。以李主为劲,则宜以君谟为弱。
张子野诗
张子野诗笔老妙,歌词乃余波耳。《华州西溪》云:“浮萍破处见山影,野艇归来闻草声。”和予诗云:“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若此之类,皆可追配古人。而世俗但称其古歌词。昔周昉画人物,皆入神品,世亦但知有周昉士女,可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欤?
林檎诗
儿子迈幼作《林檎诗》,云:“熟颗无风时自落,半腮迎日斗鲜红。”于等辈号有思致者。又诗云:“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晚村。”此亦可人。
凤咮研
仆好用凤咮石研,论者多异同,盖少得真者,黯然滩石乱之耳。唐彦猷以青州红丝石为甲,或云惟堪作骰盆,盖未见佳者。
李十八草书
刘十五论李十八草书,谓之鹦哥娇。意谓鹦鹉能言,不过数句,大率杂以鸟语。十八后稍进,以书问仆:“近日比旧何如?”仆答曰:“可作秦吉了矣。”
杨凝式书
唐末五代文章卑泥,字画从之。而杨凝式笔迹雄强,往往与颜、柳相上下。今世多称李建中、宋宣献。此二人书,仆所不解。宋寒而李俗,殆是浪得名耳。惟蔡君谟书,姿格既高,而学亦至,当为本朝第一。
杜甫诗
杜甫诗固无敌,然自“致远”已下句,甚村陋也。世人雷同,不复讥评,过矣!然亦不能掩其美也。
与昙秀倡和
余在广陵,送客山光寺。昙秀作诗云:“扁舟乘兴到山光,古寺临流胜气藏。惭愧南风知我意,吹将草木作天香。”余和云:“闹里清游借隙光,醉时真境发天藏。梦回拾得吹来句,十里南风草木香。”
与可拾诗
余昔对欧公诵文与可诗云:“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公曰:“世间元有此句,与可拾得耳。”
论董秦
玉川子《月蚀》诗云:“岁星主福禄,官爵奉董秦。”详味此语,当是无功而享厚禄者。秦本忠臣,天宝末,屡立战功,亦颇知义。代宗时,吐蕃犯阙,征兵,秦即日赴难。或劝择日,答曰:“君父在难,乃择日耶?”后污朱泚伪命,诛。考其终始,非无功而享禄者。不知玉川子何以有此句?
乐天烧丹
见《志林》一卷(4)
盘游饭谷董羹
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脯脍炙无不有,埋之饭中,里谚曰:“掘得窖子。”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谷董羹。诗人陆道士出一联云:“投醪谷董羹锅内,掘窖盘游饭碗中。”
参寥诗
见《志林》一卷(5)
煮猪头颂
净洗锅,浅著水,深压柴头莫教起。黄豕贱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有时自家打一碗,自饱自知君莫管。
䕭草诗
杜子美有《除䕭草》一篇,蜀中谓之毛䕭。毛芒可畏,触之如蜂虿。治风疹,以此草点之,一身失去。叶背紫者入药。杜诗注云:“䕭,音潜,山韭也。”
采艾
端午日,日未出时,以意求艾似人者,采之以灸,殊效。一书中见之,忘其为何书也。艾未有真似人者,于明暗间以意命之而已。万法皆妄,无一真者,此何疑也!
治内障眼
《本草》云:“熟地黄、麦门冬、车前子相杂,治内障眼有效。”屡试,信然。其法:细捣,罗蜜为丸,如桐子大。三药皆难捣罗和合,异常甘香,真奇药也。露蜂房、蛇蜕皮、乱发,各烧灰存性,取钱七,酒服,治疮口久不合。
潘谷墨
潘谷墨既精妙而价不二。一日,忽取欠墨钱券焚之,饮酒三日,发狂赴井死。人下视之,趺坐井中,尚持数珠也。
雪堂义尊
元祐中,驸马都尉王晋卿置墨十数品。杂研之,作数十字,以观色之浅深。若果佳,当捣和为一品。昔在黄州,邻近四五州送酒,合置一器,谓之“雪堂义尊”。今又为雪堂义墨耶!
颜鲁公论逸少字
颜真卿写碑,唯《东方朔画赞》最为清雄。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临此,虽大小相悬,而意良是。非自得于书,未易为之言也。
欧公书
欧公用尖笔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见之,如见其清粹丰颊,进趣裕如也。
荆公书
王荆公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仆书作意为之,颇似蔡君谟;稍得意,则似杨风子;更放,则似言法华。
真人之心
道家云:“心不离田,手不离宅。”又云:“真人之心,若珠在渊;众人之心,若瓢在水。”
搬运法
扬州有武官侍其者,官于二广十余年,终不染瘴,面红腻,腰足轻快。初不服药,每日五更起坐,两足相向,热摩涌泉穴无数,以汗出为度。欧公平日不信仙佛,笑人行气。晚年云:“数年来足疮一点,痛不可忍。近有人传一法,用之三日,不觉失去。”其法:重足坐,闭目握固,缩谷道,摇飐两足,如气球状。气极即休,气平复为之,日八九度,得暇则为,乃搬运捷法也。文忠痛已即止,若不废,当有益。
勤修善果
佛言:三千大千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而况我在此空华起灭之中,寄此须臾,贵贱、寿夭、得失、贤愚,所计几何!惟有勤修善果,以升神明;照遣虚妄,以诚知本性,最为著身要事也。
众狗不悦
惠州市寥落,然每日杀一羊,不敢与在官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熟漉。若不熟,则泡水不除。随意用酒,薄点盐,炙微焦食之。终日摘剔,得微肉于牙綮间,如食蟹螯。率三五日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堂庖所食刍豢,灭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此虽戏语,极可施用。用此法,则众狗不悦矣!
三老人问年
见《志林》二卷(6)
梦韩魏公
夜梦登合江楼,月色如银。韩魏公跨鹤来,曰:“被命同领剧曹,故来相报。他”日北归中原,当不久也。
真一酒
余在白鹤新居,邓道士忽叩门,时已三鼓,家人尽寝,月色如霜。后有伟人,衣桄榔叶,手携斗酒,丰神英发如吕洞宾。曰:“子尝真一酒乎?”就坐,三人各饮数杯,击节高歌合江楼下,海风振水,大鱼皆出。袖出一书授余,乃真一法及修养九事。其末云:“九霞仙人李靖书。”既去,恍然。
法报化三身
见《志林》二卷(7)
蒸豚诗
王中令既平蜀,饥甚,入一村寺。主僧醉甚,箕踞。公欲斩之,僧应对不惧,公奇之。公求蔬食,云:“有肉无蔬。”馈蒸猪头,甚美。公喜,问:“止能酒肉耶?尚有他技也?”僧言:“能诗。”公令赋蒸豚,立成,云:“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饤,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把毡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公大喜,与紫衣师号。
儋耳地狱
见《志林》二卷(8)
五谷耗地气
吾昔有田在蕲水,仅种一斗,得稻十斛。问其故,云:“连山皆野草散木,不生五谷,地气不耗,故发如此。”是以知五谷耗地气为最甚。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斗。至汉建武二年,野蚕成茧,被于山泽。至五年,渐少,而农事益修。盖土不生谷,地气无所耗,蕴蓄日久,发而为野蚕旅谷,其理甚明。凡地不生草木者,多产金锡,亦其理也。书此以为卫生之方。
论菊
菊,黄中之色,香味和正,花叶根实,皆长生药也。北方随秋早晚,大略至菊有黄华乃开。岭南冬至乃盛。地暖,百卉造化无时,而菊独后开。考其理,菊性介烈,不与百卉并盛衰,须霜降乃发,岭南尝以冬至微霜也。仙姿高洁如此,宜其通灵也。
本秀二僧
见《志林》二卷(9)
梅询非君子
见《志林》四卷
吴育不相
见《志林》四卷。并上条见《真宗仁宗之信任》内(10)
时无英雄竖子成名
见《志林》一卷(11)
永洛之役
张舜民云:“永洛之役,李舜举、李稷、徐禧皆在围中。上以手诏赐西人,云若能保全吏士,当尽复侵地。诏未至,而舜举等已死。”圣意可谓重一士而轻千里。惜此等不被其赐也,哀哉!
二李优劣
中官李舜举死于永洛,将死,以故纸半幅书曰:“臣舜举死无所恨,但愿陛下勿轻此贼。”使一健黠者间走以闻。时李稷亦将死,书纸尾曰:“臣稷千苦万屈。”上为一恸。然二人优劣贤不肖,已可见矣。
太尉足香
方李宪用事,士大夫或奴事之,穆衍、孙路至为执袍带。王中正盛时,俞充令妻执板以侑酒。彭孙本一劫盗招出,气陵公卿。韩持国至诣其第,出妓饮酒酣,慢持国。持国不敢对。然尝为李宪濯足,曰:“太尉足何香也!”宪以足踏其头,曰:“奴谄不太甚乎?”孙在许下,私捉逃军三百人役之。予时将乞许至郡斩讫乃奏,会除颍,乃止。
西征途中诗
张舜民通练西事,稍能诗,从高遵裕西征回,途中作诗曰:“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砍作薪。他日玉关归去后,将何攀折赠行人。”“青冈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白骨似山山似雪,将军莫上望乡台。”为李察所奏,贬郴州监税。舜民云:“官军围灵州不下,粮尽而返。西人城上问官军:‘汉人兀捺否?’答曰:‘兀捺。’城上皆笑。”兀捺者,惭愧也。
招高丽
见《志林》三卷(12)
《易》《书》《论语说》
孔壁、汲冢竹简科斗,皆漆书也,终于蠹坏。编钟、石鼓益坚,古人为不朽之计至矣。然其妙意所以不坠者,特以人传之耳。《易》言:“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吾作《易》《书》《论语说》,亦粗备矣。呜呼!又何以多为?
太极真人
见《志林》三卷(13)
论金盐
王莽败时,省中黄金三十万斤。陈平用肆万斤间楚,董卓郿坞金亦多。其余赐三五十斤者,不可胜数。近世金以斤计,虽人主未有以百金与人者,何古多今少也?凿山披沙无虚日,金为何往哉?颇疑宝货神不可知,复归山泽。即尝闻盐亦然。峡中大宁监日有定数,若大商覆舟,则盐泉顿增。乃知寻常便液之出,不拘远近,皆归本原也。
放生池碑
湖州有《放生池碑》,载其所上肃宗表云:“一日三朝,大明天子之孝;问安视膳,不改家人之礼。”鲁公知肃宗有愧于此乎?孰谓公区区于放生哉!
三鬃马
唐李将军思训作《明皇摘瓜图》:嘉陵山水,帝乘赤骠,起三鬃,与诸王、嫔御十数骑,出飞仙岭下。初见乎六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不进,正作此状。不知三鬃谓何?今乃见岑参诗有《卫驾赤骠歌》曰:“赤髯胡雏金剪刀,平时剪出三鬃高。”乃知唐御马皆剪治,而三鬃其饰也。
诵《金刚经》
见《志林》二卷(14)
神清洞
曹焕游嵩山,中途遇道士盘礴石上,揖曰:“汝非苏辙之婿曹焕乎?”顾其侣曰:“何人?”曰:“老刘道士寓此,未尝与人语。”道士曰:“苏辙,欧阳永叔门人。汝以永叔为何等人?”焕曰:“文章忠义为天下第一。”道士曰:“所知者,如是而已。我,永叔同年也。此袍得之永叔,盖尝破而不补,未尝垢而洗也。近得书甚安。汝岂不知神清洞事乎?汝与我以某年某月某日同集某处,我当以某月日化于石上。”复坐,不复语。焕亦行入山。果如期化于石上。
论杜甫杜鹃诗
南都王谊伯谓杜子美诗,历五季兵火,多舛缺。且如“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盖自题下注,断自“我昔游锦城”为首句,谊伯为误矣。子美诗备诸家体,岂可以文害词、词害意耶?原其意,类皆有感,亦《诗》之比兴、《离骚》之法。按《百物志》:杜鹃生子,寄之他巢,百鸟为饲之。胡江东所谓“杜宇昔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此鸟至微,知有尊,故子美云:“重是古帝魂。”又曰:“礼若奉至尊。”讥当时刺史,禽鸟有不若也。明皇以后,天步多棘,刺史能造次不忘君者,可数也。严武在蜀,虽横敛刻剥,实资中原,是“西川有杜鹃”耳。其废王命,擅军旅,绝贡赋,如克逊在梓州为朝廷忧,是“东川无杜鹃”耳。涪、万、云安刺史,微不可考。凡其承君者为有也,怀贰者为无也。谊伯又云:“子美不应叠用韵。”子美自我作古,叠韵何害于为诗?
釜
见《志林》卷四(15)
论淳于髡
淳于髡一斗亦醉,一石亦醉。至于州闾之间,男女杂坐,几于劝矣,何讽之有?盖有微意。以多少之无常,知饮酒之非我,观变识妄,平生之嗜,亦少衰矣。是以托于放荡之言,而能规荒主长夜之饮,世未有识其趣者。
竹雌雄
竹有雌雄,雌者多笋,故种竹当种雌。自根以上至梢一节发者为雌。物无逃于阴阳,信哉!
戒杀
余少年不杀,未能断也。近年始能不杀猪羊,惜嗜蟹。每见饷者,皆放之江中。虽在江无活理,庶几求一活。即使不活,亦愈于烹煎也。亲遭患难,不异鸡鸭之在庖厨,不忍以口腹之故,使有生之类,受无量怖苦耳。犹恨未能忘食味,食自死物可也。
广利王召
余一日醉卧,有鱼头鬼身者自海中来,云:“广利王请端明。”予披褐履草黄冠而去,亦不知身步入水中,但闻风雷声。有顷,豁然明白,真所谓水晶宫殿也。其下骊目、夜光,文犀、尺璧,南金、火齐,不可仰视;珊瑚、琥珀,不知几多也。广利佩剑冠服而出,从二青衣。余曰:“海上逐客,重烦邀命。”有顷,东华真人、南溟夫人造焉,出鲛绡丈余,命余题诗。余赋曰:“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三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灵旗摇虹纛,赤虬喷滂湃。家近玉皇楼,彤光照无界。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写竟,进广利。诸仙迎看,咸称妙。独广利旁一冠簪者,谓之鳖相公,进言:“苏轼不避忌讳,祝融字犯王讳。”王大怒。余退而叹曰:“到处被相公厮坏。”
记天心正法咒
王君善书符,行天心正法,为里人疗疾驱邪。仆尝传此咒法,当以传王君。其辞曰:“汝是已死我,我是未死汝。汝若不吾祟,吾亦不汝苦。”
勃逊之
与朱勃逊之会议于颍,或言洛人善接花,岁出新枝,而菊品尤多。逊之曰:菊当以黄为正,余可鄙也。昔叔向闻鬷蔑一言得其为人,予于逊之亦云。
张平叔制词
乐天行《张平叔户部侍郎判度支制诰》云:“吾坐而决事,丞相以下,不过四五,而主计之臣在焉。”以此知唐制,主计盖坐而论事也。不知四五者悉何人?平叔议盐法,至为割剥,事见退之集。今乐天制诰亦云:“计能析秋毫,吏畏如夏日。”其人必小人也。
贺下不贺上
贺下不贺上,此天下通语。士人历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释肩而去,如大热远行,虽未到家,得清凉馆舍一解衣漱濯,已足乐矣。况于致仕而归,脱冠佩,访林泉,顾平生一无可恨者,其乐岂可胜言哉!余出入文忠门最久,故见其欲释位归田,可谓切矣。他人或苟以藉口,公发于至情,如饥者之念食也,顾势有未可者耳。观与仲仪书,论可退之节二,至欲以得罪、病而去。君子之欲退,其难如此,可以为进者之戒。
书李若之事
《晋·方技传》有幸灵者,父母使守稻,牛食之。灵见而不驱。牛去,乃理其残乱者。父母怒之。灵曰:“物各欲食,牛方食,奈何驱之?”父母愈怒,曰:“即如此,何用理乱者为?”灵曰:“此稻又欲得生。”此言有理,灵故有道者耶?吕猗母足得痿痺病十余年,灵疗之。去母数步坐,瞑目寂然。有顷,曰:“扶起夫人坐。”猗曰:“夫人得疾十年,岂可仓卒令起耶?”灵曰:“且试扶起。”两人夹扶而立。少顷,去夹者,遂能行。学道养气者,至足之余,能以气与人。都下道士李若之能之,谓之“布气”。吾中子迨,少羸多疾。若之相对坐,为布气,迨闻腹中如初日所照,温温也。盖若之曾遇得道异人于华岳下云。
记道人问真
道人徐问真,自言潍州人。嗜酒狂肆,能啖生葱、鲜鱼,以指为针,以土为药,治病良有验。欧阳文忠公为青州,问真来从公游。久之,乃求去。闻公致仕,复来汝南。公常馆之,使伯和父兄弟为之主。公常有足疾,状少异,医莫能喻。问真教公汲引气血,自踵至顶。公用其言,病辄已。忽一日,求去甚力。公留之,不可,曰:“我有罪。我与公卿游,我不复留。”公使人送之,果有冠铁冠丈夫,长八尺许,立道周俟之。问真出城,顾村童,使持药笥。行数里,童告之求去。问真于髻中出小瓢,如枣大,再三覆之掌中,得酒满掬者一,以饮童子,良酒也。自尔不复知其存亡,而童子径发狂,亦莫知其所终。轼过汝阴,公具言如此。其后贬黄州,而黄冈县令周孝孙暴得重膇疾。轼试以问真口诀授之,七日而愈。元祐六年十一月二日,与叔弼父、季默父夜坐,话其事,事复有甚异者,不欲尽书,然问真要为异人也。
记罗浮异苑
有官吏自罗浮都虚观游长寿,中路睹见道室数十间,有道士据槛坐,见吏不起。吏大怒,使人诘之。至,则人室皆亡矣。乃知罗浮凡圣杂处,似此等异境,平生修行人有不得见者。吏何人,乃独见之?正使一凡道士见己不起,何足怒!吏无状如此,得见此者,必前缘也。
东坡升仙
吾昔谪黄州,曾子固居忧临川,死焉。人有妄传吾与子固同日化去,且云如李长吉时事,以上帝召他。时先帝亦闻其语,以问蜀人蒲宗孟,且有叹息语。今谪海南,又有传吾得道,乘小舟入海不复返者。京师皆云,儿子书来言之。今日有从黄州来者,云:“太守何述言:吾在儋耳,一日忽失所在,独道服在耳。盖上宾也。”吾平生遭口语无数,盖生时与韩退之相似。吾命在斗间,而身宫在焉。故其诗曰:“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且曰:“无善声以闻,无恶声以扬。”今谤吾者,或云死,或云仙。退之之言,良非虚尔。
冲退处士
章詧字隐之,本闽人,迁于成都数世矣。善属文,不仕。晚用太守王素荐,赐号冲退处士。一日,梦有人寄书召之者,云东岳道士书也。明日,与李士宁游青城,濯足水中,詧谓士宁曰:“脚踏西溪流去水。”士宁答曰:“手持东岳寄来书。”詧大惊,不知其所自来也。未几,詧果死。其子禩,亦以逸民举,仕一命乃死。士宁,蓬州人也。语默不常,或以为得道者,百岁乃死。常见余成都,曰:“子甚贵,当策举首。”已而果然。
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
戊寅十一月,余于儋耳闻城西民李氏处子病卒,两日复生。余与进士何旻同往见其父,问死生状。云:初昏,若有人引去。至官府,幕下有言:“此误追。”庭下一吏云:“可且寄禁。”又一吏云:“此无罪,当放还。”见狱在地窟中,隧而出入。系者皆儋人,僧居十六七。有一妪,身皆黄毛,如驴马,械而坐。处子识之,盖儋僧之室也。曰:“吾坐用檀越钱物,已三易毛矣。”又一僧,亦处子邻里,死已二年矣。其家方大祥,有人持盘飧及钱数千,云:“付某僧。”僧得钱,分数百遗门者,乃持饭入门去。系者皆争取其饭。僧饭,所食无几。又一僧至,见者擎跪作礼。僧曰:“此女可差人速送还。”送者以手擘墙壁使过,复见一河,有舟,使登之。送者以手推舟,舟跃,处子惊而寤。是僧岂所谓地藏菩萨耶?书此为世戒。
道士张易简
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太初,眉山市井人子也。余稍长,学日益,遂第进士、制策。而太初乃为郡小吏。其后余谪居黄州,有眉山道士陆惟忠自蜀来,云:“太初已尸解矣。蜀人吴师道为汉州太守,太初往客焉。正岁日,见师道,求衣食钱物,且告别。持所得尽与市人贫者,反坐于戟门下,遂卒。师道使卒舁往野外焚之。卒骂曰:‘何物道士,使吾正旦舁死人。’太初微笑开目,曰:‘不复烦汝。’步自戟门,至金雁桥下,趺坐而逝。焚之,举城人见烟焰上眇眇焉有一陈道人也。”
梦南轩
元祐八年八月十一日,将朝尚早,假寐。梦归縠行宅,遍历蔬圃中。已而坐于南轩,见庄客数人方运土塞小池。土中得两芦菔根,客喜,食之。予取笔作一篇文,有数句云:“坐于南轩,对修竹数百,野鸟数千。”既觉,惘然思之。南轩,某君名之曰“来风”者也。
陈昱被冥吏误追
今年三月,有书吏陈昱者,暴死三日而苏。云:初见壁有孔,有人自孔掷一物至地,化为人,乃其亡姊也。携其手自孔中出,曰:“冥吏追汝,使我先。”见吏在旁,昏黑如夜,极望有明处,空有桥,榜曰“会明”。人皆用泥钱。桥极高,有行桥上者,姊曰:“此生天也。”昱行桥下,然犹有在下者,或为乌鹊所啄。姊曰:“此网捕者也。”又见一桥,曰“阳明”。人皆用纸钱。有吏坐曹十余人,以状及纸钱至者,吏辄刻除之,如抽贯然。已而见冥官,则陈襄述古也。问昱何故杀乳母?曰:“无之。”呼乳母至。血被面,抱婴儿,熟视昱,曰:“非此人也,乃门下吏陈周。”官遂放昱还,曰:“路远,当给竹马。”又使诸曹检己籍。曹示之,年六十九,官左班殿直。曰:“以平生不烧香,故不甚寿。”又曰:“吾辈更此一报,即不同矣。”意谓当超之。昱还,道见追陈周往。既苏,周果死。
记异
有道士讲经茅山,听者数百人。中讲,有自外入者,长大肥黑,大骂曰:“道士奴,天正热,聚众造妖何为?”道士起谢曰:“居山养徒,资用乏,不得不尔。”骂者怒少解,曰:“须钱不难,何至此作此!”乃取釜灶杵臼之类,得百余斤,以少药锻之,皆为银,乃去。后数年,道士复见此人,从一老道士,须发如雪,骑白骡。此人腰插一骡鞭,从其后。道士遥望叩头,欲从之。此人指老道士,且摇手作惊畏状,去如飞。少顷即不见。
猪母佛
眉州青神县道侧有一小佛屋,俗谓之猪母佛。云百年前,有牝猪伏于此,化为泉,有二鲤鱼在泉中,云:“盖猪龙也。”蜀人谓牝猪为母,而立佛堂其上,故以名之。泉出石上,深不及二尺,大旱不竭。而二鲤莫有见者。余一日偶见之,以告妻兄王愿。愿深疑,意余之诞也。余亦不平其见疑,因与愿祷于泉上,曰:“余若不诞者,鱼当复见。”已而二鲤复出,愿大惊,再拜谢罪而去。此地应为灵异。青神文及者,以父病求医,夜过其侧。有髽而负琴者,邀至室,及辞以父病,不可留。而其人苦留之,欲晓,乃遣去。行未数里,见道傍有劫贼所杀人,赫然未冷也。否则,及亦未免耳。泉在石佛镇南五里许,青神二十五里。
记范蜀公遗事
李方叔言:范蜀公将薨,数日须发皆变苍,郁然如画也。公平生虚心定气,数尽神往而血气不衰,故发于外耶?然范氏多四乳,固与人异。公又立德如此,其化也,必不与万物同尽,盖有不可知者也。元符四年四月五日。
记张憨子
黄州故县张憨子,行止如狂人,见人辄骂云“放火贼”。稍知书,见纸辄书郑谷《雪诗》。人使力作,终日不辞。时从人乞,予之钱,不受。冬夏一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其实如此。至于土人所言,则有甚异者,盖不可知也。
记女仙
予顷在都下,有传太白诗者,其略曰:“朝披梦泽云。”又云:“笠泽青茫茫。”此非世人语也。盖有见太白在肆中而得此诗者。神仙之道,真不可以意度。绍圣元年九月过广州,访崇道大师何德顺。有神仙降于其室,自言女仙也。赋诗立成,有超逸绝尘语。或以其托于箕帚,如世所谓紫姑神者。疑之,然味其言,非紫姑所能。至人有入狱鬼群鸟兽者,托于箕帚,岂足怪哉!崇道好事喜客,多与贤士大夫为游,其必有以致之也哉?
孙抃见异人
眉之彭山进士有宋筹者,与故参知政事孙抃梦得同赴举。至华阴,大雪。天未明,过华山。下有牌堠云“毛女峰”者,见一老姥坐堠下,鬓如雪而无寒色。时道上未有行者,不知其所从来,雪中亦无足迹。孙与宋相去数百步,宋先过之,亦怪其异,而莫之顾。孙独留连与语,有数百钱挂鞍,尽与之。既追及宋,道其事。宋悔,复还求之,已无所见。是岁,孙第三人及第,而宋老死无成。此事蜀人多知之者。
参寥求医
庞安常为医,不志于利,得善书古画,喜辄不自胜。九江胡道士颇得其术,与予用药,无以酬之,为作行草数纸而已。且告之曰:“此安常故事,不可废也。”参寥子病,求医于胡,自度无钱,且不善书画,求予甚急。予戏之曰:“子粲、可、皎、彻之徒,何不下转语作两首诗乎?”庞、胡二君与吾辈游,不日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延年术
自省事以来,闻世所谓道人有延年之术者,如赵抱一、徐登、张元梦,皆近百岁,然竟死,与常人无异。及来黄州,闻浮光有朱元经,尤异,公卿尊师之者甚众,然卒亦病。死时,中风搐搦。但实能黄白,有余药、金,皆入官。不知世果无异人耶?抑有而人不见。此等举非耶?不知古所记异人虚实,无乃与此等不大相远,而好事者缘饰之耶?
单骧孙兆
蜀人单骧者,举进士不第,顾以医闻。其术虽本于《难经》《素问》,而别出新意,往往巧发奇中,然未能十全也。仁宗皇帝不豫,诏孙兆与骧入侍,有间,赏赍不赀。已而大渐,二子皆坐诛,赖皇太后仁圣,察其非罪,坐废数年。今骧为朝官,而兆已死矣。予来黄州,邻邑人庞安常者,亦以医闻。其术大类骧,而加之以针术妙绝。然患聋,自不能愈,而愈人之疾如神。此古人所以寄论于目睫也耶?骧、安常皆不以贿谢为急,又颇博物,通古今,此所以过人也。元丰五年三月,予偶患左手肿,安常一针而愈。聊为记之。
辨五星聚东井
天上失星,崔浩乃云:“当出东井。”已而果然。所谓“亿则屡中”者耶?汉十月,五星聚东井。金、水尝附日不远,而十月,日在箕尾。此浩所以疑其妄。以余度之,十月为正,盖十月乃今之八月尔。八月而得七月节,则日犹在翼、轸间,则金、水聚于井,亦不甚远。方是时,沛公初得天下,甘、石何意谄之?浩之说,未足信也。
辟谷说
洛下有洞穴,深不可测。有人堕其中,不能出,饥甚。见龟蛇无数,每旦辄引首东望,吸初日光咽之。其人亦随其所向,效之不已。遂不复饥,身轻力强。后卒还家,不食,不知其所终。此晋武帝时事。辟谷之法以百数,此为上,妙法止于此。能服玉泉,使铅汞具体,去仙不远矣。此法甚易知易行,天下莫能知,知者莫能行。何则?虚一而静者,世无有也。元符二年,儋耳米贵,吾方有绝粮之忧,欲与过子共行此法,故书以授之。四月十九日记。
高丽
陈敦云:“胡孙作人服,折旋俯仰中度。细视之,其相侮慢也甚矣。人言‘弄胡孙’,为胡孙所弄。”此言颇有理。
(1)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三《梁贾说》。
(2)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四《武帝踞厕见卫青》。
(3)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二《记鬼》。
(4)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一《乐天烧丹》。
(5)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二《记梦参寥茶诗》。
(6)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二《三老语》。
(7)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二《读〈坛经〉》。
(8)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二《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
(9)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二《本秀非浮图之福》。
(10) 即本书《东坡志林》卷四《真宗仁宗之信任》。
(11)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一《广武叹》。
(12)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三《高丽公案》。
(13)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三《徐则不传晋王广道》。
(14)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二《诵〈金刚经〉帖》。
(15) 见本书《东坡志林》卷四《论汉高祖羹颉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