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下载全书

【注释】

(1)彘鬣(zhì liè):猪身上长得长而刚硬的毛。彘,猪。

(2)蛰(zhé):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3)猾褢(huái):一种形状像人的怪兽。

(4)斫(zhuó)木:砍伐树木。

(5)繇(yáo):徭役。繇,通“徭”。

【译文】

再往东三百四十里,有座尧光山,这座山的南边出产大量的玉石,山的北边出产丰富的金属。山里有种野兽,形状像人,脖子上长着猪一样刚硬的鬣毛,它住在山洞里,冬季蛰伏不出,名字叫猾褢,它的声音像砍伐木头的声音,它所出现的郡县一定会有繁重的徭役。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其郡县大水。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卷一 南山经|山海经 - 方韬译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