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建诚
生年:1952
现职: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
研究方向:经济史、经济思想史
主要著作:《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1912—1949》《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布罗代尔的史学解析》《梁启超的经济面向》《西洋经济史的趣味》《经济思想史的趣味》
赖建诚的书单
《世俗哲人:几位著名经济思想家的生平、时代和思想》,[美]海尔布罗纳著,蔡受百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
《经济大师不死》,[美]巴克霍尔兹著,冯勃翰译,先觉出版社,2000
《现代经济学的历程》,[美]马克·斯考森著,马春文等译,长春出版社,2006
《经济理论的回顾》,[英]马克·布劳格著,姚开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为什么要读经济思想史?这是经济系学生的正常疑问。考研究生又不考这一科,出国留学时也没人要看它的成绩,就业时更没人关心你是否读过这门课。我连最新的好理论都吸收不完,怎么会有时间和心情读这些“死人的错误见解”?是的,所以这门课在台湾的经济系里,一直是个可有可无的小盆景,靠此业为生的教师有时还要用分数来吸引学生,既侮辱了它的“价格”,也屈辱了它的“学格”。甚至有教师对学生说,这门课教的都是老古董,既不能用数学表达,也不能用统计工具验证,科学性非常低,基本上是“从垃圾中制造垃圾”。以上的说法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在这个领域工作25年的亲身经历与听闻。
我希望替这个学科讲些稍带门面的话。先从学术市场的产品价值,来辩解这个行业并不完全是在“制造垃圾”。以亚当·斯密为例,他的全集和传记从1976年起,在牛津大学出版社重新编校印行,当初的用意是纪念《国富论》(1776)出版两百周年。这套全集在全世界的销售量这35年来相当可观,还印成各式各样的版本销售。
斯密在经济学理论上,最有名的论点之一是“看不见的手”(the invisible hand)原理。它的基本意思是说:经济个体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未必会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但如果没有外在的干预,就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价格机制)会调和众人的利益,使个人和集体(社会)都会得到最大的利益。这种说法在经济学界传承两百多年,也成为不同学派(尤其是主张政府干预者),攻击古典自由经济学派的箭靶:天下哪有这种好事?只要自由放任,随它自生自灭,就能使个人和社会同时达到最佳利益?
思想史学者的研究告诉我们,两百多年来我们都误解了“看不见的手”原理。William Grampp在2000年6月号的《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发表一篇翻案文章《斯密的看不见之手是什么意思?》(What Did Smith Mean by the Invisible Hand?)。作者的论点相当专业严谨,我不便在此轻易摘述。我只是要说,这篇纯用文字、没有数学、没有统计、不具科学外貌、题材古旧的文章,竟然刊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有多位现职教授得诺贝尔奖)编印的重量级专业期刊上,还放在当期的首篇。
好吧,就算这个行业有些特殊人物偶尔写些好作品,改变我们对某个观念的见解,但那总是少数的例外。为什么我拿起《国富论》时,总是无法从内心深处提起激昂的兴趣,再怎么读也看不出其中的妙趣与洞见?是我有眼无珠呢,还是你们这些做研究的人,借着引用斯密著作的某些段落,把自己的见解借尸还魂?
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这些西洋古典名著写作的时空背景,以及作者当初的特殊切入角度和论点,对几百年或几十年之后的我们,确实有文化和时空上的落差(对西洋人也一样);我们需要同时代的专业人士,用现代能理解的语言换个角度来解说。如果不是历代有专家不断地为我们注释解说《老子》《墨子》,一般知识界大概很难直接阅读原典,遑论读出新见解来。
经济思想史学者就是在做典籍整理与解说诠释的工作,所以你现在可以确定这不是很具原创性的学门。我还要诚实地告诉你,古今中外每个学门都有“嗜尸癖”的怪人,就经济学来说,各国的同行都有这种怪人,在日本尤其多。
现在换个角度,我希望从纯智识的观点,建议你去翻一下马克思的《资本论》或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资本论》是一本相当学术的硬书,对欧洲经济史与思想史,有大幅长篇的深入探索,脚注中充满统计数字,引述大量的学术著作。
凯恩斯是被正面扭曲(美化)的个案。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学士、硕士或博士,你一定熟悉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喜不喜欢是另一回事)。因为台湾的经济学界,受美国主流经济学影响很深,1950-1980年代受美式经济学教育的人,大致不脱这种思考方式(到今天也还有不少人)。
如果你很熟悉这个学派的理论,对“新”凯恩斯、“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也驾轻就熟,那我建议你重读《通论》。你会惊异地发现,从美国凯恩斯学派文献里所得到的知识,为什么和凯恩斯本人的著作有这么大差距?这就是“凯恩斯”经济学与“凯恩斯学派”经济学的差别:太多人把自己的见解,沾上凯恩斯的一点边之后,打着他的旗号闯荡江湖。弄到后来,英国剑桥大学真正凯恩斯的弟子,例如鼎鼎大名的Joan Robinson就说,美国的凯恩斯学派是“私生子”,不是本家正宗的。
我的用意不在传布这些八卦,而是要提醒说:如果你听某人在谈哪个学派,说得天花乱坠深动人心,那么请保持冷静,让自己回归“原典”,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这个浅显的道理,可以应用到古今中外的任何名著上。
如果你不想一下子就陷得太深,想在别处先逛一下,那我愿意推介三本入门、轻松愉快的书:海尔布罗纳的《世俗哲人:几位著名经济思想家的生平、时代和思想》;巴克霍尔兹的《经济大师不死》;斯考森的《现代经济学的历程》。这三本书可以在桌上、床上、马桶上随意翻阅,如果你觉得不好看,我愿意替他们辩护。
《世俗哲人》这三本“业余版”之后,如果你想再更深入理解,那我愿意推介一本专业级的:布劳格的《经济理论的回顾》。这本书从1962年出版后,中间各版都有多次重印,经历40年的市场检验,有相当的质量保证。1990年春我邀请布劳格(1927-2011)到台一周,向他请教了不少事情,对这本书的写作与修正过程,有些亲耳的听闻。22年来我不知读过多少次,每次重读这本厚书,还是觉得内容精辟,见解锐利,博学多闻。
布劳格是写作高手,解说清晰,逻辑顺畅,很会把深奥的原著,用现代的几何图形与简易数学重新呈现,综合评估这些理论的历史意义,不忘夹带几句幽默的会心语。
如果你是网络族,请观赏经济思想史学会(History of Economics Society,1974年创立)的网站(http://historyofeconomics. org/)。如果你对人文社会的知识有点兴趣,在这个网站逛一圈之后,或许会有一种感觉:就好像在森林中散步时,无意间掀起一块不起眼的木头,看到底下有未见过的蚂蚁聚落,成员各司其职,忙进忙出,有相当完整的组织,甚至还有一些前所不知晓的成果。
如果你上了经济思想史的网站,也认真读了几本这方面的著作,你还会惊讶地发现,有好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例如芝加哥的乔治·斯蒂格勒和MIT的保罗·萨缪尔森,也是这个“好读古书”俱乐部的荣誉会员。这些高手比一般经济学者能“温故”,也比经济思想史研究者更能从古书中“知新”,他们的成就确实令人敬佩。
如果你对经济学的认知,被“效率”、“最适化”、“均衡”这类的数学概念占据,那就应该清静地思考一下,你是否得了知识上的狭心症。西方经济学发展两百多年来,在各国各派人士手中累积出丰富的智慧成果,但在台湾的经济学教育中,这些美好的景观却长期有系统地被轻忽了。如果你同意凯恩斯的说法:“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通常自认为能够完全免除于知识的影响,其实往往都还是某些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那么你或许会想进一步了解,你的经济见解是否为某人或某派的“奴隶”,而却一直未警觉地意识到?
(20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