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

生年:1956

现职: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当代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美学

主要著作:《时尚美学》《忠孝与仁义:儒家伦理批判》《情理利欲:大众审美中的文化反思》

刘清平的书单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1996

《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商务印书馆,2001

《墨子閒詁》,孙诒让撰,中华书局,1986

《四书章句集注》,朱嘉撰,齐鲁书社,1992

回想起来,对我这辈子读书经历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可能来自李泽厚先生。记得他在解释自己为什么对美学感兴趣的时候曾经说过:哲学和文艺是人类文明中历久弥新的两大门类,有关的书籍越老越有价值,不像自然科学那样越新越有价值(大意)。这句话当年曾巩固了我研究美学(作为哲学和文艺的结合)的决心(虽然后来还是转了好几次行),但更深层的效应则是引导我逐步摸到了读书的一点门道。现在我已经不同意李先生的许多观点了,但这句话依然铭记在心。

其实,不仅哲学和文艺,还有历史和宗教,也有这个特点:如果说自然科学提供的主要是关于世界万物和人体生理的单纯知识,如果说各种技术和社会科学提供的主要是人生在世的一般性智慧——怎样劳动经商从政打官司搞传播等等,那么,人文领域的“文史哲宗”奉献的,则可以说是人生在世的终极性智慧——我是谁、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大家的活法为啥不同等等。

所以,无论是谁,无论从事的是哪门子职业,也无论读过还是没读过人文领域的书籍,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没法绕开它们讲述的那些东西,区别仅仅在于方式不同:没读过的时候你是不知不觉地涉及,读过了之后却有可能激起你的自觉反思,怂恿着你去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如此这般地活着。

在悟到这番道理后,当我选择下一步要研读的书籍时,总是优先挑选那些在相关领域内最早最重要、影响也最大的经典乃至元典。理由很简单: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主要就是因为历史上有那么多的人都觉得它们绕不过去,动不动就把它们拿出来说事儿;既然如此,我干吗要和它们过不去,只去找些当下名气很大,却仅仅属于二三流的书籍看呀?更甭提直接研读经典其实就等于与大师面对面地交谈,不像研读二三流书籍那样是通过中介摸索大师的面貌这一点了。

当初我在研究古希腊哲学的时候,便把时间首先花在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之上。像朱光潜先生编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尽管主要涉及美学问题,但其中优美的文字、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对于我那时把握西方主流哲学将理性认知凌驾于感性情意之上的基本精神,有很大的帮助,至今写文章的时候还经常参考。记得怀特海曾说过,整个西方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因此,对西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我觉得不妨就从这本深入浅出的书入手,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段时间我又对基督宗教产生了兴趣,就把精力集中在了《圣经》(特别是创世纪、四福音书和保罗书信)上,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了解了基督宗教的因信称义实质,围绕这个问题写了一篇论文。回过头来想,要是我开始的时候舍本逐末,只去研读那些当今国际学界的权威论著,那点时间恐怕连主要文献都还看不完呢。

至于中国哲学,我下功夫最大的同样是《老子》《庄子》《墨子》以及儒家的《四书》。在我看来,它们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元典,后世所有影响力比较大一点的思潮学说,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都得在它们的土壤上生根开花,不然就要沦为无本之木。比方说,你要是不理解道家老庄,不但理解不了魏晋的玄学,而且也理解不了唐代的禅宗;后者区别于天台宗唯识宗的最大特点,就是和老庄以及玄学的精神结合起来了,所以才能成为最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我做学问已经快四十个年头了,先后也转换了好几个领域(可以说比绝大多数同行都多),但说起来惭愧,至今全部藏书也不超过两千本。除了缺钱抠门的缘故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只读经典的爱好隐隐作怪:又没时间细细拜读,买那么多当下时髦的名著干啥呀?装门面不也得先有豪宅住这个前提条件嘛。

当然,进入新领域的时候直接面对某些生僻的经典,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的办法是先找一两本最好的二手资料了解一下基本情况,然后就诉诸快捷方式,直奔该领域的经典,比方说,古文读不懂的时候参照白话文译本,阅读英文原著速度慢就去看中译本,等到发现中译本讲不通了再去找原文。人生有限,当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汲取最重要的营养,单刀直入地抓住问题的要害,别把大好的年华浪费在了学究气上。

我的有关研究常常被贴上“激进”的标签,其实从上面介绍的阅读取向看,至少我在选取书目的时候是十分“保守”的,或许要比许多文化保守主义者都保守得多(他们更喜欢研读那些当下提倡文化保守主义的流行书籍),甚至可以说流露出了一门心思只读经典的“读经”味道。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钻故纸堆的局限,我在研读各种经典的时候,又特别注意坚持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学术批判的精神,不盲从古今中外的任何圣贤先知、权威大牌,而是根据自己认定的“不坑人害人、要爱人助人”(用现代术语说又叫“尊重人权”)的是非标准,“逮谁批谁”地对于所读经典做出自己的批判评价。在这个意义上说我“激进”,倒也符合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向别人推荐阅读书目是不太靠谱的,因为彼此的活法、从事的职业、研究的领域、面对的问题都不会完全相同。哪怕只是聚焦在人文学科的范围内,并且考虑到谁也躲不开人生在世的终极性智慧这条很充足的理由,我还是觉得很难定向地挑出某些专门的书籍作为必读的书单。所以,唯一问心无愧的建议只能是:优先选取相关领域的经典乃至元典,肯定没错。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要是把刚才谈到的是非标准贯彻到底的话,就连这条笼统的建议其实都应该打点儿折扣:只要没有坑人害人,你无论读怎样的书,都属于你的正当权益,所谓不但思想应当自由,言论应当自由,而且读书也应当自由。所以,就算你从来没读过那些终极性的经典,而总是从网络上的穿越文学中寻找阅读的乐趣,也没人有正当的理由可以指责你否定你:既然做人不必装,读书又何必硬要装呢。说白了,上面的建议只是想强调一点:如果你在阅读其他书籍的同时还能阅读一些经典,可能会有助于扩展你对人生意义的反思理解。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2015.7.2)


刘军宁刘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