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释“治国、平天下”
【题解】
本章传文论述“治国”与“平天下”的关系,提出“治国”是“平天下”的前提,而“平天下”则是“大学之道”的终极目标。
传文重点阐述治国平天下的几条属于根本性的施治原则,认为要实现“平天下”这一最高目标,在坚持以“德治”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要以身作则,讲求“絜矩之道”。所谓“絜矩之道”,乃是一种以推己度人为标尺,以期求得各类人际关系达到协调平衡的法则,若能遵循“絜矩之道”,可以创建一个各阶层、各行业统力合作的和谐社会,这是平治天下的基本法则。其二,要为政以德,赢得民心。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而要赢得民心,必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应与百姓同好恶,急其所急,想其所想,并坚持德本财末、散财于民的原则,才能取得人民的拥护,这是平治天下的指导思想。其三,举贤任能,正确用人。为政的关键莫过于得人,主要在于任用具有容人之量的贤人,而屏退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小人,这是平治天下的首要条件。其四,要重视生财用财之道,并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儒家历来主张“见利思义”的义利统一观,而反对见利忘义的不道德行为,治理国家强调的就是“不以利为利”,而要“以义为利”,这是国家理财的基本原则。这些理论,陈说广博,意义深远,实为平治天下的不易之道。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1],而民兴孝;上长长[2],而民兴弟[3];上恤孤[4],而民不倍[5]。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6]。
所恶于上[7],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注释】
[1]老老:第一个“老”字用作动词,指对待老人的态度,即尊敬的意思;第二个“老”字是名词,老人。
[2]长长(zhǎnɡ):第一个“长”字用作动词,指对待兄长或长辈的态度,即尊重的意思;第二个“长”字是名词,指兄长或长辈。
[3]弟:同“悌”。
[4]恤(xù):体恤,周济。孤:幼年丧父称“孤”。
[5]倍:通“背”,违背。
[6]絜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则,其内容在于以推己度人为标尺,以求得人际关系的协调平衡。絜(xié)矩,絜是量度,矩是画方形的工具,引申为法度。
[7]恶(wù):讨厌,厌恶。本节的几个“恶”字均为此意。
【译文】
经文所说的要使天下太平在于首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这是因为:处于上位的人能够尊敬老人,那么民众就会兴起孝敬之风;处于上位的人能够尊重长辈,那么民众就会兴起敬长之风;处于上位的人若能抚恤孤儿,那么民众照样不会违背这一公德。因此,君子要有推己度人以协调平衡人际关系的絜矩之道。
自己若厌恶处在上位的人对待自己的某种行为,那就不要用同样的行为去对待处于下位的人;自己若厌恶处于下位的人对待自己的某种行为,那就不要用同样的行为去对待处在上位的人;自己若厌恶前辈对待自己的某种行为,那就不要用同样的行为去对待后辈;自己若厌恶后辈对待自己的某种行为,那就不要用同样的行为去对待前辈;自己若厌恶右边的人对待自己的某种行为,那就不要用同样的行为去对待左边的人;自己若厌恶左边的人对待自己的某种行为,那就不要用同样的行为去对待右边的人。这就叫作道德上推己度人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协调平衡的絜矩之道。
【原文】
《诗》云[1]:“乐只君子[2],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3]:“节彼南山,维石岩岩[4]。赫赫师尹,民具尔瞻[5]。”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6],则为天下僇矣[7]。
《诗》云[8]:“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9]。仪监于殷,峻命不易[10]。”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11],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12],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13]。”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注释】
[1]《诗》:以下的诗引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篇。
[2]只:句中语气助词,无意义。
[3]《诗》:以下的诗引自《诗经·小雅·节南山》篇。
[4]“节彼南山”两句:节,高大、险峻的样子。维,句首语气词。岩岩,山石矗立高峻的样子。
[5]“赫赫师尹”两句:赫赫,势位显盛的样子。师,太师的简称;太师是周代最高的官职“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尹,尹氏,太师的姓。具,通“俱”,都,全。尔瞻,看着你。尔,你。瞻,看。
[6]辟:邪僻;这里指偏离儒家的道德规范。
[7]僇(lù):同“戮”,本义是杀戮,这里引申为推翻。
[8]《诗》:以下的诗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篇。
[9]“殷之未丧师”两句:殷,商朝从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以后,即称为殷或殷商。丧师,丧失众人,引申为失去民心。师,众,民众。克配上帝,能够配得上祭祀上帝,意指接受“天命”做天子。
[10]“仪监于殷”两句:仪监,《诗经》原文作“宜鉴”,宜以……为借鉴。峻命,大命,即“天命”。峻,大。不易:不容易。
[11]外本内末:这句的意思是:将道德这个根本作为表面文章,而将财富这个枝末当作实际利益,意为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外,表面化的。本,指德。内,实质性的。末,指财。
[12]悖(bèi):逆,违背,意为违背正理。
[13]惟命不于常:意思是指统治者如果不按“明德”行事,上天赋予的统治权就不能长久保留。惟,句首语气词。命,指“天命”。常,始终如一。
【译文】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篇说:“和善快乐的君子,犹如人民的父母。”这是因为,人民所喜欢的,他也喜欢;人民所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君子,就叫作百姓的父母官。
《诗经·小雅·节南山》篇说:“那巍峨险峻的终南山啊!山石矗立势不可攀。赫赫有名的太师尹氏啊!人民都在仰望着你。”所以,作为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以不谨慎,如果偏离了道德规范,就会被天下的人所推翻。
《诗经·大雅·文王》篇说:“当殷朝还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能够符合配享上帝的资格。(后来因为失去了民心,于是被周武王推翻了。)后世的君王应该用殷朝作为借鉴,得到天命真不容易!”这就是说,统治者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保有国家的政权,如果失去人民的支持就会失去国家的政权。因此,国君(若要得到人民的拥护)首先应该慎重地修养自己的品德。
只有具备好的德行,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有了人民的拥护,才能占有广阔的国土;占有了广阔的国土,才能拥有充足的财富;有了充足的财富,才可供给国家的用度开支。由此可见,道德是治国的根本,财富是治国的枝末。如果表面虽讲道德而内心唯财是重,那就会与民争利并导致人民互相争夺起来。所以说,如果把财富聚集于国库,那么民心却离散了;如果把财富施散给人民,那么民心却凝聚起来了。因此,如果君主违背民心而发号施令,那么人民也会以违背君心的话来回敬他;如果君主违背民心而聚敛财富,那么人民也会以违背君心的方式使财富丧失掉。
《尚书·康诰》篇说:“天命是没有个定准的。”这是说,行善积德就能得到天命,不行善积德就会失去天命。
【原文】
《楚书》曰[1]:“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2]。”舅犯曰[3]:“亡人无以为宝[4],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5]:“若有一个臣,断断兮[6],无他技,其心休休焉[7],其如有容焉[8]。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9],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10],寔能容之[11],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12];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13]。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14]!”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15],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16];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17]。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注释】
[1]《楚书》:指《国语》中的《楚语》,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史事,凡二卷。楚,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湖南、湖北一带。
[2]“楚国”两句:参看《国语·楚语下》和刘向《新序·杂事》。楚昭王派王孙圉(yǔ)出使晋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的珍宝白珩(美玉名)所值几何。王孙圉答道:楚国从来没有把美玉当作珍宝,只是把善人如观射父(人名)等这样的大臣看作珍宝。
[3]舅犯:晋国大臣,姓狐名偃,字子犯,是晋国公子重耳的舅舅,曾追随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辅助重耳复国即位,佐成霸业,故尊称为舅犯。
[4]亡人:流亡在外的人,指晋国的公子重耳,因晋国内乱而逃亡在外,历十九年之久,才回国创建霸业,就是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5]《秦誓》:《尚书·周书》中的一篇。秦穆公伐郑,在崤(xiáo)地被晋击败,归后悔过,告诫群臣,作《秦誓》。以下所引的一段话,在《秦誓》中略有不同,原文为:“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6]断断:真诚不二的样子。兮:《秦誓》原文作“猗”,语气词。
[7]休休:平易宽广、善良敦厚的样子。
[8]有容:有容人之量,能够宽容他人。
[9]彦圣:指德才兼美的人。彦,俊美。圣,聪明。
[10]不啻(chì)若自其口出:不仅只是口中说出来,意谓说话与思想一致。不啻,不但。若,《秦誓》原文作“如”。
[11]寔(shí):“实”的异体字,实在,确实;《秦誓》原文作“是”,下同。
[12]媢(mào)疾:妒忌。媢,《秦誓》原文作“冒”。疾,通“嫉”。
[13]违:阻碍,反对。俾(bǐ):使。通:《秦誓》原文作“达”。
[14]殆(dài):危险。
[15]迸(bǐnɡ):通“摒”,驱逐。四夷:四方之夷,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古代对四方边境少数民族的泛称。夷,古代特指东方部族,泛指周边部族以及所有外国。
[16]命:当作“慢”,怠慢。
[17]逮(dài):及,到。夫(fú):助词,此。
【译文】
《国语·楚语》中说:“楚国没有什么可以当作珍宝,只有那善德的人才是真正的珍宝。”舅犯说:“逃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可以作为珍宝,只有把以仁爱之心来对待亲人当作珍宝。”
《尚书·秦誓》说:“假如有这样一个臣子,他很忠诚老实,但没有什么技能,他的心地宽厚善良,很有容人之量。他看到别人有技能,就像他自己拥有一样;别人有美好的德行,他从心底里敬佩喜欢。一如从自己口中说出的那样,这样的人实在能包容别人,因而一定能够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对我是有利的啊!反之,另外有一种人,看到别人有技能,就心怀妒忌地加以憎恶;别人有美好的德行,就加以压制阻碍使之不能上达于国君。这样的人实在是不能包容别人,因而势必不能保护我的后代和百姓,(要是重用这种人)也可称得上是危险的啊!”只有那有仁德的国君才会把这种人流放,驱逐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居住的边远之地,不许他与贤人一起在中原地区居住。这就是说,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做到爱憎分明,能够亲爱应该亲爱的人,憎恨应该憎恨的人。
发现了贤人而不能加以选拔,即使选拔了也不能尽早重用,这是对贤人的怠慢;发现了不善的人而不能加以罢免,即使罢免了也不能放逐到边远的地方去,这是政治上犯了过分宽纵的错误。如果好恶颠倒,喜欢人们所憎恶的,或是憎恶人们所喜欢的,这就叫作违逆常人的本性,灾难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所以,身居上位的君子有一条修己治人的大道理:一定要以忠诚信实待人,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如果骄傲放肆,就会为人民所离弃。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原文】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1],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2]:“畜马乘[3],不察于鸡豚[4];伐冰之家[5],不畜牛羊;百乘之家[6],不畜聚敛之臣[7],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注释】
[1]府库:古代国家收藏财物文书的地方。府,指机构。库,指建筑物。
[2]孟献子:姓仲孙,名蔑,春秋时鲁国大夫。
[3]畜马乘(shènɡ):指大夫之家。战国以前,马一般都是用来驾车的,在当时社会中的人由于等级不同,驾车所用马的数量也不同,大夫用四匹马,士用两匹马。畜,豢养,这里是有的意思。乘,四匹马拉的车子。
[4]不察于鸡豚(tún):意为做了大官的人,不应该关注养鸡养猪的财利。察,关注。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5]伐冰之家:丧祭时有条件用冰保鲜的家族,指公卿之家。
[6]百乘(shènɡ)之家:拥有一百辆车乘的家族,指有封邑采地的大家族。
[7]聚敛之臣:搜括钱财的家臣。聚,聚集。敛,征收。
【译文】
创造财富有一条重要的原则:生产财富的人要多,消耗财富的人要少;管理财富的人要勤快,使用财富的人要节俭适度。这样,财富便会长久地保持充裕了。
仁德的人利用财富来完善自身的修养,不仁的人不惜用生命去积聚财富。从来没有处于上位的人爱好仁德,而处于下位的人不喜欢道义的;从来没有喜欢道义的人,却不能把事业进行到底的;从来没有府库中用仁义得来的财物,最终不属于自己所有的。
孟献子说:“养得起四匹马拉车的大夫之家,就不应该考虑喂鸡养猪的利益;丧祭时具有用冰保鲜条件的公卿之家,就不应该从事饲养牛羊的利益;官做到拥有百辆车乘地位的家族,就不应该豢养聚敛财富的家臣,与其有聚敛财富的家臣,宁可有盗窃主人财物的家臣。”这就是说,治理国家的人,不应该以谋求私利为利益,而是应该立足于道义,以谋求全民的公利为利益。
作为一国之长的君主,如果专门注重积聚货财,这一定是受小人的误导了。君主还以为这种小人是好人,其实,如果任用小人来治理国家,那么灾难祸害必将一齐到来。(等到民心离散之后)即使有善人贤者,也已无法挽救了!这就是说,治理国家的人,不应该以谋求私利为利益,而是应该立足于道义,以谋求全民的公利为利益啊!
第九章 释“齐家、治国”这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