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10岁起读了10年国学,我不能再骗自己了……”
天歌/男/十年国学生/新疆
概述:抑郁倾向,曾有轻生的念头。
从小被父母送到读经学堂学习国学,10年间,有无助、有迷失、有彷徨,而今希望重新找到自己。
天歌从10岁开始就在读经学堂上学,他是我采访的学生里第一个接受国学教育长大的孩子。
那个系统相对封闭,基本与外部世界隔绝。埋头苦读10年后,天歌发觉自己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没有文凭,没有技能,甚至跟同龄人没有共同语言,他对踏入社会充满了忧虑和恐惧。
他打算去当外卖小哥或超市小工,同时准备自学考试,他说虽然现阶段对读经教育有不少负面的感受,但他还有情怀。
隔着手机,我依然能清晰地听到他那头院落里的狗吠声,衬着夜色,寂寥而响亮……
- 1 -
陈瑜 当时家里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送你去读国学?
天歌 我爸妈在我一年级的时候离婚了,我跟着妈妈回了新疆。
二年级之前,我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转回老家之后,成绩不好了。
当时学校风气也不是很好,我四年级的时候,已经沾染很多不好的习气,比如说脏话之类的。
妈妈看到我从小对新事物吸收得很快、模仿得很快,坏的也是一样学,是非不分,她甚至可以预想到我将来上初中、上高中是个什么样子,就觉得在原来的体系中没办法走下去了,所以看到读经教育就感觉看到了一线希望,当时就把我送到了湖南这里的读经学堂来读书。
陈瑜 回了老家,成绩为什么会下降?
天歌 一部分原因是父母离异。那时候我妈妈一个人带我,也是处于精神崩溃的一个时期,对我的教育可能也很情绪化。
再一个原因是,刚好那时候我开始调皮,受的批评比较多,所以慢慢就养成比较孤僻的性格。
我三年级的时候,妈妈重新组建了一个家庭,因为一个女人带小孩很不容易,当时的生活已经很困难了。我其实也挺体谅妈妈的,她主要是考虑我,觉得我缺失父爱,所以就直接跟我说“想再(给你)找一个爸爸”,我很支持她。她是最爱我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我。
我现在这个爸爸确实也很好,他其实是一直都不想要自己的小孩的,说有我一个就足够了,此外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他给我的爱属于默默无闻、老老实实、背后付出的那种。我感觉自己很幸运。
但是随着爸爸年龄越来越大,我妈感觉挺对不住他的,就想再给我现在的爸爸生一个。我17岁时,我妈生了我弟弟。
陈瑜 爸爸妈妈离异对你造成了什么影响?
天歌 挺微妙的,最直接、最大的影响,我觉得是性格上的。
虽然亲生爸爸也没陪我多少,但是至少原来有父亲的那种感觉在。青春期的烦恼和困惑,男孩可能会问爸爸多一些,跟妈妈可能说不出口。我觉得父亲对男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是很大的,哪怕爸爸不说话,就站在那里,对于男孩都是一个很大的榜样和精神上的支持。但是在我的成长经历中,爸爸是一个空缺。
陈瑜 你很渴望?
天歌 对,我确实很渴望,从小就是。现在的父亲对我也很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讲实话还是觉得代替不了原来的那种感觉。有些话我说不出口,和他没有内心的交流,好像也不太愿意主动去跟他交流。
陈瑜 跟现在的爸爸没法开口,跟妈妈不方便交流,你怎么解决自己的困惑呢?
天歌 我成长以来的困惑,包括烦恼,其实大部分都是淤堵在心里的。因为我从小到大在读经教育里面,环境比较封闭,同学比较少,有时候关系也不是那么的好。
我到外面上学,回到家里没有什么朋友,就基本上属于孤身一人了,没有可以倾诉的地方。
- 2 -
陈瑜 对于去读经学堂上学这个安排,当时你是什么感受?
天歌 我觉得挺好。大部分读经的小孩刚开始基本上都觉得很好,很愿意过来,因为家长都会说这里没有作业,不用晚上学习到很晚。
陈瑜 那时岁数那么小,离家那么远,害怕吗?
天歌 不害怕。
本来我很敏锐、很活泼,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好像我父母离异之后,我慢慢地把自己的心门给封闭了,对于外界的感受和情感就变得麻木了。
人家一年不回去,都想家哭得要死,我就没心没肺的,也不想家。
陈瑜 我有一点不太明白,刚才你说妈妈很爱你,你也能感受到她的爱,那为什么会变得麻木呢?
天歌 就是我能感受到妈妈对我的爱,但是我的心没有打开,不太能去回馈她对我的爱。
我觉得这个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我妈情绪最不好的那段时间,打我、批评我,那时候可能有点过头了,我觉得心里也有点受伤。
陈瑜 所以把自己包裹起来,可能感觉更安全一点?
天歌 对,而且是不知不觉地。
总体来讲,成长过程中还是需要广泛地和同龄人接触,但是可能在这一方面我一直都比较少。
另外,我们不同于普通教育体系中的孩子,通常一年就回家一次,在放寒假的时候,所以事实上从小到大和父母的交流、内心的沟通是很少的。
陈瑜 是不是有很深的孤独感?
天歌 有时候会这样。
陈瑜 你说青春期有烦恼和困惑,最大的烦恼、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天歌 最大的困惑一直以来都来自我的内心,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太像男孩子,对于我的性格,我是很不自信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在青春期阶段,我觉得那时候要接触外界,眼界要放开,但是我的学习环境又是封闭的。不是说封闭不好,而是老师家长的引导、沟通和体察孩子内心程度不够的话,慢慢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经过几年时间,我回家都有点失控的感觉,不敢跟长辈说话,不敢跟外人说话,甚至跟外界沟通都有问题了。
- 3 -
陈瑜 说说你读经的学习经历。
天歌 我10岁到12岁在湖南的一所学堂上学,然后我的老师去了浙江的一所学堂,我就跟着老师去了浙江。我在浙江读书、生活了三年,又跟着老师回到湖南,五年以来一直在一个家塾里读书。今年5月,又跟着老师回到了最开始读书的学堂。
我读经是跟着老师走,这个老师是我行过拜师礼的,就是磕头认过的老师,父母也一直很信任他。我所有的教育出路都是这位老师给我的建议,我内心来讲是非常信任这位老师的。
到浙江时,我十二三岁,处于身心发生大转变的时期。我刚好转到一个班,二十几个人,男女同班,小的10岁,大的19、20岁。我们都是住宿的,班风也不好,有人欺负同学,谈恋爱,反正乱七八糟的。
一般读经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要么就是家长很有实力,有很高的追求,孩子很优秀,并且有这方面的志向;要么就是在体制内的学校待不下去了,学习比较差,人品也比较差,家长看不到希望,才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加之学校管理不力,所以才会出现一些校风比较混乱的情况。
那一年,我被大的同学欺负,留下了很深的伤痕。
陈瑜 他们怎么欺负你?
天歌 我觉得言语的伤害比肢体上的伤害还要伤人。同学们都因为一些小事就互相取外号,感觉我比较“娘”,然后就叫我“女人”。
我自尊心比较强,但是遇到这种情况,也没有办法,只好任由他们整。在全校,不管到哪里,他们从来不叫我名字,而是这样叫了整整半年。
陈瑜 大家这么叫你,你是什么感受?
天歌 感觉像被千刀万剐,真的是这样。对于男孩子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耻辱。
陈瑜 你有反抗过吗?
天歌 我有怒气,很想干一架或者怎么样,但是我自尊心很强,很要面子,怕在女生面前出丑,所以我一直都忍着。但是如果到忍不住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可能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陈瑜 最痛苦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天歌 最痛苦的时候就不想待在那个学校了。心里的那种煎熬无法言喻……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恨过谁,从来也不知道“恨”的滋味,但是那件事情过后,我就感受到恨人的那种滋味了。
陈瑜 有跟妈妈说吗,说这个学校我不想待了?
天歌 从小到大对自己成长的这些问题,我一直都不是很想跟父母说,不会去找别人倾诉:我觉得自己遇到这些问题很羞耻,感觉跟父母说的话很丢脸,所以我轻易都不说,一直憋到自己承受不了的时候,才去跟妈妈讲。
而且学校里不准使用电子产品,只能一个月给家里写一次信、打一次电话,基本是这样的。所以在那个阶段,感觉自己都有点心理问题了。
半年之后,实在受不了了,才跟我妈妈讲同学们怎么对待我,说我不想待了。
陈瑜 妈妈当时说什么?
天歌 妈妈也是心如刀绞、痛到失语、说不出来话的那种。后来妈妈就找到学校,要求男女分班,要求对于不好的学生进行劝退。
陈瑜 当时受同学欺负,有去跟老师说吗?
天歌 没有。
陈瑜 为什么?既然你很信任他。
天歌 当时跟谁都没有说,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跟老师也开不了这个口。
陈瑜 你觉得寻求别人帮助这件事情本身就很耻辱?
天歌 我可能是接受不了自己的弱点,这些受伤的地方,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陈瑜 很小的时候,当你有困难寻求别人帮助时,有没有什么不太好的体验?或者有什么经历让你觉得其实他们帮不到你?
天歌 我确实不记得了。性格使然,自己内心敞不开,不够自信。
- 4 -
陈瑜 我对国学学堂不是特别了解,你平常的一天是如何安排的?
天歌 各个学堂不尽相同。大致来讲,早上5:30起床,上早课,就是运动,跑步之类;上午两节课,最宝贵的时间用来读经;下午两节课,一节体育课,另外一节是看书,这个看书就比较广泛了,也许是古典小说,也许是历史;到了晚上,看书、自习、写毛笔字之类的。
我们一节课平均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陈瑜 你们除了读经,还学其他的学科吗?
天歌 十年之中几乎没有。
陈瑜 平时也不能使用电子产品吧?
天歌 在学堂不可能让你用,自己是不可能持有电子产品的。当然,学堂会播放电影、纪录片。
陈瑜 你觉得学堂的孩子会不会和外部的世界有所脱节?
天歌 会!读经之外的一些国学教育系统,有的是那种精英式的培训,就很全面,不存在与社会脱轨的问题。但是在普通的学堂或家塾、私塾读书,学生未来的出路就比较窄。在孩子十五六岁就要给他想好出路、做好规划,如果拖到十八九岁、二十岁,基本上想要再跟社会接轨就比较被动困难了。
陈瑜 具体来说有一些什么困难?
天歌 比如说最简单直接的,与他人相处共同话题比较少。我从小接受的教育观念、所在的教育环境很特殊,别人有时候看我们就会觉得有点奇怪或者有点不可思议。
像大多数同龄人几乎都在聊游戏,但是有些读经的孩子,聊得更多的就是一些平常读的书和对于经典历史、因果善书的思考和想法,或者是自己内部的一些共同话题。
第二,对于社会缺乏基本的了解,所以让我们出去独立工作的话,也有很大的问题。
还有就是学历和学籍的问题。比如说我四年级离开学校,没有保留学籍,我现在进入社会去工作,基本上要从社会底层开始做起。我有很多同学他们读了很多年经,最后都去打工了。
第三,我没有一技之长。虽然学了十年经典,但是不够系统、深入,让我讲解一下也不会讲;学科教育方面,我就读的这些学堂,和普通学校比不了;做人方面,用经史来涵养心性太不容易了,要有好老师带领,也需要时间的积淀。
一路寻觅下来,我连一项拿得出手的专长都没有。
陈瑜 你的同学大部分的出路是什么样的?
天歌 以我目前周围的这些同学来看,他们大部分的出路有三大类:
第一类就是到了小升初或者初升高的时候,回普通学校继续上学去了。
第二类属于富人家的孩子,家里特别有钱,他们一般就会去继承父母的事业,或者父母托关系给他们安排工作。
第三类同学,来自普通家庭甚至是比较困难的家庭,到了成年,一般就出去工作或打工。
还有一种同学比较少了,比如很优秀的那几位同学,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考上研究生,和大学接轨。传统文化还有几个不同体系可以去的“高校”,比如说温州文礼书院和英国汉学院,可以去继续深造。
陈瑜 你希望接下来走哪条路?
天歌 我目前读经暂告一段落,现在在学英语,同时也在自考,希望将来能接轨到大学,去读一个研究生。
陈瑜 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天歌 第一是因为选择在国学这个系统里面深造,其实是要花费很大代价的,便宜的学校一年3万多,现在大部分涨到了6到7万,最少4万,这不是一个普通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的。
爸爸妈妈一直在支持我,但他们从事的行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受到了冲击,现在已经完全负担不起了。
第二,我也多多少少看到了一些问题,所以就不太想继续走这条路了。
陈瑜 你看到了什么问题?
天歌 其实从10岁开始读经算挺晚的了,有些小孩的父母甚至从怀孕开始就给他们做国学教育,一直熏陶学习到20多岁。
家庭环境从小也是很封闭,没有受到所谓的“外界污染”,没有去过普通学校。
但是到了20多岁继续深造的时候,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扰,甚至有时候身心有些不正常了。包括我自身也是,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对我确实影响也蛮深的,所以不想再继续这样走了。
陈瑜 你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个阶段?
天歌 就是去年。长时间的封闭,不与外界接触,感觉身心都出问题了。
陈瑜 抑郁?
天歌 还不单纯是,我就觉得不能跟外界正常交流,自卑、不自信等等,所有东西全部浮现。
常年在学堂、在私塾生活,不像普通学校,我跟你讲一讲你就明白了。就是人总要有一些私人空间的,您能想象5年、8年、10年,我除了回家,在学堂里是没有私人空间、没有独处空间的吗?在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里,有十几个学生、两名老师,大家每天都在房子里生活、学习。
在这种密闭空间,一旦有摩擦,负能量是很耗人的。你要跟某个同学发生矛盾了,躲都躲不过,这些问题自己必须解决,或者妥协。
所以通过8年、10年的沉淀,一点小问题最后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可能去年就是一个爆发期,我有了轻生的念头。
陈瑜 怎么走出来的?
天歌 后来还是亲情的力量。我姥爷在我状态处于低谷的时候,说我这样子全家人都担心,最后慢慢把我托起来……但是问题还是在那里,只不过是被压下去了。
- 5 -
陈瑜 这10年在读经学校,总体而言,你是一个什么状态?
天歌 五味杂陈,打翻了五味瓶说不上味道。现在来说,其实我是不快乐的,甚至是迷茫、困惑、痛苦的,因为我现在正经历一个抉择:继续学业还是边工作边学习。
当我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才发现现在我很被动。我们从小被灌输读经多么好,自己多么有希望,是时代之栋梁,文化之担当。加之老师常夸奖,感觉自己还不错、还挺有能力的。而且我们从小都是很看不起普通教育的,觉得里面没有人才。结果到了这个岁数,从之前封闭的环境里走出来才发现,许多同龄人比我优秀得多,很多人至少身心是正常的,我反而身心都不健康了。
这对我从小的憧憬和情怀、对我的价值观,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家里付出了这么大代价,我也不可谓不努力,但是没想到最终……至少阶段性成果不是我想要的。
陈瑜 10年蛮长的,中途想过脱离这个轨道吗?
天歌 之前也有过痛苦和迷茫,断断续续地。但到了18岁之后,最近一两年可能是个高峰期。面对现实,感觉很困难、很迷茫。
陈瑜 如果家里没有经济上的压力,你会在读经这条路上走多远?
天歌 我觉得我会继续学习很多年,但是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下,不是真正的国学学习,学习的同时需要社会实践,需要摸爬滚打。最终来说,我认为国学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实践、“死而后已”的追求。
我到18岁的时候,觉得身心有点不对劲。即使我可以继续在学堂读下去,即使还做着梦,继续麻痹自己逃避现实,可真正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了。就算再过两三年,我觉得我也待不下去的,因为我越来越清楚自己内心是何种状态,不能骗自己了。
陈瑜 怎么评价这10年?
天歌 我现在没法评价,我很不确定,因为我现在说的可能大部分是一些负面的信息。
目前阶段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一些根本的问题上,国学教育还是给了很正确、扎实的引领。比如说最根本的做人做事的理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些是指引人生大方向的,我觉得应该是不会错的。
可能将来我走着走着,才能发现很多东西给我带来的益处。或许那时候我可以说,我读国学收获比痛苦多,但也说不定,所以我没法现在下结论。
- 6 -
陈瑜 现在你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可以这么说吗?
天歌 对,是的,在十字路口。
以前是在很安乐或者说又熟悉、又封闭、又安全的一个地方,但目前我要被一脚踹出来,被踹到真实社会里,可能我没有做好准备。
陈瑜 会有一种担忧和恐惧吗?
天歌 我其实一直都会有这样的恐惧,从我15岁的时候就开始有很大的恐惧,当时面临着到底选择回普通学校读书,还是继续读经。我不愿意单独出来面对这个社会,不愿意跟外界打交道。但是这两年因为家里的情况,就感觉好像被逼到绝路了,逼到这个份上没有退路,好像就不在乎,也没那么恐惧了。
陈瑜 你说自己恐惧,恐惧的是什么?
天歌 我觉得我没有独立养活自己的能力和勇气,没有支持起自己精神生命的力量。
首先是与人的沟通,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别人讲话;再一个是跟社会的接轨,我对一些社会基本常识都是欠缺的;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我的教育成果,除了我爸妈坚持,其他所有的亲戚朋友对我读经都是不支持的、嘲讽的、批评的,甚至用各种方式否定我接受的教育。所以我从小无形之中会有一种想法,就是要证明给所有人看,我走这条路,付出这么大代价,不是错的。所以我很恐惧。
我老家的同龄人都在上大学,他们学习都还挺好的,但是我父母付出这么大代价,这么辛苦,最后换来的却是我回去打工了,这个是我很接受不了的一个事实。
陈瑜 计划回去打工干什么?
天歌 目前还没有想好,我觉得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比如说送快递、在超市或餐饮店打一份工这样子。
陈瑜 做这些工作内心会委屈吗?
天歌 目前来说我不委屈,因为可以帮家里分担。
我打算下个月就回家。
陈瑜 我不知道你老家有没有一些教小孩的国学班,你可以应聘做兼职老师?
天歌 目前来说没有,如果有,其实要求都是很严的,你至少要有学历。
其实我也有做国学老师的机会,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读伤了,现阶段我比较反感跟国学有关的东西。
陈瑜 对未来抱有怎样的心态?
天歌 20岁我要开启新的人生了,当然会有憧憬,我也是想借助这些工作来磨炼自己。
其实自己还是有情怀的,我还是很希望过有信仰的生活,对于儒家、佛家、道家,我都想有所涉猎。我们家都是信徒,我从小在信仰方面的感受和获得的滋养也是挺多的。
如果有机会读研究生,我想在国学基础之上,接触一下西方的宗教教育,最终我还是希望能回归文化这条路。
我毕竟走了10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愿意继续学习下去。
陈瑜 你愿意继续走这条路,是因为你曾经付出过10年,如果全然抛弃会可惜,还是你内心有这方面的种子,在某一天你觉得它依然还是会发芽?
天歌 过去10年走了半路,我也不甘心就这样断掉了。
陈瑜 内心里,你喜欢国学吗?
天歌 我本身对于国学是有一种情怀的,但是目前来说真的谈不上喜欢,慢慢地开始反思自己。
按道理来说,“三年视敬业乐群,七年视论学取友”,我学了十年了,应该已经有个小成果了。但出于种种原因,我中间走了很多弯路,导致现在好像没有从所读的经典本身中汲取到太多的营养,在国学里没有看到太多我真正热爱且感到幸福快乐的东西。
陈瑜 走了很多弯路,具体是指什么?
天歌 最简单的,我觉得光是在教材方面其实就走了蛮多弯路。
我现在学了10年,四书五经我还没有全背下来,即使背下来了,也只是把表面的文本熟悉了。应当理解它更深一层的意思,包括对历史的深入了解、探寻史书背后的人文精神和春秋大义,乃至涉及的文字学、训诂学等等。不能仅仅是文本上的熟悉和背诵,对知识性、系统性的深入学习,对经史真义的深入学习,目前来说我都是很不足的。
再一个,数理化我们没有学,确实我们对于很多西方文化都很缺乏了解,视野很小。
再有,对于同学们的内心和心性,其实国学教师关注、体察很多。但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同学读了10年的国学,反而对于国学是非常反感的,以后再也不想接触了,群起而攻之。其实这也是一种失败,老师教学的方式,对待同学的方式,也需要很大的一个调整。
所以我说的弯路是在这里,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了。
陈瑜 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你,你们学习国学是全盘接受,还是允许学生对经典有思辨?
天歌 老师您提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挺切中要点的。
目前老师没有硬要求我们把它全盘接受,也没有要求我们去思辨,这方面也是不足的。现在仅仅是背下来了而已,接触、感受了而已。就是我们知道那是好的,我们也知道里面有一些有待商榷的东西,但是不能因为一点瑕疵就把整块玉否定了。
我们继承传统文化,首先就是熟悉全部文本,未来根据自己的学问来一步步钻研,在人生中一步步体会,再去进行思辨。
理想的国学教育和现实的差距还是挺大的。这条路真的不好走,因为断了一两百年了,谁都不知道该怎么走。我觉得我们是一批奉献者,我们现在去走,以后更多的孩子接触国学教育,他们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陈默老师 点评分析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什么时候离开父母到外面去读书,读什么样的学校,这对孩子来讲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他离开父母之后经历了什么。
天歌离开父母,似乎是因为父母觉得他没办法很好地在普通学校读书,无奈地为他选择了特殊的学校。这个孩子在读书过程中学了什么,这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情感体验是负面的居多,父母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这个孩子离开妈妈后,碰到什么事情,不会去跟妈妈推心置腹地倾诉。生理的距离跟妈妈拉开了,心理的距离同样也拉开了,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他在学校里遭遇的所有经历,别的孩子可能也会碰到,不是什么大得不得了的事情,但是一个可以求助于父母、可以跟父母去讲、可以在内心里感受到父母是他保护者的孩子,跟一个得不到这一切的孩子,完全会显现不一样的人生状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这种情况,面对同样遭遇的两个孩子,最后的心路历程不一样,原因实际上就在于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作为一个孩子他能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和支持。这是成长最重要的养分,对一个人来讲,有没有这样的养分、养分的浓度高不高,是不一样的人生待遇。
天歌这方面的待遇太差了。父母在他需要陪伴的小时候离婚了。父母在孩子这个年龄时离婚的相对最多,因为所谓的“七年之痒”。父母离婚之后,孩子缺失了一部分的支持,单亲妈妈带着这个孩子,孩子表现得不好,这种情况非常多,这是因为大人的生活出现了大的波动,情绪出了问题,影响到了孩子。小孩在破裂的家庭中,环境发生大的改变,处于恐慌、没有安定感的状态中。
最可怜的实际上是孩子,这时,最需要保护和照顾孩子的人却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所以家长安排他去了家长认为他该去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如果家长能够跟他三天两头有联系,能让孩子至少觉得家长跟他心心相印,那倒还好。有时候问题倒不是出在空间距离上,而是出在心理距离上。
你看天歌可以一整年一个人在外,心里对大人没有牵挂,为什么?因为他想了也没用。所以这个孩子一路成长10年,实际上孤苦伶仃,他内心里几乎没有亲情的温暖。
缺少了亲情的温暖的人,他心里的炉火是不够旺的,缺乏往前走的勇气和积极性。现在这个孩子到了成年的年龄,所以有足够的理智反省他的心路历程,他在寻求他可以走得通的道路。
对他来说,目前所需要的是感受到来自亲人的有力的支持,不管能不能做成事,都能得到周围亲人的安抚和理解,这样他可以歇一歇,让自己做一些调整。让他在加油站里把油加足,他才能往前开,而不要在油还没加足的情况下,催他这辆车往前面开。
这类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家长在帮助孩子做选择时,一定要从孩子自身的成长出发。如果这种选择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大人自己的问题的话,那么将来很可能就会看到对孩子不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