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宋元明讲唱文学 - 叶德钧 >
- 下篇 相关研究补编
叶德均先生著述编年 - 赵竹音辑编,赵义山审订
叶德均(1911—1956),江苏淮安人,别名叶子振,笔名子振、德均等。193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44年任教于湖州中学,1949年任教于青年中学,1947年至1948年任教于湖南大学,1948
年起任教于云南大学,直至1956年7月去世。①著有《戏曲论丛》、《宋元明讲唱文学》等。其遗著,曾被赵景深、李平辑编为《戏曲小说丛考》。今据民国年间旧刊及有关资料,作叶德均先生著述编年。1926年
《我们学英文的目的》(《学生文艺丛刊》,1926年第3卷第1期)
《我之非非想半打》(《学生文艺丛刊》,1926年第3卷第4期)1928年
《民间文艺的分类》(《文学周报》第5辑,1928年第301—325期)
《歌谣零拾补》(《民俗》第29—30期,1928年10月17日)
《淮安风俗杂掇》(《民俗》第35期,1928年11月21日)*本编年由赵竹音辑编、赵义山审订。
① 参见赵景深:《戏剧小说丛考序》,叶德均:《戏剧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页。
1929年
《淮安方言录》(《民俗》第45期,1929年1月30日)
《建筑:淮安风俗杂掇之五》(《民俗》第56期,1929年4月17日)
《淮安谜语》(《民俗》第56期,1929年4月17日)
《“烧纸”及往生钱的说明》(《民俗》第60期,1929年5月17日)
《“小谣儿”说明书:原物流行江苏淮安》(《民俗》第64期,1929年6月12日)
《淮安歌谣集自序》(《民俗》第65期,1929年6月19日)《淮安医学的迷信》(《民俗》第67期,1929年7月3日)《淮安动物观》(《民俗》第71期,1929年7月31日)《淮安旧俗》(《民俗》第80期,1929年10月2日)
《关于二郎神的诞日》(《民俗》第81期,1929年10月9日)《淮安农谚》(《民俗》第83期,1929年10月23日)
《淮安地名迷》(《民俗》第84期,1929年10月30日)
《淮安东岳庙》(《民俗》第86期至第89期合刊,1929年12月4日)
《民俗杂谈》(《民俗》第90期,1929年12月11日)
《谈谈两部俚曲》(《民俗》第91期,1929年12月18日)
《民俗杂谈—宁波歌谣》(《民俗》第91期,1929年12月18日)
《短评:童话论集》(《开明(上海1928)》,1929年第1卷第8期)
《绍兴歌谣》(《文学周报》第6辑,1929年第326—350期)《淮安歌谣集》(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1929年版)1930年
《淮安赌的迷信》(《民俗》第92期,1930年1月25日)
《坊本“谜语”谭:民俗杂谈》(《民俗》第96—99期,1930年2月12日)
《关于民俗》(《民俗》第104期,1930年3月19日)
《最近出版的民间故事集》(《现代文学》第3期,1930年9月16日)
《九头鸟的别名》(《民俗周刊》,1930年第38期)1931年
《中国民间文学概说》(《万人月报》,1931年创刊号)《格林童话的中译本》(《星期文艺》,1931年第7期)
《作品与作家:《青海风土记》(杨希尧著)》(《星期文艺》,1931年第17期)
《淮海歌谣续集(一一二十三)》(《新学生》,1931年第1卷第4期)
《文艺赏鉴特集:三对爱人儿(著者:邹枋)》(《读书俱乐部》,1931年第9—10期)
1932年
《中国民歌千首》(《青年界》,1932年第2卷第4期)《民间故事书目》(《青年界》,1932年第2卷第5期)《淮安的放风筝》(《民间月刊》,1932年第2卷第1期)
《淮安的摇会制度》(《社会杂志》,1932年第4卷第1期预告①)
① 此文与下文《淮安岁时记》,皆见于《社会杂志》第4卷第1期所载第2期预告,第2期似未出。
《淮安岁时记》(《社会杂志》1932年第4卷第1期预告)《李调元故事集》(民间出版社1932年版)
1933年
《山海经中蛇的传说》(《民俗》第116—118期,1933年5月9日)
《淮安迁居习俗》(《民俗》第122期,1933年6月6日)
《山海经中蛇底传说及其他:读山海经随笔》(《文学旬刊》,1933年第1期)
《山海经中蛇底传说及其他(续)》(《文学旬刊》,1933年第2-3期)
《淮安的杂俗》(《民间月刊》,1933年第2卷第5期)《略论指纹歌》(《民间月刊》,1933年第2卷第9期)1934年
《清代歌谣的采集(附表)》(《青年界》,1934年第6卷第4期)《关于八仙传说(附吴红叶赵景深的讨论)》(《青年界》,1934年第5卷第3期)
《鬼车传说考》(《文学期刊》,1934年创刊号)1935年
《民俗学的意义及其变迁》(《文学期刊》,1935年第2期)1936年
《《今古奇闻》中的“林蕊香”》(《大晚报·火炬通俗文学》周刊第19期,1936年8月5日)
《阿英著<小说闲谈》》(《大晚报·火炬通俗文学》周刊第19期,1936年8月5日)
《“鼓子词”杂话》(《大晚报·火炬通俗文学》周刊第24期,1936年9月11日)
《评(中国小说史料》》(《大晚报·火炬通俗文学》周刊第33期,1936年11月11日)
《民俗学之史的发展》(《青年界》,1936年第9卷第4期)1937年
《关于“影戏”》(《歌谣》周刊,1937年第3卷第3期)《明代撒帐歌钞》(《歌谣》周刊,1937年第3卷第7期)
《关于俗曲的流传演变:读俗曲小记》(《歌谣》周刊,1937年第3卷第10期)
《文学:无支祁传说考》(《逸经》,1937年第33期)
《文学:无支祁传说考(续)》(《逸经》,1937年第34期)
《日记特辑:三日间读书琐记》(《青年界》,1937年第12卷第1期)
1938年
《一年的回忆》(《大风》[香港],1938年第17期)
《从苏北到上海:流亡杂记之二》(《大风》[香港],1938年第23期)
1940年
《读曲杂记:“转五方”解、挂枝儿和打枣干》(《学术》,1940年第1期)
1941年
《赵辑本<天宝遗事》诸官调辑佚》(《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3期,1941年3月29日)
《关于<吴骚合编>和<吴骚集>—致赵景深先生书》(《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4期,1941年4月5日)
《“词谑”》(1.《词谑》乃李开先作 2.《词谑》所收的杂剧、小曲之类)(《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8期,1941年5月3日)
《曲目拾零》(《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24期,1941年6月28日)
《《郑月莲秋夜云窗梦>杂剧》(《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28期,1941年7月26日)
《读<六十种曲>杂记》(《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34期,1941年9月6日)
《小说考源》(《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43期,1941年12月6日)
1942年
《民间故事的前人记述》(《万象》,1942年第5期)
《地志与戏曲家传记》(《戏曲月辑》,1942年第1卷第1期)《元曲札记》(《戏曲月辑》,1942年第1卷第2期)
1943年
《<小孙屠>戏文的作者》(《半月戏剧》,1943年第1期)《卫道者的小说观》(《万象》,1943年第10期)
《俞万春及其荡寇志》(《小说月报》,1943年第35期)1944年
《明代的俗曲》(《杂志》,1944年第3期)
《沈三白与石琢堂》(《古今》,1944年第39期)《再谈沈三白》(《古今》,1944年第40期)
《跋“霜崖曲跋”》(《风雨谈》,1944年第9期)
《读稗杂录:传奇与评话》(《风雨谈》,1944年第10期)
《读稗杂录:明代传奇七种》(《风雨谈》,1944年第10期)《读稗杂录:李达道和四合香的本事》(《风雨谈》,1944年第10期)
《读稗杂录:关于吴承恩诗》(《风雨谈》,1944年第10期)《读稗杂录:李桢史料补》(《风雨谈》,1944年第10期)《读稗杂录:柳敬亭》(《风雨谈》,1944年第10期)
《关于新曲苑》(《风雨谈》,1944年第14期)
《石点头的作者和来源》(《天地》,1944年第6期)《读书随笔:吴歌》(《天地》,1944年第10期)
《菉漪室曲话》(《小说月报》,1944年第44期)1945年
《演长生殿之祸》(《杂志》,1945年第5期)1946年
《《醉醒石》成书年代》(《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1期,1946年9月3日)
《鲁迅的中国小说研究》(《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2期,1946年9月10日)
《戏曲家王抃》(《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3期,1946年9月17日)
《陈子扬的<忠烈记》》(《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期,1946年10月8日)
《银字集》(《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7期,1946年10月15日)
《小说探源》(《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8期,1946年10月22日)
《大鼓旧闻抄》(《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11期,1946年11
月12日)
《织花吟客的<诗帕记》》(《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15期,1946年12月10日)
《俗曲史料抄》(《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18期,1946年12月31日)
《《六十种曲>中的山歌》(《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18期,1946年12月31日)
《元代俗曲》(《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期,1946年10月11日)
《郑澹若与周颖芳—弹词女作家小记》(《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期,1946年10月11日)
《陈端生的世系—弹词女作家小记》(《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3期,1946年10月24日)
《<西游记>研究的新资料》(《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5期,1946年11月14日)
《<秋夜月>中罕见剧名》(《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7期,1946年11月28日)
《邱心如的生平—弹词女作家小记》(《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8期,1946年12月5日)
《续剧说》(《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0期,1946年12月19日)
《《聊斋志异》集外遗文考》(《永安月刊》,1946第89期)1947年
《瞿佑馀的清曲谱》(《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20期,1947年1月14日)
《关于浦琳》(《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21期,1947年1月21日)
《曲目小识—<鹄奔亭素娥自诉>》(《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5期,1947年2月13日)
《说“砌”》(《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6期,1947年2月21日)
《<墨戆斋词谱>辑》(《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26期,1947年4月21日)
《<西厢记》五剧注》(《文潮月刊》,1947年第3卷第1期)《三言二拍来源小补》(《文潮月刊》,1947年第3卷第4期)
《推荐青年可读的书特集:关于“青年可读的书”》(《青年界》,1947年新3第1期)
《<绣福记>薛作说质疑》(《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28期,1947年5月16日)
《瞿佑史料辑》(《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29期,1947年5月19日)
《读明代传奇文七种》(《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30期,1947年5月30日)
《《聊斋志异》的来源和影响》(《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32期,1947年6月13日)
《“十二时”》(《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33期,1947年6月16日)
《《琴心雅调》的作者》(《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37期,1947年7月14日)
《凌濛初事迹系年(一)》(《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4期,
1947年7月25日)
《凌濛初事迹系年(二)》(《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5期,1947年8月1日)
《凌濛初事迹系年(三)》(《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期,1947年8月8日)
《凌濛初事迹系年(四)》(《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7期,1947年8月15日)
《凌濛初事迹系年(五)》(《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9期,1947年8月29日)
《曲家黄钧宰》(《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43期,1947年8月25日)
《《翻西厢>乃沈谦作》(《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57期,1947年12月8日)
《<金仁杰东窗事犯>非小说》(《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9期,1947年11月7日)
《唐代胡商与珠宝》(《辅仁学志》,15卷1、2合刊,1947年、12月)
《说词话》(《东方杂志》,1947年第4期)
《十年来中国戏曲小说的发现》(《东方杂志》,1947年第7期)《戏曲论丛》(日新出版社1947年版)
1948年
《明代俗曲序论》(《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3期,1948年1月19日)
《明宣弘间的俗曲》(《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4期,1948年1月26日)
《《玉壶春>—元剧杂识》(《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52期,1948年1月30日)
《黄丸儿—院本旁证》(《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31期,1948年1月30日)
《明嘉靖间的俗曲》(《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5期,1948年2月2日)
《明隆庆前后的俗曲》(《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6期,1948年2月9日)
《明万历间的俗曲》(《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7期,1948年2月16日)
《“赵老送登台”》(《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55期,1948年2月20日)
《明末的俗曲》(《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6期,1948年2月23日)
《《古今小说>探源二则》(《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0期,1948年3月23日)
《《雷泽遇仙记>的来源》(《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1期,1948年4月2日)
《<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古今小说>探源》(《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2期,1948年4月9日)
《跋<山人歌>》(《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4期,1948年4月23日)
《龙膺散曲》(《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7期,1948年5月28日)
《<灰骨匣>—《醉翁谈录>话本小说名目小考》(《华北日
报·俗文学》周刊第48期,1948年5月28日)
《康熙刻本<南音三籁》》(《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9期,1948年6月8日)
《龙膺—湖南曲家考略》(《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70期,1948年6月18日)
《释“常卖”》(《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54期,1948年7月9日)
《<吴下谚联》》(《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91期,1948年8月2日)
《李达道—《醉翁谈录》话本名目小考》(《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7期,1948年10月8日)
《<聊斋志异>集外遗文考》(《文史杂志》[俗文学专号]第6卷第1期,1948年3月1日)
1949年
《彭泽散曲》(《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89期,1949年1月)
《白朴年谱》(载《戏曲小说丛考》,文末署:“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毕”)
《后土夫人变考》(载《戏曲小说丛考》,文末署:“三十八年六月十三日”)
《元代曲家同姓名考》(载《戏剧小说丛刊》,文前小序署:“一九四九,七,三十日”)
1952年 《曲品考》
《曲目钩沉录》(以上二文载《戏曲小说丛考》。按:叶氏有《祁氏剧品曲品补校》一文,文末后记署:“一九五五,七,卅一日”,声称《祁氏剧品曲品补校》一文“是继《曲品考》、《曲目钩沉录》之后又一次整理部分曲目的试探性工作”,又称1953年知道祁彪佳《曲品》发现消息,而《曲品考》、《曲目钩沉录》两文中皆未提及祁彪佳之《曲品》,故此二文应作于1953年之前)
1953年
《宋元明讲唱文学》(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1955年
《歌谣资料汇录》(载《戏曲小说丛考》,其《引言》文末署:“一九五五年,六月,三十日”)
《祁氏剧品曲品补校》(载《戏曲小说丛考》,文末署:“一九五五,七,卅一日”)
1957年
《评<远山堂曲品校录>》(《戏剧论丛》,1957年第3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