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谣

  下载全书

震来虩虩,[1]

笑言哑哑。[2]

震惊百里,

不丧匕鬯。[3]

雷声响起有人听了心发慌,

有人说说笑笑如往常。

震惊百里响雷来,

有人手拿酒勺一滴不外淌。

〔注〕 [1] 虩(xì)虩:害怕的样子。[2] 哑(è)哑:说笑的样子。[3] 匕鬯(chànɡ):勺匙中的祭祀用香酒。

本篇是《周易·震卦》的卦辞,题目为笔者所拟。卦辞写人们对打雷的反应,既写出了雷霆万钧的威力,更表现了人们不畏雷霆的豪迈乐观的精神。

全篇四句,写到雷(“震”)的有两处:第一句提到了打雷,这是一个一般的雷;第三句所写的,则是一个“惊百里”的响雷。人们对于打雷的反应,卦辞中写到的有三类。第一类是感到惊恐,所谓“虩虩”,即是害怕的样子。第二类是照常有说有笑,所谓“哑哑”,是指说笑的声音。以上都是对普通的雷声的反应。第三类人,尽管听到的是特大的响雷,却仍然十分镇定。诗中以“不丧匕鬯”具体写出镇定的情状。“匕”,指勺、匙之类取食的用具;“鬯”,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香酒。“不丧匕鬯”,是说听到特大响雷时仍能镇定自若,不动声色,没有失去手中勺子里的一滴香酒。此卦的《彖传》解释这四句卦辞说:“‘震来虩虩’,恐致福也。”意思是恐惧雷声的人会小心谨慎,兢兢业业,从而招致幸福。又说:“‘笑言哑哑’,后有则也。”意思是不怕打雷、照常说笑的人,雷声过后,一言一行都会有板有眼,合乎法则。又说:“‘震惊百里’,惊远与迩也;‘不丧匕鬯’,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则是说,对于听到特大响雷而能“不丧匕鬯”的超常镇定的人,当君主外出巡狩时,如果他是嫡长子,就可以留守宗庙社稷,主持国家的祭祀仪式。《易传》中的传文对卦辞所作的解释,与原卦辞的含义不一定相符。上面引述的《震》卦的《彖传》,显然是对原卦辞的引申发挥。对于了解卦辞的含义,可作为参考,但不必受到它的局限。

从《震》卦的卦辞中,我们不仅听到从一般的“隆隆”声到特大的“轰隆隆”的响雷声,而且见到了在听到雷声时三类人的不同反应。人们在打雷这一不可知的自然现象面前的畏惧,也许可以起到“恐致福”的作用,但为世人普遍激赏的,恐怕还是对于耳闻雷声而照样“笑言哑哑”、听到“震惊百里”的响雷而“不丧匕鬯”的人定胜天的豪迈乐观的精神。

(陈志明)


屯如女承筐

雷震谣|先秦古歌|先秦诗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