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阴沟水 汳水 获水
【题解】
阴沟水、汳水和获水,都是古代淮河水系的河流,是淮河的支流。《经》文说:“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渠。”蒗渠即卷二十二的渠沙水,说明它是从渠沙水分流而出的。但《经》文后来又说:“东南至沛,为濄水。”则它的下游注入濄水。从这一句《经》文以下,《注》文记载的全是濄水及濄水的其他支流。最后写的一条支流是北肥水,一直写到濄水入淮。北肥水和濄水现在仍然存在,称为北淝河和濄河,但历史上这一带水道变迁甚大,现在的北淝河和濄河,与《水经注》的北肥水和濄水并不完全相同。
汳水也是鸿沟水系中的一条古代河流。从《水经》来看,“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说明三国时期的汳水是从阴沟水分出来的一支。郦道元解释这一句《经》文:“阴沟,即蒗渠也。亦言汳受旃然水,又云丹、沁乱流,于武德绝河,南入荥阳合汳,故汳兼丹水之称。”说明在北魏时期,尽管浚仪(今开封)、荥阳(今荥阳)都在郦道元可以亲自考察的北魏疆域之内,但是由于河道迁徙,别名众多,他也已经分辨不清楚了。晋代以后,人们把汳水作为汴水的下游,汳水之名从此废弃不用。甚至有人认为“汳”字是“汴”字的古字,魏晋人怕“反”,所以改“反”为“卞”。这些说法并不可靠,却也反映了这个地区水道复杂多变的情况。
获水据《水经》原文:“(汳水)又东至梁郡蒙县,为获水,余波南入睢阳城中。”又说:“获水出汳水于梁郡蒙县北。”由此看来,古代获水是汳水的下游。获水最后注入泗水,这是《经》文与《注》文都一致的,但《注》文在最后描写彭城县的彭祖楼时说:“其楼之侧,襟汳带泗,东北为二水之会也。”说明即使获水会泗之处,古时仍有称汳水的。
从卷二十一起,连续三卷,记载的都是古代淮河水系的河流,由于河道甚多,河名亦多,变迁频繁,许多河道和河名早已消失,要辨明古今,十分困难。除了前面已经介绍的各种地图集以外,水利部治淮委员会编有《淮河水利史》(1990年,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一书,可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