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济水二
【题解】
此卷《经》文开头说:“又东至乘氏县西,分为二。”《注》文紧接《经》文:“济水自是东北流,出钜泽。”按乘氏县是西汉所置的一个属于济阴郡的县邑,县治在今山东巨野西南。这实际上与卷七的济水毫无关系,是黄河的另一条支流。由于《经》《注》都必须崇奉经书,所以出现了以后人们所说的“北济”与“南济”的说法。又因《尔雅》以江、淮、河、济为“四渎”,因此《经》《注》都要把这条已经在黄河多次改道中混淆的河流,写成一条大河。但其间也不免出现一些矛盾,卷五《河水》的最后一条《经》文是:“又东北过利县北,又东北过甲下邑,济水从西来注之,又东北入于海。”说明济水已与黄河汇合而入海了。《注》文并无异议。但此卷的最后一句《经》文是:“又东至下邳睢陵县南,入于淮。”《注》文无非是修正了一些流程中的地名,对它的“入淮”,也无异议。其实在卷五《河水》中,已经有“北播为九河”的话,写出了黄河三角洲河湖错杂的景象。该卷写的济水入黄,实际上是河口三角洲的一种自然地理景观。济水已经名存实亡,与黄河的支流混在一起了。
济水二
又东至乘氏县西①,分为二:
《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一年》②,分曹地③,东傅于济④。济水自是东北流,出钜泽⑤。
【注释】
①乘氏县:西汉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西南五十里。
②僖公三十一年:前629年。
③分曹地:晋国讨伐曹国,分其国土。
④傅:附,靠近。济:即济水。一名泲(jǐ)水。古四渎之一。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河北部分源出今河南济源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禹贡》时,济水在今武陟南入河。《水经》时在今河南温县入河。黄河以南部分本为从黄河分出的一条支流,因分流处与河北济口隔岸相对,古人遂目为济水的下游。至《水经注》时期,自今荥阳东北以下至于钜野泽,有南济、北济二派,北济经今封丘北、菏泽南,南济经今封丘南、菏泽定陶区北。自出钜野泽会汶水以下,又兼称清水。今上游发源处尚存,而下游为黄河及大、小清河所夺。
⑤钜泽:《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钜泽本作菏泽。”菏泽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区东北。
【译文】
济水二
济水又往东流到乘氏县西,分为两条:
《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记载,分割了曹国的土地,东边直到济水。济水从这里往东北流,从钜泽流出去。
其一水东南流,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钜野泽①。
南为菏水②。北为济渎③,迳乘氏县与济渠、濮渠合④。北济自济阳县北⑤,东北迳煮枣城南⑥。《郡国志》曰:冤朐县有煮枣城⑦。即此也。汉高祖十二年⑧,封革朱为侯国⑨。
【注释】
①钜野泽:即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北。
②菏水:即济水分流。《禹贡》:“浮于淮、泗,达于菏。”根据《水经注·泗水》:菏水自菏泽分流,东南经今山东巨野、金乡等入于泗水。其水今湮没。
③济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济渎指南济。”
④济渠:《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济渠指北济,济与濮同流,故济、濮并称。”濮渠:一名濮渠水。流经春秋时卫地。上游一支首受济水于今河南封丘西,东北流;一支首受黄河于今原阳北,东流经延津南。二支合流于今长垣西。东流经长垣北至滑县东南,此下又分为二:一支经山东东明北,东北至鄄城南注于瓠子河;一支经东明南,又东经菏泽北注入钜野泽。
⑤济阳县:战国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堌阳镇。汉属陈留郡。因在济水之北而得名。北魏属阳夏郡。
⑥煮枣城:战国时魏地。在今山东东明南。
⑦冤朐县:亦作宛朐县或冤句县。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北。西汉属济阴郡。
⑧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
⑨革朱:西汉诸侯。
【译文】
一条往东南流,一条从乘氏县往东北流,注入钜野泽。
南边的一条是菏水。北边的一条是济渎,流经乘氏县,与济渠、濮渠相汇合。北济水从济阳县北面往东北流经煮枣城南面。《郡国志》说:冤朐县有煮枣城。就是此城。汉高祖十二年,把这地方封给革朱,立为侯国。
北济又东北①,迳冤朐县故城北。又东北,迳吕都县故城南②,王莽更名之曰祁都也。
【注释】
①北济又东北:《水经注疏》:“戴(震)云:今考前卷《注》内,叙北济至济阳止,此复补叙济阳以下北济所迳。”
②吕都县:西汉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菏泽西吕陵镇。吕后置吕国,都于此,故名吕都。东汉废。
【译文】
北济水又往东北流经冤朐县老城北面。又往东北流经吕都县老城南面,王莽时改名为祁都。
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北①。汉景帝中六年②,以济水出其北,东注,分梁③,于定陶置济阴国④,指北济而定名也。又东北与濮水合。水上承济水于封丘县⑤,即《地理志》所谓濮渠水首受济者也。阚骃曰:首受别济,即北济也。其故渎自济东北流,左迤为高梁陂⑥,方三里。
【注释】
①定陶县:战国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北。西汉彭越为梁王,都定陶。后为济阴郡治。
②汉景帝中六年:即西汉景帝刘启中元六年,前144年。
③分梁:事见《汉书·景帝纪》:“六年夏四月,梁王薨,分梁为五国,立孝王子五人皆为王。”
④济阴国: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治所在定陶县(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北)。封孝王子不识为济阴王。建元二年(前139)改为济阴郡。甘露二年(前52)改置定陶国。建平二年(前5)复改济阴郡。东汉永平十五年(72)复改为国。后又改为郡。
⑤封丘县: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即今河南封丘。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废。景明二年(501)复置。
⑥高梁陂(bēi):当在今河南长垣西南。
【译文】
又往东北流经定陶县老城北面。汉景帝中元六年,因济水经城北东流,于是分割梁国土地,在定陶设置济阴国,这个王国是按北济水命名的。又往东北流,与濮水汇合。濮水上游在封丘县承接济水,就是《地理志》所说的濮渠上口接纳济水。阚骃说:上口接纳别济水,就是北济水。旧河道从济水往东北流,向左分流,积成高梁陂,方圆三里。
濮水又东迳匡城北①。孔子去卫适陈②,遇难于匡者也③。又东北,左会别濮水,受河于酸枣县④。故杜预云:濮水出酸枣县,首受河⑤。《竹书纪年》曰:魏襄王十年十月⑥,大霖雨疾风⑦,河水溢酸枣郛⑧。汉世塞之,故班固云⑨:文堙枣野⑩。今无水。其故渎东北迳南、北二棣城间⑪。《左传·襄公五年》⑫,楚子囊伐陈,公会于城棣以救之者也⑬。濮渠又东北迳酸枣县故城南,韩国矣。圈称曰⑭:昔天子建国名都,或以令名,或以山林,故豫章以树氏郡,酸枣以棘名邦,故曰酸枣也。《汉官仪》曰⑮:旧河堤谒者居之城西⑯,有韩王望气台⑰。孙子荆《故台赋叙》曰⑱:酸枣寺门外⑲,夹道左右有两故台,访之故老云:韩王听讼观台⑳,高十五仞,虽楼榭泯灭,然广基似于山岳。召公大贤,犹舍甘棠(21),区区小国,而台观隆崇,骄盈于世,以鉴来今。故作赋曰(22):蔑丘陵之逦迤(23),亚五岳之嵯峨(24)。言壮观也。城北,韩之市地也。聂政为濮阳严仲子刺韩相侠累(25),遂皮面而死(26),其姊哭之于此。城内有后汉酸枣令刘孟阳碑(27)。濮水北积成陂,陂方五里,号曰同池陂。又东迳胙亭东注(28),故胙国也(29)。富辰所谓邢、茅、胙、祭(30),周公之胤也(31)。
【注释】
①匡城:春秋卫邑。在今河南长垣西南。
②适:前往。
③遇难于匡:在匡这个地方遇到灾难。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④酸枣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十五里。汉属陈留郡。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属东郡,移治今延津县北十五里。
⑤濮水出酸枣县,首受河:此为杜预《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注文的抄变:“濮水自陈留酸枣县傍河东北经济阴至高平入济。”
⑥魏襄王十年:前309年。
⑦霖(lín)雨: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雨。
⑧郛(fú):泛指城郭。
⑨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继父业编纂《汉书》,未成而死,所余“八表”由班昭完成,《天文志》由班昭和同郡马续共同完成。
⑩文堙(yīn)枣野:孝文帝时填补酸枣溃堤。文,指西汉文帝刘恒。堙,堵塞,填塞。
⑪南、北二棣城:在今河南原阳北。
⑫襄公五年:前568年。
⑬楚子囊伐陈,公会于城棣以救之:事见《左传·襄公五年》:“冬,诸侯戍陈。子囊伐陈。十一月甲午,会于城棣以救之。”楚子囊,芈姓,名贞,字子囊。春秋时楚国令尹。
⑭圈称:字幼举。东汉末陈留(今河南开封)人。自称为楚鬻熊之后。撰《陈留风俗传》。
⑮《汉官仪》:书名。东汉应劭撰。记载汉官名称、职掌、俸秩及玺绶制度等。
⑯河堤谒者:西汉时置都水使者,以掌河堤水利的事务,亦称河堤谒者,东汉等沿置。
⑰韩王望气台:在今河南延津县。
⑱孙子荆:即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西晋文学家。
⑲酸枣寺:酸枣县衙署。寺,衙署,官舍。
⑳听讼:听取诉讼,审案。
(21)犹舍甘棠:仍然栖止在甘棠树下。舍,止,栖息。甘棠,树木名。古代常植于村社前,称为社木。相传召伯曾在甘棠树下听讼决狱,公正无私。
(22)赋:一种综合韵文和散文特征的文体。讲究词藻、对偶、用韵。
(23)蔑:细小,微不足道。
(24)嵯峨(cuó é):山势高峻。
(25)聂政:战国时韩国轵(今河南济源)人。杀人避仇至齐国,以屠为业。后替韩国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未果,自杀。濮阳:即濮阳县。战国秦置,为东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濮阳东南高城村。濮水经其南,故曰濮阳。严仲子:即严遂,字仲子。为韩烈侯的大臣,与韩相侠累有仇隙。求聂政刺杀侠累。侠累:名傀。战国时韩国国相。
(26)皮面:用刀割裂脸皮。
(27)刘孟阳:具体不详。
(28)胙(zuò)亭:在今河南延津县北。
(29)胙国:西周封国。
(30)富辰:春秋时周襄王的大臣。邢:周公之子所封之国。在今河北邢台。茅:周公之子所封之国。在今山东金乡西北。祭(zhài):周公之子所封之国。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31)胤(yìn):后嗣,后代。
【译文】
濮水又往东流经匡城北面。孔子离开卫国去陈国,在匡遭到被扣之难。又往东北流,左边汇合了别濮水,在酸枣县承接河水。所以杜预说:濮水出自酸枣县,上口承接河水。《竹书纪年》说:魏襄王十年十月,狂风暴雨,河水泛滥冲进酸枣城墙。汉时堵住决口,所以班固说:文帝填补酸枣溃堤。濮水现在已经无水了。旧河道往东北通过南棣城与北棣城之间。《春秋左传·襄公五年》记载,楚子囊攻陈,襄公会师于棣城,前来援救。濮渠又往东北流经酸枣老城南面,这属于韩国。圈称说:从前天子建国,给国都命名时,有的选择美好的名字,有的按照山林来命名,所以豫章以樟树作郡名,酸枣以多刺的枣树为名号。《汉官仪》说:过去河堤谒者就驻在城西,有韩王望气台。孙子荆《故台赋叙》说:酸枣县衙署门外,道路两边有两座古台,访问老人们,说是韩王听讼观台,高十五仞,虽然楼榭都已荡然无存了,但宏伟的台基还像山岳一样高大。召公是大贤,还在甘棠树下栖止,而小小的韩国,却造了这么宏伟的台观,韩王的骄奢举世瞩目,可以作为后人的鉴戒。所以作赋说:迤逦的丘陵微不足道,嵯峨的五岳也低了一截。极言其壮观。城北是韩国市场的所在地。聂政为濮阳严仲子刺杀韩国国相侠累,接着就用刀割裂自己的面皮自杀了,他姐姐就在这里为他哀哭。城内有后汉酸枣令刘孟阳碑。濮水北流,积潴成陂塘,陂塘方圆五里,叫同池陂。又东经胙亭往东流奔,这里原是从前的胙国。富辰所说的邢、茅、胙、祭,都是周公的后裔—胙就指的是这里。
濮渠又东北迳燕城南①,故南燕姞姓之国也②。有北燕③,故以南氏县④。东为阳清湖⑤,陂南北五里,东西三十里,亦曰燕城湖。迳桃城南⑥,即《战国策》所谓酸枣、虚、桃者也⑦。汉高帝十二年⑧,封刘襄为侯国⑨。而东注于濮,俗谓之朝平沟⑩。
【注释】
①燕(yān)城: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
②南燕:西周封国。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姞(jí)姓之国:相传黄帝二十五子十二姓之一。司马贞《史记索隐》:“今案:《国语》胥臣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zhēn)、任、荀、僖、姞、儇(xuān)、衣是也。’”
③北燕:西周初,封召公奭于燕。又称北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附近,后迁于蓟(今北京西南隅)。
④氏:取名,命名。
⑤阳清湖:一名燕城湖。当在今河南延津、长垣二地之间。
⑥桃城:战国魏邑,后属秦。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
⑦《战国策》:书名。撰者不详。西汉刘向整理改编。分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共三十三篇。记春秋末至秦间史事。虚:春秋宋邑。在今河南延津县东。战国时属魏。
⑧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
⑨刘襄:原为项羽宗族。汉王二年(前205)加入刘邦军。汉灭楚,赐姓刘氏。高祖十二年(前195)封桃侯。
⑩朝平沟:当在今河南滑县一带。
【译文】
濮渠又往东北流经燕城南面,这是旧时南燕姞姓的封国。因为有个北燕,所以这里以南燕作县名。东边是阳清湖,此湖南北五里,东西三十里,又叫燕城湖。湖水流经桃城以南,就是《战国策》中说的酸枣、虚、桃的桃城。汉高帝十二年,把这地方封给刘襄,立为侯国。湖水东流注入濮渠,俗称朝平沟。
濮渠又东北,又与酸水故渎会①。酸渎首受河于酸枣县,东迳酸枣城北、延津南②,谓之酸水。《竹书纪年》曰:秦苏胡率师伐郑,韩襄败秦苏胡于酸水者也③。酸渎水又东北迳燕城北,又东迳滑台城南④,又东南迳瓦亭南⑤。《春秋·定公八年》⑥,公会晋师于瓦,鲁尚执羔,自是会始也⑦。又东南会于濮,世谓之百尺沟⑧。
【注释】
①酸水:在今河南延津县北。
②延津:津渡名。亦称灵昌津。宋代以前黄河流经今河南延津县西北至滑县一段为重要渡口,总称延津。
③秦苏胡率师伐郑,韩襄败秦苏胡于酸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本《竹书》记此事有二。一在周烈王二年,苏胡作胡苏,伐郑作伐韩,韩襄作韩将韩襄。一在显王三十一年与此同。”
④滑台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
⑤瓦亭:即春秋卫之瓦邑。在今河南滑县南瓦冈。
⑥定公八年:前502年。定公,即鲁定公。名宋。春秋时鲁国国君。
⑦“公会晋师于瓦”几句:事见《左传·定公八年》:“夏,齐国夏、高张伐我西鄙。晋士鞅、赵鞅、荀寅救我。公会晋师于瓦。范献子执羔,赵简子、中行文子皆执雁。鲁于是始尚羔。”鲁尚执羔,鲁国崇尚执羔羊。《后汉书·礼仪志》:“及贽,公、侯璧,中二千石、二千石羔,千石、六百石雁,四百石以下雉。”刘昭注:“《决疑要注》曰:‘古者朝会皆执贽,侯、伯执圭,子、男执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
⑧百尺沟:当在今河南滑县、长垣一带。
【译文】
濮渠又往东北流,又与酸水旧河道汇合。酸渎水上口在酸枣县承接河水,往东流经酸枣城以北、延津以南,称为酸水。《竹书纪年》说:秦国苏胡率兵攻打郑国,韩襄在酸水打败秦国苏胡。酸渎水又往东北流经燕城北,又往东流经滑台城南,又往东南流经瓦亭南。《春秋左传·定公八年》记载,定公在瓦与晋国军队相会,鲁国崇尚在会见时手执羔羊,就是从这次会见开始的。酸渎水又往东南流与濮渠汇合,世人称之为百尺沟。
濮渠之侧有漆城①。《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②,邯郸伐卫③,取漆富丘,城之者也。或亦谓之宛濮亭。《春秋》:甯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④。杜预曰:长垣西南近濮水也⑤。京相璠曰⑥:卫地也。似非关究,而不知其所。《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五年⑦,公子景贾率师伐郑⑧,韩明战于阳⑨,我师败逋⑩。泽北有坛陵亭⑪,亦或谓之大陵城,非所究也。又有桂城⑫。《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⑬,齐田期伐我东鄙⑭,战于桂阳,我师败逋。亦曰桂陵。案《史记》,齐威王使田忌击魏⑮,败之桂陵,齐于是强,自称为王,以令天下。
【注释】
①漆城:亦称宛濮亭。春秋魏邑。在今河南长垣西南。
②梁惠成王十六年:前354年。梁惠成王,即魏惠王。名罃。战国时魏国国君。在位期间迁都梁,故魏又称梁,他本人亦称梁惠王。
③邯郸:战国赵都城。在今河北邯郸。这里借指赵国。
④甯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甯武子,名俞,字武子。春秋卫大夫。
⑤长垣西南近濮水:杜预注原文为:“陈留长垣县西南有宛亭,近濮水。”
⑥京相璠(fán):晋人。撰有《春秋土地名》。
⑦梁惠成王五年:前365年。
⑧景贾:魏国公子。其余不详。
⑨韩明:当为韩朋之讹。为韩宣王及襄王时人。译文用韩朋。阳:当为濮阳之脱文。译文用濮阳。
⑩我师:此指魏国军队。败逋(bū):失败逃亡。逋,逃亡。
⑪坛陵亭:亦称大陵城。在今河南长垣西。
⑫桂城:亦称桂陵、桂阳。战国魏地。在今河南长垣西南。
⑬梁惠成王十七年:前353年。
⑭齐田期:盖即战国时齐国的田忌。鄙:边陲城邑。
⑮齐威王:田氏,名因齐,一作婴齐。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国势日强,先后在桂陵、马陵大败魏军,并称雄诸侯。
【译文】
濮渠旁有漆城。《竹书纪年》记载:梁惠成王十六年,赵国进攻卫国,夺取了漆国的富丘,在那里筑城。也有人叫它宛濮亭。《春秋左传》记载:甯武子与卫人在宛濮会盟。杜预说:宛濮在长垣西南,邻近濮水。京相璠说:宛濮是卫国的地方。看来似乎不合,但不知道究竟在哪里。《竹书纪年》记载:梁惠成王五年,公子景贾率兵攻打郑国,韩朋在濮阳打了一仗,我军败逃。泽北有坛陵亭,也有人叫大陵城,这也弄不清楚。又有桂城。《竹书纪年》记载:梁惠成王十七年,齐国田期进攻我国东部边境,在桂阳打了一仗,我军败逃。那地方也叫桂陵。据《史记》,齐威王派田忌去打魏国,在桂陵打败魏军,齐国于是强大起来,自称为王,号令天下。
濮渠又东迳蒲城北①,故卫之蒲邑。孔子将之卫,子路出于蒲者也②。《韩子》曰③:鲁以仲夏起长沟,子路为蒲宰,以私粟馈众,孔子使子贡毁其器焉④。余案《家语》言⑤,仲由为郈宰⑥,修沟渎,与之箪食瓢饮⑦,夫子令赐止之⑧,无鲁字。又入其境,三称其善⑨。身为大夫,终死卫难⑩。
【注释】
①蒲城:春秋卫蒲邑。在今河南长垣。
②子路出于蒲者:衍子字。
③《韩子》:即《韩非子》。战国末期的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主张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君主统治术,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④“鲁以仲夏起长沟”几句: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季孙相鲁,子路为郈令。鲁以五月起众为长沟,当此之为,子路以其私秩粟为浆饭,要作沟者于五父之衢而餐之。孔子闻之,使子贡往覆其饭,击毁其器。”蒲宰,蒲地的行政长官。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的弟子。毁其器,毁坏他(子路)的炊具和食器。
⑤《家语》:即《孔子家语》。原本题“周孔丘门人撰”,已佚。今本为三国魏王肃为驳难郑玄杂抄诸书所载孔子逸事纂辑而成。
⑥郈(hòu):春秋时鲁叔孙氏邑。在今山东东平东南后亭。
⑦箪(dān)食瓢饮:语见《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类似筐。
⑧赐:即子贡。
⑨三称其善:称赞他(子路)善政三次。事见《孔子家语·辨政》:“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以宽矣!’至其庭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
⑩终死卫难:指子路在卫国贵族内讧中被杀死。
【译文】
濮渠又往东流经蒲城北面,就是旧时卫国的蒲邑。孔子将要去卫国,路过蒲邑。《韩子》说:鲁国在夏天造长沟,子路在蒲当长官,拿他个人的米分给民工们,孔子派子贡去砸了他的器皿。我查考《家语》里说,仲由在郈当长官,修建沟渠。他拿着茶饭给民工们吃,夫子叫赐去阻止他,文中并未提到是鲁国。又进入他的辖境,三次称颂他的政绩。子路身为大夫,最后死于卫国的内乱。
濮渠又东迳韦城南①,即白马县之韦乡也②。《史迁记》曰:夏伯豕韦之故国矣③。城西出而不方,城中有六大井,皆隧道下,俗谓之江井也。有驰道④,自城属于长垣⑤。
【注释】
①韦城:韦是夏、商的方国。在今河南滑县东南。
②白马县: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取白马山为名。北魏移治滑台城(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
③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豕(shǐ)韦在夏朝属伯爵,故称夏伯豕韦。豕韦:古部落名。彭姓,为商汤所灭,故地在今河南滑县以东。
④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亦泛指供车马驰行的大道。
⑤属(zhǔ):连缀,连结。
【译文】
濮渠又往东流经韦城南面,韦城就是白马县的韦乡。《史记》说:韦城是夏伯豕韦的故国。韦城向西突出,不成方形,城中有六口大井,都有隧道通到下面,俗称江井。有驰道,从韦城通到长垣。
濮渠东绝驰道①,东迳长垣县故城北,卫地也,故首垣矣②。秦更从今名,王莽改为长固县。《陈留风俗传》曰③:县有防垣④,故县氏之。孝安帝以建光元年⑤,封元舅宋俊为侯国⑥。县有祭城⑦,濮渠迳其北,郑大夫祭仲之邑也⑧。杜预曰:陈留长垣县东北有祭城者也⑨。圈称又言,长垣县有罗亭⑩,故长罗县也,汉封后将军常惠为侯国⑪。《地理志》曰:王莽更长罗为惠泽,后汉省并。长垣有长罗泽⑫,即吴季英牧猪处也⑬。又有长罗冈、蘧伯玉冈⑭。《陈留风俗传》曰:长垣县有蘧伯乡⑮,一名新乡,有蘧亭、伯玉祠、伯玉冢。曹大家《东征赋》曰⑯:到长垣之境界兮,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蓁蓁⑰;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向其丘坟⑱;惟令德之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昔吴季札聘上国⑲,至卫,观典府,宾亭父畴,以卫多君子也⑳。濮渠又东分为二渎,北濮出焉(21)。
【注释】
①绝:横穿,直渡。
②首垣:战国时魏邑。在今河南长垣东北十四里。
③《陈留风俗传》:书名。东汉圈称撰。叙述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风俗民情。今存清王仁俊辑本一卷。
④防垣(yuán):防御的城墙。垣,墙。
⑤孝安帝:东汉安帝刘祜(hù)。建光元年:121年。建光,东汉安帝刘祜的年号(121—122)。
⑥元舅:本指大舅,长舅。这里指舅爷。宋俊:孝安帝父亲刘庆之舅。
⑦祭(zhài)城:在今河南长垣东北。
⑧祭(zhài)仲:郑大夫。
⑨陈留:即陈留国。三国魏黄初三年(222)改陈留郡置。治所在陈留县(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镇)。五年复为郡。太和六年(232)又为国。西晋移治小黄县(今河南开封东北)。西晋末复为陈留郡。长垣县:战国秦改首垣县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长垣东北八里陈墙村。西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
⑩罗亭:在今河南长垣东北。
⑪常惠: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少时随苏武出使匈奴,并被扣留十余年。汉昭帝时才回汉朝。因有功,官拜光禄大夫。以校尉光禄大夫持节将乌孙兵击匈奴,有功,汉宣帝封之为长罗侯。
⑫长罗泽:当在今河南长垣一带。
⑬吴季英:即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今河南长垣)人。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担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以光禄四行迁胶东侯相。后为齐相。因得罪大将军梁冀,而自免归家,不复仕宦,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⑭蘧(qú)伯玉:名瑗。卫国大夫。孔子在卫国时,曾寄居其家。
⑮蘧伯乡:在今河南长垣东南八里。
⑯曹大家(gū):即班昭。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东汉女史。《东征赋》:此赋为班昭于和帝永初七年(113),随儿子至陈留为官所作。赋中叙述自洛阳出发至陈留之经历。
⑰蓁蓁(zhēn):非常茂盛的样子。
⑱向:向慕。
⑲季札:姬姓,名札。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贤,寿梦欲立之,札辞让,于是立长子诸樊。后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历聘上国,遍交当世贤士大夫。尝聘鲁观周乐。聘:聘问。专指天子与诸侯或诸侯与诸侯间的遣使通问。上国:春秋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与吴楚诸国相对而言。
⑳“至卫”几句:《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为:“适卫,说蘧瑗、史狗、史鰌、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水经注疏》:“朱(谋㙔)《笺》曰:《左传》云,延陵季子去郑,适卫,说蘧伯玉、史狗、史鰌、公子荆、公子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此云观典府宾亭父畴,未详。会贞按:观与说形近,父畴与史鰌形近,则观典府宾亭父畴,即说蘧伯玉、史狗、史鰌之脱误,无公子荆、公子发、公子朝,盖亦脱。”
(21)北濮:濮水支流。
【译文】
濮渠东流穿过驰道,往东流经长垣县老城北面,这里是卫国的地方,旧时叫首垣。秦时改为今名,王莽时又改为长固县。《陈留风俗传》说:县里有防垣,所以就作为县名。孝安帝于建光元年把这地方封给他的舅爷宋俊,立为侯国。县里有祭城,濮渠流经城北。这是郑大夫祭仲的采邑。杜预说:陈留长垣县东北有祭城。就指这里。圈称又说长垣县有罗亭,是旧时的长罗县,汉时把这地方封给后将军常惠,立为侯国。《地理志》说:王莽时把长罗改名为惠泽,后汉时撤县,把它并入长垣县。县里有长罗泽,就是吴季英牧猪的地方。又有长罗冈、蘧伯玉冈。《陈留风俗传》说:长垣县有蘧伯乡,又名新乡,有蘧亭、伯玉祠、伯玉墓。曹大家《东征赋》说:到了长垣县境以内,察看乡野农村的居民;眺望蒲城的丘冈,荆棘长得正茂盛;蘧氏葬在城的东南,人民也都向慕他的坟茔;美德万世永垂不朽,其人虽逝而令名永存。从前吴季札出访中原各诸侯国,到了卫国,观典府,宾亭父畴,以为卫国有很多才德出众的人士。濮渠又东流,分为两条,北濮于是分出。
濮渠又东迳须城北①。《卫诗》云②:思须与曹也③。毛云④:须,卫邑矣。郑云⑤:自卫而东迳邑,故思。
【注释】
①须城: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南。
②《卫诗》:指《卫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记录的是当时朝歌以东、淇水以北(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的民间歌谣。
③思须与曹:语见《诗经·邶风·泉水》:“思须与漕,我心悠悠。”曹,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南白马城。严粲《诗缉》:“《邶》《墉》《卫》,皆《卫风》也。”《泉水》本为《邶风》中的民歌,因为邶地后属卫,故郦道元说是《卫诗》。
④毛:一本作《毛传》。即《毛诗诂训传》。为汉人训释《诗经》之作。《汉书·艺文志》著录三十卷,但言毛公作,未著其名。东汉郑玄《诗谱》称“鲁人大毛公为《诂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至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始言大毛公为汉鲁国人毛亨,小毛公为赵国人毛苌。后世因以《诂训传》为毛亨作,亦有以为乃毛苌作或毛亨作而苌有所增益。
⑤郑:即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著名经学家。遍注群经。
【译文】
濮渠又往东流经须城北面。《卫诗》说:思念着须和曹。毛公说:须是卫国的城邑。郑玄说:自卫东行,要经过此城,所以思念它。
濮渠又北迳襄丘亭南①。《竹书纪年》曰:襄王七年②,韩明率师伐襄丘③;九年④,楚庶章率师来会我⑤,次于襄丘者也。
【注释】
①襄丘亭:战国魏邑。在今山东东明西。
②襄王七年:前312年。
③韩明:当为韩朋之讹。译文用韩朋。
④九年:前310年。
⑤楚庶章:未详。
【译文】
濮水又往北流经襄丘亭南面。《竹书纪年》说:襄王七年,韩朋领兵去攻打襄丘;九年,楚国庶章领兵来与我军会师,驻扎在襄丘。
濮水又东迳濮阳县故城南。昔师延为纣作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而死矣。后卫灵公将之晋,而设舍于濮水之上,夜闻新声,召师涓受之于是水也①。
【注释】
①“昔师延为纣作靡靡之乐”几句:事见《史记·乐书》:“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舍。……即去之晋,见晋平公。……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师延,商纣王的乐师。靡靡之乐,萎靡颓废的亡国之音。卫灵公,名元。春秋时卫国国君。昏庸无道,夫人南子秉权,政治昏乱。孔子曾言“卫灵公之无道也”。之,到,往。师涓,卫灵公的乐师。
【译文】
濮水又往东流经濮阳县老城南面。从前师延为纣王作淫靡的音乐,武王讨伐纣王时,师延逃往东方,最后投入濮水而死。以后卫灵公将去晋国,下榻于濮水上,夜里听到新奇的音乐,就把师涓叫来,在这条水上学会这支乐曲。
濮水又东迳济阴离狐县故城南①。王莽之所谓瑞狐也。《郡国志》曰:故属东郡②。
【注释】
①济阴:即济阴郡。西汉建元二年(前139)改济阴国置。治所在定陶县(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北)。北魏属西兖州,后移治左城(今山东曹县西北)。离狐县: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东南。东汉属济阴郡。
②东郡:战国秦王嬴政五年(前242)置。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东南)。北魏移治滑台城(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
【译文】
濮水又东流,经过济阴离狐县老城南面。这就是王莽时所谓的瑞狐。《郡国志》说:离狐县,原属东郡。
濮水又东迳葭密县故城北①。《竹书纪年》:元公三年②,鲁季孙会晋幽公于楚丘③,取葭密,遂城之。
【注释】
①葭密县:西汉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菏泽西北葭密寨。东汉废。
②元公三年:一本作幽公三年。
③鲁季孙:鲁国三权臣之一(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同出鲁桓公,又称三桓。晋幽公:名柳。战国时晋国国君。楚丘:春秋曹地。在今山东曹县东南楚天镇。
【译文】
濮水又往东流经葭密县老城北面。《竹书纪年》记载:元公三年,鲁季孙在楚丘会见晋幽公,取得葭密,于是就去那里筑城。
濮水又东北迳鹿城南①。《郡国志》曰:济阴乘氏县有鹿城乡②。《春秋·僖公二十一年》③:盟于鹿上④。京、杜并谓此亭也⑤。
【注释】
①鹿城:在今山东曹县东北。
②鹿城乡:即鹿城。
③僖公二十一年:前639年。
④盟于鹿上:事见《春秋·僖公二十一年》:“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
⑤京:即京相璠(fán)。西晋人。撰有《春秋土地名》。杜:指杜预。西晋学者。
【译文】
濮水又往东北流经鹿城南面。《郡国志》说:济阴乘氏县有鹿城乡。《春秋·僖公二十一年》记载:在鹿上会盟。京相璠、杜预都说就是此亭。
濮水又东与句渎合①。渎首受濮水枝渠于句阳县东南②,迳句阳县故城南,《春秋》之穀丘也,《左传》以为句渎之丘矣。县处其阳,故县氏焉。又东入乘氏县,左会濮水,与济同入钜野。故《地理志》曰:濮水自濮阳南入钜野,亦《经》所谓济水自乘氏县两分,东北入于钜野也。
【注释】
①句渎:在今河南虞城西南谷熟集。
②句阳县:西汉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北小留镇。东晋废。
【译文】
濮水又东流,与句渎汇合。句渎上口在句阳县东南承接濮水支渠,流经句阳县老城南面,就是《春秋》中的穀丘,《春秋左传》则以为是句渎之丘。句阳县在水北,所以就以渎取名。又往东流入乘氏县境,左边汇合了濮水,与济水一同流入钜野泽。所以《地理志》说:濮水从濮阳往南流入钜野泽。《水经》也说:济水从乘氏县分为两条,往东北流入钜野泽。
济水故渎又北,右合洪水。水上承钜野薛训渚①,历泽西北,又北迳阚乡城西②。《春秋·桓公十有一年》③,经书公会宋公于阚④。《郡国志》曰:东平陆有阚亭⑤。《皇览》曰⑥: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阚乡城中⑦,冢高七尺,常十月祠之。有赤气出如绛,民名为蚩尤旗。《十三州志》曰:寿张有蚩尤祠。又北与济渎合。自渚迄于北口百二十里,名曰洪水。桓温以太和四年率众北入⑧,掘渠通济。至义熙十三年⑨,刘武帝西入长安⑩,又广其功。自洪口已上⑪,又谓之桓公渎,济自是北注也。《春秋·庄公十八年》⑫,经书:夏,公追戎于济西⑬。京相璠曰:济水自钜野至济北是也。
【注释】
①薛训渚:在今山东巨野。
②阚(kàn)乡城:亦称阚、阚亭。春秋鲁邑。在今山东梁山县东南开河村西南一里。
③桓公十有一年:前701年。桓公,名允,一作轨。春秋时鲁国国君。
④宋公:即宋庄公。名冯。春秋时宋国国君。
⑤东平陆:即东平陆县。西汉置,属东平国。治所在今山东汶上北。南朝宋改为平陆县。
⑥《皇览》:书名。三国魏文帝时,王象、刘劭、桓范等奉敕所编纂的一部类书,供皇帝阅览。为后世诸多类书的编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⑦蚩(chī)尤冢:在今山东梁山县东南开河村西南一里。蚩尤,神话传说中东方九黎族首领。后与黄帝战于涿鹿,失败被杀。寿张县:东汉改寿良县置,属东平国。治所在今山东东平西南。
⑧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东晋名臣。太和四年:369年。太和,东晋废帝司马奕的年号(366—371)。
⑨义熙十三年:417年。义熙,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年号(405—418)。
⑩刘武帝西入长安:事见《宋书·武帝本纪》:“二月,冠军将军檀道济等次潼关。三月庚辰,大军入河。索虏步骑十万营据河津。公命诸军济河击破之。公至洛阳。七月至陕城。龙骧将军王镇恶伐木为舟,自河浮渭。八月,扶风太守沈田子大破姚泓于蓝田。王镇恶克长安,生擒泓。九月,公至长安。”刘武帝,即南朝宋的建立者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高帝楚元王刘交的后人。晋元熙初代晋称帝。国号宋。
⑪洪口:又称桓公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洪口在今汶上(今山东汶上)西,此水自嘉祥(今山东嘉祥)北,至汶上西入济,已湮。”
⑫庄公十八年:前676年。
⑬公:指鲁庄公。名同。春秋时鲁国国君。戎:己氏之戎。居住在今山东曹县。济西:济水之西。
【译文】
济水旧渠又往北流,在右边汇合了洪水。洪水上游承接钜野的薛训渚,经沼泽往西北流,又往北流经阚乡城西面。《春秋·桓公十一年》,经文记载:桓公在阚会见宋公。《郡国志》说:东平陆有阚亭。《皇览》说:蚩尤墓在东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墓高七尺,常在十月间祭祀。墓上有深赤色雾气冉冉升起,人们称之为蚩尤旗。《十三州志》说:寿张有蚩尤祠。又北流与济渎汇合。从薛训渚到北口共一百二十里,名叫洪水。桓温于太和四年率领大军北上,开了一条渠道与济水相通。到了义熙十三年,刘武帝西入长安,又拓宽了渠道。从洪口起的上游一段,又叫桓公渎,济水就是从这里往北流的。《春秋·庄公十八年》,经文载,夏天,庄公在济水西追击戎人。京相璠说:济水从钜野流到济北。
又东北过寿张县西界安民亭南①,汶水从东北来注之②。
济水又北,汶水注之。戴延之所谓清口也③。郭缘生《述征记》曰④:清河首受洪水,北注济。或谓清即济也。《禹贡》⑤,济东北会于汶。今枯渠注钜泽,钜泽北则清口,清水与汶会也。李钦曰⑥:汶水出太山莱芜县⑦,西南入济是也。
【注释】
①安民亭:在今山东梁山县东北安民山(小安山)南。
②汶水:即今大汶河。源出山东莱芜北,西南流经古嬴南,古称嬴汶,又西南汇牟汶、北汶、石汶、柴汶,至今山东东平戴村坝。自此以下,古汶水西流经东平南,至梁山县东南入济水。
③戴延之:即戴祚,字延之。官西戎主簿。曾从刘裕西征姚秦。著有《西征记》《甄异传》等。清口:古汶水入济之口。在今山东梁山县东南。以下济水即通称清水。
④郭缘生:晋末宋初人。《述征记》:记述郭缘生跟随刘裕北伐慕容燕、西征姚秦的沿途所见。
⑤《禹贡》:即《尚书·禹贡》。详细记载了古代九州的划分、山川的方位、物产分布以及土壤性质等。
⑥李钦:当为桑钦之讹。桑钦:字君长。西汉成帝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撰有《水经》三卷。
⑦太山:即泰山郡。楚汉之际刘邦改博阳郡置。治所在博县(今山东泰安东南三十里旧县),因境内泰山得名。后移治奉高县(今山东泰安东北)。北魏移治博平县(今山东泰安东南旧县)。莱芜县: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南博山区东淄河镇城子村。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过寿张县西界安民亭以南,汶水从东北流来注入。
济水又北流,汶水注入。汇流处就是戴延之所谓的清口。郭缘生《述征记》说:清河上口接纳洪水,北流注入济水。也有人说清河就是济水。《禹贡》:济水往东北流,与汶水汇合。现在枯渠注入钜泽,钜泽以北是清口,就是清水与汶水汇合的地方。桑钦说:汶水发源于太山莱芜县,往西南流入济水。
济水又北迳梁山东①。袁宏《北征赋》曰②:背梁山,截汶波③。即此处也。刘澄之引是山以证梁父④,为不近情矣。山之西南有吕仲悌墓⑤。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厕岸也⑥。古老言⑦:此桥东海吕母起兵所造也⑧。山北三里有吕母垞⑨,垞东三里即济水。
【注释】
①梁山:本名良山。在今山东梁山县南。
②袁宏:字彦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北征赋》:袁宏从桓温北征,作《北征赋》。
③截:直渡,横过。
④刘澄之:南朝宋宗室。著有《永初山川古今记》《司州山川古今记》等。梁父:亦作梁甫山。在今山东泰安东南,西连徂徕山。
⑤吕仲悌:即吕安,字仲悌。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与嵇康友善。
⑥厕岸:岸边。厕,通“侧”。边沿,旁边。
⑦古老:即故老、老人。
⑧东海吕母起兵:事见《汉书·王莽传下》:“琅邪女子吕母亦起。初,吕母子为县吏,为宰所冤杀。母散家财,以酤酒买兵弩,阴厚贫穷少年,得百余人,遂攻海曲县,杀其宰以祭子墓。引兵入海,其众浸多,后皆万数。”
⑨吕母垞(chá):《水经注疏》杨守敬按:“考《元和志》,吕母垞在寿张县(今山东东平西南)东南三十五里。”垞,原本是城邑,后来荒废,成为泥土填实的土丘叫垞。
【译文】
济水又往北流经梁山东面。袁宏《北征赋》说:背靠梁山,横截汶水波涛。就是这地方。刘澄之引梁山来论证梁父山,这是不近情理的。山的西南边有吕仲悌墓。河水东岸有一座石桥,本来在河上,以后河道移徙,于是桥就在岸边了。据老人们说,这座桥是东海吕母起兵时所造。山北三里有吕母垞,东边三里就是济水。
济水又北迳须朐城西①。城临侧济水,故须朐国也②。《春秋·僖公二十一年》③,子鱼曰:任、宿、须朐、颛臾,风姓也,寔司太皞与有济之祀④。杜预曰:须朐在须昌县西北⑤。非也。《地理志》曰:寿张西北有朐城者是也⑥。
【注释】
①须朐城:在今山东东平西北。
②须朐国:周诸侯国名。春秋时为邾所灭。
③僖公二十一年:前639年。
④“子鱼曰”几句:《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为:“秋,诸侯会宋公于盂。子鱼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公以伐宋。冬,会于薄以释之。子鱼曰:‘祸犹未也,未足以惩君。’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子鱼,即公子目夷,字子鱼。宋桓公之子、宋襄公之弟。襄公即位,使子鱼为司马。任(rén),诸侯国名。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仲浅。宿,诸侯国名。在今山东东平西南。颛臾(zhuān yú),鲁之附庸国。在今山东平邑东南。风姓,传说因风而生,故风姓。司,掌管。太皞(hào),即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东夷族部落酋长。风姓之祖。
⑤须昌县: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州城镇西北古济水东岸埠子坡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封赵衍为侯国,后仍为县,属东郡。东汉属东平国。西晋属东平国治。
⑥寿张西北有朐城:《汉书·地理志》“东郡寿良”注:“蚩尤祠在西北泲上。有朐城。”故知寿张当为寿良之讹。译文用寿良。寿良,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东平西南。东汉改为寿张县。
【译文】
济水又北流,经过须朐城西面。城在济水旁边,就是旧时的须朐国。《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子鱼说:任、宿、须朐、颛臾,都姓风,主持太皞和济水的祭祀事宜。杜预说:须朐在须昌县西北。不对。《地理志》说:寿良西北有朐城。指的就是须朐。
济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对安民山①,东临济水,水东即无盐县界也②。山西有冀州刺史王纷碑③,汉中平四年立④。
【注释】
①安民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一统志》,山在东平州(今山东东平州城镇)西南三十五里。”
②无盐县:战国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东平东南无盐村。西汉为东平国治。西晋属东平国。南朝宋为东平郡治。
③王纷:具体不详。
④中平四年:187年。中平,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84—189)。
【译文】
济水西岸有安民亭,北与安民山相望,东濒济水,东岸就是无盐县边界。山的西边有冀州刺史王纷碑,立于汉中平四年。
济水又北迳微乡东①。《春秋·庄公二十八年》②,经书冬筑郿。京相璠曰:《公羊传》谓之微③。东平寿张县西北三十里④,有故微乡,鲁邑也。杜预曰:有微子冢⑤。
【注释】
①微乡:亦称郿。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东平北戴庙。
②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
③《公羊传》:书名。即《春秋公羊传》。旧题战国齐人公羊高撰。以问答体释解《春秋》,阐发微言大义。与《左氏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④东平:即东平国。西汉故梁国。景帝中元六年(前114)别为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前116)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前52)改为东平国。治所在无盐县(今山东东平东南)。以《禹贡》“东原厎平”之义取名。东汉属兖州。西晋移治须昌县(今山东东平西北)。南朝宋改为东平郡。
⑤微子:名启,因避汉景帝刘启的讳,史书上也作“开”。殷帝乙之子、帝纣之庶兄。纣即位后,淫乱于政,微子屡谏,不听。微子知纣终不得治,故逃亡。周公旦辅佐成王时,知微子能仁贤,乃命微子代殷后,奉其先祖,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为宋国的始祖。
【译文】
济水又往北流经微乡东边。《春秋·庄公二十八年》,经文记载,冬天,在郿筑城。京相璠说:郿,《春秋公羊传》称为微。东平国寿张县西北三十里,有旧微乡,是鲁国的城邑。杜预说:微乡有微子墓。
济水又北分为二水,其枝津西北出,谓之马颊水者也①。
【注释】
①马颊水:济水支流。在今山东东平西。
【译文】
济水又北流,分为两条,支流往西北流出,称为马颊水。
又北过须昌县西,
京相璠曰:须朐,一国二城两名。盖迁都须昌,朐是其本。秦以为县,汉高帝十一年①,封赵衍为侯国②。济水于县,赵沟水注之③。
【注释】
①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
②赵衍:汉王元年(前206)以谒者投奔刘邦,曾献计还定三秦。高祖十一年(前196)封须昌侯。谥贞。
③赵沟水:当在今山东东阿西南,已湮。
【译文】
济水又往北流过须昌县西面,
京相璠说:须朐,一国两城而有两个名字。这是因为该国迁都于须昌,而朐城则是本来的都城。秦时设置为县,汉高帝十一年把它封给赵衍,立为侯国。济水到了须昌县,有赵沟水注入。
济水又北迳鱼山东①,左合马颊水。水首受济,西北流,历安民山北,又西流,赵沟出焉,东北注于济。马颊水又迳桃城东②。《春秋·桓公十年》③,经书公会卫侯于桃丘,卫地也。杜预曰:济北东阿县东南有桃城④,即桃丘矣。马颊水又东北流迳鱼山南。山,即吾山也。汉武帝《瓠子歌》所谓吾山平者也⑤。山上有柳舒城⑥,魏东阿王曹子建每登之⑦,有终焉之志。及其终也,葬山西,西去东阿城四十里⑧。其水又东注于济,谓之马颊口也⑨。
【注释】
①鱼山:一名吾山。在今山东东阿西南。
②桃城:亦叫古桃丘。在今山东东阿西南桃城铺。
③桓公十年:前702年。桓公,即鲁桓公,姓姬,名轨,一作允。春秋时鲁国国君。
④济北:即济北国。西汉高帝元年(前206)项羽封田安置。都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五年国除。西汉文帝二年(178)。以齐之济北郡封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都卢(今山东济南长清区西南)。三年国除。十六年复以齐悼惠王子安都侯志为济北王,辖境缩小。后元二年(前162)国除。东汉永元二年(90)分泰山郡置济北国,都卢县(今山东济南长清区西南)。西晋移治卢子城(今山东平阴旧东阿东北)。东阿(ē)县: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阳谷东北五十里阿城镇。三国魏属济北国。
⑤《瓠子歌》:乐府歌辞名。汉武帝亲临黄河决口现场瓠子即兴而作。
⑥柳舒城:在今山东东阿西南。
⑦魏:此指三国魏。东阿王曹子建:即曹植,字子建。曹操子。善属文。
⑧东阿城:东阿县的县治。
⑨马颊口:亦称马家口,为马颊水与济水的交汇处。在今山东东平西北。
【译文】
济水又往北流经鱼山东,左边汇合了马颊水。马颊水上口接纳了济水,往西北流经安民山北,又西流,有赵沟分出,往东北注入济水。马颊水又流经桃城东面。《春秋·桓公十年》,经文记载:桓公在桃丘会见卫侯,桃丘是卫国地方。杜预说:济北国东阿县东南有桃城,就是桃丘。马颊水又往东北流经鱼山南。鱼山就是吾山。汉武帝《瓠子歌》中说的吾山被掘平,就是这座山。山上有柳舒城,魏东阿王曹子建每次登山,心头就会浮起在这里长眠的念头。待其死后,就葬在山的西麓,西距东阿城四十里。马颊水又东流,注入济水,汇流处叫马颊口。
济水自鱼山北迳清亭东①。《春秋·隐公四年》②,公及宋公遇于清。京相璠曰:今济北东阿东北四十里,有故清亭,即《春秋》所谓清者也。是下济水通得清水之目焉。亦水色清深,用兼厥称矣③。是故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浊河以为固④。即此水也。
【注释】
①清亭:春秋时卫地。在今山东东阿西南。
②隐公四年:前719年。隐公,即鲁隐公。姓姬,名息姑。春秋时鲁国国君。
③用:以,因此。厥:其。这里指代清水。
④吾闻齐有清济、浊河以为固:语见《战国策·燕策》:“王曰:‘吾闻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浊河,黄河的别称。
【译文】
济水从鱼山往北流经清亭东面。《春秋·隐公四年》记载,隐公与宋公在清相遇。京相璠说:现在济北郡东阿县东北四十里,有旧清亭,就是《春秋》中所说的清。从这里起,济水下游也通称清水了。水色确实很清深,这也是兼有此名的原因。所以燕王说:我听说齐国有清济、浊河可以坚守。说的就是这条水。
又北过穀城县西①,
济水侧岸有尹卯垒②,南去鱼山四十余里,是穀城县界,故《春秋》之小穀城也。齐桓公以鲁庄公二十三年城之③,邑管仲焉④。城内有夷吾井⑤。《魏土地记》曰⑥:县有穀城山⑦,山出文石⑧。阳穀之地⑨,《春秋》,齐侯、宋公会于阳穀者也⑩。县有黄山台⑪,黄石公与张子房期处也⑫。
【注释】
①穀城县: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平阴西南东阿镇。西汉废。东汉复治,属东郡。
②尹卯垒:在今山东东阿东南。
③齐桓公:姜姓,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任用管仲实行改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多次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是春秋第一个霸主。鲁庄公二十三年:前671年。
④邑管仲:给管仲作采邑。采邑是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管仲,亦称管子,名夷吾。本为公子纠的臣子。公子纠死后,由于鲍叔牙的推荐,相齐桓公,助齐桓公九合诸侯,称霸天下。
⑤夷吾井:《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寰宇记》穀城(今山东平阴西南东阿镇)南山有管仲井。”
⑥《魏土地记》:书名。具体不详。
⑦穀城山:一名黄山。在今山东平阴西南东阿镇东北五里。
⑧文石:有纹理的石头。
⑨阳穀: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东平西北。
⑩齐侯、宋公会于阳穀:事见《春秋·僖公三年》:“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穀。”齐侯,即齐桓公。
⑪黄山台:《水经注疏》熊会贞按:“黄山台即在穀城山。”在今山东平阴西南。
⑫黄石公与张子房期处:事见《史记·留侯世家》:“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黄石公,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授张良《太公兵法》。张子房,即留侯张良。韩人,因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而被大索天下。改名亡匿下邳。在下邳为黄石公取履,黄石公授其《太公兵法》。刘邦起事,辅佐刘邦。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西汉建立,封为留侯。
【译文】
济水又往北流过穀城县西面,
济水岸边有尹卯垒,南离鱼山四十余里,是穀城县县界,就是从前《春秋》中的小穀城。齐桓公于鲁庄公二十三年在这里筑城,作为管仲的采邑。城内有夷吾井。《魏土地记》说:县里有穀城山,山上出产文石。阳穀这地方就是《春秋》中说的齐侯、宋公会晤处的阳穀。县里有黄山台,是黄石公与张子房约见的地方。
又有狼水①,出东南大槛山狼溪②,西北迳穀城西。又北有西流泉,出城东近山,西北迳穀城北,西注狼水。以其流西,故即名焉。又西北入济水。城西北三里,有项王羽之冢③,半许毁坏,石碣尚存④,题云:项王之墓。《皇览》云:冢去县十五里。谬也。今彭城穀阳城西南⑤,又有项羽冢,非也。余按《史迁记》,鲁为楚守,汉王示羽首,鲁乃降,遂以鲁公礼葬羽于穀城⑥,宁得言彼也。
【注释】
①狼水:《水经注疏》:“赵(一清)云:赵秉文《滏水集·双溪记》,东平黄山之下曰浪溪。郦道元《水经注》所谓狼溪者是也。狼、浪同声,因以名之。”
②大槛山:在今山东东阿东南。
③项王羽之冢:《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兖州府志》,在东阿县城(今山东阿铜城镇)北。”
④石碣:圆顶石碑。
⑤彭城穀阳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穀阳县见《淮水注》,汉穀阳县,魏废,故《注》称穀阳城但两汉县并属沛郡。据《寰宇记》,穀阳城在蕲县东七十里。后魏蕲(武定六年改名蕲城)属谯郡,《注》不得称彭城穀阳城。又考《隋志》,彭城郡有穀阳县。此彭城二字当后人所改。”穀阳城,即穀阳县县城。穀阳县,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固镇。东汉属沛国。西晋废。
⑥“鲁为楚守”几句:事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穀城。”鲁为楚守,鲁地的百姓为西楚霸王项羽守礼义,愿意为主死节。
【译文】
又有狼水,发源于东南大槛山的狼溪,往西北流经穀城西面。又北有西流泉,发源于城东邻近的山间,往西北流经穀城北面,西流注入狼水。因为它往西流,所以叫西流泉。又往西北流,注入济水。城的西北三里,有项羽墓,一半已经毁坏,但石碣还在,上面写着:项王之墓。《皇览》说:坟墓离城十五里。不对。现在彭城穀阳城西南又有项羽墓,其实不是。我查考《史记》,鲁人为楚而守城,汉王拿了项羽的头颅让他们看,鲁人才投降了,于是把项羽以鲁公的身份葬在穀城,怎么能说是在穀阳城呢?
济水又北迳周首亭西①。《春秋·文公十有一年》②,左丘明云③:襄公二年,王子成父获长狄侨如弟荣如,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门④。即是邑也。今世谓之卢子城⑤,济北郡治也。京相璠曰:今济北所治卢子城,故齐周首邑也。
【注释】
①周首亭: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平阴西南。
②文公十有一年:前616年。文公,指鲁文公,名兴。春秋鲁国国君。
③左丘明:春秋鲁太史。相传作《左氏春秋传》《国语》。
④“襄公二年”几句:《左传·文公十一年》记载为:“齐襄公之二年,鄋瞒伐齐。齐王子成父获其弟荣如,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门。”襄公二年,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王子成父杀长狄在齐惠公二年,亦即鲁宣公二年(前607)。此云“襄公二年”,盖后人传写所误。译文用惠公二年。王子成父,齐大夫。长狄,春秋时狄族的一支,传说其人身体长大。侨如,长狄首领。
⑤卢子城:在今山东平阴西南。
【译文】
济水又往北流经周首亭西。《春秋左传·文公十一年》,左丘明说:惠公二年,王子成父俘获长狄侨如的弟弟荣如,把他的头埋在周首的北门。说的就是此城。现在人们叫卢子城,是济北郡的治所。京相璠说:现在济北郡治所在卢子城,就是旧时齐国的周首城。
又北过临邑县东①,
《地理志》曰:县有济水祠。王莽之穀城亭也。水有石门,以石为之,故济水之门也。《春秋·隐公五年》②,齐、郑会于石门,郑车偾济③。即于此也。京相璠曰:石门,齐地。今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六十里④,有故石门,去水三百步,盖水渎流移,故侧岸也。
【注释】
①临邑县: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即今山东东阿(铜城镇)。
②隐公五年:当为隐公三年(前720)。译文用三年。
③齐、郑会于石门,郑车偾(fèn)济:事见《左传·隐公三年》:“冬,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庚戌,郑伯之车偾于济。”偾,倾覆,倾倒。
④卢县:北魏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茌(chí)平区西南。
【译文】
济水又往北流过临邑县东面,
《地理志》说:临邑县有济水祠。临邑就是王莽时的穀城亭。济水上有石门,用石块筑成,原是济水的门户。《春秋左传·隐公三年》记载,齐、郑在石门会盟,郑伯在济水边翻车。就是这里。京相璠说:石门是齐国地方。现在济北卢县老城西南六十里有古时的石门,离水三百步,这是因为水道移徙,所以石门也在岸边了。
济水又北迳平阴城西①。《春秋·襄公十八年》②,晋侯沉玉济河,会于鲁济,寻湨梁之盟,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者也③。杜预曰:城在卢县故城东北。非也。京相璠曰:平阴,齐地也,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④,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⑤,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其水引济,故渎尚存。今防门北有光里⑥,齐人言广,音与光同,即《春秋》所谓守之广里者也⑦。又云:巫山在平阴东北⑧,昔齐侯登望晋军,畏众而归。师旷、邢伯闻鸟乌之声,知齐师潜遁⑨。人物咸沦,地理昭著,贤于杜氏东北之证矣。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
【注释】
①平阴城: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西南孝里镇广里。
②襄公十八年:前555年。
③“晋侯沉玉济河”几句:事见《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伐齐,将济河,献子以朱丝系玉二瑴(jué)而祷曰:‘……唯尔有神裁之!’沉玉而济。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湨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湨(jú)梁之盟,春秋后期晋国争霸之会盟。鲁国自三公分室后国力日衰,领土不断被邻近小国侵占,于是向晋国求救。晋平公邀宋、鲁、卫、郑、曹等会于湨梁,命与会各国互相归还侵占土地。诸侯间订立盟约后回国。湨梁,湨水的大堤。当在今河南济源北。湨水源出济源西,东流经孟州入黄河。
④长城:在今山东平阴东,东至海。
⑤防门: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西南。
⑥光里:即广里。在防门之北。
⑦守之广里:事见《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
⑧巫山:山名。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西南。
⑨师旷、邢伯闻鸟乌之声,知齐师潜遁:事见《左传·襄公十八年》:“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师旷,春秋晋国的乐师,善知音。又称瞽旷。邢伯,即邢侯,晋大夫。
【译文】
济水又往北流经平阴城西面。《春秋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晋侯沉玉祭河后渡水,与各国在鲁济会合,想照湨梁的盟约,和鲁一同攻打齐国,齐侯在平阴拒守。杜预说:城在卢县老城东北。不对。京相璠说:平阴是齐国地方,在济北卢县老城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东到大海,西到济水。河道从长城通过处,名叫防门,离平阴三里。齐侯在防门掘濠,就是这地方。濠水是由济水引过来的,旧河道还存在。现在防门北边有个光里,齐语广字与光字读音相同,《春秋左传》说的在广里防守,广里就是光里。又说:巫山在平阴东北,从前齐侯登山观望晋军,看到晋军这么多,心中害怕起来,就回去了。师旷、邢伯听到乌鸦叫,知道齐军已偷偷逃走了。当时的人物早已逝去了,但地理情况还是清清楚楚,这些都比杜预认为城在卢县老城东北的说法要有力得多。现在巫山上有个石室,人们称之为孝子堂。
济水右迤,遏为湄湖①,方四十余里。
【注释】
①湄湖: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西南五里。
【译文】
济水从右岸分流,截流蓄水形成湄湖,方圆四十余里。
济水又东北迳垣苗城西①,故洛当城也。伏韬《北征记》曰②:济水又与清河合流,至洛当者也。宋武帝西征长安,令垣苗镇此③,故俗又有垣苗城之称。河水自四渎口东北流而为济④。《魏土地记》曰:盟津河别流十里与清水合⑤,乱流而东,迳洛当城北,黑白异流,泾渭殊别,而东南流注也。
【注释】
①垣苗城:亦称洛当城。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西南五十里。
②伏韬:当作伏滔,字玄度。东晋平昌安丘(今山东安丘)人。有才学。
③垣苗:南朝宋官吏。初仕慕容超任京兆太守。刘裕围广固,苗与兄垣遵逾城归降,以为太尉行参军。
④四渎口:在今山东聊城茌平区南古黄河上。
⑤盟津:一作孟津,又名富平津。在今河南孟州西南黄河上。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经垣苗城西面,就是旧时的洛当城。伏滔《北征记》说:济水又与清河合流,到洛当。宋武帝西征长安,命令垣苗镇守此城,所以民间又有垣苗城一名。河水从四渎口往东北流,就是济水。《魏土地记》说:盟津河分流十里与清水汇合,乱流而东,从洛当城北面流过,黑白异流,泾渭分明,往东南奔去。
又东北过卢县北,
济水东北与湄沟合①。水上承湄湖,北流注济。《尔雅》曰②:水草交曰湄③,通谷者微④。犍为舍人曰⑤:水中有草木交合也。郭景纯曰:微,水边通谷也。《释名》曰⑥:湄,眉也,临水如眉临目也。
【注释】
①湄沟:亦称靡沟、麋沟。《魏书·地形志》:“太原,司马德宗置,魏因之。治升城。有靡沟、垣城。”此太原县为东晋侨置,其治所在升城(今山东济南长清区)。故知湄沟当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一带。
②《尔雅》:书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词典。全书按词条义类分篇,共有《释诂》《释言》《释训》《释鸟》《释兽》等十九篇。
③水草交曰湄:水和草相交接处叫湄。
④通谷者微:水与山谷相通连叫溦。微,通“溦”。
⑤犍(qián)为舍人:最早给《尔雅》作注释者。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称汉武帝时曾任犍为文学卒史,后内迁舍人。故又称犍为文学。其他不详。
⑥《释名》:书名。东汉刘熙撰。是中国第一部词源词典,全面运用声训的方式,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意义,从而探讨事物得名的由来。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过卢县北面,
济水往东北与湄沟汇合。湄沟上游承接湄湖,北流注入济水。《尔雅》说:水与草相交叫湄,水边与山谷相通叫微。犍为舍人说:湄就是水中有草木相交会。郭景纯说:微就是水边与山谷相通。《释名》说:湄就是眉,靠近水边,有如眉毛靠近眼睛。
济水又迳卢县故城北,济北郡治也。汉和帝永元二年①,分泰山置,盖以济水在北故也。
【注释】
①永元二年:90年。永元,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89—105)。
【译文】
济水又流经卢县老城北面,这是济北郡的治所。汉和帝永元二年,从泰山郡划地另置该郡,因在济水以北,所以叫济北。
济水又迳什城北①,城际水湄,故邸阁也②。祝阿人孙什③,将家居之,以避时难,因谓之什城焉。
【注释】
①什城:当作升城。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东北。
②邸阁:古代官府所设储存粮食等物资的仓库。
③祝阿:在今山东济南西南丰齐集北五里古城。孙什:当作孙升。具体不详。
【译文】
济水又流经升城北,此城靠近水边,是旧时的仓库。祝阿人孙升,带了一家人住在这里避难,所以叫升城。
济水又东北与中川水合①。水东南出山茌县之分水岭②。溪一源两分,泉流半解,亦谓之分流交③。半水南出太山④,入汶⑤;半水出山茌县,西北流迳东太原郡南⑥,郡治山炉⑦,固北与宾溪水合⑧。水出南格马山宾溪谷⑨,北迳卢县故城北,陈敦戍南⑩,西北流与中川水合,谓之格马口。其水又北迳卢县故城东,而北流入济,俗谓之为沙沟水。
【注释】
①中川水:又名沙沟。即今山东济南长清区沙河。
②山茌(chí)县:东汉末改茌县置。治所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东南张夏镇。魏、晋属泰山郡。
③分流交:分流之处称为分流交。
④半水:亦称北汶水。即今山东泰安西大汶河支流泮河。太山:即泰山。
⑤汶:即今大汶河。
⑥东太原郡:北魏改太原郡置。治太原县(今山东济南长清区东北)。
⑦山炉:当作山茌。
⑧固:当作西。宾溪水:即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南的南沙河。《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方舆纪要》,隔马山在长清县(今山东济南长清区)东南六十里。南沙河在县南二十里,源出隔马山。即此《注》之水也。”
⑨格马山:亦作隔马山。即今山东济南长清区南马山。
⑩陈敦戍:《水经注疏》熊会贞按:“陈敦戍无考,当在今长清县西南。”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与中川水汇合。中川水发源于东南方山茌县的分水岭。溪流的源头一分为二,分水处称分流交。一条南流出太山后注入汶水;另一条出了山茌县,向西北流经东太原郡南—郡治在山茌,西北流与宾溪水汇合。宾溪水发源于南格马山宾溪谷,往北流经卢县老城以北、陈敦戍以南,往西北流,与中川水汇合,汇流处叫格马口。水又往北流经卢县老城东面,北流注入济水,俗称沙沟水。
济水又东北,右会玉水①。水导源太山朗公谷,旧名琨瑞溪。有沙门竺僧朗②,少事佛图澄③,硕学渊通,尤明气纬④,隐于此谷,因谓之朗公谷。故车频《秦书》云⑤:苻坚时⑥,沙门竺僧朗尝从隐士张巨和游⑦,巨和常穴居,而朗居琨瑞山⑧,大起殿舍,连楼累阁,虽素饰不同⑨,并以静外致称。即此谷也,水亦谓之琨瑞水也。其水西北流迳玉符山⑩,又曰玉水。又西北迳猎山东⑪,又西北枕祝阿县故城东、野井亭西⑫。《春秋·昭公二十五年》⑬,经书齐侯唁公于野井是也。《春秋·襄公十九年》⑭,诸侯盟于祝柯⑮,《左传》所谓督阳者也。汉兴,改之曰阿矣。汉高帝十一年⑯,封高邑为侯国⑰,王莽之安成者也。故俗谓是水为祝阿涧水,北流注于济。建武五年⑱,耿弇东击张步⑲,从朝阳桥济渡兵⑳,即是处也。
【注释】
①玉水:亦称琨瑞溪。在今山东济南。
②竺僧朗:佛教高僧。
③佛图澄:本姓帛氏,西域人。少出家,清真务学,诵经数百万言。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东来洛阳。被石勒尊为“大和尚”。大江南北,以至天竺、康居等地僧侣多来受学。弟子中以道安、法雅、法汰、法和等最为有名。
④气纬:指占卜云气星象之术。
⑤车频《秦书》:《水经注疏》杨守敬按:“车频《秦书》三卷,《隋志》不著录。《史通·外篇》,先是,秦秘书郎赵整参撰国史,值秦灭,隐于商洛山,著书不辍。有冯翊车频助其经费。整卒,频纂成其书,定为三卷。”
⑥苻坚:字永固。氐族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
⑦张巨和:名忠。中山(治所在今河北定州)人。永嘉之乱,隐于泰山。
⑧琨瑞山:泰山之琨瑞谷。
⑨素饰:质朴和装饰。素指张巨和凿地穴居,饰指僧朗连楼累阁。
⑩玉符山:又名灵岩山、方山。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东南。
⑪猎山:今讹作腊山。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东北。
⑫枕:靠近,毗邻。野井亭: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齐河县东南黄河东岸。
⑬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
⑭襄公十九年:前554年。
⑮祝柯:即祝阿。又称督阳。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济南西南。
⑯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
⑰高邑:以门客随刘邦起兵。高祖十一年(前196)以功封祝阿侯。
⑱建武五年:29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⑲耿弇(yǎn):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初将领。
⑳朝阳:即朝阳县。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西北码头镇北。桥:架桥。济:济水。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右边与玉水汇合。玉水发源于太山朗公谷,旧名琨瑞溪。有个僧人叫竺僧朗,少年时拜佛图澄为师,学问渊博精深,对气纬之学尤其有研究,曾隐居于此山谷,因此叫朗公谷。所以车频《秦书》说:苻坚时,和尚竺僧朗曾与隐士张巨和同游,张巨和时常住在山洞里,但竺僧朗却住在琨瑞山,大规模兴建殿宇房舍,山间建起连片楼阁,他们两人虽然一个尚素朴,一个重华饰,生活作风迥然不同,但都以能与外界隔绝、闭门静修而受人称道。他们同游处就是此谷,水也叫琨瑞水。水往西北流经玉符山,又叫玉水。又往西北流经猎山以东,又往西北流经祝阿县旧城以东、野井亭以西。《春秋·昭公二十五年》,经文记载:齐侯在野井慰问昭公。《春秋·裹公十九年》记载,诸侯会盟于祝柯,也就是《春秋左传》所说的督阳。汉朝建立后,改名为阿。汉高帝十一年,把这地方封给高邑,立为侯国,也就是王莽时的安成。所以民间把这条水叫祝阿涧水,北流注入济水。建武五年,耿弇向东攻击张步,从朝阳架桥以供军队过河,就是这地方。
济水又东北,泺水入焉①。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②,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春秋·桓公十八年》③,公会齐侯于泺是也④。俗谓之为娥姜水,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抑亦茅山禹井之比矣⑤。《书》⑥:舜耕历山⑦,亦云在此,所未详也。其水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侧湖⑧,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日⑨,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⑩,可谓濠梁之性⑪,物我无违矣。湖水引渎,东入西郭,东至历城西而侧城北注陂。水上承东城历祀下泉,泉源竞发。其水北流迳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⑫,州僚宾燕⑬,公私多萃其上。分为二水,右水北出,左水西迳历城北。西北为陂,谓之历水⑭,与泺水会。又北,历水枝津首受历水于历城东,东北迳东城西而北出郭。又北注泺水。又北,听水出焉⑮。泺水又北流注于济,谓之泺口也⑯。
【注释】
①泺(luò)水:源出今山东济南西南趵突泉,北流至泺口入古济水(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后人称泺水为小清河。
②历城县: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因城南历山(今名千佛山)而得名。西汉属济南郡。东汉属济南国。西晋属济南郡。
③桓公十八年:前694年。
④公:指鲁桓公。齐侯:指齐襄公。名诸儿。春秋时齐国国君。
⑤茅山:亦称会稽山、防山、栋山。在浙江绍兴南。比:类。
⑥《书》:即《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其所涉及时代,上自唐、虞,下迄春秋前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文献材料。主要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
⑦舜耕历山:事见《尚书·大禹谟》:“帝初于历山,往于田。”
⑧侧:靠近,毗邻。
⑨楸(qiū):楸树,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用。负日:遮蔽太阳。负,本义为承载。这里指遮蔽、遮盖。
⑩明瑟:明净鲜亮的样子。瑟,洁净鲜明貌。
⑪濠梁之性:语见《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后多用“濠梁”“濠上”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之地。
⑫流杯池:用以流觞的池水。流杯,亦称流觞。古人在环曲的水流边游宴,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曲水”。
⑬宾燕:宴请宾客。燕,通“宴”。
⑭历水:在今山东济南城东。
⑮听水:在今山东济南东北二十里。
⑯泺口:为泺水入古济水(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之口。在今山东济南北洛口。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泺水注入。泺水发源于历城县老城西南面,源泉上涌,水头滚滚有如车轮。《春秋·桓公十八年》记载,桓公在泺会见齐侯。就指此水。俗称娥姜水,因为泉源有舜的妃子娥皇、女英庙的缘故。此城南面向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个大石洞,叫舜井,或许也是茅山禹井之类。据《尚书》舜在历山耕种,也说是在这里,不大清楚。水往北流就是大明湖,西边接近大明寺,寺院东北两面临湖,这一泓湖水就成了净池了。池上有客亭,两边楸桐茂密,繁荫遮住阳光,仰视树上的小鸟,俯视水底的游鱼,湖水与岸树相照映,明净极了,秀丽极了。身临此境,真有如庄子在濠梁上那样,与整个自然环境和谐地融成一片了。湖水循着渠道支流,东流进入西边的城郭,往东到历城西面,沿城边往北注入陂塘。陂水上游承接东城历祠下的泉水,源泉从地下汩汩涌出,流势强劲。此水往北流经历城东面,又往北流,引水蓄成流杯池,州郡官吏设宴款待宾客,无论公私,常常都在这里会聚。水分为两条:右边一条往北,左边一条往西流经历城北面。西北有一片陂塘,称为历水,与泺水汇合。又北流,这里有一条历水的支流,上口在历城东边承接历水,往东北流经东城西面,然后北流出城。又北流注入泺水。又北流,分出听水。泺水又北流,注入济水,汇流处称为泺口。
济水又东北,华不注山单椒秀泽①,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②,孤峰特拔以刺天③,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山下有华泉④。故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华泉,华不注山下泉水也。《春秋左传·成公二年》⑤,齐顷公与晋郤克战于鞍⑥,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⑦,逢丑父与公易位⑧。将及华泉,骖于木而止⑨。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⑩,郤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矣。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即华水也。北绝听渎二十里,注于济。
【注释】
①华不注山:一名金舆山。即今山东济南东北华山。单椒:孤峰。
②虎牙:这里指像虎牙一样尖锐。桀立:高耸挺立。
③特拔:高耸,挺拔。
④华泉:华不注山下的泉水,流入济水。
⑤成公二年:前589年。
⑥齐顷公:名无野。春秋时齐国国君。郤(xì)克:又称郤献子,晋大夫。在鞍之战中为晋军主帅。鞍:齐地名。在今山东济南附近。
⑦三周华不注:围绕华不注山跑了许多圈。三,虚指,表多数。周,圈。
⑧逢(páng)丑父:齐大夫,为齐顷公的车右。
⑨骖(cān):古代用马驾车,辕马两旁的马叫骖。(guà):绊住。
⑩韩厥:亦称韩献子。晋大夫。在鞍之战中任司马(掌管祭祀、赏罚等军政)。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华不注山孤零零地耸立在水泽中,不与丘陵相连而独自高起,孤峰峭峻耸峙,有如虎牙矗立,刺向天空。青苍的石崖翠色郁然怒发,远望就像点上青黛似的。山下有华泉。所以京相璠《春秋土地名》说:华泉是华不注山下的泉水。《春秋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顷公与晋国郤克在鞍打仗,齐军败走,郤克随后追击,他们绕着华不注山接连兜了好多圈,逢丑父与顷公交换位置。快到华泉时,驾车的马被树绊住,停了下来。丑父叫顷公下车,去华泉打水,齐侯因此得以逃脱。韩厥抓了逢丑父献给郤克,郤克想要杀他,逢丑父高叫道:从今以后,不会再有人替他的君主受难了。这里有一个,就要被杀了。郤克说:别人为君主免祸而毅然赴死,我把他杀了也是不好,不如饶了他,以勉励忠于君主的人吧,于是就放了他。这里说到的华泉,就是华水。华水北流,穿过听渎二十里,注入济水。
又东北过台县北①,
巨合水南出鸡山西北②,北迳巨合故城西③。耿弇之讨张步也,守巨里,即此城也。三面有城,西有深坈④,坈西即弇所营也,与费邑战⑤,斩邑于此。巨合水又北合关卢水⑥。水导源马耳山⑦。北迳博亭城西⑧,西北流至平陵城⑨,与武原水合⑩。水出谭城南平泽中⑪,世谓之武原渊。北迳谭城东,俗谓之布城也。又北迳东平陵县故城西⑫,故陵城也,后乃加平,谭国也⑬。齐桓之出过谭,谭不礼焉;鲁庄公九年即位,又不朝。十年,灭之⑭。城东门外有乐安任照先碑⑮。济南郡治也⑯。汉文帝十六年⑰,置为王国,景帝二年为郡⑱,王莽更名乐安。其水又北迳巨合城东,汉武帝以封城阳顷王子刘发为侯国⑲。其水合关卢水,西出注巨合水。巨合水西北迳台县故城南,汉高帝六年⑳,封东郡尉戴野为侯国(21),王莽之台治也。其水西北流,白野泉水注之。水出台城西南白野泉(22),北迳留山,西北流,而右注巨合水。巨合水又北,听水注之。水上承泺水,东流北屈,又东北流,注于巨合水,乱流又北入于济。
【注释】
①台县:西汉以台邑为侯国,属博阳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东北历城区。高帝六年(前201)封东郡尉戴野为台侯。后属济南郡。景帝时改为台县。东汉属济南国。
②巨合水: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区境。鸡山: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区西南。
③巨合城:一名巨里城。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区西龙山镇。
④坈:陈桥驿按,“坈”实为“坑”字的异体字。
⑤费邑:张步手下的大将军,被封为济南王。
⑥关卢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一统志》,关卢水在历城县(今山东济南历城区)东,旧志一名盘水,又名全节河。”
⑦马耳山:即原山。在今山东莱芜东北七十里。
⑧博亭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地形志》,平陵县(今山东济南章丘区西北)有洛盘城……则博亭城盖即洛盘城。”
⑨平陵城:平陵县治所。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区西北平陵城。
⑩武原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齐乘》以武原水为巨合水之东源。”
⑪谭城:当在今山东济南历城区。
⑫东平陵县:战国秦改平陵县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区西平陵城。西汉为济南郡治。在此置铁官。东汉为济南国治。西晋改为平陵县。
⑬谭国:周诸侯国名。
⑭“齐桓之出过谭”几句:事见《左传·庄公十年》:“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鲁庄公九年,前685年。十年,即鲁庄公十年,前684年。
⑮乐安:即乐安县。战国秦置,属临淄郡。治所在今山东博兴东北。西汉元朔五年(前124)封李蔡为乐安侯。后改为县,属千乘郡。东汉属乐安国。任照先:名嘏。三国魏时乐安博昌(今山东博兴)人。
⑯济南郡:西汉初分齐郡置。治所在东平陵县(今山东济南章丘区西)。
⑰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
⑱景帝二年:前155年。
⑲城阳顷王:即刘延,城阳共王喜之子。
⑳汉高帝六年:前201年。
(21)戴野:秦末农民起义时,以舍人从起于砀。入汉,任都尉,击败项籍等,以功封台侯。
(22)白野泉:当在今山东济南西南。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过台县北面,
巨合水发源于南边的鸡山西北,往北流经巨合老城西面。耿弇讨伐张步,驻守在巨里,就是此城。巨合三面都有城墙,西边是深坈,坈西面就是耿弇扎营的地方。他与费邑打仗,就在这地方杀了费邑。巨合水又北流,汇合了关卢水。关卢水发源于马耳山。往北流经博亭城西面,往西北流到平陵城,与武原水汇合。武原水发源于谭城南面的平泽中,世人称之为武原渊。往北流经谭城东面,俗称此城为布城。又往北流经东平陵老城西面,这里就是旧时的陵城,后来才加上平字,称为平陵,是谭国地方。齐桓公流亡时,经过谭国,谭国对他怠慢无礼;鲁庄公九年,桓公即位,谭又不去朝见他。到了十年,桓公就把谭灭了。老城东门外有乐安任照先碑。东平陵是济南郡的治所。汉文帝十六年在这里设置王国,景帝二年设郡,王莽时改名乐安。武原水又往北流经巨合城东面,汉武帝把这地方封给城阳顷王的儿子刘发,立为侯国。此水与关卢水汇合后,西流注入巨合水。巨合水往西北流经台县老城南面,汉高帝六年把这地方封给东郡尉戴野,立为侯国,就是王莽时的台治。水往西北流,白野泉水注入。白野泉水发源于台城西南的白野泉,往北流经留山,往西北流,然后往右注入巨合水。巨合水又北流,听水注入。听水上游承接泺水,往东流,折向北方,又往东北流,注入巨合水,然后乱流往北注入济水。
济水又东北,合芹沟水①。水出台县故城东南,西北流迳台城东,又西北,入于济水。
【注释】
①芹沟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一统志》,芹沟水在章丘县(今山东济南章丘区)南。”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汇合了芹沟水。芹沟水发源于台县老城东南,往西北流经台城东面,又往西北流,注入济水。
又东北过菅县南①,
济水东迳县故城南。汉文帝四年②,封齐悼惠王子罢军为侯国③。右纳百脉水④。水出土鼓县故城西⑤,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其水西北流,迳阳丘县故城中⑥。汉孝文帝四年,以封齐悼惠王子刘安为阳丘侯⑦。世谓之章丘城,非也。城南有女郎山,山上有神祠,俗谓之女郎祠,左右民祀焉。其水西北出城,北迳黄巾固⑧,盖贼所屯,故固得名焉。百脉水又东北流注于济。
【注释】
①菅(guān)县: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区西北。
②汉文帝四年:前176年。
③齐悼惠王:刘肥。汉高祖刘邦之子。
④百脉水: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区(明水镇),即绣江之源。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
⑤土鼓县: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区(明水镇)东。
⑥阳丘县: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区北绣惠镇北之回村。
⑦刘安:齐悼惠王刘肥之子。
⑧黄巾固: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区西北水寨镇。黄巾,即黄巾军。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军。头裹黄巾为标志,所以叫黄巾军。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过菅县南面,
济水往东流经菅县老城南面。汉文帝四年,把这地方封给齐悼惠王的儿子罢军,立为侯国。济水右岸接纳了百脉水。此水发源于土鼓县老城西面,水源方圆百步,百道泉流一起滚滚涌出,所以叫百脉水。水往西北流经阳丘县老城内。汉孝文帝四年,把这地方封给齐悼惠王的儿子刘安,称为阳丘侯。世人称之为章丘城是不对的。城南有女郎山,山上有神祠,俗称女郎祠,邻近一带人都去那里祭祀。百脉水往西北流出城外,北经黄巾固,因为黄巾贼曾在这里驻扎过,所以得名。百脉水又往东北流,注入济水。
济水又东,有杨渚沟水①,出逢陵故城西南二十里②,西北迳土鼓城东,又西北迳章丘城东,又北迳宁戚城西③,而北流,注于济水也。
【注释】
①杨渚沟:一作杨绪沟。即今山东济南章丘区东獭河,为小清河旧渠之上源。
②逢陵:南朝宋置逢陵县,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周村区西南王村镇之东南。
③宁戚城: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区东北。
【译文】
济水又东流,有杨渚沟水发源于逢陵老城西南二十里,往西北流经土鼓城东面,又往西北流经章丘城东面,又往北流经宁戚城西面,然后北流,注入济水。
又东过梁邹县北①,
陇水南出长城中②,北流至般阳县故城西南③,与般水会④。水出县东南龙山⑤,俗亦谓之为左阜水。西北迳其城南,王莽之济南亭也。应劭曰⑥:县在般水之阳,故资名焉。其水又南屈,西入陇水。陇水北迳其县,西北流至萌水口⑦。水出西南甲山⑧,东北迳萌山西⑨,东北入于陇水。陇水又西北至梁邹东南与鱼子沟水合⑩。水南出长白山东柳泉口⑪。山,即陈仲子夫妻之所隐也⑫。《孟子》曰:仲子,齐国之世家,兄戴禄万钟,仲子非而不食,避兄离母,家于於陵⑬。即此处也。其水又迳於陵县故城西,王莽之於陆也。世祖建武十五年⑭,更封则乡侯侯霸之子昱为侯国⑮。其水北流注于陇水,陇水,即古袁水也。故京相璠曰:济南梁邹县有袁水者也。陇水又西北迳梁邹县故城南,又北屈迳其城西。汉高祖六年⑯,封武虎为侯国⑰。其水北注济。城之东北,又有时水西北注焉⑱。
【注释】
①梁邹县:战国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东北旧口。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封武虎为梁邹侯。元鼎五年(前112)改为梁邹县,属济南郡。
②陇水:即今山东淄博境内之孝妇河。
③般阳县:战国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西南淄川城。在般水之阳,故得称。西汉属济南郡。东汉属齐国。西晋废。
④般水:亦称左阜水。在今山东淄博淄川区东南。
⑤龙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一统志》,苍峡龙在淄川县(今山东淄博淄川区)东南三十里,即般水所出之龙山也。”
⑥应劭:字仲远,一作仲瑗。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东汉末学者。撰有《风俗通义》《汉官仪》《地理风俗记》等。
⑦萌水口:萌水与陇水的交汇处。萌水,即今山东淄博境内之明水。
⑧甲山:一名祝其山、夹谷山。在今山东淄博淄川区西南。
⑨萌山:《水经注疏》:“《济南府志》云,甲山在淄川县西南四十里,萌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⑩鱼子沟水:在今山东邹平东南。
⑪长白山:即今山东邹平西南会仙山。以山中云气长白,故名。
⑫陈仲子:名子仲。齐国人。听其妻言,不受楚王聘为三公之请,夫妻相与逃而为人灌园。居于於陵,亦称於陵子仲。
⑬“仲子”几句:事见《孟子·滕文公下》:“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避兄离母,处于於陵。”兄戴,陈仲子的兄长名戴。禄,古代官吏的俸给。或田邑或粟米或钱物,历代差等不一。万钟,极其丰厚的俸给。钟,古容量单位。非而不食,陈仲子认为兄长“事非其君,行非其道”,收取的是不义之禄,故不食。於(wū)陵,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邹平南临池镇东北。
⑭建武十五年:39年。
⑮侯霸:字君房。河南密(今河南新密)人。
⑯汉高祖六年:前201年。
⑰武虎:秦末随刘邦起兵于沛,从破秦,入汉中,定三秦等,以功封侯。
⑱时水:在今山东境内。亦名耏水、如水。上游即今发源于山东淄博临淄西南的乌河。自临淄西北以下,古分二支:一支西流经今桓台境西北入济水,旱时干涸,故又称干时;一支北流折东略循今小清河合淄水入海,即《水经注》时水干流。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过梁邹县北面,
陇水从南边长城中流出,往北流到般阳县老城西南,与般水汇合。般水发源于般阳县东南的龙山,民间也叫左阜水。往西流经城南,就是王莽时的济南亭。应劭说:县城在般水的北边,所以取名般阳。水又向南转弯,西流注入陇水。陇水往北流经县城,往西北流到萌水口。萌水发源于西南的甲山,往东北流经萌山西面,往东北注入陇水。陇水又往西北流,到了梁邹县东南,与鱼子沟水汇合。鱼子沟水发源于南方长白山东的柳泉口。此山就是陈仲子夫妻隐居的地方。《孟子》说:陈仲子出身于齐国的仕宦之家,他的哥哥名戴,俸禄万钟,陈仲子以为不正当不肯吃他的饭,于是离开了母亲和哥哥,在於陵安下了家。就是这地方。水又流经於陵县老城西面,就是王莽时的於陆。世祖建武十五年,把这地方改封给则乡侯侯霸的儿子侯昱,立为侯国。水往北流,注入陇水—也就是古时的袁水。所以京相璠说:济南梁邹县有袁水。陇水又往西北流经梁邹县老城南面,又北转流经城西。汉高祖六年把这地方封给武虎,立为侯国。陇水往北注入济水。县城东北又有时水往西北流去。
又东北过临济县南①,
县,故狄邑也②,王莽更名利居。《汉记》③:安帝永初二年④,改从今名,以临济故⑤。《地理风俗记》云⑥:乐安太守治⑦。晏谟《齐记》曰⑧:有南北二城隔济水,南城即被阳县之故城也⑨,北枕济水。《地理志》曰:侯国也。如淳曰⑩:一作疲,音罢军之罢也。《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曰⑪:汉武帝元朔四年⑫,封齐孝王子敬侯刘燕之国也⑬。今渤海侨郡治⑭。
【注释】
①临济县:东汉永初二年(108)改狄县置,为乐安国治。治所在今山东高青东南高城镇西北二里。
②狄邑:战国齐地。秦置县。
③《汉记》:书名。即《东观汉记》。东汉官修的纪传体当朝史书。
④永初二年:108年。永初,东汉安帝刘祜(hù)的年号(107—113)。
⑤以临济故:因为临近济水的缘故。
⑥《地理风俗记》:书名。东汉应劭撰。今仅存辑本。
⑦乐安:即乐安郡。东汉本初元年(146)改乐安国置。治所在高苑县(今山东邹平东北苑城)。
⑧晏谟《齐记》:十六国时前燕青州(今山东莱州)人。为慕容德嘉许,拜尚书郎。所撰《齐记》,亦称《齐地记》,为记载当时齐地历史地理的一部重要文献。
⑨被阳县故城:在今山东高青东南高城镇。
⑩如淳:三国魏冯翊(今陕西大荔)人。郡丞。注《汉书》。
⑪《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史记·太史公自序》:“诸侯既强,七国为从,子弟众多,无爵封邑,推恩行义,其势销弱,德归京师。作《王子侯者年表》。”建元,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40—前135)。
⑫元朔四年:前125年。元朔,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28—前123)。
⑬齐孝王: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刘将闾。
⑭渤海侨郡:南朝宋武帝侨置。治临济城(今山东高青东南高苑)。其后治所在重合县(今山东淄博临淄区)。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过临济县南面,
临济县,就是旧时的狄邑,王莽时改名为利居。据《汉记》,安帝永初二年改为今名,这是因为此城濒临济水的缘故。《地理风俗记》说:临济是乐安太守的治所。晏谟《齐记》说:济水南北两岸有两城隔水相望,南城就是被阳县旧城,北边靠近济水。《地理志》说:这是个侯国。如淳说:被字也有写作疲字的,读作疲兵的疲。《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说:汉武帝元朔四年,这里是封给齐孝王的儿子敬侯刘燕的封国。现在是渤海侨郡治所。
济水又东北,迤为渊渚,谓之平州①。漯沃县侧有平安故城②,俗谓之会城,非也。案《地理志》:千乘郡有平安县③,侯国也,王莽曰鸿睦也。应劭曰:博昌县西南三十里有平安亭④,故县也。世尚存平州之名矣。
【注释】
①平州:一本作平州坈。《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禹贡锥指》,今高苑县(今山东高青)东南十里有麻大泊,一名鱼龙湾,周五六十里,盖即古济水所汇之平州也。”
②漯沃县:即湿沃县。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滨州。平安故城:即平安侯国故城。平安侯国,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桓台西北。东汉省。
③千乘郡:汉高帝置。治所在今山东高青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
④博昌县:战国秦置,属临淄郡。治所即今山东博兴东南二十里寨郝镇南。西汉属千乘郡。东汉属乐安国。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分支流出,积成一片深潭,叫平州。漯沃县旁有座平安老城,俗称会城,这不对。据《地理志》,千乘郡有平安县,是个侯国,王莽时叫鸿睦。应劭说:博昌县西南三十里有平安亭,是个旧县城。世间还留有平州之名。
济水又东北迳高昌县故城西①。案《地理志》:千乘郡有高昌县,汉宣帝地节四年②,封董忠为侯国。世谓之马昌城,非也。
【注释】
①高昌县: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博兴西南五里。东汉省。
②地节四年:前66年。地节,西汉宣帝刘询的年号(前69—前66)。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经高昌县旧城西面。据《地理志》:千乘郡有高昌县,汉宣帝地节四年,把这里封给董忠,立为侯国。世人称之为马昌城是不对的。
济水又东北迳乐安县故城南。伏琛《齐记》曰:博昌城西北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三十里,隔时、济二水。指此为博昌北城,非也。乐安与博昌、薄姑分水①,俱同西北,薄姑去齐城六十里②,乐安越水差远③,验非尤明④。班固曰:千乘郡有乐安县。应劭曰:取休令之名矣。汉武帝元朔五年,封李蔡为侯国⑤。城西三里有任光等冢⑥。光是宛县人⑦,不得为博昌明矣。
【注释】
①薄姑:古国名。在今山东博兴东南。在周成王即位时,薄姑氏随同武庚和东方夷族反抗周朝,被周公所灭,此地成为吕尚的封地。
②齐城:今山东淄博东北临淄故城。西周及春秋、战国时齐国建都于此。
③越:距离。
④验非尤明:实地考察来验证这个错误(伏琛以乐安县城为博昌北城)是非常明晰的。
⑤李蔡: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飞将军李广从弟。从卫青击匈奴右贤王部,有功,封乐安侯。
⑥任光:字伯卿。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从光武帝刘秀征战。后拜为左大将军,以功封侯。
⑦宛县:战国楚改申县置。后入秦,为南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南阳。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经乐安县老城南。伏琛《齐记》说:博昌城西北五十里,有南、北两城,相距三十里,中间隔着时水和济水。把乐安当作博昌北城却弄错了。乐安与博昌、薄姑中间有水分隔,都在西北,薄姑则离齐城六十里,乐安距离两条水稍远些,由实地来验证,尤其清楚地看出这不是博昌。班固说:千乘郡有乐安县。应劭说:取了个美好的县名。汉武帝元朔五年,把这里封给李蔡,立为侯国。城西三里有任光等墓。任光是宛县人,那么乐安不是博昌也就十分清楚了。
济水又经薄姑城北。《后汉·郡国志》曰①:博昌县有薄姑城。《地理书》曰②:吕尚封于齐郡薄姑。薄姑故城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③,近济水。史迁曰:献公徙薄姑④。城内有高台。《春秋·昭公二十年》⑤,齐景公饮于台上,曰:古而不死,何乐如之。晏平仲对曰:昔爽鸠氏始居之,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又因之,薄姑氏又因之,而后太公因之。臣以为古若不死,爽鸠氏之乐,非君之乐⑥。即于是台也。济水又东北迳狼牙固西而东北流也。
【注释】
①《后汉·郡国志》:即《续汉书·郡国志》。《续汉书》为晋司马彪撰,记载东汉一代史实。唯存八志,为后人补入范晔《后汉书》中流传至今。
②《地理书》:南朝齐陆澄撰。合《山海经》已来一百六十家以为此书。
③临淄县:战国秦置,为临淄郡治。治所在今山东淄博临淄区东北齐都镇。
④献公徙薄姑:事见《史记·齐太公世家》:“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淄。”献公,西周时齐国国君。薄姑,东夷远古时期部落,至夏、商时期形成方国。
⑤昭公二十年:前522年。
⑥“齐景公饮于台上”几句:事见《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 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古若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齐景公,名杵臼。春秋齐庄公异母弟。崔杼弑庄公,立杵臼,是为景公。台,即遄台,亦名歇马台。在今山东淄博临淄故城宫城西南一里余。古而不死,何乐如之,人若老而不死去,什么快乐能比得上这样呢?晏平仲,即晏婴,字仲。春秋齐国莱之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事齐灵公、庄公、景公。爽鸠氏,少皞帝之司寇,主管捉拿盗贼之事。季萴(cè),虞夏诸侯。因,继承,承袭。逢伯陵,殷诸侯,姜姓。
【译文】
济水又流经薄姑城北面。《后汉·郡国志》说:博昌县有薄姑城。《地理书》说:吕尚封于齐郡的薄姑。薄姑旧城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邻近济水。司马迁说:献公将都城从薄姑迁徙到临淄。城内有高台。《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齐景公在台上饮酒,说:老了假如能不死,多么快乐啊。晏平仲道:从前爽鸠氏最早住在这里,季萴接着住,有逢伯陵又接着住在这里,薄姑氏又接着住在这里,以后又传到了太公。我想,人老了假如不死,那享受快乐的该是爽鸠氏,不会是您了。他们这些话就是在这台上谈的。济水又往东北流经狼牙固西,然后向东北流去。
又东北过利县西①,
《地理志》:齐郡有利县②,王莽之利治也。晏谟曰:县在齐城北五十里也。
【注释】
①利县: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博兴东利城。
②齐郡:西汉改临淄郡置(旧说秦即称齐郡)。治所在临淄县(今山东淄博东北临淄北)。旋改为齐国。元封元年(前110)复为郡。东汉改为国。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过利县西面,
据《地理志》,齐郡有利县,就是王莽时的利治。晏谟说:利县在齐城以北五十里。
又东北过甲下邑①,入于河。
济水东北至甲下邑南,东历琅槐县故城北①。《地理风俗记》曰:博昌东北八十里有琅槐乡,故县也。《山海经》曰:济水绝钜野注渤海③,入齐琅槐东北者也。
【注释】
①甲下邑:亦称仓子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当在今利津县(今山东利津)东南。”
②琅槐县: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广饶东北丁庄镇北王署埠。东汉省。
③渤海:位于今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间。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过甲下邑,注入河水。
济水往东北流,到甲下邑南面,往东流经琅槐县老城北面。《地理风俗记》说:博昌东北八十里有琅槐乡,是个旧县址。《山海经》说:济水穿过钜野,注入渤海。在这一段流程中,进入齐境,流过琅槐东北。
又东北,河水枝津注之。《水经》以为入河,非也。斯乃河水注济,非济入河。又东北入海。郭景纯曰:济自荥阳至乐安博昌入海①。今河竭,济水仍流不绝。《经》言入河,二说并失。然河水于济、漯之北②,别流注海。今所辍流者,惟漯水耳。郭或以为济注之,即实非也。寻经脉水,不如《山经》之为密矣③。
【注释】
①荥阳:即荥阳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为荥阳郡治。
②漯(tà):一作漯川。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津之一,故道在今山东。
③《山经》:《山海经》的组成部分之一。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河水支流注入。《水经》以为济水流入大河,其实不是。事实上是河水注入济水,而不是济水流进河水。又往东北就流进大海了。郭景纯说:济水从荥阳到乐安博昌入海。现在河水已枯竭,而济水仍长流不断。而《水经》却说济水入河,与郭景纯一样都搞错了。但河水另有一支在济水、漯水以北注入大海。现在断流的只有漯水罢了。郭景纯也许以为济水注入河水,但从实地验证并非如此。考察水脉的具体情况,都不如《山经》说得贴切。
其一水东南流者,过乘氏县南,
菏水分济于定陶东北,东南右合黄沟枝流①,俗谓之界沟也。北迳己氏县故城西②,又北迳景山东③,《卫诗》所谓景山与京者也④。毛公曰⑤:景山,大山也。又北迳楚丘城西⑥。《郡国志》曰:成武县有楚丘亭⑦。杜预云:楚丘在成武县西南。卫懿公为狄所灭⑧,卫文公东徙渡河⑨,野处曹邑⑩,齐桓公城楚丘以迁之⑪。故《春秋》称邢迁如归,卫国忘亡⑫。即《诗》所谓升彼虚矣⑬,以望楚矣⑭,望楚与堂⑮,景山与京。故郑玄言,观其旁邑及山川也。又东北迳成武城西,又东北迳郈城东⑯,疑郈徙也,所未详矣。又东北迳梁丘城西⑰。《地理志》曰:昌邑县有梁丘乡⑱。《春秋·庄公三十二年》⑲,宋人、齐人会于梁丘者也。杜预曰:高平昌邑县西南有梁丘乡⑳。又东北于乘氏县西而北注菏水。
【注释】
①黄沟:春秋吴王夫差为北上称霸中原而开凿。东自今江苏沛县,经山东单县、曹县及河南兰考、封丘等地,西达济水。
②己氏县:西汉置,属梁国。治所在今山东曹县东南楚天镇。东汉属济阴郡。北魏属沛郡。
③景山:在今山东曹县东南四十里。
④景山与京:语见《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京,高丘。
⑤毛公:指西汉传授《诗经》的学者大毛公、小毛公。
⑥楚丘: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北。
⑦《郡国志》曰:成武县有楚丘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郡国志》无此文。《地理志》,成武县有楚亭。”译文用《地理志》。成武县,秦置,属东郡。治所即今山东成武。西汉属山阳郡。东汉属济阴郡。南朝宋改为城武县。
⑧卫懿公为狄所灭:事见《史记·卫康叔世家》:“懿公即位,好鹤,淫乐奢侈。九年,翟伐卫,卫懿公欲发兵,兵或畔。大臣言曰:‘君好鹤,仙可令击翟。’翟于是遂入,杀懿公。”卫懿公,名赤。春秋时卫国国君。卫惠公之子。
⑨卫文公:名燬。春秋时卫国国君。
⑩曹邑:一作漕邑。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东二十八里。
⑪城楚丘以迁之:事见《史记·齐太公世家》:“二十八年,卫文公有狄乱,告急于齐。齐率诸侯城楚邱,而立卫君。”
⑫邢迁如归,卫国忘亡:事见《左传·闵公二年》:“僖之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二年,封卫于楚丘。邢迁如归,卫国忘亡。”邢,周朝诸侯国名,姬姓。地在今河北邢台境。春秋时为卫国所灭。
⑬升:登上。虚:山丘。
⑭楚:此指楚丘。卫国被狄人灭亡,卫文公徙居于此,营建城市宫殿。
⑮堂:春秋时卫国邑名。在今河南滑县附近。
⑯郈(hòu)城:春秋时为鲁叔孙氏邑。在今山东东平东南后亭。
⑰梁丘城: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成武东北三十里。
⑱昌邑县: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南昌邑故城。西汉先后为山阳国、昌邑国、山阳郡治。东汉又为兖州治。
⑲庄公三十二年:前662年。
⑳高平:即高平国。西晋泰始元年(265)改山阳郡置,属兖州。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南六十里)。
【译文】
那条往东南流的,经过乘氏县南面,
菏水在定陶东北从济水分出,往东南流,右边汇合了黄沟支流—俗称界沟。往北流经己氏县老城西面,又往北流经景山东面,《卫诗》里说的景山和高冈,就指的是这地方。毛公说:景山是大山。又往北流经楚丘城西面。《地理志》说:成武县有个楚丘亭。杜预说:楚丘在成武县西南。卫懿公被狄所灭,卫文公东迁渡过大河,住在曹邑村野里,齐桓公在楚丘筑城,把他迁到那里去。所以《春秋左传》说:邢人离乡背井他迁,就像回家一样;卫人有了安身之地,忘了亡国之痛。《诗经》说:爬到那边的高丘上,向着楚丘眺望,眺望那楚丘和堂地,眺望那景山和高冈。所以郑玄说:观望旁近的城邑和山川。又往东北流经成武城西面,又往东北流经郈城东面,推想起来是郈邑所迁的地方,但不大清楚。又往东北流经梁丘城西面。《地理志》说:昌邑县有梁丘乡。《春秋·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宋人、齐人在梁丘会盟。杜预说:高平昌邑县西南有梁丘乡。又往东北流,在乘氏县西面往北注入菏水。
菏水又东南迳乘氏县故城南,县,即《春秋》之乘丘也。故《地理风俗记》曰:济阴乘氏县,故宋乘丘邑也。汉孝景中五年①,封梁孝王子买为侯国也②。《地理志》曰:乘氏县,泗水东南至睢陵入淮③。《郡国志》曰:乘氏有泗水。此乃菏泽也。《尚书》有导菏泽之说,自陶丘北④,东至于菏,无泗水之文。又曰:导菏泽,被孟猪⑤。孟猪在睢阳县之东北⑥。阚骃《十三州记》曰:不言入而言被者,明不常入也。水盛,方乃覆被矣。泽水淼漫,俱钟淮、泗⑦。故《志》有睢陵入淮之言,以通苞泗名矣⑧。然诸水注泗者多不止此,可以终归泗水,便得擅通称也。或更有泗水,亦可,是水之兼其目,所未详也。
【注释】
①孝景中五年:前145年。
②梁孝王:即刘武。汉文帝次子,景帝同母弟。
③泗水:亦称清泗,别名清水。源出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四源并发,故名。睢陵: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泗洪东南洪泽湖中。淮:即淮水。今淮河。
④陶丘:一名釜丘。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南。
⑤被:(水流溢而)覆盖、覆被。孟猪:亦称孟诸、望诸。在今河南商丘东北及虞城西北。
⑥睢阳县:战国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南一里。西汉初属梁国,文帝时为梁国国都。北魏为梁郡治。
⑦钟:聚集,汇集。
⑧苞:通“包”。包括,包含。
【译文】
菏水又往东南流经乘氏县老城南面,就是《春秋》的乘丘。所以《地理风俗记》说:济阴乘氏县,就是旧时宋国的乘丘邑。汉孝景帝中元五年,把这里封给梁孝王的儿子买,立为侯国。《地理志》说:乘氏县有泗水往东南流到睢陵,注入淮水。《郡国志》说:乘氏县有泗水。就是菏泽。《尚书》有疏导菏泽的说法,从陶丘以北,东到菏泽,但没有说到泗水。又说疏导菏泽淹没孟猪。孟猪在睢阳县东北。阚骃《十三州记》说:不说流入,而说淹没,这表示不是经常有水流入。水大时方才能淹没。泽中的水浩浩茫茫,都注入淮水和泗水。《地理志》有从睢陵注入淮水的话,而把泗水也包括在内了。但注入泗水的水很多,并不止这一条,不能因为最后流入泗水,就可以滥用通称的。或者另外还有一条泗水,那还可说,但此水为何兼有泗水之名,却弄不清楚了。
又东过昌邑县北,
菏水又东迳昌邑县故城北。《地理志》曰:县,故梁也。汉景帝中六年①,分梁为山阳国。武帝天汉四年②,更为昌邑国,以封昌邑王髆③。贺废国除④,以为山阳郡⑤,王莽之钜野郡也。后更为高平郡,后汉沇州治⑥。县令王密,怀金谒东莱太守杨震⑦,震不受,是其慎四知处也⑧。大城东北有金城⑨,城内有沇州刺史河东薛季像碑。以郎中拜剡令⑩,甘露降园⑪。熹平四年迁州⑫,明年甘露复降殿前树。从事冯巡、主簿华操等相与褒树⑬,表勒棠政⑭。次西有沇州刺史茂陵杨叔恭碑,从事孙光等以建宁四年立⑮。西北有东太山成人班孟坚碑⑯。建和十年⑰,尚书右丞拜沇州刺史。从事秦闰等,刊石颂德政。碑咸列焉。
【注释】
①景帝中六年:即西汉景帝刘启中元六年,前144年。
②天汉四年:前97年。天汉,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00—前97)。
③昌邑王髆:汉武帝之子。
④贺:昌邑哀王刘髆之子,汉武帝之孙。继承帝位二十七日,因行淫乱被废。
⑤山阳郡: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山阳国,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武帝建元五年(前136)改为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南六十里)。
⑥沇州:即兖州。西汉武帝置,属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东南)。
⑦东莱:即东莱郡。汉高帝分齐郡置。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东汉徙治黄县(今山东龙口东南)。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一代名臣。
⑧慎四知:杨震告诫故人王密的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⑨金城:城内牙城(军中主帅或主将所居的城,以例当建牙旗,故称)、城中之城。
⑩剡(shàn):即剡县。西汉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嵊(shèng)州西南十二里。东汉末徙治今嵊州。
⑪甘露:甘甜的露水。古人认为天降甘露是地方官或国君善政的瑞应。
⑫熹平四年:175年。熹平,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72—178)。
⑬褒树:树立石碑,加以褒奖。
⑭表勒:刻石记录。棠政:指善政、惠政。
⑮建宁四年:171年。建宁,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68—172)。
⑯班孟坚:非撰写《汉书》之班固(字孟坚)。而此班孟坚为同姓同名者。其余不详。
⑰建和十年:此处有误。建和,东汉桓帝刘志的年号(147—149)。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过昌邑县北面,
菏水又往东流经昌邑县老城北面。《地理志》说:昌邑县就是旧时的梁国。汉景帝中元六年,分梁地立山阳国。武帝天汉四年,改为昌邑国,封给昌邑王刘髆。他的儿子贺被废后,封国也就撤销了,设为山阳郡,就是王莽时的钜野郡。后来改为高平郡,后汉时是沇州的治所。县令王密,怀里藏着金子去拜望东莱太守杨震,杨震不受,这就是他告诫四知的地方。大城东北有金城,城内有沇州刺史河东薛季像碑。薛季以郎中的身份被任命为剡县县令,甘露降于他的园内。熹平四年调到州里,次年,甘露又落在殿前树上。从事冯巡、主簿华操等一同立碑颂扬他的德政。稍往西,有沇州刺史茂陵杨叔恭碑,是建宁四年从事孙光等所立。西北有东太山成人班孟坚碑。班孟坚于建和十年,以尚书右丞出任沇州刺史。从事秦闰等刻碑颂扬他的德政。这些碑都还存在。
又东过金乡县南①,
《郡国志》曰:山阳有金乡县。菏水迳其故城南,世谓之故县,城北有金乡山也。
【注释】
①金乡县:东汉析东缗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嘉祥南阿城埠。以县西北金乡山得名。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过金乡县南面,
《郡国志》说:山阳有金乡县。菏水流经旧城南面,世人称之为老县城,城北有金乡山。
又东过东缗县北①,
菏水又东迳汉平狄将军扶沟侯淮阳朱鲔冢②。墓北有石庙。
【注释】
①东缗(mín)县:秦置,属砀郡。治所即今山东金乡。西汉属山阳郡。东汉改为侯国,建武十三年(37)封冯异长子璋为东缗侯。
②朱鲔(wěi):淮阳(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人。更始帝刘玄时为大司马、胶东王。与赤眉军战。后归降光武帝刘秀。刘秀拜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后为少府。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过东缗县北面,
菏水又往东流经汉平狄将军扶沟侯淮阳朱鲔墓。墓北有石庙。
菏水又东迳东缗县故城北,故宋地。《春秋·僖公二 十三年》①,齐侯伐宋围缗②。《十三州记》曰:山阳有东缗县。邹衍曰③:余登缗城以望宋都者也。后汉世祖建武十一年,封冯异长子璋为侯国④。
【注释】
①僖公二十三年:前637年。
②齐侯:指齐孝公。齐桓公子。
③邹衍:战国时齐国人。著名阴阳家,始倡五德之运。
④后汉世祖建武十一年,封冯异长子璋为侯国:按《后汉书·冯异传》,冯异死后,长子璋嗣。十三年,封东缗侯。译文据改。建武十三年,37年。建武,东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冯异,字公孙。东汉初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人。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为人谦退不伐。后属光武为主簿,累官偏将军、征西大将军、孟津将军,封阳夏侯。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大树将军。
【译文】
菏水又往东流经东缗县旧城北面,从前原是宋国地方。《春秋·僖公二十三年》记载,齐侯攻宋,包围了缗。《十三州记》说:山阳有东缗县。邹衍说:我登上缗城,遥望着宋都。后汉世祖建武十三年,把这里封给冯异的长子冯璋,立为侯国。
又东过方与县北①,为菏水。
菏水东迳重乡城南②,《左传》所谓臧文仲宿于重馆者也③。
【注释】
①方与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北古城集。西汉属山阳郡。
②重乡城:在今山东鱼台西。
③臧文仲:姓臧孙,名辰。鲁国大夫。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过方与县北面,就是菏水。
菏水往东流经重乡城南,《春秋左传》说的臧文仲宿于重馆,就指的是这地方。
菏水又东迳武棠亭北①,《公羊》以为济上邑也。城有台,高二丈许,其下临水。昔鲁侯观鱼于棠②,谓此也,在方与县故城北十里。《经》所谓菏水也。
【注释】
①武棠亭:即唐。又作棠。春秋鲁地。在今山东鱼台西北。
②鲁侯:指鲁隐公,姓姬,名息姑。惠公之子。
【译文】
菏水又往东流经武棠亭北面,《春秋公羊传》称为济上邑。城中有台,高二丈左右,台下临水。从前鲁侯在棠观鱼,就指的是这地方,在方与县老城以北十里。这就是《水经》所说的菏水。
菏水又东迳泥母亭北①。《春秋左传·僖公七年》②,秋,盟于宁母,谋伐郑也。
【注释】
①泥母亭: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鱼台(谷亭镇)。
②僖公七年:前653年。
【译文】
菏水又往东流经泥母亭北面。《春秋左传·僖公七年》记载,秋天,在宁母会盟,是为了策划攻打郑国。
菏水又东与钜野黄水合①,菏泽别名也。黄水上承钜泽诸陂,泽有濛淀、盲陂、黄湖。水东流,谓之黄水。又有薛训渚水,自渚历薛村前,分为二流,一水东注黄水,一水西北入泽,即洪水也。黄水东南流,水南有汉荆州刺史李刚墓。刚字叔毅,山阳高平人②,熹平元年卒③。见其碑。有石阙、祠堂、石室三间④,椽架高丈余⑤,镂石作椽瓦,屋施平天,造方井⑥,侧荷梁柱,四壁隐起雕刻,为君臣、官属、龟龙、麟凤之文,飞禽走兽之像。作制工丽,不甚伤毁。黄水又东迳钜野县北。何承天曰⑦:钜野湖泽广大,南通洙、泗⑧,北连清、济,旧县故城,正在泽中,故欲置戍于此城。城之所在,则钜野泽也。衍东北出为大野矣⑨。昔西狩获麟于是处也⑩。《皇览》曰:山阳钜野县有肩髀冢⑪,重聚大小⑫,与阚冢等⑬。传言蚩尤与黄帝战,克之于涿鹿之野⑭,身体异处,故别葬焉。
【注释】
①钜野:即钜野县。西汉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东北。西晋属高平国。南朝宋属高平郡,移治今山东巨野南。
②高平:即高平县。三国魏改高平侯国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两城乡。
③熹平元年:172年。熹平,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72—178)。
④石阙:古代神庙、坟墓前竖立的石雕,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⑤椽(chuán):放在檩上加着屋面板和瓦的条木。
⑥方井:亦称藻井。宫殿、厅堂的天花板上的装饰,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向上凹进呈井形,有彩色雕刻或图案。
⑦何承天: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南朝宋天文学家。
⑧洙:即洙水。源出今山东新泰东北,西流至泰安东南,折西南至泗水县北与泗水合流,西至曲阜城东北又与泗水分流,西经兖州至济宁合洸水,折南注入泗水。自兖州以下,现今的府河和济宁、鲁桥间的运河大致即其故道。
⑨衍:指水流延伸,广布漫流。大野:亦称钜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北。
⑩西狩获麟:事见《左传·哀公十四年》:“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⑪肩髀(bì)冢:即蚩尤冢。在今山东巨野东北九里。
⑫重聚:这里指(建坟冢)累的土堆。
⑬阚(kàn)冢:即在东郡寿张县阚乡城中的蚩尤冢。在今山东梁山县东南开河村西南一里。
⑭涿鹿: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四十里矶山镇附近古城。
【译文】
菏水又东流,与钜野黄水汇合,这是菏泽的别名。黄水上游承接钜泽的那些陂塘,其中有濛淀、盲陂、黄湖。水往东流,称为黄水。又有薛训渚水,自此渚流经薛村前,分为两条:一条往东注入黄水,一条往西北流入沼泽,这就是洪水。黄水往东南流,南岸有汉朝荆州刺史李刚墓。李刚字叔毅,山阳高平人,死于熹平元年。事迹见碑上所载。还有石阙、祠堂、石屋三间,椽架高丈余,用石材雕成椽瓦,屋内顶上衬以平整的天花板,建成藻井,两侧的石柱支承着梁栋,四壁的雕刻突起,镂成君臣、官属、龟龙、麟凤、飞禽走兽等像。工艺十分精致优美,没有受到多少破坏。黄水又往东流经钜野县北面。何承天说:钜野泽湖面广阔,南通洙水、泗水,北连清水、济水,从前的老县城正在湖中,所以想在这座城中设防驻军。城所在处是钜野泽。向东北延伸就是大野了。从前往西方狩猎,捕捉到一头麒麟,就在这地方。《皇览》说:山阳钜野县有肩髀墓,堆土的大小与阚乡城蚩尤墓一样。传说蚩尤与黄帝打仗,在涿鹿之野战败被杀,肢体被割裂,抛散在各处,所以就地分别埋葬。
黄水又东迳咸亭北①。《春秋·桓公七年》②,经书焚咸丘者也。水南有金乡山,县之东界也。金乡数山,皆空中,穴口谓之隧也。戴延之《西征记》曰:焦氏山北数里③,汉司隶校尉鲁峻④,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曰金乡山。山形峻峭,冢前有石祠、石庙,四壁皆青石隐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像,像边皆刻石记之,文字分明。又有石床,长八尺,磨莹鲜明⑤,叩之声闻远近。时太尉从事中郎傅珍之、咨议参军周安穆拆败石床⑥,各取去,为鲁氏之后所讼,二人并免官。焦氏山东即金乡山也,有冢,谓之秦王陵。山上二百步得冢口,堑深十丈,两壁峻峭,广二丈,入行七十步,得埏门⑦。门外左右皆有空,可容五六十人,谓之白马空埏。门内二丈,得外堂,外堂之后,又得内堂。观者皆执烛而行,虽无他雕镂,然治石甚精。或云是汉昌邑哀王冢,所未详也。东南有范巨卿冢⑧,名件犹存。巨卿名式,山阳之金乡人,汉荆州刺史,与汝南张劭、长沙陈平子石交⑨,号为死友矣。
【注释】
①咸亭:在今山东巨野南。
②桓公七年:前705年。
③焦氏山:在今山东巨野、金乡一带。
④鲁峻:字仲严。
⑤磨莹:打磨光亮。
⑥傅珍之:具体不详。周安穆:东晋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咨议参军,随刘裕征战。其余不详。拆败:拆除败坏。
⑦埏(yán)门:墓道门。埏,墓道。
⑧范巨卿:即范式。东汉山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四迁荆州刺史。后迁庐江太守。重然诺,为信士,受时人重托。
⑨汝南:即汝南郡。西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东汉徙至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北)。张劭:字元伯。长沙:即长沙郡。战国秦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长沙国。东汉复为郡。陈平子石:东汉太学生。
【译文】
黄水又往东流经咸亭北面。《春秋·桓公七年》,经文记载,纵火焚烧咸丘。南岸有金乡山,在金乡县东部边界。金乡的几座山,里面都是空的,外面有洞口,称为隧洞。戴延之《西征记》说:焦氏山以北数里,有汉朝司隶校尉鲁峻墓。在山上掘墓穴时,掘出了白蛇、白兔,因而不在这里安葬,而改葬山南,掘山时却掘出了金子,所以就把山叫金乡山。山势很峻峭,墓前有石祠、石庙,四壁都是青石,石上隐约有浮雕,记载从契以来的忠臣、孝子、贞妇,还有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像边都刻有题记,字迹清楚。又有石床,长八尺,磨得晶莹光洁,敲击时会发出清越的声音,远近都可听到。当时太尉从事中郎傅珍之、咨议参军周安穆,拆毁石床,各人都拿去一部分,鲁氏后代控告了他们,两人都被革职。焦氏山东面就是金乡山,山上有墓,叫秦王陵。山上二百步有个通到墓内的洞口,掘了一道深达十丈的深沟,两壁峻峭,宽二丈,进洞走七十步,就到墓道的门口。门外左右两侧都有挖空的洞厅,可以容纳五六十人,称为白马空埏。墓道门内二丈有外堂,外堂后面又有内堂。参观的人都拿着蜡烛进去,虽然没有什么雕刻,但石工极其精致。有人说这是汉朝昌邑哀王墓,不知是否属实。东南方有范巨卿墓,还留有遗物。范巨卿,名式,山阳金乡人,是汉时荆州刺史。他和汝南张劭、长河陈平子石,交谊很深,号称死友。
黄水又东南迳任城郡之亢父县故城西①,夏后氏之任国也②。汉章帝元和元年③,别为任城在北,王莽之延就亭也。县有诗亭,《春秋》之诗国也,王莽更之曰顺父矣。《地理志》:东平属县也。世祖建武二年,封刘隆为侯国④。其水谓之桓公沟,南至方与县,入于菏水。
【注释】
①任城郡:北魏神龟元年(518)分高平郡置。治所在任城县(今山东济宁南)。亢父县: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宁南四十余里喻屯镇东南八里。北魏属任城郡。
②夏后氏:指禹受舜禅而建立的夏王朝。任国:太皞之后,风姓。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仲浅。
③元和元年:84年。元和,东汉章帝刘炟的年号(84—87)。
④刘隆:字元伯。东汉中兴名将。
【译文】
黄水又往东南流经任城郡亢父县旧城西面,原是夏后氏的任国。汉章帝元和元年分置为任城,在北边,王莽时叫延就亭。县里有诗亭,就是《春秋》的诗国,王莽时改名为顺父。据《地理志》,是东平郡的属县。世祖建武二年,把这里封给刘隆,立为侯国。这里的水称为桓公沟,南流到方与县,注入菏水。
菏水又东迳秦梁。夹岸积石一里,高二丈,言秦始皇东巡所造,因以名焉。
【译文】
菏水又往东流经秦梁。两岸堆积了二丈高的石堆,长达一里,据说是秦始皇东巡时所造,因此名秦梁。
菏水又东过湖陆县南①,东入于泗水。
泽水所钟也。《尚书》曰:浮于淮、泗,达于菏是也。《东观汉记》曰:苏茂杀淮阳太守②,得其郡,营广乐③。大司马吴汉围茂④,茂将其精兵突至湖陵⑤,与刘永相会济阴、山阳⑥,济兵于此处也。
【注释】
①湖陆县:西汉末王莽时改湖陵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鱼台东南。
②苏茂: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更始帝刘玄时为讨难将军。归降光武帝刘秀。后臣于更始梁王刘永。被张步斩杀。
③广乐:城名。在今河南虞城西北。
④大司马:职官名。西汉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开国名将。
⑤湖陵:即湖陵县。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鱼台东南。西汉属山阳郡。王莽改为湖陆县。东汉初复名湖陵县。
⑥刘永: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人。汉宗室,梁孝王刘武八世孙。更始政权建立后,恢复了梁王爵位,建都睢阳。此后据梁国,成为较强的割据势力。更始政权灭亡后,自立为天子,与刘秀争夺汉朝正统,在与刘秀的对抗中连战连败,最终被部将庆吾所杀。
【译文】
菏水又往东流过湖陆县南面,东流注入泗水。
菏水是泽水流积而成的。《尚书》说:在淮水、泗水航行,到达菏水。《东观汉记》说:苏茂杀了淮阳太守,取得了他所辖的郡,兴建起广乐城。大司马吴汉包围了苏茂,苏茂带领精兵冲出包围圈来到湖陵,与刘永在济阴、山阳相汇合,兵士就在此处渡水。
又东南过沛县东北①,
济与泗乱②,故济纳互称矣③。《东观汉记·安平侯盖延传》曰④:延为虎牙大将军⑤,与永等战⑥,永军反走,溺水者半,复与战,连破之,遂平沛、楚⑦,临淮悉降⑧。延令沛修高祖庙,置啬夫、祝宰、乐人⑨,因斋戒祠高庙也。
【注释】
①沛县:战国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即今江苏沛县。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
②乱:交汇。
③济纳互称:济水与泗水互相称名。
④盖延:字巨卿。渔阳要阳(今河北丰宁)人。东汉开国将领。
⑤虎牙大将军:东汉杂号将军。虎牙,形容其勇敢杀敌之状。
⑥永:即刘永。
⑦楚:《后汉书》注:“楚即今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也。”
⑧临淮:即临淮郡。西汉置。治所在徐县(今江苏泗洪南大徐台)。
⑨啬夫:《后汉书》注:“啬夫,主知庙事。”祝宰:古代祭祀时司赞词祈祷之官。
【译文】
菏水又往东南流过沛县东北,
济水与泗水交汇,所以济水也就与泗水互可通称了。《东观汉记·安平侯盖延传》说:盖延当了虎牙大将军,与刘永等打仗,刘永的军队回头逃跑,半数在水中溺死,又打了一仗,接连把他打败,于是就平定了沛、楚,临淮也都投降了。盖延命令沛县修建高祖庙,设置啬夫、祝宰、乐人,斋戒后,祭祀了高祖庙。
又东南过留县北①,
留县故城,翼佩泗、济,宋邑也。《春秋左传》所谓侵宋吕、留也②。故繁休伯《避地赋》曰③:朝余发乎泗洲④,夕余宿于留乡者也。张良委身汉祖,始自此矣。终亦取封焉⑤,城内有张良庙也。
【注释】
①留县: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在今江苏沛县东南约五十里。西汉属楚国。东汉属彭城国。
②侵宋吕、留:事见《左传·襄公元年》:“秋,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杜预注:“吕、留,二县,今属彭城郡。”
③繁(pó)休伯:即繁钦,字休伯。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有诗、赋、文章知名于世。
④泗洲:具体不详。
⑤终亦取封焉:指张良封侯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译文】
菏水又往东南流过留县北面,
留县老城靠近泗、济,是宋国的城邑。《春秋左传》说侵入宋国的吕、留两地,留,就是留县。所以繁休伯《避地赋》说:早上我从泗洲动身,傍晚我住宿在留乡。张良就是从这里开始投奔汉高祖的。最后也被封在这里,城内有张良庙。
又东过彭城县北①,获水从西来注之②。
济水又南迳彭城县故城东北隅,不东过也。获水自西注之,城北枕水湄。
【注释】
①彭城县:战国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即今江苏徐州。西汉为楚国治。东汉为彭城国治。
②获水:故道上接汳水于今河南商丘北,东流经虞城、安徽砀山和萧县北,至江苏徐州北入泗水。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游,故通称汴水。
【译文】
菏水又往东流过彭城县北面,获水从西方流来注入。
济水又往南流经彭城县老城东北角,不从东边流过。获水从西边流来,注入济水,县城北临水滨。
济水又南迳彭城县故城东,不迳其北也。盖《经》误证。
【译文】
济水又往南流经彭城县老城东面,不从城北流过。《水经》却弄错了。
又东南过徐县北①,
《地理志》曰:临淮郡,汉武帝元狩五年置②,治徐县,王莽更之曰淮平,县曰徐调,故徐国也③。《春秋·昭公三十年》④,吴子执锺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遂灭徐。徐子奔楚,楚救徐弗及,遂城夷以处之⑤。张华《博物志》录著作令史茅温所为送⑥。刘成国《徐州地理志》云徐偃王之异⑦,言:徐君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于水滨。孤独母有犬⑧,名曰鹄仓,猎于水侧,得弃卵,衔以来归。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成儿,生时偃,故以为名。徐君宫中闻之,乃更录取。长而仁智,袭君徐国。后鹄仓临死,生角而九尾,寔黄龙也。偃王葬之徐中,今见有狗垄焉⑨。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得朱弓矢,以得天瑞,遂因名为号,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服从者三十六国。周王闻之,遣使至楚,令伐之。偃王爱民不斗,遂为楚败,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⑩,百姓随者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⑪,山上立石室庙,有神灵,民人请祷焉。依文即事,似有符验,但世代绵远,难以详矣。今徐城外有徐君墓。昔延陵季子解剑于此,所谓不违心许也⑫。
【注释】
①徐县:战国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即今江苏泗洪南大徐台。西汉为临淮郡治。
②元狩五年:前118年。元狩,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22—前117)。
③故徐国:西周时国。后为吴所灭。
④昭公三十年:前512年。
⑤“吴子执锺吾子”几句:事见《左传·昭公三十年》:“吴子怒。冬十二月,吴子执锺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己卯,灭徐。徐子章禹断其发,携其夫人,以逆吴子。吴子唁而送之,使其迩臣从之,遂奔楚。楚沈尹戌帅师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处之。”吴子,吴公子光,吴王寿梦之孙、吴王诸樊之子。派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后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锺吾子,锺吾国的国君。在当时为子爵。锺吾,春秋时小国。在今江苏新沂南五十里㟃峿村。西汉于此置司吾县。防山以水之,杜预注:“防壅山水以灌徐。”徐子,徐国的国君章禹。奔,出奔,逃亡。夷,古邑名。又名城父。在今安徽亳州东南七十里城父镇。
⑥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文学家。《博物志》:志怪小说集。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多神仙方术故事。录著作令史茅温所为送:此句当有脱误。未详。
⑦刘成国《徐州地理志》:未详。徐偃王:传说是西周时徐国国君。
⑧孤独母:传说中的人物。
⑨垄:坟冢。
⑩彭城:即彭城郡。西汉地节元年(前69)改楚国置。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徐州)。武原县:西汉置,属楚国。治所在今江苏邳州西北泇口。
⑪徐山:在今江苏邳州北。
⑫延陵季子解剑于此,所谓不违心许: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译文】
菏水又往东南流过徐县北面,
《地理志》说:临淮郡是汉武帝元狩五年所置,治所在徐县,王莽改郡名为淮平,县叫徐调,原是旧时徐国地方。《春秋左传·昭公三十年》记载,吴子抓住了锺吾子,就去攻打徐国,拦截山水来淹城,于是就灭了徐国。徐子逃到楚国,楚国赶去救援徐国,但已来不及了,只得在夷筑城,来安顿徐子。张华《博物志》记载著作令史茅温……。刘成国《徐州地理志》谈到徐偃王的奇事,说:徐君的宫人怀孕生了个肉蛋,以为不祥,就把它丢在水边。孤独母有一条狗,名叫鹄仓,在水边寻找猎物,看到那个肉蛋,就把它衔回家来。孤独母觉得这东西很稀奇,把它盖起来保暖,于是就生出一个婴儿,生时偃卧,所以名叫偃。徐君在宫中听到这消息,于是又把他收留了。孩子长大后又聪明又仁厚,继承徐国国君之位。后来鹄仓临死时,头上长角,并有九条尾巴,原来是条黄龙。偃王把它葬在徐中,现在还可以看到这座狗坟。偃王治理国家,以仁义闻名,他想乘船到上国,于是在陈、蔡之间开通了一条渠道。开渠时掘得红色的弓箭,以为是上天的祥瑞之征,于是就以自己名字取号,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三十六国都依附他。周王听到这消息,就派使者到楚国去,命令楚国出兵讨伐。偃王爱惜百姓,不肯叫他们去拼死打仗,于是就被楚打败,败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跟着他走的数以万计,因此后来把那座山叫徐山。在山上建了石室庙,很灵验,人们都去那里祈祷。按照文字记载,与实事相印证,似乎有相符之处,但时代久远,已很难考了。现在徐城外面有徐君墓。从前延陵季子在坟前解下佩剑,所谓心里已经答应的事决不违背。
又东至下邳睢陵县南,入于淮。
济水与泗水,浑涛东南流①,至角城②,同入淮。《经》书睢陵,误耳。
【注释】
①浑涛:又称浑流,二水合流。浑,大水涌流声。
②角城:在今江苏淮安淮阴区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
【译文】
菏水又往东流到下邳睢陵县南面,注入淮水。
济水与泗水前波后浪相混,往东南奔流,到了角城,一同注入淮水。《水经》却说到达睢陵,是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