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九年大統未集諸解
武成:「惟九年,大統未集。」通鑑外紀引尚書大傳二「文王受命一年,斷虞、芮之質」,帝王世紀「文王即位四十二年,歲在鶉火,更爲受命之元年」,案:世紀之説,史記周本紀正義引之。周書文傳「文王受命九年,時惟莫春,在鎬,今本周書作「鄗」。召太子發」。按史記秦惠王十四年更爲元年,汲冢紀年魏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稱一年,或有因於古也。
【閻按】「九年大統未集」,即受命改元之妄説也。辯見古文尚書疏證卷二第二十條。
【元圻案】武成正義曰:「文王斷虞、芮之訟,諸侯歸之,改稱元年,至九年而卒,故云大業未就也。文王既未稱王,而得輒改元年者,諸侯自於其國各稱元年,是己之所稱,容或中年得改矣。汲冢竹書魏惠王有後元年,漢初文帝二元,景帝三元,此必有因於古也。」〇竹書紀年:「帝辛三十三年,王錫命西伯得專征伐。」沈約注云:「文王受命九年,大統未集,蓋得專征伐,受命自此年始。」又帝辛四十一年,書「西伯昌薨」,與武成九年之數合,蔡傳從之,足證文王無改元之事矣。且紀年於帝辛之四十二年分注云「周武王元年」,逸周書柔武解「維王元祀」注云「此文王卒之明年」,大開武解云「惟王一祀」,是武王即位改元,無因文王之年之説也。〇文王受命改元之説,歐陽公泰誓論辯之最詳。〇項氏家説曰:「説者以此爲文王受命之九年,非也。史記周本紀、太公、周公世家皆言武王即位九年,乃觀兵于盟津,明此即武王之九年也。時已十一年矣,何以謂之九年?古者天子諸侯,皆除喪之後始即政事之位,通初喪數之爲十一年,但數即位之年則九年耳。」項氏直以爲武王之九年,亦足以備一解。〇書録解題四:「通鑑外紀十卷,目録三卷,秘書丞高安劉恕道原撰。司馬公脩歷代君臣事跡,辟恕爲屬。嘗謂史記不及包犧、神農,今歷代書不及威烈之前,欲爲前紀,而本朝爲後紀。將俟書成,請於公。會道原病廢,絶意後紀,迺改前紀爲外紀云。」〇四庫全書總目别史類:「逸周書十卷。舊本題曰汲冢周書,考隋、唐志,俱稱此書以晉太康二年得於魏安釐王冢中,然晉書武帝紀及荀勖、束晳傳載汲郡人不準所得竹書七十五篇,具有篇名,無所謂周書。杜預春秋集解後序載汲冢諸書,亦不列周書之目,是周書不出汲冢也。攷漢書藝文志先有周書七十一篇,今本比班氏所紀惟少一篇。陳振孫書録稱凡七十篇,敘一篇在其末,京口刊本始以序散入諸篇,數仍七十有一,與漢志合。」又編年類:竹書紀年二卷。案晉書束晳傳:「晉咸和七年,汲縣人發魏襄王冢,得古書七十五卷,中有竹書紀年十三篇。」今世所行,題沈約注,亦與隋志相符。然反覆推勘,似非汲冢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