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地形训
【题解】
本篇是继《尚书·禹贡》和《山海经》之后,研究古代地理学的重要文献,也是黄老道家自然天道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中首先研究了自然地理。大地可以分八殥、八纮、八极,组成“大九州”。认为地球东西短,南北长,并规定了东西为纬、南北为经的测量方法。文中记载了我国境内的九山、九塞、九薮以及四十余条水道,组成了一幅比较完整的中国古代地形图。经济地理方面,研究了矿产、农作物、稀有物产等。同时对土、气、矿物的形成与转化进行了探讨。人文地理中,记载四方不同的人种、种族及海外三十六国。神话地理中,对崇高而壮美的昆仑山系进行了描绘。特别重要的是,根据五类动物即人类、鸟类、毛类、鱼类、龟类及三类植物的生成、演化规律,提出了生物进化模式。动物和人类都来源于共同祖先“湿玄”。这种生物进化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此)“乃高注本也。”
【原文】
地形之所载¹,六合之间²,四极之内³,昭之以日月⁴,经之以星辰⁵,纪之以四时⁶,要之以太岁⁷。天地之间,九州八极⁸。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⁹,风有八等¹⁰,水有六品¹¹。
【注释】
¹地形:《山海经·海外南经》云:“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疑衍“形”字。
²六合:即天地四方。
³四极:四方极远之处。
⁴昭:照耀。刘绩《补注》本作“照”。古昭、照通。
⁵经:治理。
⁶纪:管理。
⁷要:正。
⁸九州:《尔雅·释地》作“冀、豫、雍、荆、扬、兖、徐、幽、营”。《地形训》中指“大九州”。八极:指八方极远之处。
⁹薮(sǒu):湖泽。
¹⁰等:等级。
¹¹ 品:品类。按,“天地”至“六品”七句,出自《吕览·有始》。此“品”彼作“川”。
【译文】
大地所负载的,包括有天地四方之间;东南西北极远范围之内,用日月照耀它,用星辰协调它,用春、夏、秋、冬来管理它,用太岁来正天时。天地之间,有九州、八极。土地上有九座大山,大山中有九个要塞,大泽也有九个,风向有八个方位,水有六个品类。
【原文】
何谓九州¹?东南神州曰农土²,正南次州曰沃土³,西南戎州曰滔土⁴,正西弇州曰并土⁵,正中冀州曰中土⁶,西北台州曰肥土⁷,正北济州曰成土⁸,东北薄州曰隐土⁹,正东阳州曰申土¹⁰。
【注释】
¹九州:指“大九州”,其学说为战国邹衍所创。《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²神州:指东南方地域。农土:后稷所管理,方位为辰,时值三月,农事开始,称为农土。
³次州:指正南方地域。沃土:方位为午,时值五月,稼穑生长,故称沃土。沃,繁盛。
⁴戎州:指西南方地域。滔土:方位为申,时值七月,五谷长大,故称滔土。滔,大。
⁵弇(yǎn)州:指正西方区域。并土:方位为酉,时值八月,百谷成熟,故称并土。并,成。
⁶冀州:指中央区域。古以中国为冀州。中土:四方之中,故称中土。
⁷台州:指西北方区域。肥土:方位为亥,时值十月。谷物丰收,故曰肥土。
⁸济州:指北方区域。成土:方位为子,时值十一月。大地敛藏已成,故称成土。
⁹薄州:指东北方区域。隐土:方位为寅,时值正月。阳气隐藏,故曰隐土。
¹⁰阳州:指正东方区域。申土:方位为卯,时值二月。阳气复起,故曰申土。
【译文】
什么是九州?东南神州叫做农土,正南次州叫做沃土,西南戎州叫做滔土,正西弇州叫做并土,正中冀州叫做中土,西北台州叫做肥土,北正济州叫做成土,东北薄州叫做隐土,正东阳州叫申土。
【原文】
何谓九山?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¹。
【注释】
¹会(kuài)稽: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境内,为五岳之首。王屋:在今山西阳城、垣曲、河南济源三县之间,其山三重,状如屋。首山:指今山西永济南的首阳山。伯夷、叔齐所隐居的地方。太华:西岳华山,远望如华,故名,因其西有少华山,故又称太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南。岐(qí)山:在今陕西岐山东北。周朝发祥地。太行:绵延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山脉。又称五行之山。羊肠:高诱注指太原晋阳西北九十里,通河西、上郡,关曰羊肠坂。一指今山西交城东的羊肠山。孟门:在今陕西宜川东北、山西吉县西,绵延黄河两岸。以上九山,并见《吕览·有始》。
【译文】
什么是九山?指的是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等大山。
【原文】
何谓九塞?曰:大汾、渑阨、荆阮、方城、崤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¹。
【注释】
¹大(tài)汾:指山西太岳山与汾河结合处的险要地区。渑阨(miǎn è):在今河南渑池西,为古代扼守崤山、函谷关的门户。荆阮:在今湖北武当山东南、汉水西岸。方城:战国时楚长城,北从河南方城北,向西循伏牛山,折向循白河、湍河间分水岭,至今邓县东北。崤阪(xiáo bǎn):指今陕西潼关以东至河南新安一带。崤,崤山。井陉(xínɡ):太行支脉。因其四面高,中央低,形似井,故名。在今河北井陉境内。令疵(cī):在今河北滦城、迁安之间,同辽西相接。句(ɡōu)注:按,在今山西代县北。因山势勾转,水势流注而得名。居庸:在今北京昌平西北军都山上。以上九塞并见于《吕览·有始》。
【译文】
什么是九塞?指的是太汾、渑阨、荆阮、方城、崤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原文】
何谓九薮¹?曰:越之具区²,楚之云梦³,秦之阳纡⁴,晋之大陆⁵,郑之圃田⁶,宋之孟诸⁷,齐之海隅⁸,赵之巨鹿⁹,燕之昭余¹⁰。
【注释】
¹薮(sǒu):湖泽。
²具区:即今江苏太湖。
³云梦:西汉时云梦在湖北潜江西南、监利以北,处在长江以北。
⁴阳纡(yū):在今陕西泾阳。一说在今陕西凤翔附近。
⁵大陆:分歧颇多。一说在今河南获嘉西北。
⁶圃田:故址在今河南中牟西,已淤为平地。
⁷孟诸:又名孟猪、望诸、明都、盟猪、盟诸。故址在今商丘东北、虞城西北。已堙。
⁸海隅:指今山东蓬莱、掖县以西,历寿光、广饶至沾化、无棣以北,延袤千余里的沿海地区。
⁹巨鹿:即指今河北隆尧、巨鹿、任县之间一带地区。现淤为平地。
¹⁰昭余:在今山西祁县西南、介休东北。以上九薮亦见于《吕览·有始》。
【译文】
什么叫九薮?指的是越国的具区,楚国的云梦,秦国的阳纡,晋国的大陆,郑国的圃田,宋国的孟诸,齐国的海隅,赵国的巨鹿,燕国的昭余。
【原文】
何谓八风¹?东北曰炎风²,东方曰条风³,东南曰景风⁴,南方曰巨风⁵,西南曰凉风⁶,西方曰风⁷,西北曰丽风⁸,北方曰寒风⁹。
【注释】
¹八风:八方之风。“八风”是古代研究八方、四季风向、气候等的重要资料。
²炎风:又叫融风。即立春时从东北方向吹来的风。
³方:北宋本原作“玄”。于大成《地形校释》:《广博物志》引作“方”,《吕览·有始》同。据正。条风:又叫明庶风。指春分时从东方吹来的暖风。
⁴景风:又叫清明风。立夏时从东南方吹来的热风。
⁵巨风:又叫凯风。夏至时从南方吹来的炎热之风。
⁶凉风:立秋时从西南方吹来的凉爽之风。
⁷(liú)风:秋分时从西方吹来的凉风。
⁸丽风:又叫阊阖风。立冬时从西北方吹来的寒风。
⁹寒风:又叫广莫风。冬至时从北方吹来的寒风。
八风图
【译文】
什么叫八风?东北方吹来的叫炎风,东方吹来的叫条风,东南方吹来的叫景风,南方吹来的叫巨风,西南方吹来的叫凉风,西方吹来的叫风,西北方吹来的叫丽风,北方吹来的叫寒风。
【原文】
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¹。
【注释】
¹河水:高诱注:河水出昆仑东北陬。按,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与高注相合。赤水:高诱认为发源于昆仑山东南。大约在今青海湖一带。此地有赤水县古城。一说即今雅砻江。分歧颇多。辽水:指流经吉林、辽宁的辽河,源出自塞外。黑水:高诱注:在邕州。按,“黑水”之方位说法颇多。当指甘肃及青海额济纳一带地区。江水:高诱注:江水出岷山,在蜀西徼(jiào)外。高氏认为岷山为江水源头。其说不确。长江源于青海境内沱沱河,下游称通天河、金沙江,入长江。淮水:淮水源于河南桐柏山。以上六水亦见于《吕览·有始》。
【译文】
什么是六水?指的是黄河、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原文】
阖四海之内¹,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²;水道八千里,通谷六³,名川六百;陆径三千里⁴。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⁵,至于西极⁶,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⁷,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凡鸿水渊薮,自三百仞以上,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渊⁸。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⁹。掘昆仑虚以下地¹⁰。中有增城九重¹¹,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¹²,其脩五寻¹³。珠树、玉树、琁树、不死树在其西¹⁴,沙棠、琅玕在其东¹⁵,绛树在其南¹⁶,碧树、瑶树在其北¹⁷。旁有四百四十门¹⁸,门间四里,里间九纯¹⁹,纯丈五尺。旁有九井²⁰,玉横维其西北之隅²¹。北门开以内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²²,在昆仑阊阖之中²³,是其疏圃²⁴。疏圃之池,浸之黄水,黄水三周复其原²⁵,是谓丹水²⁶,饮之不死。
【注释】
¹阖(hé):全,合。
²“东西”二句:高诱注:子午为经,卯酉为纬,言经短纬长也。指大地东西长、南北短,略呈楕圆形。
³通谷:指大的山谷。六:北宋本原作“其”。《吕览·有始》作“六”。据正。
⁴陆径:《吕览·有始》作“陆注”,指内陆河。三千里:《吕览·有始》无“里”字。
⁵太章:与下文的“竖亥”,同为禹臣,为推算天象之人。步:推算。本文指推算天地四极之距离。此为盖天说之观点。
⁶西极:刘昭《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山海经》作“西垂”。
⁷南极:刘昭《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山海经》作“南垂”。
⁸“自三百”二句:王念孙《读书杂志》云:三百仞之“百”,五十里之“里”,九渊之“渊”,皆衍文。此言鸿水渊薮,自三仞以上者,共有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九也。
⁹息土:能变化增多的土。名山:大山。
¹⁰掘:平。虚:大山。
¹¹ 中:指虚中。增城:高诱注说有五城十二楼。增,通“层”,重叠。
¹²木禾:山上生长的谷类植物。
¹³五寻:高诱注:长三十五尺。许慎《说文》:“寻,八尺也。”两说异。
¹⁴琁(xuán)树:美玉之树。
¹⁵沙棠、琅玕(lánɡ ɡān):玉名。一说:沙棠,木名。
¹⁶绛树:赤色玉树。
¹⁷碧树:青色玉树。
¹⁸门:指山口。
¹⁹纯:长度名称。一丈五尺。
²⁰ 九井:即九大泉水。井,泉。一说即九大瀑布。
²¹玉横:高诱注指承受不死之药的玉器。依《山海经·海内西经》,“横”为“槛”字之讹。玉横即玉制井栏。
²²倾宫:满一顷之宫。倾,通“顷”。旋室:以璇玉所饰之室。一说可旋转之室。县圃、凉风、樊桐:皆为昆仑之山名。
²³阊阖(chān ɡhé):昆仑山之虚门。《说文》:“楚人名门曰阊阖。”
²⁴疏圃:疑即传说中的瑶池。
²⁵原:本。
²⁶丹水:赤色的水。源出昆仑,饮之不死。王念孙《读书杂志》云当作“白水”。《楚辞·离骚》王逸注、《太平御览》卷五十八《地部》二十三引作“白水”。
【译文】
合计四海之内,东西纬长二万八千里,南北经长二万六千里;水道的流长八千里,大的山谷有六个,大的河流有六百条;内陆河有三千条。禹派太章测量东极,一直到西极,是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派竖亥测量北极,一直到南极,是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总计大的深潭、湖泽,从三仞往上的,是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九个。禹使用神奇的息土填平深潭而成为大山。掘去昆仑山峰来填平洼地。昆仑山中有层叠的城池九重,城的高度是一万一千里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上生有木禾,它的长度是三十五尺。珠树、玉树、琁树、不死树在木禾的西面,沙棠、琅玕在它的东面,绛树在它的南面,碧树、瑶树在它的北面。昆仑四旁有四百四十座入山门户,每门相距为四里,每门九纯长,一纯是一丈五尺。四旁有九大泉水,承受不死药之器挂在西北角。昆仑山北门张开以接纳西北方的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山虚门之中,这里有天池。天池之水,源源渗进的是黄泉之水,黄泉之水绕行三周又回到它的源头,这就是所说的丹水,饮用它可以长生不老。
【原文】
河水出昆仑东北陬¹,贯海²,入禹所导积石山³。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⁴。丹泽之东⁵,赤水之东⁶,弱水出自穷石⁷,至于合黎⁸,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⁹,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¹⁰,入于南海羽民之南¹¹。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
【注释】
¹陬(zōu):角落、山脚。
²(bó)海:大海。疑指青海之鄂陵湖及扎陵湖。依《山海经·海外北经》郭璞注:河水注入盐泽,即今新疆罗布泊。与方位不合。
³积石山:位于今青海东南部的大山,延伸至甘肃南部边境。今称阿尼玛卿山。黄河绕流东南侧。
⁴南海:具体方位不明。
⁵丹泽:因近丹水,故称丹泽。
⁶赤水之东: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认为四字为妄加。
⁷弱水:依许慎《说文》,溺水自张掖删丹西至酒泉合黎,余波入于流沙。按,当在今甘肃西北部,今名额纳济河。穷石:山名。在张掖北部塞外。
⁸合黎:山名,在甘肃张掖黑河北。
⁹绝:横穿。
¹⁰洋水:依高诱注,洋水经陇西氐道,东至武都为汉阳。洋,或作“养”。按,陇西氐道,即今甘肃临洮以南。武都,今甘肃西和以南。洋水,即今西汉水。它与今汉水不相通,有人认为是地震使河改道所致。
¹¹羽民:传说中的南方国名。三十六国中有其名。以上昆仑四水,本于《山海经·海内西经》。
【译文】
黄河源出昆仑山的东北角,流进大海,进入禹所开通的积石山。赤水出自昆仑山东南角,向西南方向进入南海。丹泽的东面,弱水出自穷石山,到了合黎,弱水余波流进沙漠。横穿流沙,向南到达南海。洋水出自昆仑西北角,流进南海羽民国的南部。这四条大水,是天帝的神泉,用来调和各种药物,滋润万物。
【原文】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¹,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²。
【注释】
¹或:假令。倍:高诱注:假令高万里,倍之二万里。按,倍,疑通“凭”,登临义。
²太帝:天帝。
【译文】
昆仑山上的大丘,假令比它再高一倍,它叫做凉风之山,登上它可以长生不老;再往上比它高一倍,它叫做悬圃之山,登上它便有了神灵,能够呼风唤雨;再往上比它高一倍,便同上天相联系,登上它便可以成为神人,这就是所说的天帝的居室。
【原文】
扶木在阳州¹,日之所²。建木在都广³,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向⁴,盖天地之中也。若木在建木西⁵,末有十日⁶,其华照下地⁷。
【注释】
¹扶木:东方神木名,即扶桑。日所出之地。
²:形误。当为“(fèi)”,照耀义。
³建木:南方神木名。都广:南方山名。《文选·张衡〈思玄赋〉》注引《淮南子》作“广都”。
⁴向:通“响”,回声。
⁵若木:西方神木名。
⁶十日:十个太阳。其记载并见于《庄子·齐物论》、《楚辞·天问》、《山海经·海外东经》、《淮南子·本经训》、马王堆汉墓帛画等。
⁷华:光辉。
【译文】
扶木在东方的阳州,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建木在南方的都广之山,是许多天神上下的地方,日中时没有影子,呼唤时没有回音,大概是天地的正中央。若木在建木的西边,它的末端挂有十个太阳,它的光辉照耀着大地。
【原文】
九州之大,纯方千里¹。九州之外,乃有八殥²,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大泽³,曰无通⁴;东方曰大渚⁵,曰少海⁶;东南方曰具区,曰元泽⁷;南方曰大梦⁸,曰浩泽⁹;西南方曰渚资,曰丹泽¹⁰;西方曰九区,曰泉泽;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北方曰大冥,曰寒泽¹¹。凡八殥。八泽之云,是雨九州。
【注释】
¹纯:指边缘。
²殥:通“埏(yán)”,远。
³大泽:湖泽名。
⁴无通:湖泽名。
⁵大渚:东方海岛。
⁶少海:东方多水,故曰少海。
⁷元泽:王念孙《读书杂志》云:“元泽”当为“亢泽”。
⁸大梦:云梦。
⁹浩泽:大泽。浩,大。
¹⁰丹泽:其近丹水,故曰丹泽。
¹¹ 寒泽:北方多寒,故曰寒泽。
【译文】
九州的大的范围是,四个边各是千里。九州之外,还有八殥,也是边缘千里。东北方叫大泽,也叫无通;东方叫大渚,也叫少海;东南方叫具区,也叫元泽;南方叫大梦,也叫浩泽;西南方叫渚资,也叫丹泽;西方叫九区,也叫泉泽;西北方叫大夏,也叫海泽;北方叫大冥,也叫寒泽。共是八殥。八泽的云气,凝为雨水洒落在九州大地。
【原文】
八殥之外,而有八纮¹,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和丘²,曰荒土;东方曰棘林,曰桑野;东南方曰大穷,曰众女;南方曰都广³,曰反户⁴;西南方曰焦侥⁵,曰炎土;西方曰金丘⁶,曰沃野⁷;西北方曰一目⁸,曰沙所⁹;北方曰积冰¹⁰,曰委羽¹¹。凡八纮之气,是出寒暑,以合八正¹²,必以风雨。
【注释】
¹纮(hónɡ):维系。
²和(hé)丘:凤所自歌、鸾所自舞之地,名叫和丘,叫荒土。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等。
³都广:国名。因都广山而得名。
⁴反户:南方国名。其国在太阳之南,窗户向北开,故称。
⁵焦侥(yáo):矮人之国,长不满三尺。亦见于《山海经·海外南经》、《国语·鲁语》、《列子·汤问》等。
⁶金丘:西方属金,故为金丘。
⁷沃野:西方白,故曰沃野。沃,白。
⁸一目:国人一目,在面中央。
⁹沙所:流沙所出之地。一曰泽名。
¹⁰积冰:北方寒冰所积,故称积冰。
¹¹ 委羽:山名,在北极之阴,不见日。
¹²八正:八风之正。
【译文】
八殥的外面,还有八纮,四个边也各是千里。从东北方开始叫和丘,也叫荒土;东方叫棘林,也叫桑野;东南方叫大穷,也叫众女;南方叫都广,也叫反户;西南方叫焦侥,也叫炎土;西方叫金丘,也叫沃野;西北方叫一目,也叫沙所;北方叫积冰,也叫委羽。八纮范围的云气,可以产生寒暑不同的气候,并且合乎八风的方位,而必定用风雨来伴随。
【原文】
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¹;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之门²;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³;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⁴;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⁵;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⁶;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门⁷;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⁸。凡八极之云,是雨天下。八门之风,是节寒暑;八纮八殥八泽之云,以雨九州而和中土⁹。
【注释】
¹苍门:东北方属木,为青色之始,故叫苍门。
²开明之门:太阳所出之门。
³阳门:东南方纯阳用事,故曰阳门。
⁴暑门:南方盛阳所在,故曰暑门。
⁵白门:西南方金气用事,金色白,故曰白门。
⁶阊阖(chānɡ hé)之门:聚积万物而闭藏,故曰阊阖之门。阊,大。阖,闭藏。
⁷幽都之门:阴气玄冥将始用事,顺应阴气而聚积,故曰幽都之门。幽,闭合。都,聚集。
⁸寒门:寒气积聚之门。
⁹中土:冀州。
【译文】
八纮之外,还有八极。从东北方开始是方土之山,也叫苍门;东方叫东极之山,也叫开明之门;东南方叫波母之山,也叫阳门;南方叫南极之山,也叫暑门;西南方叫编驹之山,也叫白门;西方叫西极之山,也叫阊阖之门;西北方叫不周之山,也叫幽都之门;北方叫北极之山,也叫寒门。八极的云气,可以洒遍天下。八门所吹来的八方之风,它可以节制四季;八纮八殥八泽的云气,可以洒遍九州而滋润中原大地。
【原文】
东方之美者,有医毋闾之珣玕琪焉¹;东南方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²;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³;西南方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⁴;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珠玉焉⁵;西北方之美者,有昆仑之球琳、琅玕焉⁶;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⁷;东北方之美者⁸,有斥山之文皮焉⁹;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¹⁰,鱼盐出焉。
【注释】
¹医毋闾:在今辽宁北镇北,或称广宁山,主峰名望海山。亦见于《周礼·夏官·职方氏》、《尔雅·释地》等。珣玕琪:美玉名。玕,《道藏》本、《尔雅·释地》作“玗”。
²竹箭:又叫箭竹。一种坚硬的竹子,可为箭。
³梁山:在今湖南湘南。犀象:犀角、象牙。
⁴华山:即西岳华山。金石:金,美金。石,含玉之石。
⁵霍山:今山西霍县东南。珠玉:指夜光之珠,五色之玉。
⁶球琳、琅玕:皆美玉。
⁷“有幽都”句:古之幽都,在雁门以北,多牛羊马,出好筋角,可以为弓弩。
⁸东北方:《尔雅·释地》作“东方”。“北”字衍。
⁹斥山:在山东荣城石岛,因海滨广斥而得名。文皮:指虎豹之皮。
¹⁰岱岳:即泰山。
【译文】
东方出产的珍贵物产,有辽东医毋闾的美玉珣玗琪;东南方出产的珍贵的物产,有会稽山的竹箭;南方出产的贵重的物产,有湘南出产的犀角和象牙;西南方出产的宝贵的东西,有华山出产的黄金、美石;西方出产的宝贵的物产,有霍山的珍珠、宝玉;西北方出产的美好物产,有昆仑山的球琳、琅玕;北方出产的美好的物产,有雁门关以北的筋角做成的硬弓;东方出产的珍贵的物产,有斥山的虎豹五彩之皮;中央出产的美好的物产,有泰山一带出产的五谷、桑麻,鱼类和食盐也出产在这里。
【原文】
凡地形,东西为纬,南北为经¹。山为积德,川为积刑²。高者为生,下者为死³。丘陵为牡,溪谷为牝⁴。水员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⁵。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⁶。
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⁷,泽气多女⁸;障气多喑⁹,风气多聋¹⁰;林气多¹¹,木气多伛¹²;岸下气多肿¹³,石气多力¹⁴;险阻气多瘿¹⁵;暑气多夭¹⁶,寒气多寿;谷气多痹¹⁷,丘气多狂¹⁸;衍气多仁¹⁹,陵气多贪²⁰。轻土多利²¹,重土多迟²²;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²³,迟水人重²⁴;中土多圣人。皆象其气,皆应其类。故南方有不死之草,北方有不释之冰²⁵;东方有君子之国,西方有形残之尸²⁶。寝居直梦²⁷,人死为鬼;磁石上飞²⁸,云母来水²⁹;土龙致雨³⁰,燕雁代飞³¹;蛤蟹珠龟,与月盛衰³²。
【注释】
¹“东西”二句:纬,横线。经,纵线。
²“山为”二句:山仁惠,生出万物,故为“积德”。川水智慧,智主制断,故为“积刑”。
³“高者”二句:高者阳,主生。下者阴,主死。
⁴“丘陵”二句:丘陵高敞,属阳,故为牡;溪谷污下,属阴,故为牝。按,牡,本指雄性。牝,指雌性。
⁵“水员”二句:高诱注:员折,属阳。珠,阴中之阳。方折,属阴。玉,阳中之阴。皆按其类产生。按,员折,圆形而有波折。方折,方形而有波折。
⁶“清水”二句:清水澄,故生黄金。龙渊,龙所出游之渊。按,玉英,即玉的精华。
⁷山气:指山中云气。
⁸泽气:水泽雾气。
⁹障气:我国南方丛林中的湿热之气。障,同“瘴”。喑(yīn):哑。
¹⁰风气:风邪之气。
¹¹ 林气:森林中散发出来的湿润而寒凉的气体。(lónɡ):一种类似瘫痪的疾病。
¹²木气:不详。《史记·天官书》正义引作“水气多伛”。伛(yǔ):驼背。
¹³岸下气:指岸边潮湿之气。肿:王念孙《读书杂志》云:《太平御览·天部》十五引作“尰”。又引高注云:“岸下下湿,肿足曰尰。”按,尰(zhǒnɡ),即脚肿之类的疾病。
¹⁴石气:大山区的一种气体。
¹⁵瘿(yǐnɡ):类似粗脖子病。
¹⁶暑气:暑热之气。夭:夭折。
¹⁷谷气:深山峡谷中阴冷的气体。痹(bì):一种类似风湿麻木的病。
¹⁸丘气:丘陵地带的气体。狂:王念孙《读书杂志》:“狂”当作“尫”。《吕览·尽数》:“苦水所多尫与伛人。”按,尫(wānɡ),类似今鸡胸。
¹⁹衍气:指平原洼地一种气体。
²⁰ 陵气:山陵之气。
²¹ 轻土:质地疏松的土壤。利:敏捷。
²²重土:质地板结的土壤。
²³湍水:急流。
²⁴迟水:水流平缓。
²⁵“故南方”二句:南方湿热,故草有不死者。北方寒,故冰有不融化的。
²⁶“东方”二句:东方木德仁,故有君子之国。西方属金,金主断割,攻战之事,故有形残之尸。形残之尸,一说即《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神话人物刑天。
²⁷寝居:睡觉。直梦:所梦得到验证。
²⁸磁石:俗名吸铁石。
²⁹云母:矿石名。古人以此石为云之根,故称云母。《太平御览》卷八百八《珍宝部》七引注:“云母石可致水。”
³⁰土龙:古代天旱时扎制的求雨的工具。
³¹代:更替。
³²“蛤蟹”二句:古人认为,这些水生动物的肥瘦与月相盈亏变化有关。月望(十五日)则蚌蛤实;月晦(月末)则蚌蛤虚。本节记载,尚见于《大戴礼记·易本命》等。
【译文】
大凡地形位置,东西方向叫纬线,南北方向叫经线。高山生万物是积德的,大河冲刷万物是积刑的。高者为阳主管万物生长,低者为阴主管万物死亡。丘陵高属于阳性,溪谷低属于阴性。水纹圆形有波折者出珍珠,方形而有波折者藏美玉。清澈的水中有黄金,龙所栖息的深渊中有玉英。
土地按照各自的类别产生特性不同的人。所以山中云雾之气大多使人生男子,水泽之气多使人生女子;南方瘴疠之气使人变哑,风邪之气使人变聋;森林中寒湿之气使人软瘫,朽木之气使人驼背;岸边湿气使人脚肿大,石气使人多勇力;深山峡谷之气使人得粗脖子类病;酷热之气使人早死,寒冷之气使人长寿;空谷阴冷之气使人手脚麻木,丘陵地带的气体使人得鸡胸;平原之气使人仁慈,山陵之气使人贪婪。生活在质地疏松土地上的人行动迅速,生活在板结土地上的人行动迟缓;生活在清水边的人声音小,生活在混水边的人声音大;生活在湍急水边的人身体轻,生活在流速缓慢水边的人身体重,在中央土地上生活的多出圣贤之人。以上这些人大多和他们所处的地气相像,都和各自的类别相应。所以南方有四季常青的草木,北方有常年不化的冰雪;东方有君子之国,西方有刑天的尸体。睡觉时所梦与真实一样,人死后灵魂成为鬼;磁石可以向上飞,云母石可以生水;土龙可以使雨水降落,燕子、大雁相互交换往来时间;蛤蚌、螃蟹、珍珠、龟类,随着月亮盈亏而变化。
【原文】
是故坚土人刚¹,弱土人肥²;垆土人大³,沙土人细;息土人美⁴,耗土人丑⁵。食水者善游能寒⁶,食土者无心而慧⁷,食木者多力而奰⁸,食草者善走而愚⁹,食叶者有丝而蛾¹⁰,食肉者勇敢而悍¹¹,食气者神明而寿¹²,食谷者知慧而夭¹³,不食者不死而神¹⁴。凡人民禽兽万物贞虫¹⁵,各有以生,或奇或偶,或飞或走,莫知其情,唯知通道者能原本之¹⁶。
【注释】
¹坚土:土质坚硬。
²弱土:地力弱的土壤。肥:俞樾《诸子平议》:“肥”当作“脃”。《广雅·释诂》:“脆,弱也。”“脆”即“脃”之俗体。
³垆(lú)土:即黑土。
⁴息土:指沃土。
⁵耗(hào)土:贫瘠的土地。
⁶食水者:指鱼及水鸟之类。能:通“耐”,忍受。
⁷食土者:蚯蚓之类。慧:《孔子家语·执辔》、《大戴礼记·易本命》作“不息”。
⁸食木者:指熊罴之类。奰(bì):怒。又有壮大义。
⁹食草者:指麋鹿之类。
¹⁰食叶者:指蚕类。
¹¹ 食肉者:指虎豹鹰雕之类。
¹²食气者:指赤松子等练气的神仙家。一说是龟类。
¹³食谷者:指人类。
¹⁴不食者:古代指蓍草,用于占卜。
¹⁵贞虫:细腰蜂之类。按,“食水者”至“原本之”,亦见于《孔子家语·执辔》、《大戴礼记·易本命》等。
¹⁶知:《大戴礼记·易本命》、《孔子家语·执辔》无此字。
【译文】
因此土质坚硬的地区的人性格刚毅,地力差的地区的人柔弱;黑土地上生活的人高大,沙土地上生活的人瘦小;肥沃土地上的人漂亮,土地贫瘠地区的人丑陋。食水的鱼类、鸟类善于游泳并能耐寒,食土的蚯蚓类无心而不息,食木的熊罴之类多力而易怒,食草的麋鹿之类善奔跑而愚蠢,吃叶子的蚕类吐丝并能成蛾,食肉的虎豹类勇敢而强悍,食气的龟类神明而长寿,食五谷的人类聪明而短命,不需要食物的蓍草不死而有神灵。大凡人类、飞禽走兽及昆虫,各自都有用来生存的本领,有奇蹄、有偶蹄,有的飞行、有的奔走,没有办法知道它们形成的原因,只有通晓大道的人才能探求到它们的本原。
【原文】
天一地二人三¹,三三而九²,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十³,日主人,人故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二主偶⁴,偶以承奇,奇主辰,辰主月⁵,月主马,马故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斗⁶,斗主犬,犬故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时⁷,时主彘⁸,彘故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主音⁹,音主猿,猿故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主律¹⁰,律主麋鹿,麋鹿故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¹¹,星主虎,虎故七月而生。二九十八,八主风¹²,风主虫,虫故八月而化¹³。
鸟、鱼皆生于阴,阴属于阳¹⁴,故鸟、鱼皆卵生。鱼游于水,鸟飞于云,故立冬燕雀入海化为蛤¹⁵。万物之生而各异类。蚕食而不饮,蝉饮而不食,蜉蝣不饮不食¹⁶,介鳞者夏食而冬蛰¹⁷,龁吞者八窍而卵生¹⁸,嚼咽者九窍而胎生¹⁹。四足者无羽翼²⁰,戴角者无上齿²¹,无角者膏而无前²²,有角者指而无后²³。昼生者类父,夜生者似母。至阴生牝,至阳生牡。夫熊罴蛰藏,飞鸟时移。
【注释】
¹一:指阳。二:指阴。三:指天地生人。
²九:极阳数。下文八、七、六、五、四、三、二,皆以九乘之。
³日数十:指记日用十个天干表示。
⁴偶:双数。
⁵辰主月:即十二个月用十二辰表示。
⁶七:北宋本作“十”。《道藏》本作“七”。据正。斗:北斗。
⁷时:四时,即春、夏、秋、冬。
⁸彘(zhì):猪。
⁹音:五音。
¹⁰律:律吕,共十二律,六阳六阴。
¹¹ 星:星辰。二十八宿分配四方,每方七宿,故曰七主星。
¹²风:即八风。
¹³月:《说文》“风”字解作:“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许说是。《论衡·商虫》亦作“日”。
¹⁴阴属于阳:《大戴礼记·易本命》、《孔子家语·执辔》无“阴”字。卢辩注:生于阴者,谓卵生也。属于阳者,谓飞游于虚也。
¹⁵“故立冬”句:这是古人误解。亦见于《大戴礼记·夏小正》:“雀入于海为蛤。”蛤(ɡé),蚌类。
¹⁶蜉蝣:一种昆虫,生存时间极短。
¹⁷介鳞者:指鱼鳖之类。介,甲。
¹⁸龁(hé)吞者:鸟鱼之类。
¹⁹嚼咽者:指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和兽类。
²⁰ 四足者:指一部分兽类和两栖类。
²¹ 戴角者:指牛、羊、鹿等。
²²无角者:指猪类、熊类、猿类等。无前:高诱注指“肥从前起”。《大戴礼记·易本命》作“无前齿”。
²³指:《道藏》本作“脂”。《孔子家语·执辔》注亦引作“脂”。无后:高诱注指“肥从后起”。《大戴礼记·易本命》作“无后齿”。
【译文】
天为阳是一、地为阴是二、人生于天地是三,三乘三得九,九乘九得八十一,一主宰太阳,日干的数目是十,太阳主宰人类,人因此怀胎十月而出生。八乘九得七十二,二主管偶数,偶数又承接奇数,奇数主宰十二辰,十二辰主宰十二月,月主管马,马因此十二月怀胎而生。七乘九得六十三,三主管北斗,北斗主管犬,犬因此三个月怀胎而生。六乘九得五十四,四主管四季,四季主管猪,猪所以四月怀胎而生。五乘九得四十五,五主管五音,五音主管猿,猿因此五月怀胎而出生。四乘九得三十六,六主管十二律,十二律主管麋鹿,麋鹿因此六个月怀胎而生。三乘九得二十七,七主管星辰,星辰主管老虎,虎所以七个月怀胎而生。二乘九得十八,八主管八风,八风主管虫类,虫类因此八日变化一次。
鸟、鱼都是从阴中产生的,从属于阳,所以鸟、鱼之类都是卵生的。鱼在水中游弋,鸟在天空飞翔,所以立冬燕子、麻雀进入大海变成蚌蛤。万物的特性各自具有不同的类别。蚕吃桑叶而不饮水,蝉饮水而不食树叶,蜉蝣不吃也不喝,龟类、鱼类夏季觅食而冬季休眠,吞咽食物的鸟、鱼之类有八个孔洞而卵生,用牙齿嚼咽食物的人类和兽类有九个孔洞而胎生。四足的兽类和两栖类的动物没有翅膀,头上长角的牛、羊、鹿等动物没有上齿,没有角的猪、熊、猿等动物脂肪从前面起,有角的动物脂肪从后面长起。白天生下来的孩子类似父亲,夜里生下来的孩子像母亲。阴气达到极点就产生雌性,阳气达到极点就产生雄性。熊、罴冬季躲藏起来,飞鸟按照季节迁徙。
【原文】
是故白水宜玉,黑水宜砥¹,青水宜碧,赤水宜丹²,黄水宜金,清水宜龟。汾水濛浊而宜麻³,济水通和而宜麦⁴,河水中浊而宜菽⁵,雒水轻利而宜禾⁶,渭水多力而宜黍⁷,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平土之人慧而宜五谷⁸。
【注释】
¹砥(dǐ):质地细的磨刀石。
²丹:丹砂。
³汾水:源于山西管涔山,入黄河。
⁴济(jǐ):古济水源于王屋山,经大野泽,入渤海。今堙。
⁵中浊:王念孙《读书杂志》云:《太平御览·百谷部》五引此作“中调”。
⁶雒(luò):即洛水。
⁷渭水:源出甘肃鸟鼠山,进入陕西,入黄河。
⁸平土:平原。指中原。土,北宋本原作“大”。《道藏》本作“土”。据正。
【译文】
因此白水适宜产美玉,黑水适宜产细石,青水适宜产青绿色美玉,赤水适宜产丹砂,黄水适宜产黄金,清水适宜产龟类。汾河水混浊而适宜麻类生长,济水平和而适宜麦类生长,黄河水适中平和而适合豆类生长,洛河水轻流畅而适宜谷类生长,渭水汹涌多力而适宜黍子生长,汉水质重安流而适合竹子生长,江水肥厚仁慈而适宜稻子生长。平原之人聪慧而适宜五谷生长。
【原文】
东方川谷之所注,日月之所出。其人兑形小头¹,隆鼻大口²,鸢肩企行³,窍通于目⁴,筋气属焉。苍色主肝,长大早知而不寿⁵。其地宜麦,多虎豹。
【注释】
¹兑:通“锐”,上小下大。
²隆:高起。
³鸢(yuān)肩:像鸢一样的肩膀。即两肩上耸,象鸢栖息之状。企行:踮起脚后跟走路。
⁴窍:九窍。
⁵知:通“智”,智慧。
【译文】
东方是大川深谷水流所注入之处,也是太阳、月亮所升起的地方。东方之人体形尖、小脑袋,高鼻子、大嘴巴,肩膀像鸢一样、走路踮起脚跟,孔窍同眼睛相通,筋脉之气归属于它。东方青色主管肝,人个子高、成熟早而不长寿。那些地方适宜种麦子,多有虎豹栖息。
【原文】
南方阳气之所积,暑湿居之。其人修形兑上,大口决眦¹,窍通于耳,血脉属焉。赤色主心,早壮而夭。其地宜稻,多兕象²。
【注释】
¹决眦(zì):眼角皱裂。一说眼球突出。眦,眼眶。
²兕(sì):雌性犀牛。
【译文】
南方是阳气所聚积之处,酷热潮湿占据这个地方。那里生活的人高个子、上部尖,大嘴巴、眼角有皱折,孔窍同耳朵相通,血液经脉归属于它。南方红色主管心,人早成熟而死得也快。那个地区适宜种稻子,多独角兕牛和大象。
【原文】
西方高土川谷出焉,日、月入焉。其人面末偻¹,脩颈卬行²,窍通于鼻,皮革属焉。白色主肺,勇敢不仁。其地宜黍,多旄犀³。
【注释】
¹末偻(lǚ):指脊背句偻。此句疑有脱文。《庄子·外物》作:“末偻而后耳。”向宗鲁《淮南校文》云:《五行大义》五引《春秋文耀钩》曰:“西方高土,日月所入,其人面多毛。”
²卬:通“昂”。北宋本原作“印”。《道藏》本作“卬”。据正。
³旄(máo)犀:旄牛、犀牛。
【译文】
西方是高山大川产生之处,也是日、月落下的地方。那里的人脊背弯曲,长脖子、昂头走路,孔窍同鼻子相通,皮肤归属于它。西方白色主管肺,那里的人勇敢强悍、不讲仁慈。那个地方宜种黍,多出产旄牛和犀牛。
【原文】
北方幽晦不明,天之所闭也,寒冰之所积也,蛰虫之所伏也。其人翕形短颈¹,大肩下尻²,窍通于阴,骨干属焉。黑色主肾,其人憃愚禽兽而寿³。其地宜菽,多犬马。
【注释】
¹翕(xī)形:身体萎缩。翕,收敛。
²尻(kāo):脊骨的末端。
³“其人”句:王念孙《读书杂志》云:“憃愚”上不当有“其人”二字。“禽兽”二字,妄人所加也。《太平御览》引无此二字。憃(chōnɡ),愚蠢。
【译文】
北方是昏暗不见阳光之处,是被上天所封闭的地方,也是冰雪常年不化,蛰伏动物长期隐藏的地方。那里的人身体萎缩、短脖子,大肩膀、尻尾向下突出,孔窍同阴部相通,骨骼归属于它。北方黑色主管肾,那里的人愚笨但是能长寿。那个地方适宜种植豆类植物,多出产狗、马。
【原文】
中央四达,风气之所通,雨露之所会也。其人大面短颈¹,美须恶肥²,窍通于口,肤肉属焉。黄色主胃,慧圣而好治。其地宜禾,多牛羊及六畜。
【注释】
¹颈:《道藏》本作“颐”。指下巴、面颊。
²恶肥:指体内脂肪过多。恶,过分。
【译文】
中央是四面通达,八风、云气相通,雨露会合之处。那里的人大脸盘、短面颊,胡须很美、身体肥胖,孔窍同口相通,肌肉归属于它。中央黄色主管胃,那里的人聪明仁慧而善于治理国家。那个地方适宜种植谷物,多产牛羊及六畜。
【原文】
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故禾春生秋死¹,菽夏生冬死²,麦秋生夏死³,荠冬生中夏死⁴。木壮,水老,火生,金囚⁵,土死;火壮,木老,土生,水囚,金死;土壮,火老,金生,木囚,水死;金壮,土老,水生,火囚,木死;水壮,金老,木生,土囚,火死。
【注释】
¹“故禾”句:高诱认为,禾属木,春木王(wànɡ)而生,秋金王而死。
²“菽夏生”句:高诱认为,豆,属火。夏火王而生,冬水王而死。
³“麦秋生”句:高诱认为,麦,属金。金王而生,火王而死。
⁴“荠冬生”句:高诱认为,荠,属水。水王而生,土王而死。按,《说文系传》十三引此作“荠冬生夏死”。无“中”字。
⁵囚:被制服。此为五行休王理论。《天文训》有“生、壮、死”,五行相生,与此异。
五行生克图
【译文】
五行中木胜过土,土胜过水,水胜过火,火胜过金,金胜过木。因此禾苗春天生长秋天死亡,豆类夏天生长冬天枯死,麦类秋天生长夏天死亡,荠菜冬天生长夏天死去。木强盛,水干涸,火产生,金被制服,土死亡;火强盛,木枯死,土产生,水被制服,金死亡;土强盛,火衰弱,金产生,木被制服,水死亡;金强盛,土衰老,水产生,火被制服,木死亡;水强盛,金衰老,木产生,土被制服,火死亡。
【原文】
音有五声¹,宫其主也。色有五章,黄其主也。味有五变,甘其主也。位有五材²,土其主也。是故炼土生木,炼木生火,炼火生云,炼云生水,炼水反土³;炼甘生酸,炼酸生辛,炼辛生苦,炼苦生咸,炼咸反甘。变宫生徵,变徵生商⁴,变商生羽,变羽生角,变角生宫。是故以水和土,以土和火,以火化金,以金治木,木复反土,五行相治,所以成器用⁵。
【注释】
¹五声: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1、2、3、5、6。
²位:方位,东、西、南、北、中。五材:即金、木、水、火、土。
³“是故”五句:《淮南子》“五行相生”的记载有两种:“水生木”,见《天文训》。此为主流。本文“土生木”,为第二种。
⁴“变宫”二句:五音为正音,正音之外为变音。
⁵“是故”七句:《地形训》“五行相克”的记载有两种:“木胜土”,此为主流。“以水和土”,为第二种。
【译文】
乐音中有五声,宫是它的主音。色彩中有五章,黄是它的主色。味道中有五变,甘是它的主味。方位中有五材,土是它的主位。因此整治土可以生出木,冶炼木可以生出火,冶炼火可以生金,冶炼金可以生水,整治水可以返回到土;提炼甘可以生出酸,提炼酸可以生出辛,提炼辛可以生出苦,提炼苦可以生出咸,提炼咸又可以返回到甘。变宫隔八可以生出徵音,变徵隔八可以生出商音,变商可以生出羽音,变羽可以生出角音,变角可以生出宫音。所以用水可以调和土,用土可以调和火,用火可以熔化金,用金可以制服木,木又返回到土。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这就是成为器用的原因。
【原文】
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丈夫民、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羽民、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交股民、不死民、穿胸民、反舌民、豕喙民、凿齿民、三头民、脩臂民。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毛民、劳民。自东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句婴民、深目民、无肠民、柔利民、一目民、无继民¹。
【注释】
¹修股民:《说文》“股”指大腿。高诱注说“股”指脚”。天民:《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食谷,使四鸟。肃慎民:《山海经·海外西经》认为:肃慎之国,在白民北。而诸书言肃慎在东北。白民:高诱注:白身民。被发,发亦白。按,疑为今白种人。沃民:《山海经·大荒西经》:其国土地肥沃。女子民:《山海经·海外西经》: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丈夫民:《山海经·海外西经》:丈夫国,其为人衣冠带剑。奇股民:《山海经·海外西经》“股”作“肱”。一臂民:高诱注:其人一臂一手一鼻孔。三身民:高诱注:盖一头有三身。结胸民:指其国人胸部突起。羽民:《山海经·海外南经》:其为人长头,身生羽。(huān)头国民:《山海经·海外南经》: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裸国民:《吕览·求人》高诱注:裸民,不衣衣裳。三苗民:高诱注:三苗,国名。在豫章之彭蠡(lí)。按,即在今江西鄱阳湖一带。交股民:《山海经·海外南经》“股”作“胫”。不死民:《山海经·海外南经》:其为人黑色,长寿,不死。穿胸民:高诱注:胸前穿孔,达背。反舌民:《吕览·功名》高诱注一说:南方有反舌国,舌本在前,末倒向喉,故曰反舌。豕喙(huì)民:高诱注:其喙如豕。凿齿民:高诱注:吐一齿出口下,长三尺。三头民:高诱注:身有三头。脩臂民:高诱注:一国民皆长臂,臂长于身。大人国:高诱注:东南垆土,故大人。君子国:《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黑齿民:高诱注:其人黑齿,食稻,吃蛇,在汤谷上。玄股民:《山海经·海外东经》:玄股之国,其为人衣鱼,食鸥,使两鸟夹之。毛民:高诱注:其人体半生毛,若矢镞也。劳民:《山海经·海外东经》:劳民国在其北,其为人黑。或曰教民。跂踵(qí zhǒnɡ)民:高诱注:民踵不至地,用五指行走。句(jiǔ)婴民:《山海经·海外北经》:拘缨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深目民:《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方食鱼,名曰深目民之国。无肠民:《山海经·海外北经》郭璞注:为人长大,腹内无肠,所食之物直通过。柔利民:《山海经·海外北经》:柔利国,为人一手一足,反膝,曲足居上。一目民:《山海经·海外北经》:一目民,一目中其面而居。无继民:《山海经·海外北经》:无继之国在长股东,甚民人无后代。
【译文】
海外共有三十六国:从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丈夫民、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从西南至东南方,有结胸民、羽民、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交股民、不死民、穿胸民、反舌民、豕喙民、凿齿民、三头民、修臂民。从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毛民、劳民。从东北到西北方,有跂踵民、句婴民、深目民、无肠民、柔利民、一目民、无继民。
【原文】
雒棠、武人在西北陬¹,硥鱼在其南²。有神二人,连臂为帝候夜³,在其西南方。三珠树在其东北方⁴。有玉树在赤水之上。昆仑、华丘在其东南方⁵,爰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桃、甘、甘华⁶,百果所生。和丘在其东北陬⁷,三桑无枝在其西⁸,夸父、耽耳在其北方⁹。夸父弃其策,是为邓林¹⁰。昆吾丘在南方¹¹,轩辕丘在西方¹²,巫咸在其北方¹³。立登保之山¹⁴,旸谷榑桑在东方¹⁵。有娀在不周之北¹⁶,长女简翟¹⁷,少女建疵。西王母在流沙之濒¹⁸。乐民、拏闾在昆仑弱水之洲¹⁹。三危在乐民西²⁰,宵明、烛光在河洲²¹,所照方千里。龙门在河渊²²,湍池在昆仑²³,玄耀不周²⁴,申池在海隅²⁵,孟诸在沛²⁶,少室、太室在冀州²⁷。烛龙在雁门北²⁸,蔽于委羽之山²⁹,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后稷垅在建木西³⁰,其人死复苏,其半鱼,在其间³¹。流黄、民³²,在其北方三百里。狗国在其东³³。雷泽有神³⁴,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³⁵。
【注释】
¹雒棠、武人:高诱注:皆日所入之山名。按,雒棠,疑即《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雄棠”,为树名。
²硥(bànɡ)鱼:高诱注:硥鱼如鲤鱼。有神圣者,乘行九野,在无继民之南。按,疑即《山海经·海外西经》之“龙鱼”。
³候夜:在夜间放哨。本于《山海经·海外南经》: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尽十六人。
⁴三珠树:神木名。本于《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
⁵华丘:山名。又称“(jiē)丘”。见于《山海经·海外东经》:丘,爰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柳、甘柤、甘华,百果所生。
⁶爰:那里。遗玉:宝玉名。青马:神马名。视肉:异物名。《山海经·海外南经》郭璞注云: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杨桃:果名。甘樝(zhā):果似梨而有酸味。疑即甘楂。甘华:神木。
⁷和丘:高诱注:四方而高曰丘。鸾所自歌,凤所自舞,故曰和丘。
⁸三桑:木名。其木长百仞,无枝。
⁹夸父:炎帝后裔,曾逐日。一说为神兽。耽(dān)耳:高诱注:耳垂在肩上。或作摄。以两手摄耳,居海中。按,《山海经·海外北经》及《大荒北经》中有“聂耳之国”、“儋耳之国”。
¹⁰邓林:即桃林。《山海经·中山经》: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
¹¹ 昆吾:颛顼之后,夏朝人,楚之祖先。陶器发明者。
¹²轩辕:黄帝据有天下之号。
¹³巫咸:古代神巫。知天道,明吉凶。又《山海经·海外西经》: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¹⁴登保之山:为登天的阶梯之一。《山海经·海外西经》: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¹⁵榑(fú)桑:也作扶桑。太阳所出之地。
¹⁶有娀(sōnɡ):古代国名,在西北。
¹⁷简翟(dí):与下文的“建疵”,同为帝喾之妃。简翟为殷契之母。
¹⁸西王母:古代西方女神。《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¹⁹乐民、拏(ná)闾:西方国名。
²⁰ 三危:《括地志》载:三危山有三峰,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敦煌东南三十里。
²¹ 宵明、烛光:舜次妃所生之女。《山海经·海内北经》: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
²²龙门:山名,在今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间。
²³湍池:池名。水流湍急。
²⁴玄耀:水名,一说山名。正文“玄耀”下疑脱“在”字。
²⁵申池:池名。海隅:即海边。
²⁶孟诸:大泽名。在河南商丘东北。已堙。沛:汉初郡名。治所在相(今安徽濉溪北)。
²⁷少室、太室:河南嵩高山之两峰名。
²⁸烛龙:高诱注: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按,《楚辞·离骚》、《山海经·大荒北经》等亦有“烛龙”之记载。
²⁹委羽之山:在北极之阴,不见日之地。
³⁰后稷:名弃,周人始祖。垄:冢。建木:神木名。
³¹ “其人”三句:高诱注:南方人死复生,或化为鱼,在都广建木间。
³²流黄、民:疑为国名。《山海经·海内西经》有“流黄酆氏之国”,《海内经》有“流黄辛氏”。,《道藏》本作“沃”。
³³狗国:即狗封国。《山海经·海内北经》中有“犬封国”。郭璞注:生男为狗,女为美人。
³⁴雷泽:即今太湖。《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按,高诱注指今山东菏泽一带。
³⁵鼓:拍打。熙:通“嬉”,嬉戏。
【译文】
雒棠、武人在西北角,硥鱼在无继民南边。有两个神人,手臂相连给天帝放哨,在无继民西南方。三珠树在它的东北方。有玉树在赤水之上。昆仑、华丘在它的东南方,还有宝玉、神马、视肉、杨桃、甘楂、神木,是各种水果所出产的地方。神奇的和丘在无继民的东北角,百仞三桑在它的西边,夸父、耽耳国在它的北方。夸父丢弃了他的马鞭,便成为桃林。楚祖昆吾丘在南方,黄帝轩辕丘在西方,神巫在它的北面。站在上天的登保之山,旸谷、扶桑在东方。有娀国在不周山的北面,大女儿简翟、小女儿建疵居住在这里。西王母居于流沙边的昆仑山。乐民、拏闾居于昆仑弱水的小岛之中。三危山在乐民西边,舜女宵明、烛光在大河的小岛之上,光焰照射千里。龙门山在黄河的深渊之处,湍池在昆仑墟之中,玄耀在不周山,申池在东海边。孟诸泽在沛郡,少室、太室在中土冀州。烛龙在雁门山北边,被委羽之山遮蔽,终年不见太阳。它的神是人面龙身,而没有脚。后稷的坟冢在建木的西边,那里的人死后,能够复苏过来,有一半化为鱼,在建木之间。流黄、沃民,在它的北边三百里。狗国在它的东边。东方雷泽有神物,龙的身子人的头,拍打着肚子做游戏。
【原文】
江出岷山¹,东流绝汉入海²。左还北流,至于开母之北³。右还东流,至于东极⁴。河出积石,雎出荆山⁵,淮出桐柏山⁶,睢出羽山⁷,清漳出楬戾⁸,浊漳出发包⁹,济出王屋¹⁰,时、泗、沂出臺、台、术¹¹,洛出猎山¹²,汶出弗其¹³,流合于济。汉出嶓冢¹⁴,泾出薄落之山¹⁵,渭出鸟鼠同穴¹⁶,伊出上魏¹⁷,雒出熊耳¹⁸,浚出华窍¹⁹,维出覆舟²⁰,汾出燕京²¹,衽出熊²²,淄出目饴²³,丹水出高褚²⁴,股出嶕山²⁵,镐出鲜于²⁶,凉出茅卢、石梁²⁷,汝出猛山²⁸,淇出大号²⁹,晋出龙山结绌³⁰,合出封羊³¹,辽出砥石³²,釜出景³³,歧出石桥³⁴,呼池出鲁平³⁵,泥涂渊出山³⁶,维湿北流出于燕³⁷。
【注释】
¹岷山:为昆仑山南支巴颜喀拉山的分支,黄河、长江的分水岭。
²绝:经过。汉:汉水。
³开母:高诱注:开母山,在东海中。
⁴东极:东方极远之处。
⁵雎:北宋本原作“睢”。刘绩《补注》本作“雎(jū)”。于大成《地形校释》云:“睢”当为“雎”,即《水经》之沮水也。据正。按,为今石川河的一部分,源出陕西君宜。荆山:即北条荆山,在今陕西富平境内。
⁶桐柏山:在今河南、湖北交界处。
⁷睢(suī):古睢水受浚仪(今河南开封)浪荡水,今已堙没。羽山:地望不清。今江苏连云港、山东临沂等皆有“羽山”,与“睢水”不合。
⁸清漳:有两源。东源出自今山西昔阳西南,西源出自山西和顺八赋岭,在左权汇合。楬(jié)戾:山名。在今山西长治市一带。
⁹浊漳:有三源。西源出自山西沁县西北千峰岭;南源出自长子西南发鸠山;北源出榆社北。发包:又名发鸠山,为太行山分支。
¹⁰济:济水。分黄河南、北两部分。黄河之北部分源出河南济源西王屋山。王屋:位于今山西阳城、垣曲、河南济源三县间。
¹¹ 时:时水。源出山东临沂西南的乌河。泗:源出山东泗水东蒙山。沂:源出山东沂源鲁山。臺、台、术:高诱注:皆山名。处则未闻也。
¹²洛:指陕西北部大河北洛河。北洛河入渭河。猎山:即今山西北部白于山一带。
¹³汶:即大汶河。源出山东莱芜北七十里马耳山。弗其:俞樾《诸子平议》疑“弗其”二字为“马耳”之误。高诱原注中指的是东汶河,误。
¹⁴汉:即西汉水。嶓冢(bō zhǒnɡ):在今甘肃天水、礼县一带。
¹⁵泾:泾水有两源。北源出甘肃平凉,南源出甘肃华亭,至泾川合入渭水。薄落之山:又称笄头山。在甘肃平凉西,属崆峒山。
¹⁶渭:源出今甘肃渭源西北鸟鼠山。鸟鼠同穴:山名。《山海经·海内东经》载: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
¹⁷伊:伊水源于河南熊耳山。上魏:高诱注:山名也。处则未闻。按,当是熊耳山之一峰。
¹⁸雒:今称洛河。源出山西洛南,沿熊耳山东南方向入黄河。伊、洛二水分别源于熊耳山两侧。
¹⁹浚:古浚水在今河南开封(古称浚仪)、浚县、濮阳一带,因黄河多次泛滥而堙没。华窍:位置未详。
²⁰ 维:即潍河。源出今山东五连西南的箕屋山。覆舟:地望未明。一说即箕屋山。
²¹ 汾:汾水源出山西宁武管涔山。燕京:即管涔山。
²²衽(rèn):未明。(fén)熊:未明。
²³淄(zī):淄水源出山东莱芜鲁山。目饴(yī):地望未明。
²⁴丹水:即丹江。源于今陕西商县冢领山。高褚(zhǔ):一名冢领山。
²⁵股:未明。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曰:“股”疑当为“般”。按,般水出自山东淄博淄川一带。嶕(jiāo)山:未明。
²⁶镐(hào):未明。鲜于:未明。
²⁷凉:未明。茅卢、石梁:地望未明。
²⁸汝:汝水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猛山:在今河南舞阳、汝南一带。
²⁹淇:淇水出自今河南辉县淇山。大号:即今淇山。
³⁰ 晋:晋水源出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分北、中、南三源,东流入汾河。龙山:一名悬瓮山,又名结绌山。结绌:北宋本、《道藏》本“绌”作“给”。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曰:“结给”当作“结绌”。《水经·晋水注》:《晋书·地道纪》及《十三州志》并言晋水出龙山,一云出结绌山,在晋阳西北。按,“给”字误。当正。
³¹ 合:合水源出陕西合阳北,东南流入黄河。封羊:未明。
³²辽:辽河有两源。东辽河源出吉林东辽县萨哈岭,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源出内蒙古克什克腾。砥石:地望未明。
³³釜:即今滏阳河。源于河北磁县西北釜山。景:景山即釜山。
³⁴歧:通“岐”,岐水,源出今陕西凤翔一带。石桥:未明。
³⁵呼池:池、沱上古音声纽、韵部相同,即滹沱河。源出山西繁峙东之泰戏山。鲁平:地望未明。
³⁶泥涂渊:水名。地望未明。(mán)山:未明。
³⁷维湿:水名。燕:即燕山。
【译文】
长江之源出岷山,向东流经过汉水入海。左拐返回向北流,到达东方的开母山之北。向右拐返回向东流,到达东方极远之处。黄河出自积石山,雎水出自荆山,淮水出自桐柏出,睢水出于羽山,清漳出自楬戾山,浊漳河出于发包山,济水出自王屋山,时水出乌河,泗水源于东蒙山,沂水出于鲁山,北洛河出于猎山,大汶河出于弗其山,向西汇流入到济水。西汉水出自嶓冢山,泾水北源出自薄落之山,渭水源于鸟鼠同穴山,伊水源于上魏山,雒河出自熊耳山,浚水出自华窍,潍河出自覆舟山,汾水出自燕京山,衽水出自熊,淄水出自鲁山,丹水出自高褚山,股水出自嶕山,镐水源于鲜于,凉水出自茅卢石梁,汝水出于猛山,淇水出自大号山,晋水出自结绌山,合水出自封羊山,辽水出自砥石山,釜水出自景山,岐水出自石桥,呼池河出自鲁平山,泥涂渊出自山,维湿向北流出于燕山。
【原文】
诸稽、摄提¹,条风之所生也;通视²,明庶风之所生也;赤奋若³,清明风之所生也;共工⁴,景风之所生也;诸比⁵,凉风之所生也⁶;皋稽⁷,阊阖风之所生也;隅强⁸,不周风之所生也;穷奇⁹,广莫风之所生也。
【注释】
¹诸稽、摄提:天神之名。分管东北方。
²通视:天神,分管东方。
³赤奋若:天神,分管东南。
⁴共工:天神,人面蛇身,分管南方。
⁵诸比:天神,分管西南方。
⁶风:北宋本原作“也”。《道藏》本作“风”。据正。
⁷皋稽:天神,分管西方。
⁸隅强:天神,分管西北方。
⁹穷奇:天神,分管北方。
【译文】
东北方天神诸稽、摄提,是主管条风所发生的神;东方天神通视,是主管明庶风所发生的神;东南方天神赤奋若,是主管清明风所发生的神;南方天神共工,是主管景风所发生的神;西南方天神诸比,是主管凉风所发生的神;西方天神皋稽,是主管阊阖风所发生的神;西北方天神隅强,是主管不周风所发生的神;北方天神穷奇,是主管广莫风所发生的神。
【原文】
生海人¹,海人生若菌,若菌生圣人,圣人生庶人,凡者生于庶人²。羽嘉生飞龙³,飞龙生凤皇,凤皇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毛犊生应龙⁴,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介鳞生蛟龙⁵,蛟龙生鲲鲠,鲲鲠生建邪,建邪生庶鱼,凡鳞者生于庶鱼。介潭生先龙⁶,先龙生玄鼋,玄鼋生灵龟,灵龟生庶龟,凡介者生庶于龟⁷。煖湿生⁸,煖湿生于毛风,毛风生于湿玄⁹,湿玄生羽风,羽风生煗介,煗介生鳞薄,鳞薄生煖介¹⁰。
五类杂种兴乎外¹¹,宵形而蕃¹²。
【注释】
¹(bá):北宋本原作“突”。《道藏》本作“”。据正。俞樾《诸子平议》认为“”字为“胈”字之误。胈(bá),指人身细毛。这里指人类之祖。
²:北宋本原作“容”。刘绩《补注》本作“”。据正。
³羽嘉:鸟类的祖先。飞龙:龙有翼者。
⁴毛犊:兽类祖先。
⁵介鳞:以下文推之,当作“鳞薄”。鱼类祖先。
⁶介潭:龟类祖先。
⁷生庶于龟:刘绩《补注》本作“生于庶龟”。当正。
⁸:北宋本原作“容”。刘绩《补注》本作“”。据正。
⁹湿玄:动物类的共同祖先。湿,指潮湿的气体。玄,指极细微的物质。
¹⁰煖(nuǎn)介:以文义推之,当作“介潭”。煖,《说文》:“温也。”煗,《说文》:“温也。”《集韵》缓韵:“煗,或作煖、暖、煗。”知煖、煗同。煗介即煖介。“煗介生鳞薄”,“鳞薄”岂能再生“煖介”?
¹¹五类:指上述的人类、兽类、鸟类、鱼类、龟类。
¹²宵:《道藏》本作“肖”。肖,像。蕃:繁殖。
【译文】
胈生出海人,海人生出若菌,若菌生圣人,圣人生出庶人,凡是胈者一直发展到庶人。羽嘉生出飞龙,飞龙生出凤凰,凤凰生出鸾鸟,鸾鸟生出庶鸟,凡是有羽毛类一直发展到庶鸟。毛犊生出应龙,应龙生出建马,建马生出麒麟,麒麟生出庶兽,凡是兽类一直发展到庶兽。鳞薄生出蛟龙,蛟龙生出鲲鲠,鲲鲠生出建邪,建邪生出庶鱼,凡是有鳞类一直发展到庶鱼。介潭生出先龙,先龙生出玄鼋,玄鼋生出灵龟,灵龟生出庶龟,凡是有甲壳类一直发展到庶龟。煖湿生出胈,煖湿又从毛风中产生,毛风从湿玄中产生,湿玄又产生了羽风,羽风生出煗介,煗介生出鳞薄,鳞薄生出介潭。
五类不同种类的动物在自然界兴盛起来,它们的形体来源相似,而各自朝不同方向发展。
【原文】
日冯生阳阏¹,阳阏生乔如,乔如生干木,干木生庶木,凡根拔木者生于庶木²。根拔生程若,程若生玄玉,玄玉生醴泉,醴泉生皇辜,皇辜生庶草,凡根茇草者生于庶草。海闾生屈龙³,屈龙生容华⁴,容华生蔈⁵,蔈生萍藻,萍藻生浮草,凡浮生不根茇者生于萍藻。
【注释】
¹日冯:木类祖先。
²根拔:根生之草的祖先。王念孙《读书杂志》认为“根拔”二字为衍文。拔,通“茇”,草根。
³海闾:藻类祖先。
⁴容华:即芙蓉草花。
⁵蔈(biāo):水中无根的草。根据以上两则记载,可以制成如下图示。
(注:虚线部分未见记载,属推断。)
【译文】
日冯生出阳阏,阳阏生出乔如,乔如生出干木,干木生出庶木,凡是木类一直发展到庶木。根茇生出程若,程若生出玄玉,玄玉生出醴泉,醴泉生出皇辜,皇辜生出庶草,凡是草类一直发展到庶草。海闾生出屈龙,屈龙生出容华,容华生出蔈,蔈生出萍藻,萍藻生出浮草,凡是浮游植物无根的一直发展到浮草。
【原文】
正土之气也¹,御乎埃天²。埃天五百岁生缺,缺五百岁生黄埃,黄埃五百岁生黄³,黄五百岁生黄金⁴,黄金千岁生黄龙,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黄海。
【注释】
¹正土:及下文偏土、牡土,弱土、牝土,分别代表五方之土,即中央之土、东方之土、南方之土、西方之土、北方之土。也:下文皆无此字。疑衍。
²御:进,上升。埃天:中央之土所产生的气。“埃天”及下文清天、赤天、白天、玄天,是指五方之土所产生的气。
³“埃天”三句:王念孙《读书杂志》云:“生黄埃,黄埃五百岁”八字为衍文。缺,及下文青曾、赤丹、白礜、玄砥,是秦汉炼丹家常用的五种矿物。缺,通“砄”。疑指雄黄。黄(hònɡ),及下文青、赤、白、玄,指的是不同颜色的“汞”。《说文》:“,丹沙所化为水银也。”
⁴黄金:“黄金”及下文青金、赤金、白金、玄金,指汞与金矿石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的颜色。
【译文】
中央正土之气,形成了埃天。埃天五百年后产生砄,砄五百年后转化成黄埃,黄埃五百年生成黄,黄五百年生成黄金,黄金千年生出黄龙,黄龙潜藏生出黄泉。黄泉的雾气,上升成为黄云,阴气、阳气相互迫近便成为雷,剧烈碰撞便成为电,上面的云气靠近下面的,流水就形成了,并汇合到黄海之中。
【原文】
偏土之气,御乎清天¹。清天八百岁生青曾²,青曾八百岁生青,青八百岁生青金,青金八百岁生青龙,青龙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为青云,阴阳相薄为(云)雷³,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青海。
【注释】
¹清天:王念孙《读书杂志》:“清天”当为“青天”。指东方之天。《太平御览》卷七十《地部》三十五引此正作“青天”。
²青曾:又叫曾青、空青、白青、石胆、胆礬,即天然硫酸铜。
³云:刘绩《补注》本无。当衍。
【译文】
东方偏土之气,形成了青天。青天八百年生出青曾,青曾八百年生出青,青八百年生出青金,青金八百年生出青龙,青龙潜藏便生出青泉。青泉的雾气,上升成为青云,阴气、阳气相互迫近便成为雷,激烈碰撞便成为电,上面的云气靠近下面的,流水就形成了,并汇合到青海之中。
【原文】
牡土之气,御于赤天。赤天七百岁生赤丹,赤丹七百岁生赤丹¹,赤丹七百岁生赤金,赤金千岁生赤龙,赤龙入藏生赤泉。赤泉之埃,上为赤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赤海。
【注释】
¹赤丹:即丹砂。
【译文】
南方牡土之气,形成了赤天。赤天七百年生出赤丹,赤丹七百年生出赤,赤七百年生赤金,赤金千年生赤龙,赤龙潜藏生出赤泉。赤泉的雾气,上升成为赤云,阴气、阳气相互迫近便成雷,剧烈碰撞便成为电,上面的云气靠近下面的,流水就形成了,并汇合到赤海之中。
【原文】
弱土之气,御于白天。白天九百岁生白礜¹,白礜九百岁生白,白九百岁生白金,白金千岁生白龙,白龙入藏生白泉。白泉之埃,上为白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白海。
【注释】
¹白礜(yù):一种有毒的矿物,也称毒砂,即硫砒铁矿。
【译文】
西方弱土之气,形成了白天。白天九百年生出白礜,白礜九百年生出白,白九百年生出白金,白金千年生出白龙,白龙潜藏生出白泉。白泉的雾气,向上成为白云,阴气、阳气相互迫近便成为雷,剧烈碰撞便成为电,上面的云气靠近下面的,流水就形成了,并汇合到白海之中。
【原文】
牝土之气,御于玄天。玄天六百岁生玄砥,玄砥六百岁生玄砥¹,玄砥六百岁生玄金,玄金千岁生玄龙,玄龙入藏生玄泉。玄泉之埃,上为玄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玄海。
【注释】
¹玄砥(dǐ):一种黑色矿物。
【译文】
北方牝土之气,形成了玄天。玄天六百年生出玄砥,玄砥六百年生玄,玄六百年生玄金,玄金千年生玄龙,玄龙潜藏生出玄泉。玄泉的雾气,向上成为玄云,阴气、阳气相互迫近成为雷,剧烈碰撞便成为电,上面的云气靠近下面的,流水就形成了,并汇合到玄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