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杜預長曆置閏之失
通鑑外紀目録云:「杜預長曆案:王隱晉書曰:「杜預著春秋長曆,至老乃成,摯虞賞之。」經義考云:「已佚。」今四庫書從永樂大典裒集成書。既違五歲再閏,又非歸餘於終,但據春秋經傳,考日辰朔晦,前後甲子不合則置一閏,非曆也。」春秋分記全云:「程公説作。」云:「長曆於隱元年正月朔則辛巳,二年則乙亥。諸曆之正皆建子,而預之正獨建丑焉。日有不在其月,則改易閏餘,彊以求合。故閏月相距,近則十餘月,遠或七十餘月。」劉羲叟起漢元以來爲長曆,通鑑目録用之。
【閻按】春秋長曆論止有言「當順天以求合,非爲合以驗天」二語是。
【集證】大衍曆議:「列國之曆,不可以一術齊矣。而長曆日子不在其月,則改易閏餘,欲以求合。故閏月相距,近則十餘月,遠或七十餘月,此杜預所甚繆矣。夫合朔先天,則經書日蝕以糾之。中氣後天,則傳書南至以明之。其在晦、二日,則原乎定朔以得之。列國之曆或殊,則稽於六家之術以知之。此四者,皆治曆之大端,而預所未曉也。」
【元圻案】文元年正義曰〔一〕:「春秋之世,曆法錯失。杜惟勘經傳上下日月以爲長曆,若日月同者,則數年不置閏,若日月不同,須置閏乃同者,則未滿二十二月頻置閏,所以異於常曆。釋例云:『據經傳微旨,考日辰晦朔,以相發明,爲經傳長曆,未必得天,蓋春秋當時之曆也。』」據杜此言,正是爲合以驗天,非順天以求合也。〇通鑑外紀,注見卷五四十一頁〔二〕。四庫全書别史類提要曰:「恕是書摭周威烈王以前事跡爲外紀,又著目録,年經事緯,上列閏朔天象,下列外紀之卷數,悉與司馬光通鑑目録例同。」〇書録解題三:「春秋分記九十卷,卭州教授眉山程公説伯剛撰。以春秋經傳倣司馬遷書,爲年表、世譜、曆、天文、五行、地理、禮樂、征伐、官制諸書,自周、魯而下及小國夷狄皆彙次之。時有所論發明,成一家之學。公説積學苦志,早年登科,值逆曦之亂,憂憤以死,年纔三十七。」〇經義考云未見,今四庫書著録。〇劉羲叟,字莊輿,恕之子。陳振孫曰:「司馬公通鑑目録倣史記年表,年經國緯,用劉羲叟長曆氣朔,而撮新書精要散於其中。」
〔一〕「元年」,原作「五年」,據四庫本春秋左傳注疏卷一七文公元年改。
〔二〕按見本書卷五第九七「孔悝鼎銘」條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