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
却说大金人马,抢过东昌府来,看看到清河县地方,只见官吏逃亡,城门昼闭,人民逃窜,父子流亡。但见:烟尘四野,日蔽黄沙。封豕长蛇,互相吞噬;龙争虎斗,各自争强。皂帜红旗,布满郊野;男啼女哭,万户惊惶。强军猛将,一似蚁聚蜂屯;短剑长枪,好似森林密竹。一处处死尸朽骨,横三竖四;一攒攒折刀断剑,七断八截。个个携男抱女,家家闭户关门。十室九空,不显乡村城郭;獐奔鼠窜,那存礼乐衣冠。
——第一百回
按理说,西门庆一死,《金瓶梅》再无可观之处,后二十回顿成鸡肋。有鉴于此,作者在书中安排了两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一为春梅,作者在前八十回中让她锋芒初试,至七十五回突然发动,由此进入“春梅正传”,使得前后之文连接得天衣无缝;一为陈敬济,由陈敬济与春梅的故事引出冯金保、韩爱姐等“新人”。意只为收结全书,却在叙事上翻新出奇,且越翻越奇。由此,我们也可以这么说,《金瓶梅》之后二十回,乃是一边“结旧”,一边“出新”。两者并行不悖,使得后二十回文字,同样花团锦簇。既无勉强草率之感,也无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之忧。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作者在结构上深谋远虑、织体细密的匠心。
而《红楼梦》之所以没能写完,固然有很多现实的因素,但若为作者曹雪芹着想,我以为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居然全书未完,似乎也有文体和结构上的苦衷。也就是说,曹雪芹在归结《红楼梦》之时,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难。若仅仅写一个“散”字,不过是泛泛交代,味同嚼蜡,何况早有《金瓶梅》在前,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若要像《金瓶梅》那样翻新出奇,《红楼梦》恐怕难以做到。因为《红楼梦》叙事线索及人物情节之复杂,远不是《金瓶梅》可以比拟的。胡河清先生曾说,《红楼梦》之未完,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不可能写完的,可以说极有见地。
由曲终人散而归入佛道,是《金瓶梅》预先设定的意图。这一过程要令人信服,生死无常、逸豫亡身一类的情节自然必不可少。可以说,《金瓶梅》在这方面做了耐心而细致的铺垫,通过否定现实,来悟道色空。然而,除了“因色空而悟道”的基本情节之外,作者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外在的推动力。因《金瓶梅》假托于宋代的历史,有一个现成的“外力”可资利用,那就是金兵犯境所导致的国破家亡、山河沦陷。因此,《金瓶梅》将亡国之变的“陆沉”,作为全书收结的最后一个悲剧性的动力,可谓得天独厚,力透纸背。
作者所写的“陆沉”,虽说发生在宋代,但何尝不是几十年后明代灭亡的先兆。当我们读到吴月娘穿着百姓的衣裳,仅有男女五口,混杂在逃亡的人流中奔出城门,来到空旷的十字路口,惘然不知所之的时候,立刻会想起《百年孤独》的结尾——当奥雷里亚诺破译了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这个世界的“终极秘密”向他呈现的同时,周遭的现实世界也正为飓风所抹去。
普静禅师身披紫褐袈裟,手执九环锡杖,于兵荒马乱之中,立于十字路口,要为狼奔豕突的吴月娘指点迷津。
陆沉的同时,禅机亦现。
国破家亡的巨祸奇劫,作者似乎无意展开正面描述,它仅仅是作为普静渡脱孝哥的契机而出现的。如果套用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的说法,也可以这么说:靖康之乱,是为《金瓶梅》收结全书而特意发生的历史事件。
在中国传统社会,从一般百姓的立场而言,他们所关心的并非是江山易姓、疆土谁属,而是天下何日得以安定。所以吴月娘在逃亡途中,并未像王六儿、韩爱姐那样南下湖州,而是仅仅在永福寺住了十日光景,天下即重现太平,月娘还家复业,安然度岁。以作者的“佛眼”来看,“天道”的循环,周而复始。所谓奇劫巨祸,犹如日月之食,不过是内在于天道循环中的云翳雾影。一旦天下复归于澄明,重获安宁不过是瞬息之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