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三个就是家庭和社会的关系。讲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其实和前面讲到的“中美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都是有联系的。为什么当今世界会形成一个中国人挣钱美国人花的格局呢?为什么中国总是要靠政府的投资来发展经济呢?其实这跟中国的社会结构是有关系的。中国的消费增长比较慢,储蓄率高,最主要的储蓄是三块:一是养老,二是子女教育,三是住房。而这三种储蓄目的都跟中国家庭养老文化是有关系的。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个人和家庭化解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家庭成员就特别需要为老年人养老和医疗而储蓄,或者在自己年轻时为老年时期额外储蓄。子女教育是父母的投资,为的是养儿防老,所以,必须留出一块来投资子女教育,这一块储蓄就是比西方家庭多出来的。特别是当只有一个孩子时,家庭更愿意加大子女的教育投入。还有一块储蓄是包含隔代目标的,中国人还得为子女买房子存一笔钱。我们要反思什么呢?中国的家庭承担了过多西方国家由社会承担的功能,如果我们要用社会的职能来替代家庭的功能的话,第一是完善社会保障;第二是教育要靠学生贷款,要靠公共的投入来降低学费;第三是住房,通过廉租房制度等降低住房负担。只有这些结构性的调整做到了,才能真正改变中国现在的高储蓄低消费模式。
顺便要说一句的是,中国城市的服务业之所以发展不起来,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太节俭,不愿意花钱消费服务。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有钱的没时间,有时间的没钱”。服务业的消费从低端的洗头洗脚到高端的看歌剧、演唱会等,都是既要花钱也要花时间的。一方面,服务的需求是等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会有的,同时,服务消费是和生产同时发生的,因此是要花时间的。而中国现在的情况是白领们虽然年收入十几、二十几万,但一天到晚累得要死,所以没有时间去看电影什么的。反过来,有大把大把时间的人又没钱去消费。所以,政府政策要推动消费模式的转型。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也许时机不太好,但是从方向上来说,却是有道理的,比如对于加班的额外工资补贴是提出更高的要求了,同时,对普通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也加强了。如果能够让有钱的人更加有时间,让有时间的人更加有钱,那么我们的消费模式就有望转变过来。
当前的经济危机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次危机也是我们推动上面讲的三大关系转变的一个很好的时机。其实,好好琢磨一下的话,这三大关系是联系在一起的。我刚才是从“中美关系”先讲的,其实也可以倒过来先从消费模式来讲。如果中国的消费模式有所转变,居民也不再存那么多钱了,那么,经济的发展就将更多地靠消费来推动,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将得以改变,而出口换来的外汇盈余增长就可以得到遏制,全球经济失衡的基础也将得以改变,中国人一边生产一边储蓄,美国人一边消费一边借钱的局面就可以逐渐成为历史。
中国经济需要防衰退,更要防倒退
经济危机深不可测,防衰退成了全球第一要务。但是,如果是以“倒退”的方式防衰退,那么,表面的危机可以很快地过去,更大的危机却将悄悄来临。我的观察是,正当近期各项经济指标都显示中国可能早于世界上的其他大国走出危机的底部时,我们却正在某些方面经历着不易觉察的三个倒退—以政府取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国进民退”,以及以效率换平衡。
危机来临,政府救市,短期里没有更好的办法。没错,政府在危机面前总该做些什么。但是,政府究竟能做什么,不能被夸大啊!仅以凯恩斯理论的乘数效应为例,要知道,这在国外至今仍然是一个争议颇大的问题。事实上,有一大批持反对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政府支出乘数可能根本就是个“幻觉”。其中的道理其实也不复杂。政府增加支出,就要借钱。如果老百姓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就会想,未来政府迟早是要还钱的,那时候,它一定会增加税收来还钱。所以,老百姓不会只顾着现在政府支出增加了,自己钱多了,就去消费,他如果想到未来政府会增加税收,那么,他就可能把增加的收入存起来。这时,政府支出的放大效应就可能完全是零。当然,现实生活中,老百姓不会有那么完美的理性预期,实际上,乘数效应还是存在的,可惜,从经验证据来看,乘数效应并不大,在发达国家仅略高于1,在中国乘数效应稍大一点,但也大不到哪里去。
短期里,政府救急,因为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那么长期呢?要知道,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政府并不会比市场做得更好啊。绝大多数有关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都发现,如果将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一个解释变量,那么,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的。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发挥民间的力量才能保证更高?增长。在中国,政府在增加投资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但是,我们要知道,政府主要是作用于经济的供给方,其功能是增加产能,问题是,今天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恰恰是产能已经过剩。如果我们忘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的基本问题是供给过剩,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继续以增加投资来拉动增长,那么,当短期的危机过去了,等待我们的将是下一个泡沫!再来谈谈研究,我和我的同事曾经用中国的数据研究过政府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的结论是,中国的政府支出的确推动了投资,但是,当投资被给定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越高,对经济增长越不利,在这一点上,中国并不是一个例外!(在这里,我恨不能多加几个“!”来提醒人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