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恋中攀登仇恨的高峰
五仁月饼好吃还是蛋黄月饼好吃 ?
国产片好看还是美国片好看 ?
北大好还是清华棒 ?
在网络上 , 只要你放置两组看似对立的观点 , 人们很快就会 “站队 ”。
一开始只是温和的断言 :
“五仁月饼好 。”
“我喜欢吃蛋黄月饼 。”
……
但很快语言就会变得激烈 , 剑拔弩张 , 一言不合 , 立马 “开撕 ”。
“当然是国产片好 。”
“美国片比国产片好一百倍 。”
“美狗才看好莱坞 。”
“土鳖才看国产片 。”
……“北大好 。”
“清华好 。”
“北大的月亮都比清华圆 。”
“呸 ! 清华的学渣都比北大的学霸强 。”
……
如果有人超然一点 , 很可能会受到两派共同的指责 。
“没在清北读过书 , 别说话 。”
“没人把你当哑巴 , 滚 。”
人的本性喜好拉帮结派 , 甚至不惜 “互拉仇恨 ”, 其中的根源在于人的自恋 。
当生命中缺乏一个终极的敬仰对象 , 人就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置于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 , 形成无法抑制的自恋 。自恋让人总是自觉优越 : 或是出生的优越 、种族的优越 , 或是智力的优越 、知识的优越 , 或是财富的优越 、阶层的优越 ,或是地域的优越 、口音的优越 , 甚至是道德的优越 、宗教的优越 。正是这种自我的优越感使得人类冲突不断 。无论是儒家的 “华夷之辨 ”, 清政府的 “非我族类 , 其心必异 ”, 本质上都是人类自恋的产物 。
自恋让人很容易发现并放大他人的问题 , 但却很少会反思自己也犯着相同的问题 。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 ,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我们很容易记起近代史的屈辱 与伤害 , 但很少愿意思考我们曾经对外族 , 甚至是同胞犯下的罪过 。
自恋让人执着于对他人的利用 , 所有的人际交往都只是在满足自我的需要 。如果他人不再有利用价值 , 人的 “爱 ”也就会消失殆尽 。因此 , 我们很容易记住对他人的恩惠 , 却很容易忘记他人对自己的恩情 。
自恋让人缺乏安全感 。人知道自己的有限 , 无法主宰未来 , 但自恋让人靠不断的自我提升来对抗对未来的焦虑 。只不过不断的自我成功带来的却是更大的不安全感 , 以及对同类更深的敌意 。人们总是在贪图虚名 , 互相嫉妒 。在人的眼中 ,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竞争对象 , 没有朋友 , 只有敌人 。
正是自恋 , 让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仇恨 。仇恨带来恐惧 ,恐惧又带来更多的仇恨 。
恐惧让人选择结盟 , 盟友都是具有相同优越感的人 , 如共同的出生地 , 共同的种族 , 共同的国别 。 “物以类聚 , 人以群分 ”, 盟友们在对抗其他群体中获得了短暂的安全 , 并让优越感得以强化 , 通过对敌人的 “同仇敌忾 ”深化了盟友的自我优越感 。
然而 , 这种安全极不稳定 。一方面 , 结盟会让群体之间的冲突加大 , 产生更大的仇恨 ; 另一方面 , 人自恋与仇恨的 天性也会在盟友内部形成新的派别 、新的冲突 、新的仇恨 。一个仇恨异族的人 , 也一定会在本族中分门别类 , 造成争端 ,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 习惯拉帮结派 , 彼此为敌 。
仇恨是爱的缺失 , 是一种无望的虚空 , 唯有真正的爱可以填满这种虚空 。我们习惯了仇恨 , 每天电视中充斥的 “抗日神剧 ” “宫斗剧 ”不断强化着这个我们对外对内的仇恨意识 。人们根本不知何为 “爱 ”。我们从小被教导的就是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 人所定义的 “爱 ”与仇恨只是一线之隔 ,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 “爱 ”在很多时候 , 成为放纵 、堕落与伤害的遮羞布 。
有人说 ,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贫穷就是爱的缺乏 。一个缺乏爱的人生活在自私自利的地狱中 , 而一个充满爱的人却生活在天堂里 。
因为自恋 , 我们一贫如洗 。
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人走出自恋 。
但这并不容易 , 因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 “知道 ”和 “做到 ”。
爱不是爱抽象的概念 , 而是爱具体的人 ; 不是爱 “人类 ”, 而是爱 “人 ”。有许多伟大的知识分子都非常爱人类 ,但他们却很难爱真正具体的人 。有一个叫卢梭的人 , 曾经写 过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据说他一想到人类的苦难就会伤心落泪 。但他却把自己的五个孩子送往孤儿院 。他太忙了 , 忙着爱人类 , 而没有时间去爱具体的人 。 [4]
爱 “人类 ”, 却不爱具体的人是很多文人的通病 。人类是抽象的 , 并无具体的对象 , 无须投入真心 , 收放自如 , 还可以为自己赢得道德上的优越感 , 但具体的人总是有那么多的问题 , 总是那么的不可爱 。爱是要付出代价 、恒久忍耐的 。真正的爱永远是对具体个人的爱 。
有趣的是 , 在生活中的很多环节 , 我们好像都会碰到一些 “对头 ”。在学校中总有人和你不对付 , 在单位里也有人老和你唱对台戏 , 这往往让我们非常生气 。但在某种意义上 , 这正是环境在训练我们的爱心 , 因为真正的爱往往都是对不可爱之人的爱 。
可爱之人 , 人皆爱之 , 这种爱不过是自恋的一种表现形式 。你欣赏他人的可爱之处 , 你不过是把对自己的爱投放在他人的身上 。然而 , 只有当你在不可爱之人中看到值得爱的地方 , 你才能慢慢地走出自恋 。
有时看到别人对我的批评 , 尤其是无理的指责 , 我也非 常生气 。但这个时候总有声音在提醒我 , 批评可以戳破人自恋的幻象 , 给人虚荣的气球放放气 , 让人不至于飘到无边的高处 。在坚实的地面上 , 人才能有真实的生活 。
走出自恋 , 走出仇恨 , 成为一个真正富裕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