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虞礼第十四
【题解】
丧主安葬尸柩后,要迎死者的精气而返回殡宫,于日中致祭,以安其精气、魂魄,称为虞礼。虞是安的意思。虞祭比较简约,无肵俎,不致爵,不加爵,献尸之后不献宾,不旅酬,不。虞祭的次数与时间有等差,士三虞四天,大夫五虞八天,诸侯七虞十二天,天子九虞十六天,但初虞的时间都是在落葬之日。本篇所记为士葬父母之后举行虞祭的正礼。
士虞礼。特豕馈食¹,侧亨于庙门外之右²,东面。鱼腊爨亚之³,北上。 爨在东壁⁴,西面。设洗于西阶西南,水在洗西,篚在东。尊于室中北墉下,当户,两 醴、酒,酒在东。无禁,幂用 布;加勺,南枋。素几,苇席,在西序下。苴刌茅⁵,长五寸,束之,实于篚,馔于西坫上。馔两豆菹、醢于西楹之东,醢在西,一铏亚之。从献豆两亚之⁶,四笾亚之,北上。馔黍稷二敦于阶间,西上,藉用苇席⁷。匜水错于槃中,南流,在西阶之南,箪巾在其东。陈三鼎于门外之右,北面,北上,设扃鼏。匕俎在西塾之西。羞燔俎在内西塾上⁸,南顺。
【注释】
¹ 馈:或作归,进献。大夫士之祭为馈食。
² 侧亨:烹煮牲体的一侧(左半边)。
³ 爨(cuàn):灶。
⁴ (chì):炊黍稷。
⁵ 苴(jū):衬垫。刌(cǔn):切断。
⁶ 从献:先献给祝或主妇,然后再荐。
⁷ 藉:衬垫。
⁸ 燔:炙肉。
【译文】
士虞礼。用一只猪致祭死者,在庙门外的右侧,烹煮猪的左半边,灶要朝东。烹煮鱼和腊肉的灶顺次往南陈设,而以最北边的灶为尊。炊黍稷的灶在东墙前,.面朝西。洗设在西阶的西南,水在洗的西侧,篚在洗的东侧。酒尊放在室中北墙下,正对着室的门户之处,醴和酒各一,酒 在东。 不用“禁”承托,放在地上即可, 的口部用粗葛布覆盖,上面放勺,勺柄朝南。素色的几和苇席,陈设在西序之下。作衬垫用的白茅切成五寸长,捆束后放入篚内,然后在堂的西坫上。将盛有菹菜和肉酱的两个豆陈设在西楹柱之东,肉酱在西,菹菜在东,再往东是一只有盖的铏。主人先献给祝的两个豆又在铏东,主妇献给尸和祝的四个笾再在其东,笾豆的陈列,都以北为尊位。盛黍稷的两个敦陈设在堂下东、西阶之间,以西侧的黍为尊,敦的底下以苇席为衬垫。供尸洗手的匜盛着水放在盘中,匜的流水口朝南,设在西阶之南,盛擦手巾的竹箪放在匜的东侧。在门外的右侧陈设三只鼎,鼎面朝北,以最北的鼎为尊,每鼎都配设鼎杠和鼎盖。放有匕的俎陈设在西塾之西。进烤肉的俎陈设在门内西塾之上,俎首朝北尾朝南。
(以上是陈设牲酒器具。)
主人及兄弟如葬服,宾执事者如吊服,皆即位于门外,如朝夕临位。妇人及内兄弟服、即位于堂,亦如之。祝免¹,澡葛绖带²,布席于室中,东面,右几;降,出,及宗人即位于门西,东面南上。宗人告有司具,遂请拜宾。如临³,入门哭,妇人哭。主人即位于堂,众主人及兄弟、宾即位于西方,如反哭位。祝入门,左,北面。宗人西阶前北面。
【注释】
¹ 免(wèn):通“ ”,丧服名。
² 澡:洗,此指洗去葛的莩垢。
³ 临:朝夕哭。
【译文】
丧主及众兄弟依然穿着丧服,助祭的宾客依然穿着吊服,都在庙门外即位,与朝夕哭时的位置一样。妇人和内兄弟身穿丧服,在堂上即位,位置也与朝夕哭时一样。丧祝服,用洗过的葛做绖带,在室中铺席,席面朝东,几在席右;然后下堂、出门,与宗人在门的西侧就位,面朝东,以站在南边者为尊。宗人禀告丧主,有司已准备完毕,接着又请丧主礼拜来宾。像朝夕哭时那样,丧主和众兄弟入门号哭,妇人们也跟着号哭。丧主在堂上即位,众主人和堂兄弟、来宾在堂下西方即位,与朝夕哭的位置相反。丧祝入门后,站在左侧,面朝北。宗人在西阶前面朝北而立。
(以上是主宾入门即位。)
祝盥,升,取苴降,洗之;升,入设于几东席上,东缩¹ ;降,洗觯;升,止哭。主人倚杖,入。祝从,在左,西面。赞荐菹醢,醢在北。佐食及执事盥,出举,长在左。鼎入,设于西阶前,东面北上。匕俎从设。左人抽扃、鼏。匕,佐食及右人载。卒, 者逆退复位。俎入,设于豆东;鱼亚之;腊特。赞设二敦于俎南,黍,其东稷。设一铏于豆南²。佐食出,立于户西。赞者彻鼎。祝酌醴,命佐食启会。佐食许诺,启会,却于敦南,复位。祝奠觯于铏南,复位。主人再拜稽首。祝飨³,命佐食祭。佐食许诺,钩袒⁴,取黍稷祭于苴,三;取肤祭⁵,祭如初。祝取奠觯祭,亦如之;不尽,益,反奠之。主人再拜稽首。祝祝卒⁶,主人拜如初,哭,出复位。
【注释】
¹ 东缩:东纵,自西向东放设,以西为上。
² (xíng):盛菜羹的器皿。
³ 飨:请神享祭。
⁴ 钩袒:卷起衣袖,露出臂肩。
⁵ 肤:颈项。
⁶ 祝祝卒:前一祝字指丧祝,后一祝字指丧祝读的祝辞。
【译文】
丧祝洗手,上堂,取西坫上篚内的白茅后下堂,再洗净白茅,接着上堂,入室放在几东侧的席上,由西向东纵向陈放。又下堂,洗涤酒觯,然后上堂,众人停止号哭。丧主将丧杖倚靠在在西序下,走入室内。祝跟随其后,入室后站在左侧,面朝西。赞者进上菹菜和肉酱,肉酱放在北侧。接着,尸的佐食者及助祭的宾洗手,再出门抬鼎,宾之长在鼎的左边抬。鼎抬进门后,放置在西阶之前,鼎面朝东,以北边的鼎为尊。匕和俎紧接着往鼎的东边放。鼎左的人放下鼎后抽去鼎杠,撤去鼎盖。用匕将鼎中的牲肉取出来,由佐食者与来宾之长放在俎上。放毕,执柲者按与入门时相反的顺序退出,回到原位。牲俎端入室中后,放在豆的东侧;再往东是鱼俎;腊肉俎单独放在牲俎和鱼俎之北。赞者将两个盛黍稷的敦放置在俎的南侧,黍在西,其东是稷。在豆的南侧放一只盛有菜羹的铏。于是,佐食者出室,站在门户之西。赞者撤去空鼎。丧祝在觯中酌上醴酒后,命令佐食者打开敦盖。佐食者应诺,打开敦盖,仰置于敦的南侧,再回到原位。丧祝将觯放在铏南,然后回到原位。丧主再拜叩首,虞祭正式开始。祝祷请死者的神灵来享祭,又命佐食者祭神。佐食者应诺后,挽起袖子,露出双臂,将黍稷放在切碎的白茅上致祭,祭毕,再取黍稷致祭,一共三次;接着取猪的颈脖上的肉致祭,也像刚才那样祭三次。丧祝拿起铏南侧的觯祭祀,用勺舀觯中之醴,浇在白茅上,但不能舀空,然后再添满,放回原处。丧主再拜叩首。丧祝读完祝辞,丧主又像刚才那样再拜叩首,然后号哭着出门,回到西阶上的位置。
(以上是设馔神。)
祝迎尸¹。一人衰绖,奉篚,哭从尸。尸入门,丈夫踊,妇人踊。淳尸盥²,宗人授巾。尸及阶,祝延尸。尸升,宗人诏踊如初。尸入户,踊如初,哭止。妇人入于房。主人及祝拜妥尸³,尸拜,遂坐。
【注释】
¹ 尸:代表死者受祭的人,一般由死者的孙子担任。
² 淳(zhūn):浇灌。
³ 妥:安坐。
【译文】
丧祝迎接尸入庙。丧主的一位兄弟身穿衰绖的丧服,双手捧篚,哭着跟随尸后。尸入门时,男子们顿足而哭,妇人们也跟着顿足而哭。执事者为尸浇水洗手,宗人递上擦手巾。尸走到阶前,丧祝上前请尸上堂。尸上堂后,宗人像尸初入门时那样诏告丧主等顿足而哭。尸入室后,丧主等还像刚才那样顿足,但停止号哭,以示对尸的尊敬。妇人们到房中暂避,以便让执事者入室。丧主和丧祝拜请尸安坐;尸回拜,然后坐下。
(以上是迎尸安坐。)
从者错篚于尸左席上,立于其北。尸取奠,左执之,取菹,擩于醢,祭于豆间,祝命佐食堕祭¹。佐食取黍稷肺祭,授尸,尸祭之。祭奠,祝祝,主人拜如初。尸尝醴,奠之。佐食举肺脊授尸。尸受,振祭,哜之,左手执之。祝命佐食迩敦²。佐食举黍,错于席上。尸祭铏,尝铏。泰羹湆自门入³,设于铏南;胾四豆⁴,设于左。尸饭,播余于篚。三饭,佐食举干;尸受,振祭,哜之,实于篚。又三饭,举胳,祭如初。佐食举鱼腊,实于篚。又三饭,举肩,祭如初。举鱼腊俎,俎释三个。尸卒食,佐食受肺脊,实于篚;反黍,如初设。
【注释】
¹ 堕(huì):祭名,专指尸放下祭品而祭。
² 迩(ěr):接近。
³ 泰羹:大羹。湆(qì):肉汁。
⁴ 胾(zì):大块的肉。
【译文】
跟从尸入门的那位丧主兄弟,将篚放在尸左边的席上,然后站在席的北侧。尸拿起铏南边的觯,用左手执持,然后取菹菜,在肉酱中蘸一下,放在两豆之间祭祀。祝命令佐食者协助尸堕祭。佐食者取黍稷和祭肺,授给尸,尸接过来后放下致祭。祭毕放回原处,丧祝读祝辞,丧主像先前那样,再拜叩首。尸尝一口醴酒,然后将觯放回原处。佐食者拿肺、脊授给尸。尸接受后振祭,再尝一口,用左手拿着,放入俎豆中。丧祝命佐食者将敦移过来。佐食者拿起盛黍的敦,放在席上。接着,尸祭铏中的菜羹,并尝一口。大羹肉汁从庙门外端进来后,放在铏的南侧;大块的肉盛在四个豆内,放在铏的左边。尸用手抓饭吃,吃余的饭放在篚中。尸吃三口饭,佐食者就奉上肋条肉;尸接受后,振祭之,然后尝一口,再放入篚中。尸又吃三口饭,佐食者奉上猪的小腿肉,尸像刚才那样振祭。佐食者又奉上鱼和兔腊肉,尸不接受,佐食者便放入篚中。尸又吃三口饭,佐食者奉上猪肩肉,尸像刚才那样振祭之。佐食者又奉上鱼俎和兔腊肉俎,每俎都只放三条鱼或三块兔腊肉,尸吃完后,佐食者接过吃剩的肺、脊,放入篚中,再把盛黍的敦放在最初的位置。
(以上是飨尸。)
主人洗废爵,酌酒,酳尸¹。尸拜受爵,主人北面答拜。尸祭酒,尝之。宾长以肝从,实于俎,缩²,右盐。尸左执爵,右取肝,擩盐,振祭,哜之,加于俎。宾降,反俎于西塾,复位。尸卒爵,祝受,不相爵³。主人拜,尸答拜。祝酌授尸,尸以醋主人⁴ ;主人拜受爵,尸答拜。主人坐祭,卒爵,拜;尸答拜。筵祝⁵,南面。主人献祝;祝拜,坐受爵;主人答拜。荐菹醢,设俎。祝左执爵,祭荐,奠爵,兴;取肺,坐祭,哜之,兴;加于俎,祭酒,尝之。肝从。祝取肝擩盐,振祭,哜之,加于俎,卒爵,拜。主人答拜。祝坐授主人。主人酌,献佐食;佐食北面拜,坐受爵;主人答拜。佐食祭酒,卒爵,拜。主人答拜,受爵,出,实于篚,升堂复位。
【注释】
¹ 酳(yìn):献酒。
² 缩:纵,肝在俎上纵向放置。
³ 不相爵:不命令丧主拜送爵。
⁴ 醋:回报。
⁵ 筵祝:为祝铺席。
【译文】
丧主洗涤废爵,酌上酒,献给尸。尸拜丧主后接爵,丧主面朝北答拜还礼。尸祭爵中之酒,然后尝酒。来宾之长跟从主人之后向尸献肝俎,肝纵向放在俎的左侧,右侧是盐。尸左手执爵,右手取肝后,蘸上盐,振祭之,再尝一口,然后放到俎上。宾客之长下堂,将俎放回西塾,再回到原位。尸将爵中的酒饮毕,祝接过空爵,不再赞襄丧主拜送爵。丧主拜尸,尸答拜还礼。丧祝酌酒递给尸,尸用它酢丧主;丧主拜谢后接爵,尸答拜还礼。丧主坐下祭酒,然后将爵中的酒饮毕,再拜尸,尸答拜还礼。有司为丧祝铺席,在北墙之下,席面朝南。丧主以爵酌酒献给丧祝,丧祝行拜礼,然后坐下接爵,丧主答拜还礼。接着,献上菹菜和肉酱,为祝设燔俎。丧祝左手执爵,右手祭菹菜和肉酱,然后放下爵,再起身,从俎上取过肺,坐下祭祀,再尝一口,然后起身,把肺放回俎上,接着祭酒,祭毕尝酒。执事跟从来宾之长之后接着献上肝俎,祝拿起肝蘸上盐,进行振祭,祭毕,尝一口,再放回俎上。然后将爵中的酒饮毕,拜谢丧主,丧主答拜还礼。丧祝坐着将空爵递给丧主。丧主在爵中酌上酒,献给佐食者,佐食者面朝北向丧主拜礼,再坐下接爵,丧主答拜还礼。佐食者祭爵中之酒,然后将它喝完,再向丧主行拜礼。丧主答拜还礼,再接过空爵,下堂,放入篚中,然后上堂回到原位。
(以上是丧主向尸、丧祝、佐食者献酒。)
主妇洗足爵于房中¹,酌,亚献尸²,如主人仪。自反两笾枣、栗³,设于会南,枣在西。尸祭笾,祭酒,如初。宾以燔从,如初。尸祭燔,卒爵,如初。酌献祝,笾燔从;献佐食;皆如初。以虚爵入于房。
【注释】
¹ 足爵:装饰有足的爵。
² 亚献:第二次献。
³ 自反:自己返回堂上取两笾,入设于室,无人赞助。
【译文】
丧主之妇在房中洗涤足爵,酌上酒,第二次向尸献爵,其间仪节与丧主向尸献爵时一样。丧主之妇自己返回堂上,取盛有枣和栗的两个笾,再入室陈设在敦盖之南,枣笾在西侧,栗笾在东侧。尸祭笾中的枣栗,又祭酒,其间仪节与丧主献尸时一样。接着,宾跟从丧主之妇之后向尸献烤肉,仪节与丧主献尸时一样。尸祭烤肉后,将爵中之酒饮毕,其仪节与丧主献尸时一样。丧主之妇在空爵中酌上酒又献给祝,接着又献上笾食和烤肉;最后向佐食者献酒;其仪节都像丧主献尸时一样。献毕,丧主之妇拿着空爵进入房内。
(以上是丧主之妇亚献。)
宾长洗 爵¹,三献,燔从,如初仪。
【注释】
¹ 爵:器口与器足之间有篆文的爵。
【译文】
来宾之长洗涤 爵,酌上酒,第三次向尸献爵,接着献烤肉,其间仪节与前面一样。
(以上是来宾之长三献。)
妇人复位。祝出户,西面告利成¹。主人哭,皆哭。祝入,尸谡²。从者奉篚哭³,如初。祝前尸。出户,踊如初;降堂,踊如初;出门,亦如之。
【注释】
¹ 利成:养礼完毕。利,身体之养。
² 谡(sù):起身。
³ 从者:指前文身穿衰绖丧服的丧主的一位兄弟。
【译文】
妇人们回到阼阶上面朝西之位。丧祝走出室户,面朝西禀告丧主,养礼已经完毕。丧主想到神将离走而号哭,男女们都随之号哭。丧祝走入室内,尸起身。丧主的一位兄弟捧着篚跟从在尸之后号哭,其仪节与刚才入门时一样。丧祝在尸的前面引路。尸出室时,丧主及男女们顿足而哭,就像尸入室时那样;尸下堂时,又像尸上堂时那样顿足而哭;尸出门时,又像尸进门时那样顿足而哭。
(以上是三献之礼完毕尸出门。)
祝反,入,彻,设于西北隅¹,如其设也几在南,厞用席²。祝荐席,彻入于房。祝自执其俎出。赞阖牖户。
【注释】
¹ 设于西北隅:尸出室后,将祭席改设于西北隅,即所谓“阳厌”。
² 厞(fèi)用席:在室的西北角用席围隅,以求幽隐。厞,室角的隐蔽处。
【译文】
丧祝送尸出门后,返入室中,撤去神前的祭品,改设在室的西北角,祭品的陈设方式与改设前一样。几放置在祭席之南,屋的西北角用席围隔。执事者将祝的荐席撤至房内。丧祝自己拿着俎出室,赞礼者合上窗和门。
(以上是改设祭席。)
主人降,宾出。主人出门,哭止。皆复位。宗人告事毕。宾出,主人送,拜稽颡。
【译文】
丧主下堂,来宾走出殡宫门。丧主送至殡宫门外时,哭声停止,丧主、众兄弟及来宾都回到门外朝夕哭时的位置。宗人向丧主禀告:虞祭之事已毕。于是,来宾出大门,丧主相送,拜了又叩首。
(以上是礼毕送宾。)
记
虞,沐浴,不栉。陈牲于庙门外,北首,西上;寝右¹。日中而行事。
【注释】
¹ 寝右:将牲体的右半边平放在地上。虞祭用牲体的左半边,所以将剩下的右半边放在地上。
【译文】
记
虞祭前,致祭者要洗头洗澡,但不梳头。祭牲陈设在庙门之外,头朝北,以西方为尊;牲体的右半边放在地上。中午时举行虞祭。
(以上记沐浴、陈牲以及开始虞祭的时间。)
杀于庙门西,主人不视。豚解¹。羹饪²,升左肩、臂、臑、肫、骼、脊、胁,离肺。肤祭三,取诸左膉上³ ;肺祭一⁴,实于上鼎。升鱼: 鲋九,实于中鼎。升腊,左胖,髀不升,实于下鼎。皆设扃鼏,陈之,载犹进柢,鱼进鬐。祝俎,髀、脰、脊、胁、离肺,陈于阶间,敦东。
【注释】
¹ 豚解:将豚分解为前后四足、一块脊骨、二块胁骨,共七块。
² 羹:内羹。饪:煮熟。
³ 膉(yì):颈脖的肉。
⁴ 肺祭:即祭肺。.
【译文】
在庙门外的西侧杀牲,丧主不亲临现场。豚体按规定分解为七块。肉羹煮熟后,将牲体左半边的肩、臂、前胫骨、股骨、脊骨、胁骨以及切成块的肺从镬中取出,放进鼎中。取猪颈脖上的肉祭祀,祭一次取一块,一共三次,从左边的颈脖上取;划割而不切断的肺一块,放入上边的鼎内。接着放鱼, 鱼或鲫鱼九条,放入中间的鼎内。放兔腊肉,用左半边的,但后股处不能放入,除去后放入下边的鼎内。每鼎都配设鼎杠和鼎盖。牲肉放在俎上后,要像士丧礼时那样,牲肉之骨的根端朝前,如果放着鱼,则鱼鳍也要朝前。丧祝的俎上,放着牲的髀骨、颈骨、脊骨、胁骨和切断的肺,陈设在东、西阶之间,敦的东边。
(以上记陈设鼎俎。)
淳尸盥,执槃,西面。执匜,东面。执巾在其北,东面。宗人授巾,南面。
【译文】
浇水让尸洗手时,执盘接弃水者面朝西而立。执匜浇水者面朝东而立。执擦手巾者在其北侧,面朝东而立。由宗人将擦手巾递给尸,面朝南而立。
(以上记为尸盥洗的面位。)
主人在室,则宗人升,户外北面。佐食无事,则出户,负依南面¹。铏芼,用苦²,若薇,有滑³ :夏用葵,冬用荁⁴,有柶。豆实,葵菹。菹以西,蠃醢。笾,枣烝,栗择。
【注释】
¹ 依:室的门与窗之间的地方。
² 苦:苦菜,一名荼。
³ 滑:用以调味,并使菜滑腻的菜。
⁴ 荁(huán):堇菜类。
【译文】
丧主在室时,宗人上堂,在室户之外面朝北而立。佐食者无事时,则走出室户,背对门窗之间的地方,面朝南而立。铏中作菜羹的菜,用苦菜,或者用薇,用以调味的菜:夏天用新鲜的葵菜,冬天用晒干的堇菜,铏中放有角柶,用以和羹。豆中盛的是葵菹。菹的西侧,放的是螺酱。笾中盛的食物,枣子是蒸过的,栗子是挑选过的。
(以上记笾豆所盛食物。)
尸入,祝从尸。尸坐不说屦。尸谡,祝前,乡尸¹ ;还,出户,又乡尸;还,过主人,又乡尸;还,降阶,又乡尸;降阶,还,及门,如出户。尸出。祝反,入门左,北面复位,然后宗人诏降。尸服卒者之上服²。男,男尸。女,女尸;必使异姓³,不使贱者⁴。
【注释】
¹ 乡:通“向”。
² 上服:爵弁服。
³ 异姓:指媳妇。媳妇对丈夫家而言属异姓;孙女是同姓,但不能承祖母之重,所以不能立为尸。
⁴ 贱者:指庶孙之妾。
【译文】
丧祝迎尸时,在前引路,并先行入门,等尸入门后,丧祝再跟随于尸后。尸坐下时不脱鞋,以示侍神不敢怠惰。尸起身时,丧祝为其前导,先面向尸,再转身,导引尸出门。接着又面向尸,然后转身引路,从丧主前走过,又面向尸;再转身,下堂,又面向尸;等尸下堂后,又转身引路,走到庙门时,其仪节与出室门时一样。尸出庙门后,丧祝返回,从庙门左侧入内,在门左,面朝北回复到原位,此时,宗人诏告丧主下堂。尸身穿死者的上服。死者是男子,则以男子为尸。死者若是女子,则以女子为尸,但一定要以异姓的孙媳妇为尸,不得以庶孙之妾为尸。
(以上记虞尸、侍尸的仪节。)
无尸¹,则礼及荐馔皆如初。既飨,祭于苴。祝祝卒,不绥祭²,无泰羹、湆、胾,从献。主人哭,出复位。祝阖牖户,降,复位于门西;男女拾踊三,如食间³。祝升,止哭;声三,启户。主人入;祝从,启牖、乡⁴,如初。主人哭,出复位。卒彻,祝、佐食降,复位。宗人诏降如初。
【注释】
¹ 无尸:指没有可以为尸的孙辈。
² 绥祭:即前文“祝命佐食堕祭,佐食取黍稷肺祭,授尸,尸祭之”的过程。
³ 食间:尸一食九饭的时间。
⁴ 乡:为“飨”字之误。
【译文】
如果没有可以作尸的人,则祭祀者的衣服、即位、升降之礼,以及陈设祭品的仪节,都与有尸时一样。享祭之后,佐食者祭于白茅。祝宣读祝辞完毕,不再举行绥祭,原因是没有尸,没有大羹、肉汁、大块的肉,因为这是为尸加设的,也没有从献之礼。丧主号哭着,走出室门,回到西阶之上的原位。丧祝合上窗和门,下堂,回到门西侧的原位,男女们轮流顿足而哭三遍,所用的时间与尸一食九饭的时间差不多。丧祝上堂,哭声停止。祝在室门前接连三次发出“噫兴”的叫声。然后打开室户。丧主入室,丧祝跟随其后,打开窗,飨食,仪节与先前一样。丧主号哭,然后出室到西阶之上复位。撤完祭席,丧祝、佐食者下堂,回到原位。宗人像先前那样诏告丧主下堂。
(以上记虞祭无尸时的仪节。)
始虞用柔日¹,曰:“哀子某²,哀显相³,夙兴夜处不宁。敢用洁牲刚鬣、香合、嘉荐、普淖、明齐溲酒⁴,哀荐祫事⁵,适尔皇祖某甫。飨!”再虞,皆如初;曰“哀荐虞事⁶ ”。三虞,卒哭,他⁷,用刚日⁸,亦如初;曰“哀荐成事⁹ ”。
【注释】
¹ 柔日:天干为乙、丁、己、辛、癸的日子。
² 哀子:丧主自称。
³ 哀显相:指众子及嗣孙。
⁴ 刚鬣:猪。香合:黍。嘉荐:菹醢。普淖:黍稷。明齐:新水。溲酒:酒名。
⁵ 祫(xiá):为新死者当祔于祖而在祖庙举行的合祭。
⁶ 虞:新死者的魂魄将归安于祖庙。
⁷ 他:三虞与卒哭相隔三个月,其间可能有其他的祭祀。
⁸ 刚日:一旬有十日,古人以甲、丙、戊、庚、壬五日为刚日,以乙、丁、己、辛、癸五日为柔日。
⁹ 成:祔祭后礼成。
【译文】
第一次虞祭要用柔日,祝辞说:“哀子某人,及其他居丧的直系亲属,日夜悲痛不安。冒昧地用洁牲猪、黍、菹菜、肉酱、黍、稷、新水酿的酒,哀痛地举行祫祭,以达于您皇考某某。献飨!”第二次虞祭,仪节都和第一次一样,只是最后一句要说成“哀痛地进行虞祭”。第三次虞祭,至三月后的卒哭,如果有其他祭祀,则要选择刚日,仪节与第一次相同;第三次虞祭时,最后一句要说成“哀痛地将虞祭之事进行完毕”。
(以上记虞祭的择日及祝辞。)
献毕¹,未彻,乃饯²。尊两 于庙门外之右³,少南。水尊在酒西⁴,勺北枋。洗在尊东南,水在洗东,篚在西。馔笾豆,脯四脡。有干肉折俎,二尹⁵,缩,祭半尹⁶,在西塾。尸出,执几从,席从。尸出门右,南面。席设于尊西北,东面。几在南。宾出,复位。主人出,即位于门东,少南;妇人出,即位于主人之北;皆西面,哭不止。尸即席坐。唯主人不哭,洗废爵,酌献尸;尸拜受。主人拜送,哭,复位。荐脯醢,设俎于荐东,朐在南⁷。尸左执爵,取脯擩醢,祭之。佐食授哜。尸受,振祭,哜,反之。祭酒,卒爵,奠于南方。主人及兄弟踊,妇人亦如之。主妇洗足爵,亚献如主人仪,无从,踊如初。宾长洗 爵,三献,如亚献,踊如初。佐食取俎,实于篚。尸谡,从者奉篚,哭从之。祝前,哭者皆从,及大门内,踊如初。尸出门,哭者止。宾出,主人送,拜稽颡。主妇亦拜宾。丈夫说绖带于庙门外。入彻,主人不与。妇人说首绖,不说带。无尸,则不饯。犹出几席,设如初;拾踊三。哭止,告事毕,宾出。
【注释】
¹ 献:献祭,卒哭有三献之祭。
² 饯:送行的酒。卒哭之后,尸将祔于祖庙,所以为之饯行。
³ 庙门:此指寝门。
⁴ 水:即玄酒。
⁵ 尹:正。折断的肉干,.外形必须规正。
⁶ 缩:祭名。
⁷ 朐(qú):中间弯曲的干肉或肉脯。
【译文】
卒哭的三献之礼完毕,荐俎尚未撤去,就为尸饯行。两 陈设在寝门外的右侧,稍向南的地方。盛玄酒的 在盛酒的 的西侧, 上都有勺,勺柄朝北。洗陈设在 的东南侧,水在洗东,篚在洗西。在西塾上陈设笾豆。笾中盛有干肉四条;俎上放的是两截外形很规整的干肉,另有半块供缩祭时用的干肉,放在两块干肉之上。尸从室内出来时,执事者持几而从,执席者也跟从而出。尸出庙门后站在右侧,面朝南,等待设席。席设在 的西北,席面朝东。几设在席的南侧。宾出庙门,回到朝夕哭时的位置。丧主出门后,在门东稍偏南的地方即位;妇人们出门后,在丧主的北边即位;都是面朝西,号哭不止。尸即席坐下。此时只有丧主不哭,洗涤废爵,酌上酒后献给尸;尸行拜礼后接爵。丧主拜而送之,然后号哭,回到原位。进献干肉和肉酱,又在它的东侧设俎,干肉弯曲的一端朝南。尸左手执爵,右手取干肉,在肉酱中蘸一蘸,然后致祭。佐食者将俎上干肉递给尸。尸接过干肉,进行振祭,接着尝—口,交还佐食者;然后祭酒,再将爵中之酒饮毕,将空爵放在干肉和肉酱之南。此时,丧主和众兄弟顿足而哭,妇人们也是如此。丧主之妇洗涤足爵,第二次向尸献酒,仪节与丧主献尸时一样,只是不以烤肉从献,顿足而哭与第一次献尸时一样。来宾之长洗涤 爵,第三次向尸献酒,其仪节与第二次献尸时一样,顿足而哭也是如此。佐食者拿起俎上的肉,放入篚中。尸起身,侍从者捧着篚,哭着跟随于后。丧祝在前引导,哭者都跟从于后,走到大门内时,众人像先前那样顿足而哭。尸出门时,停止号哭。来宾出门时,丧主在门外相送,拜了又叩首。丧主之妇也在门内拜送女宾。男子们在庙门外脱去麻布的腰绖,换成葛布的腰绖。大功以下的亲属撤去饯尸的酒食,丧主不参与此事。妇人只脱首绖,不脱腰绖。如果无人可以为尸,则不必饯尸,但还是摆出几和席,摆法与上述相同;男女们轮流顿足而哭三遍。哭声停止后,宗人宣布祭事完毕,于是来宾出门。
(以上记饯尸。)
死三日而殡,三月而葬,遂卒哭。将旦而祔,则荐¹。卒辞曰² :“哀子某,来日某³, 祔尔于尔皇祖某甫⁴。尚飨⁵。”女子,曰“皇祖妣某氏”。妇,曰“孙妇于皇祖姑某氏”。其他辞,一也。飨辞曰:“哀子某,圭为而哀荐之⁶。飨。”
【注释】
¹ 荐:即饯,卒哭之夕,为新死者将祔于祖庙而设的祭祀。
² 卒辞:荐毕告以将祔日期的祝辞。
³ 来日:次日,祔祖庙之日。某:指代次日的干支。
⁴ (jī):升。
⁵ 尚:庶几。差不多。
⁶ 圭:洁净。
【译文】
士死三日而移棺于殡宫,三月之后落葬。落葬后,举行卒哭之祭。次日天明举行祔祭,则当日夕时要举行荐祭。荐祭完毕,告知将祔日期的祝辞说:“哀子某人,将于明天某干支,升于您的皇祖某某之庙。庶几可以受到飨祀!”如果新死者是女子,将升于祖母之庙,祝辞说:“升于您的皇祖妣某氏之庙。”如果新死者是孙子的媳妇,祝辞说:“孙妇升于皇祖姑某氏。”其余的辞令,都是一样。飨尸之辞说:“哀子某某,备下洁净的供品,哀敬地献上,请享用!”
(以上记卒哭后告祔及飨尸之辞。)
明日,以其班祔¹。沐浴,栉,搔翦²。用专肤为折俎³,取诸脰膉。其他如馈食。用嗣尸⁴。曰:“孝子某,孝显相,夙兴夜处,小心畏忌,不惰其身,不宁。用尹祭、嘉荐、普淖、普荐、溲酒⁵,适尔皇祖某甫,以 祔尔孙某甫。尚飨。”
【注释】
¹ 班:次序,此指昭穆之序。
² 搔:通“爪”,手足的指甲。
³ 专:厚。肉有厚薄,专肤指肥厚的肉。
⁴ 用嗣尸:仍用虞祭卒哭之尸。嗣,相继。
⁵ 尹祭:即脯。普荐:中之羹。
【译文】
卒哭的次日,按新死者的昭穆次序祔于祖庙。至此,死者的亲属可以洗头、洗澡、梳头、剪指甲。将肥厚的猪肉与节折的牲肉一起,放在丧主之妇以下的俎上,肉从猪的颈脖处取。附祭的其他仪节与特牲馈食礼一样。尸还是由虞祭卒哭时的尸担任。祔祭之辞说:“孝子某某,及其他居丧的直系亲属,从早起到夜居,小心畏忌,不敢怠惰其身,不敢安宁。用干肉、菹菜、肉酱、黍稷、菜羹、溲酒,致祭,以达于您皇祖某某,以升您的孙某某。请受飨!”
(以上记祔祭之礼及告祔之辞。)
期而小祥¹,曰:“荐此常事。”又期而大祥²,曰:“荐此祥事。”中月而禫³。是月也,吉祭⁴,犹未配⁵。
【注释】
¹ 小祥:祭名,士死一周年时举行。孝子自此除首服,服练冠。
² 大祥:祭名,士死二周年时举行,孝子自此除一服,服朝服缟冠。
³ 中:间隔。禫(dàn):祭名,于大祥后一个月举行,孝子自此除服。
⁴ 吉祭: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常祭,常祭属吉祭,通常都要配祭。
⁵ 配:配祭,此指母亲先亡,未与新亡的父亲配祭。父母的配祭,从禫祭之后才能开始。
【译文】
士死一周年而有小祥之祭,祝辞基本相同,只是最末一句变为“献祭品于这如期的小祥之祭”。又过一周年而有大祥之祭,祝辞基本相同,只是末一句变为“献祭品于这如期的大祥之祭”。再过一个月而有禫祭。这一个月,如果适逢四时常祭,虽是吉祭,仍不能将先亡故的母亲与新亡的父亲配祭。
(以上记小祥、大祥、禫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