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剑桥大学无须向温家宝道歉
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遭遇「扔鞋」事件发生之后,中共方面感到大失面子,温家宝除了委屈地表示,自己的老妈妈看到这个新闻脑溢血发作之外,还通过外交途径施加压力,要求剑桥大学校方道歉。于是,剑桥大学校长理查德德德致函温家宝表达歉意。中国媒体报道说,理查德德德校长对温家宝访问剑桥大学表示诚挚敬意,认为温家宝的演讲非常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发展的理解,并认为「暴力行为与大学秉持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剑桥大学对此坚决反对」。
对此,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此前那些曾经被扔鞋的西方政治家,从来不曾强迫活动的主办方道歉,比如布什总统被扔鞋之后就幽默地说,鞋子的尺码大概跟自己不符。与之相比,温家宝索取「道歉」的行为,无以显示其大国总理的气度。既然访问的是一个民主国家而不是专制国家,既然到达的地方是大学而非幼儿园(不过,今天中国的大学都是幼儿园),就得有遭遇「扔鞋」的心理准备。布什总统被扔鞋,以色列外长被扔鞋,中共的喉舌不都兴高采烈、大声叫好吗?如今,同样的遭遇落到「人民的好总理」头上的时候,你们才想起了「于己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
另一方面,剑桥大学也无须向温家宝道歉。那个扔鞋的学生已经二十七岁了,是一个成年人,他足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便受到司法机关的检控,也是「求仁得任」。他的行为并不代表剑桥校方的立场,剑桥大学又何必替人作嫁衣裳呢?
在此事件钟,我最感兴趣的不是那只鞋,而是扔鞋的那个德国学生愤怒的吶喊:「他是个独裁者!」这个世界太世故了,温家宝明明就是独裁者,大家却假装认为他不是。因为他率领着一个庞大的采购团,大家便对他毕恭毕敬、行礼如仪。其实,这些订单大都是「虚空的虚空」。末代港督彭定康在回忆录中说,有一次美国商务部长布朗到中国获得了六十亿美元的生意,但美国驻华使馆的官员却悄悄透露说,实际的交易总额只有一千万美元,此种例子比比皆是。
金钱的力量不仅侵蚀西方各国的政府,还腐蚀了西方名校。本来该遗世独立的西方名校,面对钱包鼓起来的中国,开始变得世故甚至谄媚起来。近年来,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人频频光临欧美的一流名校,以贵宾身份发表演讲,「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为了迎接这些独裁者,并避免贵宾遭遇呛声的尴尬,许多大学当局刻意挑选出席者,事先将某些特定群体的师生(如藏族人士)排除在外。哈佛、耶鲁、剑桥都做过这类有种族歧视之嫌的事情。
此次温家宝赴剑桥大学演讲,校方费尽心机确保「平安」。这名捣乱的德国学生,算是一条「漏网之鱼」。在从政客到学界普遍的趋炎附势的潮流中,唯有这位「冷门专业」(大陆媒体故意强调此一细节,企图以此贬低之)的博士生,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里的孩子一样,说出了「他是个独裁者」这一再简单不过的真相。
剑桥大学确实应当道歉,不过不是向温家宝道歉,而是向被独裁政权杀戮和欺压的中国民众道歉。大学当然秉持反对暴力的价值观,但究竟什么是暴力呢?如果说向温家宝扔一只鞋而温毫发无损是暴力的话,那么中共的军队在一九八九年对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市民开枪是不是暴力呢?那么中共的军队在二零零八年对争取真正的自治和宗教信仰的自由的西藏民众和僧侣开枪是不是暴力呢?那么中共的警察抓捕四川地震中遇难学生的家长、抓捕三鹿毒奶粉受害婴儿的家长是不是暴力呢?
在此意义上,隆重欢迎温家宝的剑桥大学,应当向天安门母亲道歉,向达赖喇嘛和西藏人民道歉,向四川地震死难学生的家长道歉,向三鹿毒奶粉受害婴孩的家长道歉——这一切,温家宝难逃其咎。为了赤裸裸的利益而将独夫民贼请上神圣的讲台,对于死者,对于死者的家属,对于仍然在监狱中遭受酷刑和虐待的人士,这所标榜追求真理的学府能够问心无愧吗?
什么是大学?美国思想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指出,大学应当是「人类真正的共同体,是追求真理者的共同体,是我们这个时代能够存在共同体和友谊的地方……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政治,与大学形成了难以分解的关系」。作为「真理的共同体」,大学应当是一切压制人的自由的独裁势力的批判者。可惜的是,这一次剑桥大学选错了道歉的对象,失落了大学薪火相传的自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