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灰

  下载全书
zēnɡduìsǔnduìkāi
损,
 
cǎoduìcānɡtái
 
shūqiānduìjiàliǎnɡyàoduìsāntái
架,①。
 
zhōuzhàosònɡhuánzhuī
②,③。
 
lánɡyuànduìpénɡlái
④。
 
xūnfēnɡshēnɡdiànɡéhàoyuèzhàolóutái
殿⑤,⑥。
 
quèhànwénēnxiàntūnhuánɡtánɡtàizāi
⑦,⑧。
 
zhàoyàohuānɡtiānqiū
耀荒,
 
zhènjīnɡbǎihōnɡhōnɡchūchūnléi
里,⑩。
 
shāduìshuǐhuǒduìhuī
水,
 
xuěduìfēnɡléi
 
shūyínduìzhuànshuǐduìyánwēi
⑪,⑫。
 
ɡējiùniànɡxīnpēi
⑬,⑭。
 
ɡuǎnduìɡētái
 
chūntánɡjīnɡfànɡqiūàoshuānɡkāi
⑮,⑯。
 
zuòjiǔɡùnánwànɡniètiáoɡēnɡyàoyònɡyánméi
⑰,⑱。
 
yuèmǎnlóuchuánɡérwán
楼,
 
huākāitánɡyuànhōnɡjiéɡǔcuī
苑,⑳。
 
xiūduìjiùduìzāi
㉑,
 
xiànɡzhùduìbēi
㉒。
 
ɡōnɡhuāduìliǔjùnɡéduìɡāotái
㉓,
 
huābèilěicǎoɡēnɡāi
㉔,㉕。
 
xiǎnduìwāntái
㉖。
 
qiántínɡnàoshuānɡhòuzhènhónɡāi
㉗,鸿㉘。
 
yuánliànɡnánchuānɡjīnàosūnhónɡdōnɡɡéshíkāi
㉙,㉚。
 
pínɡzhǎnqīnɡyīnwàirónɡrónɡruǎncǎo
茵,
 
ɡāozhānɡcuìtínɡqiánliánɡhuái
幄,㉜。

注解

①两曜 指日和月。[南朝]梁元帝《纂要》云:“日、月谓之两曜。”[宋]陆游《园中观草木有感》诗云:“两曜如奔轮,疾去不可遮。”  三台 指天上的三台六星。《晋书·天文志上》云:“三台有六星,两两而起势,横北斗第二星之前……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

另,古代供天子登高眺望的三种台阁也称“三台”。[汉]许慎《五经异义》云:“天子有三台:有灵台以观天文;有时台以观四时施化;有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②周召虎 西周时期,周厉王暴虐,国人(都城内的居民)围攻王室,厉王出逃,太子静藏匿于大臣周召虎(时称“召公”)家中。有人来追捕,召公交出自己的儿子代太子静死。朝中暂时无主,召公与周公(周公旦的后裔)出面撑局,共同摄政,史称“共和行政”(一说是由各诸侯推举共国国君“和”代政)。

厉王死后,召公拥立太子静继位,是为周宣王。(见《诗经·大雅·江汉》)

③宋桓魋 周敬王二十五年,孔子离开卫国,到了宋国,与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研习礼仪时,宋国司马桓魋砍倒此树,欲害孔子。随行弟子劝孔子快离开此地,孔子说:“天生德于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见《史记·孔子世家》)

④阆苑蓬莱 传说中的神仙住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曲云:“你看那缥缈间十洲三岛,微茫处阆苑、蓬莱。”阆苑、蓬莱又是唐代宫苑名,在今四川阆中市西。鲁王灵夔、滕王元婴将衙宇修造得宏大,谓之“隆苑”。唐明皇李隆基时讳“隆”称,改谓“阆苑”。唐高宗时,在今陕西西安市北建的大明宫,后改为“蓬莱宫”。北宋嘉祐年间,在今山东蓬莱市城北,建造“蓬莱阁”。

⑤熏风生殿阁 熏风:南风或东南风。这是唐代诗人李昂《夏日联句》中“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诗句的化用。

⑥皓月照楼台 皓月:明月。这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悲歌行》中“明月照高楼”和唐代诗人于武陵《高楼》中“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诗句的化用。

⑦却马汉文恩罢献 汉文帝刚即位,地方官员欲向文帝献千里马。文帝说,我起驾,前有鸾驾,后有从车,我能一人在前边跑吗?“朕不受献也。令四方毋(不要)来献。”(见《史记·文帝本纪》)

⑧吞蝗唐太冀移灾 唐贞观三年,蝗虫害农,唐太宗李世民哀求蝗虫说:“民以谷为命,而汝(指蝗虫)食之,宁食吾之肺肠。”欲吞蝗(让蝗虫食自己的肺肠),臣下劝阻说,吞蝗虫可能生病,太宗说:“朕为民受灾,何疾之避?”遂吞蝗。这年,果然未出现大蝗灾。(见《资治通鉴》)

⑨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 晴朗的秋日照耀四面八方。八荒:普天下四面八方。丽天:阳光照耀的天空。[晋]傅玄《日升歌》云“逸景何晃晃,旭日照万方。”[明]宋濂《水北山房记》云:“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

⑩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轰鸣的春雷响彻百里大地。[晋]傅玄《惊雷歌》云:“惊雷奋兮震万里,威凌宇宙兮动四海。”

⑪书淫 旧时称好学、嗜书成癖的人为“书淫”。《晋书·皇甫谧传》云:“[皇甫谧]耽玩(专心研习)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传癖 旧时称嗜好注解经传的人为“传癖”。西晋学者杜预,字符凯,任征南大将军时,攻克孙吴,是晋朝的开国元勋。他又是一名儒将,他撰写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种注解《左传》的著作。晋时王济善相马甚爱马,和峤心爱钱更敛钱,杜预说:“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晋武帝问他:“卿有何癖?”杜预说:“臣有‘左传癖’。”(见《晋书·杜预传》)

⑫水浒 河湖岸边。《诗经·王风·葛藟》:“绵绵葛藟(植物名,葡萄科),在河之浒(岸)。”  岩隈 山脚弯处。[唐]孟翔《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诗云:“萝茑罥(挂)紫绶,岩隈驻朱。”《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云:“涉涧之滨,缘山之隈。”

⑬歌旧曲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他游秦淮(今南京)时,听见歌女还在轻荡地唱和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靡靡亡国旧曲——《玉树后庭花》。他哀叹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他是讥讽晚唐群臣沉湎酒色,在步陈后主的亡国后尘。

⑭酿新醅 酿新酒。[唐]白居易《问刘十九》云:“绿蚁(酒面上的绿色浮糟)新醅(未过滤的酒)酒,红泥小火炉。”

⑮春棠经雨放 海棠经雨花绽放。[宋]范成大《海棠欲开雨作》诗云:“春睡花枝醉梦回,安排银烛照妆台。苍茫不解东风意,政用此时吹雨来。”

春睡才醒

⑯秋菊傲霜开 秋菊傲霜花盛开。这是明朝诗人沈周《菊》中“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以冷淡遇繁华”和宋朝诗人苏轼《赠刘景文》中“荷尽已无擎雨盖(指荷叶),菊残犹有傲霜枝”诗句的化用。

⑰作酒固难忘曲孽 曲蘖:发酵用的酒母。《尚书·说命下》云:“若作酒醴(甜酒),尔惟曲蘖。”

⑱调羹必要用盐梅 盐梅:调味用的佐料。《书经·说命下》云:“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⑲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 东晋中书令庾亮,其妹为明帝的皇后。他任荆州刺史时,驻镇武昌,建起“庾公楼”(今之“南楼”)。

传说他常在庾楼上,卧胡床(可折叠的轻便卧具)与诸贤吟咏戏谑,共赏明月。(见《晋书·庾亮传》、陆游《入蜀记》)

⑳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唐玄宗李隆基爱弹羯鼓,杨贵妃喜跳羯鼓舞。一次,正值初春,唐玄宗游御花园,见花蕾含苞,即令高力士取羯鼓来,亲自奏起《春光好》曲,催花开放,诸花果然闻声怒放。(见《新唐书·礼乐志》)

㉑休咎 吉庆与灾祸。《汉书·刘向传》云:“[刘]向见(发现)《尚书·洪范》[乃是]箕子(殷纣王之叔父)为武王(周武王)陈(陈述)五行阴阳休咎之应。”

㉒象箸犀杯 奢侈用品。《韩非子·喻老》云:“纣(殷纣王)为象箸(象牙筷子)而箕子(纣的伯叔父,太师)怖(忧心),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簋(餐具),则必犀玉之杯……吾畏其卒(后害),故怖其始。”《史记·龟策列传》云:“犀玉之器,象箸而羹。”

㉓宫花御柳 宫苑中的花木,御苑内的杨柳。[明]宋讷《王子秋过故宫》云:“上林(泛指宫苑)春去宫花落,金水(指金水河)霜来御柳黄。”

㉔花蓓蕾 含苞待放的花蕾。[宋]林逋《杏花》诗云:“蓓蕾枝梢血点干,粉红腮颊露春寒。”

㉕草根荄 《尔雅·释草》:“荄,根。”《疏》:“凡草根一名荄。”[唐]白居易《问友》诗云:“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㉖剔藓剜苔 藓苔:两类植物,在古诗文中无差别。[唐]韩愈《石鼓歌》诗云:“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晋]崔豹《草木》云:“空室中无人行则生苔藓,或青或紫,名曰圆藓,亦曰绿钱。”

㉗雨前庭蚁闹 天将下雨,蚂蚁成群在洞外搬家游动,以防水患来临。(参见本卷“九佳”注㉓)

㉘霜后阵鸿哀 霜降后五日,才见鸿雁成行鸣叫着向南飞。(参见本卷“七虞”注⑦)

㉙元亮南窗今日傲 陶渊明(字元亮)辞去彭泽县令后,隐居五柳宅,作《归去来兮辞》,对宅中有松、有菊、有妻、有子、有酒、有樽,可以“引壶觞以自酌,盼庭柯(树)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藐视当世),审容膝(卧室虽小能伸开腿)之易安”,很感自豪,很有乐趣。(见《归去来兮辞》)

㉚孙宏东阁几时开 孙宏,即公孙弘。西汉宰相公孙弘,早年家贫,少年放猪,后当狱吏,四十岁读《春秋公羊传》。汉武帝任他为丞相,封平津侯。他“开东阁(向东开的小门,以别于从正门引客)以延(招请)贤人,与参谋议”。后以东阁为款待贤士的地方。(见《汉书·公孙弘传》)

㉛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 野外细细的软草,像绿色铺垫平展于大地。这是宋朝女词人朱淑真《春游西园》中“踏草青茵(指青草像褥垫)软”和她的《春阴古律二首》中“茸茸碧草渐成茵”词意的化用。

㉜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 庭前郁郁的槐荫,像绿色帘幕高挂在窗外。这是[金]元好问《苏小像》中“槐荫庭院宜清昼,帘卷香风透”词意的化用。


九 佳十一 真

十 灰|上卷|声律启蒙 - 车万育(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