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肴

  下载全书
fēnɡduìxiànɡduìyáo
①,②。
 
mǎnɡduìchánɡjiāo
 
tiānwénduìshuàiduìpiāoshāo
理,③。
 
lónɡyāojiǎopáoxiāo
④,⑤。
 
běixuéduìdōnɡjiāo
⑥。
 
zhùtáilěichénɡzhūmáo
⑦,⑧。
 
pānyuèwànɡqiūxìnɡbiānsháochánɡbèizhòumiáncháo
⑨,⑩。
 
yǎnɡqúnjiànɡuójiālónɡzhì
黎,
 
shēnɡwànfānɡzhītiāntàijiāo
物,⑫。
 
shéduìhuǐshènduìjiāo
⑬,⑭。
 
línsǒuduìquècháo
⑮。
 
fēnɡshēnɡduìyuèmàisuìduìsānɡbāo
色,⑯。
 
tuǒnànyúncháo
⑰,⑱。
 
chǔdiànduìshānɡjiāo
⑲。
 
yīnwéiěrtīnɡwànzàixīnbāo
⑳,㉑。
 
ɡěbèitānɡzhēnɡyīnchóuxiǎnɡchǔzāobāomáo
㉒,㉓。
 
ɡāoruòtiānxúnshìshènɡréndào
天,
 
dànérshuǐshíwéijūnshénjiāo
水,㉕。
 
niúduìquǎnduìmāo
马,
 
zhǐjiǔduìjiāyáo
 
táohónɡduìliǔzhúduìsōnɡshāo
绿,
 
zhànɡsǒuqiáo
㉖,㉗。
 
běiduìdōnɡjiāo
 
báixínɡjiǎojiǎohuánɡniǎojiāojiāo
㉘,㉙。
 
huāchūncándàocháiményǒnɡyǒusēnɡqiāo
㉚,㉛。
 
qiánɡpànjiārénpiāoyánɡjìnɡqiūqiān
人,
 
lóuqiánɡōnɡxiàozhēnɡjiānɡpāo
子,㉝。

注解

①风雅 《诗经》一书内容分风、大雅、小雅和颂四个部分,谓之“四诗”。

②象爻 《周易》中组成每卦的长短符号,谓之“爻”。“⚊”叫“阳爻”,用“九”表示;“⚋”叫“阴爻”,用“六”表示。每三爻组成一卦,共可组成八卦。每卦所表示的象征意义,谓之“象”。总论一卦之象的叫“卦象”,又叫“大象”;只论一爻之象的叫“爻象”,又叫“小象”。

③螵蛸 螳螂的卵房。《本草纲目·虫部一》云:“[螳螂]深秋乳子作房粘着枝上,即螵蛸也。房长寸许,大如拇指,其内重重有隔房,每房有子如蛆。”

④龙夭矫 形容蛟龙伸展屈曲姿态有气势。[汉]高诱《淮南鸿烈解·修务》云:“龙夭矫,燕枝拘(固守)。”[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诗云:“船头龙夭矫,桥脚兽睢盱。”

⑤虎咆哮 猛虎怒吼。[唐]刘锡禹《壮士行》诗云:“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⑥北学 夏商周三朝的最高学府分东、西、南、北学和太学五类。[清]许宗彦《记南北学》云:“经学自东晋后,分为南北。自唐以后,则有南学而无北学。”  东胶 西周时期,大学称“东胶”,亦称“东序”,位于国中王宫之东。《礼记·王制》云:“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西周的小学称‘虞庠’,位于国中之西)。”

⑦筑台须垒土 筑台:建筑高台。《老子》六十四章云:“九层之台,起于累(通‘垒’,堆积)土。”

⑧成屋必诛茅 诛茅:剪茅草造房子。[唐]杜甫《柟树为风雨所拔叹谈》诗云:“诛茅卜居(择地居住)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⑨潘岳不忘秋兴赋 西晋文学家潘岳,又名潘安,字安仁。曾任河阳令、著作郎。善写辞赋,与陆机齐名,辞藻华丽。因秋日而感怀,著作《秋兴赋》。(见《晋书·潘安传》)

⑩边韶常被昼眠嘲 东汉经学家边韶,字孝先,利口善辩,白天好眠。其弟子偷笑他:“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闻听嘲笑后,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肚大如袋是因装五经多);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见《后汉书·边韶传》)

⑪抚养群黎,已见国家隆治 [汉]班固《东都赋》云:“迁都改邑,有殷宗(商汤第九代孙盘庚,他即位后,把商都从奄,即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使商复兴,诸侯来朝,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周成(周公旦辅佐周成王,营建东都洛阳,建立‘明德慎罚’的典章制度,发展农业,国家兴盛)隆平之制焉。”

⑫滋生万物,方知天地泰交 《周易·泰》云:“天地交,泰(天地阴阳二气相交,万物滋生,天下太平)。”

⑬虺 毒蛇。《楚辞·天问》云:“雄虺九首,倏忽(极快)焉在?”

⑭蜃 传说是一种能吐气成海市蜃楼的蛟。[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云:“黄雀之风动地,黑蜃之气成云。”

⑮麟薮 麒麟场。《礼记·礼运》云:“凤凰麒麟,皆在郊棷(同‘薮’,长野草的沼泽);龟龙在宫沼。”

⑯麦穗 麦茎顶端的花或果实部分。比喻摇摆不定。[唐]张谓《别睢阳故人》诗云:“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  桑苞 即苞桑,根深蒂固的桑树。比喻安稳牢固。孔颖达《易·否》注疏云:“苞,本也。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则牢固也。”

⑰何妥难 隋代经学家何妥,八岁入国子学,后任国子博士。好议论别人的是非。国子祭酒(国子监之主管)元善,“通涉五经,尤明左氏传”,名望虽“在何妥之下”,但风度宽容有涵养,后生听顺。一次,元善给众儒讲《春秋》,何妥当场援引古今难解之题向元善发问,元善有多题答不出来。二人从此产生隔阂。(见《隋书·元善传》)

⑱子云嘲 汉哀帝时,哲学家扬雄(字子云)撰写《太玄经》,有人嘲笑他不懂玄学,竟要撰《太玄》。因此,扬雄又写《解嘲》一书,予以反驳。(见扬雄《解嘲》)

⑲楚甸商郊 古代在城外加筑一道城墙谓之“郭”,也叫“外城”。郭外一百里内的地域称为“郊”;郊外一百里内的地域称为“甸”。  楚甸 楚地。有个典故叫“楚甸供王”。春秋时期,齐桓公灭掉蔡国以后,又来伐楚。楚王说:“齐处北海,楚在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为何来犯我?”齐国大臣管仲说:“从前,召康公(周武王亲弟)命我楚国先君辅佐周室,五侯九伯,谁不听话就讨伐他。而今楚国不按规定向齐国提供包茅,齐国无法滤酒供周王室作祭祀用,所以征讨楚地。”(见《左传·僖公四年》)  商郊 商朝都城朝歌的远郊。公元前1066年二月,周武王统率各路诸侯大军,在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以南七十里的牧野,大战殷纣王,一次决战,灭了殷王朝。

⑳五音惟耳听 五音:亦作“五声”,即宫、商、角、徵、羽。《吕氏春秋·孝行》:“正大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

㉑万虑在心包 古时人们认为考虑问题的思维器官是心包。心包是包裹心脏的膜性囊,位于两肺之间,膈的上面。《礼记·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注:“心外有脂包裹其心,名曰心包。”

㉒葛被汤征因仇饷 商朝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与葛国为邻。葛伯(国君)放纵,不祭祀祖先。商汤王问其原因,葛伯说没有牛羊祭品。商汤赠给葛伯一些牛羊,但葛伯偷着把牛羊自食了,并说还没有谷米祭品呢。商汤又派人去葛地帮种谷物,派弱小儿童给耕者送饭。但葛伯竟派人去抢粮,并杀死送饭儿童。于是商汤王出兵灭掉了葛国。这就是《尚书》上说的“葛伯仇饷”。(见《孟子·滕文公下》)

㉓楚遭齐伐责包茅 此即“楚甸供王”典故。(参见本韵注⑲)

㉔高矣若天,洵是圣人大道 孟子列举了君子教导别人的五种方法,学生公孙丑捉出疑问:“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您的主张确实很高明、美善,但就像登天一样难以做到。为何不把它稍微降低得可以做到,而让人们天天努力实现它呢)?”(见《孟子·尽心上》)

㉕淡而如水,实为君子神交 《庄子·山木》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甜酒);君子淡以亲(君子以淡泊名利交谊,心地亲近),小人甘以绝(小人以物质利益交往,利断义绝)。”

㉖藜杖叟 拄拐杖的老人。汉成帝时刘向校书于天禄阁,专精覃思(深思),有黄衣老人拄藜杖叩阁而进,刘向暗中独坐诵书,老人吹燃藜杖照之,授五行洪范之文。(见《汉书·刘向传》)《晋书·山涛传》载:魏帝(曹芳)尝赐给景帝(司马师)一件春服,景帝又把春服赐给山涛,并以涛母老迈,赐给藜杖(用藜木老茎制成的手杖)一根。

㉗布衣樵 穿布衣的樵夫。布衣:麻布衣服,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宋]虞俦《赋雪》诗云:“朱门酒肉嗟遗臭,蓝缕(破烂布衣)樵夫不掩肌。”

㉘白驹形皎皎 语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骏马),食我场苗。”皎皎:洁白有光泽的样子。

㉙黄鸟语交交 语出《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黄莺),止于桑。”交交:鸟鸣声。

㉚花圃春残无客到 春尽花圃花落无人赏。[唐]白居易《微之宅残牡丹》诗云:“残红(落花)零落无人赏,雨打风吹花不全。”

㉛柴门夜永有僧敲 夜深柴门紧掩僧敲门。夜永:即永夜,长夜。唐代诗人贾岛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在驴背上想出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起初想用“推”字,又觉“敲”字较好,并聚精会神地不断做“推”和“敲”的手势斟酌,拿不定主意。到京后,请教京兆尹韩愈,韩愈说:“作‘敲’字佳矣。”后人们以“推敲”作为斟酌、研究问题的代称。(见《刘公嘉话》)

㉜墙畔佳人,飘扬竞把秋千舞 秋千:传统游戏器械。[宋]洪觉范《秋千》云:“画架(彩画的秋千架)双裁翠络(绿色绳子)偏(来回偏向一边摆动),佳人春戏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打发;引逗)玉容人上天。”

㉝楼前公子,笑语争将蹴踘抛 蹴踘即蹴鞠,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元]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载:破落户浮浪公子高俅,善踢气球(足球类)。

一天,他替王都尉去端王宫送玉玩器,恰遇端王(宋哲宗之弟赵佶)正由三五个小黄门(官名)相伴在厅门外蹴气球。气球飞向端王,端王没接着,旁观的高俅使个“鸳鸯拐”,踢给端王。端王惊叹高俅的球技,遂收为亲随。端王即帝位(宋徽宗)后,抬举高俅为“殿帅府太尉”。

蹴鞠图


二 萧四 豪

三 肴|下卷|声律启蒙 - 车万育(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