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阳

  下载全书
ɡāoduìxiàduǎnduìchánɡ
下,
 
liǔyǐnɡduìhuāxiānɡ
①。
 
rénduìduìsānwánɡ
客,②。
 
shēnyuànluòxiǎochítánɡ
③,④。
 
wǎntiàoduìchénzhuānɡ
 
jiànɡxiāotánɡdiànjìnɡōnɡtánɡ
殿⑤,绿⑥。
 
hánxièzhuānɡshànɡxuěqiūtiānpānyuèbìnbiānshuānɡ
⑦,⑧。
 
rénlántānɡshìwànɡduān
汤,
 
zhēnjiǔxìnɡchánɡchónɡyánɡ
酒,⑩。
 
yáoduìshùnduìtānɡ
⑪,⑫。
 
jìnsònɡduìsuítánɡ
⑬。
 
huāduìcǎoxiàduìqiūshuānɡ
草,
 
chǎshǒujiǔhuíchánɡ
⑭,⑮。
 
jiǔduìtiānchánɡ
⑯。
 
yánɡliǔsānjìnɡhuāhuánɡ
绿⑰,⑱。
 
wénɡǔsàibīnɡfānɡzhàndòutīnɡzhōnɡɡōnɡzhènɡshūzhuānɡ
⑲,⑳。
 
chūnyǐnfānɡɡuīshāmàobànyānlínshèjiǔ
归,
 
zǎocháochūtuìɡǔnwēixiānɡ
退,㉒。
 
xúnduìmènɡlǎoduìzhuānɡ
㉓,㉔。
 
duǒliǔduìchuíyánɡ
㉕。
 
xiānɡōnɡduìfànxiǎoɡéduìchánɡlánɡ
㉖,
 
fēnɡyuèshuǐyúnxiānɡ
窟,㉗。
 
shuàiduìtánɡlánɡ
 
nuǎnyānxiānɡǎiǎihánzhúyǐnɡhuánɡhuánɡ
㉘,㉙。
 
chóujiànhánshēnɡchánɡqièjiǎɡōnɡxiānɡ
㉚,㉛。
 
sānyuèsháoɡuānɡchánɡhuāmínɡliǔmèi
光,
 
niánhǎojǐnɡnánwànɡchénɡhuánɡ
景,绿㉝。

注解

①柳影花香 柳影:柳条舞动的影子。[明]司守谦《训蒙骈句·三江》联云:“北苑春回,一路花香随着屐;西湖水满,六桥柳影照飞艭(快速行驶的船)”。

②五帝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都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但所指的人物,说法有出入。《史记·五帝本纪》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王 指夏商周三朝的贤明帝王夏禹、商汤、周文王。一说指夏商周三朝的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也有说指夏禹、商汤、周武王。

③深院落 [宋]陈亮《最高楼·咏梅》词云:“春乍透,香早暗偷传。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

④小池塘 [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词云:“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⑤绛霄唐帝殿 建都洛阳的五代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军事上英勇善战,政治上昏庸无知,即位后宠幸伶人,不理朝政。同光四年(926),武臣郭从谦兵变打进宫城,近臣宿将全都逃遁,唯有辅将全斌纠集十余人拼死抵抗。李存勖身中乱箭,全斌不顾个人安危将其扶至绛霄殿,直至李存勖气绝,才大哭而去。

⑥绿野晋公堂 唐朝宰相兼节度使裴度,对削除藩镇割据有功,被封为晋国公。他为官清正,举贤任能。晚年为避宦官当政,他退居东都洛阳,于午桥建别墅,名曰“绿野堂”,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酣宴终日,高歌放言,以诗酒琴书自娱,不问政事。(见《新唐书·裴度传》)

⑦寒集谢庄衣上雪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正月初一,“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还白(回殿告诉皇上),上以为瑞(祥瑞)。

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见《宋书·志·符瑞》)

⑧秋添潘岳鬓边霜 西晋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河南孟津)县令,勤政善治。他相貌俊美,但中年即鬓发初白。(见《晋书·潘岳传》)

⑨人浴兰汤,事不忘于端午 五月五日端午节,人们争洗兰汤浴。《楚辞·九歌·云中君》云:“浴兰汤(芳香的热水)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杜若花)。”

⑩客斟菊酒,兴常记于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九为阳数,月、日均为九,故称重阳。民间有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云:“且欲近寻彭泽宰(曾任彭泽县令的隐士陶渊明),陶然共醉菊花杯。”

⑪尧舜 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唐尧和虞舜,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谓颇挺出(杰出),立登要路津(如立即被重用)。

致君尧舜上(能使帝业超尧舜),再使风俗淳(使风俗复淳厚)。”

⑫禹汤 夏朝开国君主夏禹和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并称,后世视为贤明君主的典范。《左传·庄公十一年》云:“禹汤罪己(责罪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夏桀和殷纣)罪人,其亡也忽(瞬间)焉。”

⑬晋宋 晋朝和宋国。晋:指司马懿之孙司马炎取三国魏帝曹奂而代之为晋的东晋。宋:指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称帝所建南朝之刘宋。[唐]陈子昂《修竹篇序》云:“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隋唐 隋朝和唐朝。隋:公元581年,北朝的北周静帝以随国公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隋。唐:公元618年,唐王李渊逼隋恭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

⑭八叉手 叉手:两手手指相互交叉。唐代诗人温庭筠,文思敏捷,能诗善赋。写文章运笔前,叉手专心构思,叉八次就吟成八韵,时人称他为“温八叉”或“温八吟”、“温八韵”。其诗词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温李齐名》)

⑮九回肠 内心忧伤悲痛,犹如肠在腹中回转。[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诗云:“朝千悲而掩泣,夜万绪而回肠。”[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云:“肠一日而九回。”

⑯地久天长 形容历时悠久,也形容爱情永远不变。《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白居易《长恨歌》诗云:“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⑰一堤杨柳绿 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在西湖中筑堤,把湖分成内外两湖,人称“苏公堤”。堤上建桥六座,夹堤杂植花柳,故有“六桥烟柳”之称。(见《宋史·河渠志》)

⑱三径菊花黄 陶渊明辞官隐居老宅后,在其《归去来兮辞》一文中写道:“三径(隐士居处的代称)就荒,松菊犹存。”宋代张逢辰在其《菊花百咏·渊明菊》中写道:“三径黄花纵可凭,东篱(指种菊之处)独此号渊明;对花如对渊明面,何必他求处士名。”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⑲闻鼓塞兵方战斗 边防将士听到战鼓声,便展开勇猛厮杀。塞兵:边防军。[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云:“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⑳听钟宫女正梳妆 宫中嫔妃听见晨钟响,即起身忙于梳妆。据《南齐书》载:齐武帝萧赜在景阳楼设钟,晨钟鸣响,宫中嫔妃即起而梳妆。

㉑春饮方归,纱帽半淹邻舍酒 半淹:一作“半掩”。阮籍的邻居开着一家酒店,阮籍和好友王安丰常到该酒店饮酒。饮毕,歪戴着乌纱帽,醉醺醺地回家。(见《世说新语·任诞》)

㉒早朝初退,衮衣微惹御炉香 衮衣:古代帝王或公侯的绣有龙图的礼服。[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诗云:“晓随天仗(皇帝驾前的仪仗)入(上朝),暮惹(沾染)御香(宫中御案上火炉的香气)归。”[唐]贾至《早朝大明宫》诗云:“剑佩身随玉墀(铺砌玉石的台阶)步,衣冠犹惹御炉香。”

㉓荀孟 荀子和孟子。二人都是儒家大师,但荀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荀孟的不同不在于儒家“仁”的思想的差异。

㉔老庄 老子和庄子。春秋战国时道家的主要思想家。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故把“老庄”并称。

㉕亸柳 垂柳。亸:柳条下垂。[唐]岑参《送郭乂杂言》云:“朝歌(今河南淇县,殷商的都城)城边柳亸(垂)地,邯郸道上花扑人。”

㉖仙宫 本指上帝或仙人居住之处。神话传说中嫦娥仙子居住在月亮上,因称月亮为“仙宫”。此处“仙宫”当指以成仙得道为追求的道家所居之“仙馆”(亦称“道观”),恰与“佛寺”对应。《晋书·许迈传》云:“立精舍于悬溜(指高山陡崖有水的地方),而往来于茅岭之洞室,放绝(脱离)世务,以寻仙馆。”  梵宇 佛寺。[南朝陈]江总《摄山栖霞寺山房夜坐》云:“梵宇调心易,禅庭数息(佛教的静修方法。数自己呼吸的次数,从一到十,循环往复,去除杂念,恬静宁一)难。”

㉗风月窟,水云乡 风月窟:亦作“风月场”,情场。多指妓院。[元]关汉卿《谢天香》楔子云:“老天生我多才思,风月场中肯让人。”水云乡:水云弥漫,风景清幽的地方。多指隐者游居之地。[宋]苏轼《南歌子·别润守许仲途》词云:“一时分散水云乡,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

㉘暖烟香霭霭 寺院焚香之暖烟云雾缭绕。[宋]陆游《送佛照光老赴径山》诗云:“御香霭霭云共布,法音浩浩潮收声。”

㉙寒烛影煌煌 寒夜灯烛之亮光闪闪晃动。[宋]王诜《忆故人》词云:“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唐]陈羽《同韦中丞花下夜饮赠歌人》诗云:“银烛煌煌半醉人,娇歌宛转动朱唇。”

㉚伍子欲酬渔父剑 战国时期,楚兵追捕誓为父兄报仇的伍子胥。子胥逃至鄂渚(长江),渔父帮他渡过。子胥用三世传家之宝七星剑酬谢渔父,渔父不受。子胥遂逃往吴国。后借吴兵打回楚国,并掘墓鞭打楚平王之尸。(见《东周列国志》)

㉛韩生尝窃贾公香 西晋大臣贾充,三国时期即成为司马氏的心腹,后参与司马氏代魏立晋的密谋。其女贾午与韩寿私通,并偷走晋武帝赠给贾充的西域奇香送给韩寿。贾充发现他们的私通关系后,不得已把女儿许给韩寿为妻。后来人们以“偷香”比喻男女私通。(见《晋书·贾充传·附贾谧》)

㉜三月韶光,常忆花明柳媚 三月春光美好,人们常忆花明柳媚。[元]张养浩《双调·胡十八》曲云:“正值花明柳媚大寒食(三月三日寒食节),齐歌着寿词,满斟着玉杯,愿合堂诸贵宾,都一般满千岁。”[唐]温庭筠《春洲曲》:“韶光染色如娥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㉝一年好景,难忘橘绿橙黄 秋天硕果丰收,人们难忘橘绿橙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橘)绿时。”[宋]吕声之《桂花》诗云:“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


六 麻八 庚

七 阳|下卷|声律启蒙 - 车万育(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