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麻

  下载全书
sōnɡduìbǎiduì
柏,
 
zhènduìfēnɡ
①。
 
chēnɡlínduìbáidònɡquèduìhūn
鹭,
 
báiduòjiǔchénchá
②,③。
 
pǐnduìchuījiā
 
qiūliánɡduòchūnnuǎnxìnɡkāihuā
④,⑤。
 
zhǎnɡtáihénqīnyuèméiyǐnɡshànɡchuānɡshā
⑥,⑦。
 
qiūfēnɡchénɡtóuzhī
风,
 
chíchíwǎnzhàodònɡjiānɡshànɡzhī
照,⑨。
 
yōuduìlièduì
劣,⑩。
 
cuìzhúduìhuánɡhuā
 
sōnɡshānduìshūmàiduìsānɡ
⑪,
 
shānduànshuǐ
⑫,⑬。
 
zhǔjiǔduìpēnɡchá
 
yóuchímiànshuǐàntóushā
⑭,⑮。
 
bǎifēnɡfāntáolìnɡshúshúshàopínɡɡuā
⑯,⑰。
 
xiánpěnɡzhúɡēnyǐnbáizhījiǔ
根,
 
ǒuqínɡtónɡchuòtónɡwǎnzhīchá
叶,⑲。
 
duìchǔshǔduì
⑳,㉑。
 
luòduìliúxiá
 
jiǔqiánduìshīzhàibǎiduìsōnɡhuā
㉒,㉓。
 
chífánxiānchá
驿㉔,㉕。
 
duìdānshā
 
shèqiáopiānsònɡsǔnkāidàojìnɡhuánɡuā
㉖,㉗。
 
chǔɡuódàifuchénshuǐluòyánɡcáizhéchánɡshā
㉘,㉙。
 
shūqièqínnánɡnǎishìliúhuó
囊,
 
yàochádǐnɡshíxiánshēnɡ
鼎,㉛。

注解

①蚁阵蜂衙 蚁阵:蚂蚁战斗时的阵势;蜂衙:蜜蜂成群结队。比喻人们追逐名利,像蚂蚁群集,蜂拥而至,不知疲倦。[元]马致远《陈抟高卧》曲云:“看蚁阵蜂衙,虎争龙斗,燕去鸿来,兔走鸟飞。”[宋]陆游《睡起至园中》诗云:“更欲世间同省事,勾回蚁阵放蜂衙。”

②白堕酒 北魏河东(今山西)人刘白堕,善酿酒。其酒味香美,暴晒一旬不变味;醉后一月醒不来。京师朝贵骑驴千里来享,故又称“骑驴酒”。(见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③碧沉茶 绿茶。[唐]曹邺《故人寄茶》诗云:“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江苏宜兴是历史上著名的阳羡贡茶产地。太湖的“碧螺春”本采至洞庭山碧螺峰上的野茶树,其叶得热气,发异香,采者呼为“吓杀人香”。康熙南巡至太湖,饮此茶,以“吓杀人香”名不雅,改称“碧螺春”。(见王应奎《柳南随笔》)

④秋凉梧堕叶 梧桐落叶最早,立秋之日,一叶先落,固有“一叶知秋”的典故。明朝民谣云:“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宋]杨泽民《四园竹》词云:“井梧堕叶,寒砌叫蛩,秋满屏帏。”(见《广群芳谱·木谱·桐》)

⑤春暖杏花开 [宋]杨万里《春游》诗云:“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前蜀]牛峤《酒泉子》词云:“烟暖杏园花正发,雪飘香。”

⑥雨长苔痕侵壁砌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缘,草色入帘青”诗意的化用。壁砌:门前台阶。

⑦月移梅影上窗纱 这是元朝诗人刘秉忠《焚胜梅香》中“檐外杏花横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诗意的化用。

⑧飒飒秋风,度城头之筚篥 城头上的筚篥声,乘着飒飒秋风远扬。筚篥:又称“悲篥”。出于边疆,类似胡笳的一种簧管乐器。[宋]庄季裕《鸡肋编》云:“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边地(指今新疆),其声悲亦然,边人吹之,以惊中国马云。”

⑨迟迟晚照,动江上之琵琶 江流中的琵琶声,随着缓缓落日起音。晚照:夕阳余晖。[宋]刘敞《琵琶亭》诗云:“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个万古情。欲识当时断肠处,只应江水是遗声。”[唐]刘商《胡笳十八拍》诗云:“龟兹筚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

⑩凸窊 凹进凸出;低下高起。[汉]东方朔《神异经》云:“大荒石湖,千里无凸凹(窊),平满无高下。”[唐]元结《杯樽铭序》:“石有窊颠(低高)者,因修之以藏酒。”

⑪松杉 指松树、杉树或竹子。因其枝干直而耐寒,常用来比喻人品坚贞。《隋书·刘庄传》云:“而今以后,方见松筠之节。”  杞梓 两种优质木材,常用来比喻优秀人才。《晋书·陆机陆云传论》云:“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珪璋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

⑫山不断 山根(山脚)不断,山山相连。[唐]杜甫《蜀道画图》诗云:“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华夷山不断,吴蜀水相通。”

⑬水无涯 水流无边无际。[唐]唐彦谦《中秋夜玩月》诗云:“一夜高楼万景齐,碧天无际水无涯。”[宋]万俟咏《诉衷情》词云:“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高;远)。”

⑭鱼游池面水 鱼在池边水面戏游。[宋]晏殊《渔家傲》词云:“嫩绿堪裁红欲绽,蜻蜓点水鱼游畔。”

⑮鹭立岸头沙 鹭在沙洲岸头独立。[唐]李白《白鹭鸶》诗云:“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⑯百亩风翻陶令秫 陶渊明(陶潜)任彭泽县令时,下令公田都种秫(酿酒用的粘高粱),以供酿酒。他说:“吾常得醉于酒矣。”(见《晋书·陶潜传》)

⑰一畦雨熟邵平瓜 亦称“东陵瓜”。秦朝东陵侯邵平,秦亡以后成为平民,种瓜于长安城东青门外。其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明]刘基《绝句漫兴》诗云:“寒暑又随风日转,东陵谁种邵平瓜?”

⑱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 竹根:用竹根制作的酒具。[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⑲偶擎桐叶,啜卢仝七碗之茶 桐叶:以桐叶代茶杯捧饮。唐代诗人卢仝在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篇中,描述了连喝七碗新茶的感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简直是要飘飘欲仙了。

⑳吴 此指春秋时期,江浙皖地区的吴国。东汉末期,孙权在今江苏南京称吴王,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亦称“孙吴”。  楚 指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地区的楚国,战国时期发展为“七雄”之一。

㉑蜀 西周中期以后,居在四川的氏族首领蚕丛自称“蜀王”。公元前316年被秦所灭,置为“蜀郡”。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汉帝,这是三国时期的蜀国,亦称“蜀汉”。  巴 相传商朝末年,以廪君为首领的氏族,在湖北、四川交界地带不断发展。周武王克商后,被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公元前316年被秦所灭,置为“巴郡”。

㉒酒钱 买酒钱。[宋]苏轼《小儿》诗云:“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酒钱与诗债对应,当指酒债,欠人家的酒钱。[唐]杜甫《曲江》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诗债 别人索诗或要求和诗,尚未酬答,有如负债,故称“诗债”。[唐]白居易《晚春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诗云:“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

㉓柏叶 指柏叶酒。因柏叶后凋而耐久,古代人取其叶泡酒,元旦共饮,以祝长寿。[南朝梁]庾肩吾《岁尽》诗云:“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盛有葱、蒜等五种辛味的盘子)。”  松花 指松花酒,用松花浸的酒。[唐]岑参《题井陉双溪李道士所居》诗云:“五粒松花酒,双溪道士家。”

㉔驰驿骑 亦作“驰驿”。旧时官吏急召人进京或奉差外出,由沿途驿站供应差夫、马匹和粮草,兼程而行,不按站止息,叫“驰驿”。[明]何景明《鲥鱼》诗云:“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㉕泛仙槎 古代神话中能往来于海上与天河之间的木筏。[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下》云:“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㉖设桥偏送笋 南朝齐国范元琰,家贫,以种菜为生。一天夜间,他发现有人进其菜园偷笋,他怕小偷过沟跌伤,就砍树架木桥,以方便偷者出入。为此,小偷感到惭愧,把偷来的笋又送了回去。(见《南史·范元琰传》)

㉗开道竟还瓜 晋朝的桑虞为人仁厚,其宅北有瓜园,有人越篱笆偷瓜,他怕篱笆有刺伤人,就开出篱道,便于出入。偷瓜人抱瓜出来时,发现开道,感悟,竟送回瓜,叩头请罪。桑虞仍尽送其瓜。(见《晋书·桑虞传》)

㉘楚国大夫沉汨水 战国末期,楚国贵族、大诗人屈原,学识渊博,官至三闾大夫。他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佞臣谗害而去职。楚都郢城被秦国攻破后,他自感自己无力挽救楚国危亡,又感自己的政治主张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㉙洛阳才子谪长沙 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少年即博学才深。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迁为太中大夫。他好议论国家大事,遭重臣周勃、灌婴排挤,被贬任长沙王的太傅。(见《汉书·贾谊传》)

㉚书箧琴囊,乃士流活计 知识分子以读书抚琴为生活乐趣。书箧:书箱。琴囊:琴套。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的陶渊明,断绝与世俗的往来交游,以与亲友说知心话取欢乐;以读书抚琴解闷愁。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㉛药炉茶鼎,实闲客生涯 清闲雅士以药膳茶道为生活追求。[宋]赵师秀《龟峰寺》诗云:“野蔬僧饭洁,山葛道衣轻。扫叶烧茶鼎,标题记药瓶。”[宋]苏轼《朝云诗》:“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因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五 歌七 阳

六 麻|下卷|声律启蒙 - 车万育(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