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塞原武決河
原武。
【元圻案】通鑑後周紀世宗顯德六年:「六月,鄭州奏河決原武,命宣徽南院使吴廷祚發近縣二萬餘夫塞之。」胡三省注:「原武縣屬鄭州。九域志:在州北六十里。」
吕祖謙論漕運源流因革
原武縣屬鄭州。今屬河南懷慶府。
【元圻案】文獻通考國用門載東萊吕氏之言曰:「古者天子中千里而爲都,公侯中百里而爲都。天子之都,漕運東西南北所貢入者不過五百里;諸侯之都,漕運所貢入者不過五十里。所以三代之前,漕運之法不備。雖如禹貢所載『入於渭,亂於河』之類,所載者不過是朝廷之路,所輸者不過幣帛九貢之法,所以三代之時,漕運之法未甚講論。到春秋之末、戰國之初,諸侯交相侵伐,争事攻戰,是時稍稍講論漕運之法〔一〕。然所論者尚只是行運之漕,至於國都之漕,亦未甚論,且如管子所論『粟行三百里則無一年之積,粟行四百里則無二年之積,粟行五百里則衆有饑色』,如孫武所謂『千里餽糧,士有饑色』,皆是出征轉輸。至其所以輸國都不出五百里、五十里,國都所在,各有分故,當時亦尚未講論。惟是後來秦併諸侯,罷五等,置郡,然後漕運之法自此方詳。秦運天下之粟,輸之北河,是時蓋有三十鍾致一石者。地里之遠,運粟之多,故講論之詳,方自此始。後來歷代最盛無如漢、唐〔二〕。在漢初高后、文、景時,中都所用者省,歲計不過數十萬石而足,是時漕運之法亦未講。到得武帝,官多徒役衆〔三〕,在關中之粟四十萬猶不足給之,所以鄭當時開漕渠、六輔渠之類,蓋緣當時用粟之多,漕法不得不講〔四〕。然當漢之漕在武帝時,諸侯王尚未盡輸天下之粟,至武、宣以後,諸侯王削弱,方盡輸天下之粟。漢之東南漕運,至此始詳。當高帝之初,天子之州郡與諸侯封疆相間雜,諸侯各據其利,粟不及於天子。是時所謂淮南東道皆天子奉地,如賈生説,是漢初如此。至漢武帝時,亦大概有名而無實。其發運粟入關,當時尚未論江、淮。到得唐時方論江、淮,何故?漢會稽之地,去中國封疆遼遠,開墾者多,粟不入京師,以京師之粟尚不自全,何況諸侯自封殖?且如吴王濞作亂,枚乘之説,言京都之倉不如吴之富,以此知當時諸侯殖利自豐〔五〕,不是運江、淮之粟〔六〕。到唐時,全倚辦江、淮之粟。唐太宗以前,府兵之制未壞,有征行便出兵,兵不征行,各自歸散於田野,未盡仰給大農,所以唐高祖、太宗運粟於關中,不過十萬。後來明皇府兵之法漸壞,兵漸多,所以漕粟自此多。且唐睿宗、明皇以後,府兵之法已壞,是故用粟乃多。向前府兵之法未壞,所用粟不多。唐漕運時,李傑、裴耀卿之徒未甚講論,到二子講論,自是府兵之法既壞,用粟既多,不得不講論。且如漢漕係鄭當時之議,都不曾見於高、惠、文、景之世〔七〕。唐之李傑、裴耀卿之議,都不曾見於高祖、太宗之世〔八〕,但只見於中、睿、明皇之時,正緣漢武官多役衆。唐中、睿以後,府兵之法壞,聚兵既多,所以漕運不得不詳。大抵這兩事常相爲消長,兵與漕運常相關。所謂宗廟社饗之類,十分不費一分,所費廣者,全在用兵,所謂漕運,全視兵多少。且唐肅宗、代宗之後,如河北諸鎮皆强,租賦不領於度支,當時有如吐蕃、回紇爲亂,所用猶多。寶應、至德之間〔九〕,歲遣兩河諸鎮,所以全倚辦江、淮之粟。議論漕運,其大略自江入淮,自淮入汴,自洛入河,自河入渭,各自征輸,水次各自置倉,如集津倉、洛口倉、含嘉倉、河陰倉,渭橋轉相般運,道途之遠,此法遂壞。自當時劉晏再整頓漕運之法,江、淮之道各自置船,淮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水之曲折,各自便習,其操舟者所以無傾覆之患,國計於是足。所以唐人議論之多,惟江、淮爲最急。德宗時,緣江、淮米不至,六軍之士脱巾呼於道,韓滉運米歲至,德宗、太子置酒相慶,可見唐人倚辦於此,如此其急。唐時漕運,大率三節,江、淮是一節,河南是一節,陝西到長安是一節。所以當時漕運之臣,所謂無如此三節,最重者京口。初,京口濟江、淮之粟,並會於京口〔一〇〕,京口是諸郡咽喉處。初時,潤州、江、淮之粟至於京口,到得中間,河南、陝西互相轉輸,然而三處惟是江、淮最切,何故?皆自江、淮發足。所以韓滉由漕運致位宰相,李錡因漕運飛揚跋扈以致作亂,以此三節,惟是京口最重。所謂漢漕,一時所運,臨時制宜,不足深論。到得本朝〔一一〕,定都於汴,是時漕運之法分爲四路:東南之粟,自淮入汴至京師;若是陝西之粟,便自三門、白波轉黄河入汴至京師;若是陳、蔡一路粟,自惠民河至京師;京東之粟〔一二〕,自廣濟河至京師。四方之粟,有四路四條河至京師。當時最重者,惟是汴河最重,何故?河西之粟,江無阻,及入汴,大計皆在汴。其次北方之粟,自三門、白河入關,自河入汴入京師,雖惠民、廣濟來處不多,其勢也輕。本朝置發漕兩處,最重者是江、淮至真州陸路轉輸之勞,其次北方之粟〔一三〕,底柱之門,舟楫之利。若其他置發運,如惠民河、廣濟河,雖嘗立官,然不如兩處之重。此本朝之大略如此〔一四〕。然而本朝所謂歲漕六百萬石〔一五〕,所專倚辦江、淮,其所謂三門、白波之類,非大農仰給之所,惟是江、淮最重。在祖宗時,陸路之粟至真州入轉般倉,自真方入船,即下貯發運司,入汴,方至京師。諸州回船,却自真州請鹽散於諸州,諸州雖有費,亦有鹽以償之,此是本朝良法〔一六〕。凡以江、淮往來,遲速必視風勢。本朝發運使相風旗,有官專主管,相風旗合則無罪,如不合便是姦弊。夫船之遲速何故以風爲旗?蓋緣風動四方,萬里只是一等,所以使得相風旗。真州便是唐時揚子江,後來本朝改號曰真州。運法未壞,諸州船只到真州請鹽回,其次入汴、入京師。後來發運歲造船,謂之發運官船,與諸州載米發運,申明汴船不出江。諸州又自造船,雖有此約束,諸州船終不應副〔一七〕,因此漕法漸壞,惟發綱發運未罷。及蔡京爲相,不學無術,不能明考祖宗立法深意,遂廢改鹽法,置直達法〔一八〕,無水處不如此〔一九〕。是時姦吏多,雖有漕運之官,不過催督起發,其官亦有名而無實。大抵用官船逐處漕運時,便都無姦計。若用直達法,經涉歲月長遠,故得爲姦,所費甚多,東南入京之粟亦少,故太倉之粟少,似東南蓄積發運,有名無實,此召亂之道也。本朝漕運之法壞自蔡京,東京發運本原大略如此。」〇漕運源流,因革利弊,備於此矣,故附録於後。
〔一〕「之法」,原脱,據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補。
〔二〕「最盛」,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全備」。
〔三〕「官多徒役衆」,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官多役衆」,無「徒」字。
〔四〕「漕法」,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漕運」。
〔五〕「諸侯」,原脱,據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補。
〔六〕「不是」,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不足」。
〔七〕「都」,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却」。
〔八〕「都」,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却」。
〔九〕「寶應至德」,原作「鎮武天德」,據四庫本宋章如愚群書考索後集卷五五財賦門漕運類引東萊文改。
〔一〇〕「並」,原作「所」,據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改。
〔一一〕「本」,原作「宋」,據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改。
〔一二〕「之」,原脱,據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補。
〔一三〕「方」,原脱,據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補。
〔一四〕「本」,原作「宋」,據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改。
〔一五〕「本」,原作「宋」,據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改。
〔一六〕「本」,原作「宋」,據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改。
〔一七〕「副」,原作「付」,據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改。
〔一八〕「直達法」,原作「直達江」,據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改。下同。
〔一九〕「處」,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次」。
兩漢崇儒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