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祀孔子及諸弟子於闕里
安帝延光三年,祀孔子及七十二子於闕里〔一〕,還幸太學。
【元圻案】後漢書安帝紀:「延光三年,三月,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於闕里。自魯相、令、丞、尉及孔氏親屬、婦女、諸生悉會,賜褒成侯以下帛各有差。車駕還京師,幸太學。」
太學所在 孔子宅所在 初立孔子廟 孔子爲先聖顔回爲先師
洛陽記:陸機撰。「太學在洛陽城故開陽門外,去宫八里。講堂長十丈,廣三丈。」光武紀注引。述征記:「在國子學東二百步。」引見太平御覽五百三十四。漢官儀:「辟廱去明堂三百步,車駕臨辟廱,從北門入。三月九日案:今本光武紀注引漢官儀「九日」作「九月」。又儒林傳注引漢官儀作「春三月、秋九月習鄉射禮」。王氏此條及玉海引皆作「九日」,誤也。於中行大射禮。」【原注】永平四年、八年,和帝永元十四年,順帝陽嘉元年、二年〔二〕,靈帝熹平六年,並臨辟廱。「孔子宅,在兖州曲阜縣,故魯城中歸德門内,闕里之中,背洙面泗,矍相圃之東北也。」「孔子宅」以下,皆明帝紀注文。梅福曰:「今仲尼之廟,不出闕里。」請封孔子之世爲殷後,書載本傳。永平二年,郡縣學校行鄉飲,祀孔子,見禮儀志。猶未立廟也。梁天監四年,初立孔子廟。見梁書武帝紀。唐武德二年,始詔國子學立廟。貞觀四年,詔州縣學皆作孔子廟。北宫白虎門,於門立觀。
【元圻案】唐書禮樂志五:「武德二年,始詔國子學立周公、孔子廟;七年,高祖釋奠焉,以周公爲先聖,孔子配。貞觀二年,左僕射房玄齡、博士朱子奢建言:『周公、尼父俱聖人,然釋奠於學,以夫子也。大業以前,皆孔子爲先聖,顔回爲先師。』乃罷周公,升孔子爲先聖,以顔回配。四年,詔州、縣皆作孔子廟。」〇後漢書丁鴻傳注:「白虎,門名。於門立觀,因以名之。」
〔一〕「祀」,原作「祠」,據元刊本、清嘉慶本改。
〔二〕「二年」,原作「二月」,據元刊本、清嘉慶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