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历代赋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两汉
司马迁
【作者小传】
(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十岁随父太史令司马谈至长安,受业于董仲舒、孔安国。后任郎中、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参加改革历法,制订《太初历》,着手写作《史记》。天汉二年(前99),为李陵降匈奴事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潜心写作,历五、六年,完成《史记》。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曾著录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汉中书令司马迁集》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作二卷。今存《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等。
悲士不遇赋
司马迁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谅才韪而世戾 [1] ,将逮死而长勤 [2] 。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
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阔兮 [3] ;人理显然,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之鄙也;好贵夷贱,哲之乱也。炤炤洞达 [4] ,胸中豁也;昏昏罔觉,内生毒也。
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古人唯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逆顺还周,乍没乍起 [5] 。理不可据,智不可恃。无造福先 [6] ,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迁有赋八篇,存世之作仅有收录于《艺文类聚》的《悲士不遇赋》。作此赋时,因李陵案惨遭宫刑的司马迁已出狱。身陷囹圄之际,他曾经历生与死的抉择,接受宫刑可免死求生,然而“诟莫大于宫刑”。出狱后的司马迁隐忍苟活,自比为扫除之隶、阘茸之人,痛感污及先人,“为天下观”。饱受心灵折磨的同时,他对生命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对专制集权下“士不遇”悲剧命运也有更深刻的体认。儒家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士可杀不可辱”,面对君主淫威,本可以死抗衡政治淫威,何况“臧获婢妾犹能引决”。他既为忍辱苟活而自卑,又以“勇者不必死节”而自傲,勇者并非将死亡视为生命苦痛的解脱之道,勇者可以拒绝死亡,即便以“诎体受辱”为代价。对司马迁而言,死可以明志,但生可以践志,选择死亡意味着强权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神圣事业的扼杀。徐复观在《论史记》中称,《史记》“把人与事的表里表达出来了,也即是把掩蔽在庄严仪式后面的由专制、侈泰、愚妄结合在一起的事之里与人之里,表达出来了,使后人得透过由专制权力所散布的虚伪的历史资料以把握历史的真实”。如果说一部《史记》以历史画卷形象展示了士不遇的历史真实,那么《悲士不遇赋》则对士不遇的历史悲剧作了理性揭示。
首段以感叹句领起,开宗明义,点出“士不遇”主题。接着叙写一己遭遇,自己虽有作为臣属的才德,克己复礼,品德高尚,勤奋刻苦,却屈而不伸,受到最卑贱的刑罚,对士不遇的愤慨不平,溢于纸上。
次段揭示造成“士不遇”悲剧的社会原因。封建集权专制下的官僚体制以君尊臣卑为原则,君臣关系本质上是主奴关系。在君临天下的帝王面前,臣只是唯命是从的工具,当政者如果“昏昏罔觉”,专断暴虐,后果便是贤愚倒置,小人得志,忠臣被斥。经历了屈辱与困厄的司马迁,不仅对士不遇的历史悲剧有了清醒认识,更能在隐忍之下坚守正直的士品。他傲岸地表示,与公心为国者为同道,视私心为己者如敝屣,贪生怕死是品质的堕落,重贵轻贫是思想的混乱,能够洞彻“不遇”悲剧是正直之士的必然命运,就能坦然面对苦难并超越苦难。士可不遇,但外忠于道义,内忠于本心,光明磊落的人格绝不可因世道不公而扭曲。
第三段承上抒写对是非、顺逆和生死的冷静思考与理性认识。司马迁坚信,自己的心志与著述,后代哲人自有公断;人生的顺境与逆境虽难预料,但“朝闻道夕可死矣”。人终有一死,顺从自然,以豁达的心态直面死亡,正是对世俗生死荣辱羁绊的超越。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司马迁的伟大,在于能够在集权专制的重压下坚守心中的道德律,执着于崇高的事业,为坚定的信念和神圣的理想而活着。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历史上,圣人贤者大多在经历“不遇”之困厄后,终成伟大事业。“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前的显赫或困厄,而在于能够为人类留下有价值的创造。
司马迁生活的年代,大赋流行于文坛,颂扬帝王功德、讴歌当朝伟业是大赋的惯见主题。本赋围绕士不遇的悲剧,揭示专制集权下正直之士的不幸遭遇,表达对生死荣辱的理性思考,至情至性,闪烁出智者思想的光芒。句式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整齐中见错综。感情悲愤沉郁,于屈而不伸的悲慨中表达对生命价值的敬重,于忍辱负重中体现坚韧不拔的意志。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经历肉体和精神摧残后涅槃新生的司马迁。
(顾伟列)
注 释
[1].韪(wěi):美善。世戾:世道暴戾。
[2].长勤:勤勉不怠。
[3].“天道微哉”二句:天道幽远,与人相隔。
[4].炤(zhāo)炤:同“昭昭”,明亮的样子。
[5].“逆顺还周”二句:逆与顺循环往复,忽而消失忽而兴起。还,通“环”。
[6].造: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