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灰

  下载全书
chūnduìxiàduìāi
夏,哀。
shǒuduìchánɡcái
才①。
fēnɡqīnɡduìyuèlǎnɡkuòduìtiānkāi
朗②,开。
yóulànɡyuànzuìpénɡlái
苑③,莱④。
zhènɡduìsāntái
台⑤。
qīnɡlónɡlǎozhànɡbáiyànrénchāi
杖⑥,钗⑦。
xiānɡfēnɡshíwànɡxiānɡémínɡyuètiāntái
阁⑧,台⑨。
bīnɡtáowánɡyīnqiúdàojiànɡ
桃,
liánzhōuzhànɡzhēnrényuánwèishūlái
杖,来⑪。
zhāoduìduìlái
暮,来。
shùduìkānɡzāi
哉⑫。
ɡānduìlèixìnɡyǎnduìtáosāi
肋⑬,腮。
jiāxìnɡshìhǎohuáikāi
适⑭,怀开⑮。
shuòxuěduìchūnléi
雷。
yúnzhīquèɡuànshàifènɡhuánɡtái
观⑯,台⑰。
biānshūyínɡfānɡcǎolínxiàqīnɡfēnɡdàiluòméi
草,梅⑱。
liǔmèihuāmínɡyànyīnɡshēnɡhúnshìxiào
明,
sōnɡháobǎiyuánzǒnɡchénɡāi
舞,哀⑳。
zhōnɡduìxìnduìɡāi
信,该㉑。
cǔnduóduìcāi
猜。
xiānɡxiāoduìzhúànquèduìqiónɡāi
暗㉒,哀。
jīnhuābàojìnɡtái
报㉓,台㉔。
dǎojiǎduìxiánbēi
杯㉕。
yándiānhénɡlǎoshùshídènɡcānɡtái
树㉖,苔㉗。
xuěmǎnshānzhōnɡɡāoshìyuèmínɡlínxiàměirénlái
卧,来㉘。
liǔyánjiēyīnláishízhònɡ
绿沿堤,
táomǎnɡuànjìnshìliúlánɡhòuzāi
观,栽㉚。

注解

①大手 高手,常称著名写作家为“大手笔”。[唐]僧鸾《赠李粲秀才》诗云:“飒风驱雷暂不停,始向场中称大手。”《陈书·徐陵传》云:“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  长才 英才。[唐]杜甫《述古》诗云:“经纶中兴业,何代无长才?”

②风清月朗 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云:“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

③游阆苑 阆苑:本指昆仑之巅阆风山仙人所居之宫苑。唐初鲁王灵夔、滕王元婴相继镇守阆州(今四川阆中),嫌衙宇卑陋,遂修饰扩建成宫苑,谓之“隆苑”。后为避唐玄宗隆基“隆”字之讳,改为“阆苑”。(见[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宋]苏轼《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诗云:“问羊他日到金华,应许相将游阆苑。”

④醉蓬莱 蓬莱:方士传说是渤海中仙人所居之山名。汉武帝游东莱郡黄县,望渤海蓬莱山,因筑城为蓬莱。唐神龙三年(707),设蓬莱县。(见《太平寰宇记·登州·蓬莱县》)[宋]无名氏《蓦山溪》词云:“正快活年时,庆新寿,万年欢,人醉蓬莱里。”宋代词人把《醉蓬莱》列为词牌名。

⑤七政 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见《尚书·舜典》)。一说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为“七政”。(见《尚书·大传》)  三台 古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汉]许慎《五经异义》云:“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⑥青龙壶老杖 道家传说,东汉费长房从壶公学仙,辞归时,壶公给他一支竹杖,说:“骑着它即可到家。”费长房到家后把杖投入葛陂(地名,在今河南新蔡境),竹杖立化为青龙。(见《后汉书·费长房传》)

⑦白燕玉人钗 迷信传说,有神女留赠玉钗给汉武帝,武帝又赐与赵婕妤飞燕。至昭帝元凤中……打开宝匣,有白燕飞出升天,后来,宫人学做此钗,命名“玉燕钗”,象征吉祥。(见[汉]郭宪《洞冥记》)

⑧香风十里望仙阁 南朝陈国末代皇帝陈后主陈叔宝,极端奢靡挥霍。为讨取贵妃、宠姬的欢心,至德二年(584),又在金陵(今南京)光照殿前修建了临春、结绮、望仙三座楼阁,门窗栏槛皆用高级香木做成,“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后主自用临春阁,张贵妃独占结绮阁,龚、孔二嫔共居望仙阁。阁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山水间广植奇花异卉,加上贵妃嫔姬所涂脂粉之气,“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隋兵攻入金陵,尽焚于火。(见《南史·张贵妃传》)

⑨明月一天思子台 汉武帝的宠臣江充,诬告太子刘据搞“巫蛊”谋反,外逃的刘据在湖县(今河南灵宝西)自杀。后,武帝知其冤,即在长安建“思子宫”,并在湖县建“归来望思之台”(即思子台)。

(见《汉书·戾太子传》)

⑩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 《太平广记·周穆王》引《仙传拾遗》载:“[周穆王]登群玉山(昆仑山之连麓)西王母所居……饮琬琰之膏,进甜雪之味;素莲黑枣,碧橘白藕(嫩藕,嫩而白,故又叫雪藕),皆神仙之物。”又据汉代班固所撰《汉武故事》载:七月七日西王母降汉武宫中授成仙之道。帝燃九光之灯,列玉门之枣,摆葡萄之酒,以迎王母。王母至,帝跪拜寒暄。王母带来非地上所有之丰珍之果,清香之酒,又命侍女端来三千年一结果的仙桃七颗,四颗与帝,三颗自食。

⑪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汉成帝末年,刘向专心致志校书于天禄阁。一天夜里,一个着黄衣的老人(一说是太乙真人),乘莲舟、执藜杖,叩阁而进见。刘向在暗中独坐诵书,老人乃吹杖端烟然(燃),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至天亮而去。(见《汉书·刘向传》)

⑫庶矣康哉 人民安居乐业。庶:众百姓。《论语·子路》云:“子(孔子)适卫(到卫国),冉有仆(随从)。

子曰:‘庶矣哉!’”《尚书·益稷》载舜帝君臣作歌:“元首明(圣明)哉,股肱(指辅臣)良哉,庶时康(百姓安居乐业)哉。”后以“康哉”比喻太平盛世。

⑬马肝 古人误传马之肝有毒,食之丧命。《史记·辕固生传》云:“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正义》引《论衡》语:“气热而毒甚,故食马肝杀人。”  鸡肋 曹操攻汉中,不克。屯兵日久,是进是退,犹豫不决。适有厨官送来鸡汤,操见鸡肋,颇有感触。这时,夏侯惇来请示夜间口令,操随口说:“鸡肋。”主簿杨修即令军士准备归程。夏侯惇不知何意。杨修说:“所谓‘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示欲还(撤军)也!”(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⑭佳兴适 兴适:兴致得到满足。晋代王徽之(字子猷)居山阴时,忽然想念居于剡地(今浙江嵊县西)的故友戴逵(字安道),便驾舟雪夜造访,一夜方至,舍舟登至戴逵之门而不入,竟乘舟而返。人问其故,子猷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见《世说新语·任诞》)[唐]王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诗云:“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雪夜访戴图

⑮好怀开 即“好开怀”,开心,内心舒畅。[宋]孙应时《答王甫抚干和荆江亭韵》诗云:“乐哉新相知,开怀接谈晏。插花醉不辞,风光惜流转。”[元]刘秉忠《木兰花慢》词云:“镜里不堪看鬓,尊前且好开怀。”

⑯云移鹊观 鹊观:汉宫观名。汉武帝建元年间,建在云阳(今西安附近)甘泉宫外。(见《三辅黄图》)[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云:“过鹊,望露寒。”谈“鹊观”,莫与“鹊楼”相混。“鹊楼”是南朝时的楼阁名,在今南京市。[唐]李白《永王东巡歌》诗云:“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鹊楼。”

⑰日晒凤凰台 “弄玉吹箫”中的“凤台”是一种神话传说。实有的凤凰台,在我国有好几处:一、东晋升平年间(一说宋元嘉十四年),有鸟集于江宁(今南京市)山上,文彩如孔雀,时人传为凤凰,因谓此山为凤凰山,并于此山建凤凰台。(见《嘉庆一统志·江宁府》)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描述,就是指的南京凤凰台。二、在甘肃成县东南“凤溪中,有二石双高,其形若阙(古代宫庙及墓门所立之双柱称为‘阙’)。

汉世有凤凰止焉,故谓之凤凰台。”(见《水经注·漾水》)唐代诗圣杜甫在《凤凰台》中“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的描述,即此。三、传说三国时期,有凤凰出现于湖北鄂城县东,吴主孙权遂筑凤凰台于此,并令周瑜、鲁肃定建都之计。(见《嘉庆一统志·武昌府》)。四、传说周文王时期,有凤凰鸣于今陕西岐山(亦作“天柱山”),所以岐山亦称“凤凰堆”。(见《圆经》)

⑱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 这两句引自唐代孙逖《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赠韦侍御及诸公》诗中“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淑气:早春的温和之气。落梅:立春前后是腊梅开始凋落的时候,满地落花似雪,林下可以赏梅。另外,有一古笛曲名叫《梅花落》,有一种酒名叫“落梅清酒”。那么,坐在清风林下,一边饮“落梅酒”,一边赏雪梅花,一边听“梅花落”,一举三得,岂不快哉。

⑲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 柳媚花明,燕语莺声:形容春光明媚,喜气盎然。又比喻女子体态优美,笑声悦耳。《笠翁对韵》作者李渔在《无声戏·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中说:“只因他学戏的时节,把那些莺啼燕语之声、柳舞花翻之态,操演熟了,所以走到人面前,不消作意,自有一种云行水流(自然无拘)的光景。”

⑳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松号柏舞,猿啼鹤唳:形容环境阴森,声音凄凉。东晋医药学家葛洪《抱朴子》云:“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死亡),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比喻战乱使将士变成了非人的猿鹤虫沙等异物。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注云:“[猿鹤]鸣,其声哀。”

㉑博该 博学多闻。博:丰富;众多。该:通“赅”,完备;俱全。《晋书·索靖传》云:“唯靖该博经史,兼通内纬。”

㉒香消 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唐]刘沧《经炀帝行宫》云:“香销(通‘消’)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明]无名氏《寻亲记》云:“玉碎香消镜台荒,绿云缭乱懒梳妆。”  烛暗 比喻残年老人。[宋]莫仑《生查子》词云:“衾单容易寒,烛暗相将灭。”[宋]赵长卿《浣溪沙》词云:“五云楼阁羡刘郎,酒阑烛暗断回肠。”

㉓金花报 亦作“金花笺”、“金花帖子”。唐宋时期,科举考试状元及第的报喜帖子上贴以金花,谓之“金花笺”。[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云:“[上]遽命龟年(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

㉔玉镜台 玉制的镜台。晋朝温峤随刘琨北征时,得一玉镜台。温峤妻丧,从姑母刘氏有一女,甚有姿慧。姑母托峤觅婚,峤有自娶之意。少日,峤对姑母说找到了,门第不错,是官宦家,各方面都不比峤差。顺手交给姑母玉镜台一枚为聘,姑母大喜。婚成,姑母之女抚掌大笑,说:“我早就猜着是你这老东西!”(见《世说新语·假谲》)

㉕倒斝 敬酒。斝:古代酒器。《诗经·大雅·行苇》云:“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云:“哭不凭棺,奠不亲斝。”  衔杯 饮酒。[唐]李白《广陵赠别》诗云:“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㉖岩巅横老树 山顶横卧老树。这是唐朝诗圣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中“能添老树巅崖里”诗句的化用。

㉗石磴覆苍苔 石阶长满青苔。比喻破屋久无人居。这是唐代诗人刘沧《经无可旧居兼伤贾岛》中“苍苔封(覆盖)砌(石阶)竹成竿(枯死)”诗意的化用。石磴:用石头铺砌成的台阶。苍苔:绿色苔藓。

㉘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这两句引自明朝高启《咏梅》诗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东汉楚郡太守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自幼好学,生性倔强,为人严谨,受人敬重,洛阳令举为孝廉。洛阳郡下大雪,人多外出乞食。袁安为避免与贫民争食,掩门卧床不出,故有积雪拥掩其门。(见《后汉书·袁安传》)

隋朝开皇年间,赵师雄游罗浮,天将黑,卧于松林一家酒店旁休息。不一会儿,一个素服淡妆美女向他走来,交谈时,芳香袭人。二人一起进酒店共饮,师雄醉倒。醒来,见自己原来是躺在一株梅花树下,上有翠鸟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觉惆怅而已。(见[唐]柳宗元《龙城录》)

㉙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 宋元祐年间,苏轼(东坡)任杭州知府时,在西湖筑堤,横截湖面,用以开湖蓄水。中为六桥九亭,夹道植柳,名为“苏公堤”。(见《宋史·河渠志·东南诸水下》)

㉚碧桃满观,尽是刘郎去后栽 唐代诗人刘禹锡因参加革新,被从监察御史贬为朗州司马。过了十年,朝廷想重新起用他,但他刚回长安即写《游玄都观》诗称:“玄都观(在长安)里桃千树(暗指朝中爬上来的新贵),尽是刘郎(指自己)去后(被贬朗州以后)栽。”这下,又得罪了新权贵,再度被挤出长安派当连州刺史。又过十四年,再度被召回京都任职时,他又写《再游玄都观》诗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暗指新权贵)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九 佳十一 真

十 灰|上卷|笠翁对韵 - 李渔(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