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覃

  下载全书
ɡōnɡduìquèzuòduìkān
阙①,龛②。
shuǐběiduìtiānnán
南。
shènlóuduìjùnwěilùnduìɡāotán
郡③,谈④。
línshùpiánnán
梓⑤,楠⑥。
duìhánsān
三⑦。
bǎoshānzhěnshuānɡzhūdàimàozān
枕⑧,簪⑨。
xiāowánɡdàishìxīnwéichìxiànɡjūnmiànlán
赤⑩,蓝⑪。
jiǎdǎoshīkuánɡshǒuqiāoménxínɡchùxiǎnɡ
狂,
zhānɡdiāncǎoshènɡtóunénɡxiěshíhān
圣,酣⑬。
wénduìjiànjiěduìān
见,谙⑭。
sānduìshuānɡɡān
柑⑮。
huánɡtónɡduìbáisǒujìnɡduìnán
叟⑯,男⑰。
qiūjìnɡsānsān
七⑱,三⑲。
hǎiduìshānlán
岚⑳。
luánshēnɡhuìhuìshìzhènɡdāndān
哕㉑,眈㉒。
fēnɡjiānɡzhīhánɡǔɡuānrénshílǎodān
父㉓,聃㉔。
jiānɡxiànɡɡuīchízhǐshuǐménɡzhēnshìzhǐ
池,
ɡōnɡzuòzǎitānquánsuīyǐntān
宰,

注解

①宫阙 古时帝王所居宫门前立双阙,故称宫殿为宫阙。《史记·高祖纪》云:“萧(萧何)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高祖还,见宫阙壮甚。”

②座龛 供奉神佛或祖先牌位的石室或柜子。[唐]杜甫《石龛》诗云:“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霓。”[宋]陆游《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诗云:“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神龛一炷香。”

③蜃楼 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谓之“蜃气”。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此即“海市蜃楼”。常发生在海边和沙漠地区。[宋]沈括《梦溪笔谈·异事》云:“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古人认为它是由海里一种叫‘蜃’(蛤蜊)的贝类动物吐气而成的。《本草纲目·鳞部》云:“[蜃]能吁(吐)气成楼台城郭之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曰海市。”  蚁郡 传说,古时有个叫淳于棼的人,做梦到了槐安国,娶了公主,当了南柯太守,荣华富贵。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也死了,遭到国王疑忌,被遣归里。忽然梦醒,在庭前槐树下寻得一个蚁穴,即梦中的槐安国都。南柯郡乃是槐树南枝下另一蚁穴。故事比喻富贵得失无常。(见[唐]李公佐《南柯梦》)

④伟论高谈 亦作“高谈阔论”。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唐]吕岩《徽宗斋会》云:“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⑤遴杞梓 遴:选拔。杞梓本是两种优质木材。后以“杞梓”比喻人才优秀。《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云:“晋卿不如楚,其(指楚国)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⑥树楩楠 楩楠:两种优质木材。《战国策·宋》云:“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

⑦得一函三 这是《汉书·律历志》中“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文意的化用。得一:是纯正之意。函三:是包含一切之意。一为数之始,又为物之极。一可包含所有,能容纳万物。《道德经》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贞……侯王得一天下为正。”

⑧八宝珊瑚枕 饰有珍宝的珊瑚枕头。[唐]李绅《长门怨》云:“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⑨双珠玳瑁簪 饰有双珠的玳瑁发簪。[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云:“还君金钗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⑩萧王待士心惟赤 更始二年刘玄封刘秀为萧王到河北治乱,刘秀对来臣服(投降)之人,皆以赤诚之心相待,降者相语说:“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见《后汉书·光武本纪》)

⑪卢相欺君面独蓝 唐代大臣卢杞,字子良,今河南滑县西南人。其貌丑泛蓝且心险,人称“蓝面鬼”。德宗时为相,专权自恣,陷害忠良。藩镇叛乱时,以筹军资为名,征收杂税,聚敛财货,怨声满天下。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上疏斥其罪恶,卢被贬职,死于沣州。(见新旧《唐书·奸臣传》)

⑫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 这是关于唐代诗人贾岛炼字的典故。(参见本卷“三肴”注㉒)

⑬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 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字伯高,今江苏苏州人。他草书最为知名,人称“草圣”。他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时称“三绝”。相传他常在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甚至以头濡墨而书,故人称“张颠”。

⑭解谙 熟悉了解。[元]高明《琵琶记·牛相教女》云:“堪哀,萱室先摧。叹妇仪姆训(女师的训诫),未曾谙解。”

⑮三橘 三国吴郁林太守陆绩,通天文、历算。六岁时到袁术家做客,袁术给他吃橘子,绩偷装三枚于怀中。拜别时,橘子掉落地上,袁术说:“你来做客,还偷装橘子?”陆绩下跪说:“我想拿回去给母亲吃。”袁术听了,更加器重陆绩。后以“怀橘”为孝亲之典。(见《三国志·陆绩传》)  双柑 “双柑斗酒”略语,两只蜜柑一斗酒,是春游时所备之饮食。[唐]冯贽《俗耳针砭诗肠鼓吹》云:“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去哪里)?戴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你)知之乎?’”

⑯黄童白叟 黄毛儿童和白发老人。[唐]韩愈《元和圣德》云:“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呕(喉塞作呕)。”

⑰静女 闲雅之女。[唐]孟郊《静女吟》诗云:“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  奇男 即“奇士”,才能出众的男子。[清]陈端生《再生缘》云:“奇男侠女心相爱,海誓山盟义并深。”《史记·陈相国世家》云:“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

⑱秋七七 唐代道士殷文祥,又名道荃,自称“七七”。传说,他在浙西鹤林寺,秋日能使杜鹃花开。[宋]苏轼《后十余日复至[吉祥寺]》诗云:“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把花开。”(见《云笈七笺·续仙传》)

⑲径三三 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告病辞官,隐居乡里,在院中辟三径(小路),不与世交,唯与求仲、羊仲二人来往。(见[晋]赵岐《三辅决箓·逃名》)后常用“三径”比喻家园。[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⑳海色 海上的景色。[唐]祖咏《江南旅情》诗云:“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山岚 山林中的雾气。[唐]顾非熊《陈情上郑主司》诗云:“茅屋山嵐入,柴门海浪连。”

㉑鸾声何哕哕 铃声如鸾鸣。这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李睢阳》中“鸾声哕哕鲁侯旗”诗句的化用。

㉒虎视正眈眈 如虎之雄视。这是《周易·颐卦》中“虎视眈眈,其欲逐逐”诗意的化用。

㉓仪封疆吏知尼父 仪:此指孔子葬礼仪式。封疆吏:特指鲁哀公。尼父:对孔子的尊称。孔子于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去世,享年七十三岁。鲁哀公致悼词说:“上天不保佑这位国老,以让他保护我久居君位,我悲伤欲绝。呜呼哀哉,尼父啊尼父!”(见《孔子世家》)

㉔函谷关人识老聃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李耳,字聃)欲出函谷关隐居,函谷关令尹喜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老子遂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此即《道德经》。最后,尹喜也随老子出关西去。(见《史记·老子列传》)

㉕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 宋朝江万里,字子远,江西都昌人。度宗时任相。性刚直,敢斥弊政。罢相后还乡。元军攻占襄樊,他于芝山凿池开圃,建亭曰“止水”,人问其意,他说:“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为存亡。”及饶州(上饶)城破,万里乃投止水池而死。(见《宋史·江万里传》)

㉖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 晋朝吴隐之,性廉洁。桓玄欲革岭南之弊,任吴隐之为广州刺史。离广州二十里的石门有泉水,人称“贪泉”,传说饮此泉水者其心无厌(贪得无厌)。

隐之便到泉上,酌而饮之,终不改清廉本色。并作《贪泉歌》云:“石门有贪泉,一歃(用嘴吸取)重千金;试使夷齐(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见《晋书·吴隐之传》)


十二 侵十四 盐

十三 覃|下卷|笠翁对韵 - 李渔(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