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咸

  下载全书
zāiduìzhíduìshān
植,芟①。
èrduìsānjiān
监②。
cháochénduìɡuólǎozhíshìduìɡuānxián
老③,衔④。
chánchán
鹿麌⑤,毚⑥。
duìkāijiān
缄⑦。
yánɡyīnɡxiànhuǎnhónɡxìnɡyànnán
绿睆⑧,喃⑨。
bànbáijiǔtáolìnɡzhěnhuánɡliánɡyán
令⑩,岩⑪。
jiǔxiàyánbiāochánɡfēnɡtínɡliú
飙,
sāndōnɡhánlièmàntiānxuělànɡzhùzhēnɡfān
冽,帆⑬。
duìbǎiduìshān
杞,杉。
xiàhuòduìsháoxián
咸⑭。
jiànchánduìqínwěiɡǒnɡluòduìxiáohán
洧⑮,函⑯。
cánɡshūdònɡzhàoyán
洞⑰,岩⑱。
tuōduìchāofán
凡⑲。
xiánrénxiūxiànmèizhènɡshìɡōnɡchán
媚⑳,谗㉑。
yuèmóuchéntuīshàozuǒtánɡfānjiànɡzhònɡhúnjiān
伯㉒,瑊㉓。
xiàkuánɡshēnɡjiéɡǔsānzhuāxiūjǐnǎo
生,
jiānɡzhōushīqīnɡshān
马,湿衫㉕。
páoduìduìshān
笏㉖,衫。
duìɡūfān
帆㉗。
zuómoduìdiāolòuhuàduìjuānchán
镂㉘,镵㉙。
xīnɡběiɡǒnɡxián
拱㉚,西衔㉛。
zhīlòuduìdǐnɡchán
馋㉜。
jiānɡbiānshēnɡruòhǎiwàishùdōuxián
若㉝,咸㉞。
dànhuīhuīcúnrènduōduōkōnɡhán
刃㉟,函㊱。
cǎifènɡzhīyīnyuèdiǎnhòukuíjiǔzòu
音,
jīnrénshǒukǒushènɡsānjiān
口,缄㊳。

注解

①薙芟 除草。《传》曰:“除草曰芟,除木曰柞。”《注》曰:“薙,谓迫地(贴近地皮)芟草也。”

②二伯 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周公旦与召公奭共同辅政,“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见《礼记·王制》),“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见《春秋传》)  三监 周武王灭商后,封殷纣王的儿子武庚为商朝故都朝歌之方伯(诸侯之长),并以朝歌以东为卫诸侯国,由武王之弟管叔监之;朝歌以西为墉诸侯国,由武王之弟蔡叔监之;朝歌以北为邶诸侯国,由武王之弟霍叔监之,合称“三监”。武王死后,管、蔡、霍三叔(三监)反而与武庚谋反,背叛周朝,周公旦出师平叛,处死管蔡。(见《礼记·王制》)

③朝臣 朝中的重臣。《韩非子·三守》云:“国无臣者,岂郎中虚而朝臣少哉?”  国老 古代退休的卿大夫称为“国老”。《礼记·王制》云:“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扬养庶老于下庠。”

④职事 身任之职所应尽的事务。《管子·法禁》云:“身无职事,家无常姓。”[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云:“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官衔 旧时官吏的封号、品级和历任官职,统称为“官衔”。[唐]封演《官衔》云:“当时选曹补受,须存资历,闻奏之时,先具旧官名品于前,次书拟官于后,使新旧相衔不断,故曰官衔。”

⑤鹿麌麌 鹿群聚集。麌麌:众多。语出《诗经·小雅·吉日》:“兽之所同,麀(母鹿)鹿麌麌。”

⑥兔毚毚 狡猾的大兔。语出《诗经·小雅·巧言》:“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⑦启牍 翻开书籍。牍:古时无纸,书写用狭长的木片。《后汉书·刘隆传》云:“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字),视之。”通常把牍视为书籍。《后汉书·荀悦传》云:“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  开缄 打开信函。缄:书信。[宋]王禹偁《回襄阳周奉礼同年因题纸尾》云:“武关西畔路巉岩,两月劳君寄两函。”

⑧绿杨莺睆 莺睆:黄莺叫声清脆圆润。[明]周清源《吹凤箫女诱东墙》词云:“黄莺睆,紫燕呢喃,柳枝头,湖草岸,奏数部管弦。”

⑨红杏燕呢喃 燕呢喃:燕子的叫声。[唐]刘兼《春燕》诗云:“多时窗外燕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

⑩半篱白酒娱陶令 东晋彭泽令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侍奉乡里小人。毅然辞去县令归乡隐居,过清贫安闲的生活。他生性好酒而不能常得。九月九日重阳节是饮菊花酒的佳节,陶潜无酒,无聊中便到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一大把菊花,坐于其侧凝思。未几,受江州刺史王弘指使的白衣差役送来了美酒,即便就饮,至醉而归。(见[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明]高明《二郎神·秋怀·黄莺儿》曲云:“满城风雨还重九,白衣人送酒,乌纱帽恋头。”

⑪一枕黄粱度吕岩 唐代卢生在邯郸客店自叹穷困,道士吕翁(后人说成是唐末道士吕岩,即吕洞宾)从囊中取出一个枕头给卢生。卢生入睡后,做梦娶了美丽而富有的崔氏为妻,又中了进士,为相十年,有五子十孙,皆婚姻美满,官运亨通,成了世间一大望族。卢生享尽荣华富贵,年逾八十,临终时惊醒了。睡梦时间竟不及店家煮一顿黄粱饭的工夫,故有“黄粱梦”之典故。(见《枕中记》)

卢生遇吕岩故事

⑫九夏炎飙,长日风亭留客骑 九夏:夏季。夏季共九十天,故称。长日:漫长的白天。风亭:长亭。供过客停歇避风雨的亭子。客骑:即“骑客”,骑马出行的人。这是元朝戏曲家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恨不得使)疏林挂住斜晖(将落的太阳)”曲意的化用。

⑬三冬寒冽,漫天雪浪驻征帆 三冬:冬季。冬季有三个月,故称。雪浪:大雪飞腾。征帆:远行之船。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篇著名诗作《江雪》,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的意思是:在寒气凛冽的严冬,漫天大雪翻腾,飞鸟行人都躲起来了,不见踪影。只有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坐在孤舟上,寂寞地垂钓。

⑭夏濩韶咸 指尧、舜、禹、汤时期的四种古乐名。《庄子·天下》云:“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也叫‘咸池’,增修黄帝之乐沿用,也称‘大咸’),舜有大韶(也叫‘大磬’、‘九韶’),禹有大夏,汤有大镬(通‘濩’)。”《周礼·春官·大司乐》云:“乃奏大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祈;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韶》,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镬》,以享先妣。”

⑮涧瀍 涧水与瀍水。涧水,源出河南渑池东北白石山,东流入洛河。瀍水,即“瀍河”,源出河南洛阳西北谷城山,南流入洛水。《尚书·洛诰》云:“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  溱洧 溱水与洧水。溱水,源出河南密县东北,东南会洧水。洧水,即“洧河”,源出河南登封东阳城山,东流会溱水为双洎河。《孟子·离娄下》云:“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

⑯巩洛 处于洛水之间、四面环山的巩县。《史记·苏秦传》云:“说韩宜惠王,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商贩之塞。”  崤函 指崤山、函谷关。[东汉]张衡《二京赋》云:“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

⑰藏书洞 湖南沅陵县西北有大酉二酉二山。传说在小酉山上石洞中有书千卷,相传是秦代人读书于此而留之。后称藏书多的地方为“二酉”。(见《太平御览·荆州记》)

⑱避诏岩 汉初,商山有四位居岩洞隐士,名曰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须眉皆白,故称“四皓”。高祖刘邦慕四皓名,欲召为汉臣,不应。(见《汉书·张良传》)

⑲脱俗 超脱世俗。《抱朴子·登涉》云:“近才庸夫,自许脱俗。”《绘图宝鉴三》云:“[宋]夏奕,不知何许人。公羽毛,画作对而皆雄,盖求脱俗也。”  超凡 超越平凡。《景德传灯录·神晏国师》诗云:“定祛邪行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

⑳贤人羞献媚 有德有才之人,羞于低三下四讨好别人。屈原《楚辞·九章·惜诵》云:“忘儇媚(巧佞谄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㉑正士嫉工谗 耿直正派之人,憎恨谗言诬陷伤害好人。[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吴曌檄》云:“[武则天]掩袂(用衣袖拭泪)工(善于)谗,狐媚偏能惑主。”

㉒霸越谋臣推少伯 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范蠡随越王勾践赴吴国当人质三年。回越后,助越王刻苦图强,灭了吴国,使越称霸。后范蠡离越游齐,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见《史记·货殖列传》)

㉓佐唐藩将重浑瑊 北方铁勒族浑部人浑瑊,十一岁入朔方军,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防御吐蕃回纥,战功卓著。建中四年,朱泚叛乱,唐德宗奔至奉天(今沈阳),瑊与李晟马燧并力平叛,授兵马副元帅,封咸宁郡王。后又以平定李怀光有功,加检校司徒兼中书令。死后谥号“忠武”。(见《唐书·浑瑊传》)

㉔邺下狂生,羯鼓三挝羞锦袄 锦袄:指曹操。邺下:指魏公曹操定都邺地(今河北河南交界的安阳一带)。

东汉祢衡,字正平,今山东临沂人。少有才辩,性刚傲物。与孔融交好,融荐于曹操。操任为鼓吏,令其穿鼓吏之装欲辱之,衡便在操前裸身击鼓骂曹,奏曲《渔阳三挝》,音节曼妙慷慨,有金石声,四座闻之,无不震惊动容。操想借刘表之手杀害祢衡,遂将衡送于刘表,表又将其送给江夏太守黄祖,黄祖忌其才,而杀之。(见《后汉书·祢衡传》)

㉕江州司马,琵琶一曲湿青衫 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今陕西渭南人。原在朝中任官,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其名作《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抒怀名句。(见《唐书·白居易传》)

㉖袍笏 古时,大臣朝见君主,皆穿袍(朝服)执笏。袍、笏按地位高低而异。笏,也称“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来比画意思或在板上记事。《礼记·玉藻》云:“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㉗匹马 一匹马。[五代]汪遵《乌江》诗云:“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孤帆 一只船。[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㉘雕镂 雕刻纹饰。《三国志·魏志·栈潜传》云:“今宫观崇侈,雕镂极妙,忘有虞之总期(古帝虞舜用草盖的宫房),思殷辛之琼室(殷纣王用玉石造的帝宫)。”常用来比喻精心修饰文辞。[五代]齐己《览延栖上人卷》诗云:“今体雕镂妙,古风研考精。”

㉙镌镵 雕凿;刻画。[宋]宋汴《采异记·铭记》云:“后列数树如前者,其镌镵之工,妙绝于世。”

㉚星北拱 众星环卫北斗星。[唐]罗邺《春晚渡河有怀》诗:“万里山河星拱北,百年人事水归东。”[唐]戴叔伦《赠徐山人》诗云:“针自指南天窅窅,星犹拱北夜漫漫。”比喻人间四方归顺。《论语·为政》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㉛日西衔 亦作“日西斜”,太阳偏西。《易经·丰》云:“日中(正午)则昃(日偏西),月盈(圆满)则食(通‘蚀’,亏缺)。”唐代诗人韦庄在《李氏小池亭十二韵》中有“访僧舟北渡,贳(赊买)酒日西衔”诗句;他在《送人归上国》中又有“送君江上日西斜”提法。

㉜卮漏 渗漏的酒器永远盛不满酒。卮漏:渗漏的酒器。比喻饮酒人酒量大。[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云:“京师士子,道肃一饮一斗,号为‘漏卮’。”  鼎馋 即“馋鼎”,谓制茶中茶叶不易出汁的鼎具。馋:贪食;鼎:制茶器具。这种器具吸食水分过多。[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三》云:“今造团(茶团)之法皆不传,而建茶之品亦远出吴会诸品之下。其武夷、清源二种虽与上国争衡,而所产不多,十九馋鼎,故遂令声价靡不复振。”

㉝江边生杜若 南方水边长杜若。杜若:香草名,亦称“杜衡”。似葵而香,根入药。屈原《楚辞·九歌·湘君》云:“采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侍女)。”

㉞海外树都咸 边远地区植都咸。海外:四海之外,泛指边远地区。古代中州人把“荒边侧境山区海聚之间,蛮夷(指边远少数民族)异域之处,或燕、荆、越、蜀海外万里”,称为“海外”。(见[宋]曾巩《送江任序》)。都咸:也叫“都咸子”,果树名。生于广南山谷,树如李,皮叶可作饮料,润肺祛痰。(见《本草纲目·都咸子》)

㉟但得恢恢存利刃 传说战国时期,解牛高手庖丁为梁惠王解牛,刀在牛之骨络间随意滑动,似有更宽的余地。惠王赞他技艺纯熟。庖丁说:“牛骨节间有隙,而我的刀刃很薄,薄刃入间隙,恢恢(宽广)乎,游刃有余。”(见《庄子·养生主》)

㊱何须咄咄达空函 西晋殷浩,负有名望。大司马桓温权威日盛,简文帝任命殷浩为建武将军,以抗衡桓温。后,殷浩率军北征,败给后秦姚襄,遂被桓温废免。殷浩故作镇定,谈笑如常,但一天到晚用手比划在空中写“咄咄怪事”四字。(见《晋书·殷浩传》)

㊲彩凤知音,乐典后夔须九奏 传说古帝虞舜作箫韶,后夔是舜的乐官,众鸟兽听到韶音皆来起舞,但至九奏,仪表非凡的凤凰才来共舞。《尚书·益稷》云:“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传》曰:“备乐九奏而致凤凰,则余鸟兽不待九而率舞。”

㊳金人守口,圣如尼父亦三缄 三缄:封了三张条子。[汉]刘向《说苑·敬慎》云:“孔子之(到)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十四 盐这是最后一篇

十五 咸|下卷|笠翁对韵 - 李渔(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