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尤

  下载全书
rónɡduìduìyōu
辱,忧。
qiǎnquǎnduìchóumóu
缪①。
duìyuèduìshāōu
女②,鸥③。
chájiějiǔxiāochóu
渴④,愁⑤。
báiyǎnduìcānɡtóu
头⑥。
qiānxiūshǐkǒnɡzuòchūnqiū
记⑦,秋⑧。
shēnɡēnɡxiánwèibīnwǎnchuíɡōu
耜⑨,钩⑩。
lónɡyóuyīnérhuàɡuà
河,
shénɡuīchūluòwánɡmínɡchóu
洛,畴⑫。
ɡuānduìduìqiú
履⑬,裘⑭。
yuànxiǎoduìtínɡyōu
幽⑮。
miànqiánɡduìcuòzhìduìliánɡchóu
地⑯,筹⑰。
ɡūzhànɡsǒnɡjiānɡliú
耸⑱,流⑲。
fānɡduìhuánqiū
丘⑳。
huātánláiyuèchànɡliǔōu
唱,屿讴㉑。
yīnɡlǎnyànmánɡsānyuèqiónɡcuīchántuìtiānqiū
雨㉒,退秋㉓。
zhōnɡtīnɡqínhuānɡjìnɡlínshān
琴,
zhéxiānzhuōyuèhónɡtāojiēànshuǐyōuyōu
月,悠㉕。
duìniǎoduìjiū
鸟,鸠㉖。
cuìɡuǎnduìhónɡlóu
楼㉗。
xiánduìsānyǒuàiduìbēiqiū
友㉘,秋㉙。
lèiɡǒuniú
狗㉚,牛㉛。
lièduìzhūhóu
侯㉜。
chénchànɡlínchūnyuèsuíɡēqīnɡyóu
乐㉝,游㉞。
kōnɡzhōnɡshìlínɡéxiàwénzhānɡyīnɡzhōu
阁㉟,洲㊱。
kuànɡpínɡyuánlièshìqīnɡjiàn
原,
xiéfēnɡtónɡniúbèiwěnzhōu
雨,舟㊳。

注解

①缱绻 形容男女恋情,缠绵不解。[唐]元稹《莺莺传》云:“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  绸缪 形容情意深长,亲密无间。[西汉]李陵《与苏武诗》云:“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②吴娃越女 春秋时期吴国与越国的美女。亦作“吴娃越艳”、“越女吴儿”。娃:美女;小孩。[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云:“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金]元好问《后平湖曲》云:“越女颜如花,吴儿洁于玉。”

③野马 北方的一种良马。[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云:“被(披)豳衣(有斑纹的衣服),跨野马。”  沙鸥 栖息于沙洲的水鸟。[唐]孟浩然《夜泊宣城界》诗云:“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④茶解渴 [唐]陆羽《茶经》云:“茶性寒,最适宜修养心性、生活俭朴的人饮用。如果有发烧、口渴、郁闷、头痛、目滞、四肢躁烦、关节酸痛等症,只要喝四五口茶,就会像饮了美酒、甘露一样爽快。”《本草·木部》云:“茗,又名苦茶……主治瘘疮、利尿、去痰、止渴解热,使人兴奋睡眠少。”

⑤酒消愁 曹操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之名句(见《短歌行》);陆游有“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的佳话(见《对酒》)。更妙的“酒消愁”说,是古代无名氏的《四不如酒》云:“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不如饮此神圣杯,万念千忧一时歇。”

⑥白眼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阮籍,藐视礼俗,善待贤达,以白眼斜视“礼俗之士”,以青眼(黑眼珠居中直视对方)善待喜交之友。籍母丧,刺史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悦而归。当“竹林七贤”之首嵇康(嵇喜之弟)来祭时,阮籍大悦,以青眼相迎。(见《晋书·阮籍传》  苍头 用青(黑)巾裹头的士卒。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败死后,其部将吕臣在新阳组织部伍,头戴青巾,称“苍头军”。《汉书·陈胜传》云:“胜故涓人将军吕臣为苍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议陈为楚。”再者,《战国策·魏策》云:“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

⑦马迁修史记 司马迁(前145—前86),字子长,西汉人。生于龙门,年轻时游历宇内,后以四十二岁之龄继承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并承遗命著述。后因为汉将李陵降匈奴事进行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宫刑,割掉生殖器)。

后为中书令,以刑后余生完成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言,为纪传体之祖,亦为通史之祖。因具良史之才,所作《史记》又为正史之宗,故后世称司马迁为“史迁”。

⑧孔子作春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孔子据鲁史修订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其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人称“春秋笔法”。(见《史记·孔子世家》)

⑨莘野耕夫闲举耜 传说商朝大臣伊尹,本为商汤妻之陪嫁奴隶,后佐汤讨伐夏桀,被尊为宰相。老年,隐耕于有莘(国名)之原野。《孟子·万章上》云:“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⑩渭滨渔父晚垂钩 指姜子牙渭水直钩钓鱼,周文王访得,封为军师,辅佐文王、武王征战,伐纣灭商。(参见《声律启蒙》上卷“一东”韵注⑫)

⑪龙马游河,羲帝因图而画卦 传说伏羲氏继天而王,黄河中有龙马(瑞马)负图出水,伏羲氏遂以图画八卦,造文字,治理天下(见《汉书·五行志》)。

⑫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畴 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洛水神龟背负文出水,有数一至于九,禹遂以数列次第,作《洪范九畴》,成为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见《尚书·洪范》)

⑬冠履 帽与鞋。《汉书·贾谊传》云:“履虽鲜(新而华美)不加于枕(不放枕头边),冠虽敝(破旧)不以苴(垫)履。”

⑭舄 古代一种加木底的双层底鞋。《诗经·小雅·车攻》云:“赤芾(礼服上的蔽膝)金舄(金头鞋),会同有绎(络绎不绝)。”

⑮院小庭幽 亦作“庭小院幽”,小巧而幽静的庭院。[唐]齐己《幽斋偶作》诗云:“幽院才容个小庭,疏篁(稀疏的竹子)低短不堪情。春来犹赖邻僧树,时引流莺送好声。”

⑯面墙 面墙:本指面对墙壁而视,则一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唐]孔颖达疏云:“人而不学,如面向墙无所睹见,以此临事,则惟烦乱不能治理。”此处“面墙”是取“面壁”之义,指静心修养,专心学业。[宋]普济《五灯会元》记载:南北朝时期,印度名僧达摩大师来华,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墙壁)静坐九年,潜心修道。  膝地 指两膝着地而行,表示敬重。《庄子·在宥》载:黄帝为天子时,诏令通行天下。他还去空同山向广成子请教至道的精华,以利生长五谷,养育百姓。广成子说:“你只是一个心地狭窄的戏人,不足谈论大道。”黄帝告退,弃置朝政,筑静室,卧白茅,独居三月,再拜广成子。广成子头朝南卧着。黄帝膝地而进再求教。广成子急忙挺身而起,说:“至道的精髓,在于你要摒除一切思虑,使自己处于与自然浑而为一的境界。”[唐]黄滔《丈六金身碑》诗云:“檀信(行布施的信士)及门而膝地,童耋遍城而掌胶(合掌膜拜)。”

⑰错智 晁错智慧广。西汉政论家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为太子(即景帝)家令,足智多谋,深得太子信任,称其为“智囊”。景帝即位,任为御史大夫。他坚持“重本轻末”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建议募民充实塞下,防御匈奴攻掠,以及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这些均为景帝采纳。(见《史记·晁错传》)  良筹 张良谋略多。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城父(今河南宝丰东)人。祖与父相继为韩国五世宰相。秦灭韩后,良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逃到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从刘邦,为重要谋士。楚汉战争中,他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灭楚,这些均为刘邦采纳。汉朝建立,封为留侯。(见《史记·留侯传》)

⑱孤嶂耸 孤立大山,高峻入云。这是宋朝陈与义《大庾岭》中“隔水丛梅疑是雪,近人孤嶂欲生云”诗句的化用。

⑲大江流 大江东流,势不可挡。这是诗圣杜甫《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月随波涌)大江流”诗句的化用。

⑳方泽圜丘 明朝嘉靖年间,在北京天坛内筑高台“圜丘”,亦称“圆丘”,供帝王每年冬至日祭天;在北京安定门外,掘地为贮水“方泽”,泽中筑方形坛台,故称“方泽坛”,供帝王每年夏至日祭地。《广雅·释天》云:“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泽祭地也。”“圜丘方泽”,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

㉑花潭来越唱,柳屿起吴讴 这是唐代诗人王勃《采莲曲》中“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江南歌谣,指吴讴)越吹(越国的管乐之声)相思苦”诗句的化用。越唱:亦作“越吟”,越国之歌吟。吴讴:亦作“吴歌”、“吴谣”,吴地之歌谣。战国时期,越人庄舄在楚国做官,优游富贵,但不忘故国,病中吟越歌以寄乡思。(见《史记·张仪列传》)[宋]陆游《上二府乞宫词启》云:“幽游食足,敢陈楚(楚国)些之穷;衰疾土思(思乡土),但抱越吟之苦。”[汉]王粲《登楼赋》云:“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崇川竹枝词》中有首专写扶海洲的词:“淮南江北海西头,中有一泓扶海洲。扶海洲边是侬住,越讴不善善吴讴。”

㉒莺懒燕忙三月雨 这是宋朝诗人陆游《幽居》中“花过莺初懒,泥新燕正忙”诗意的化用。

㉓蛩摧蝉退一天秋 这是宋朝诗人陆游《闻蛩》中“蝉声未断已蛩鸣,徂岁峥嵘得我惊。”诗意的化用。蛩:蟋蟀。摧:通“催”,催促。

㉔钟子听琴,荒径入林山寂寂 传说,春秋时人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音。伯牙方鼓赞太山之音,钟子期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继而,伯牙又鼓流水之音,钟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谓“无知音也”。(见《吕氏春秋·本味》)

㉕谪仙捉月,洪涛接岸水悠悠 传说唐代诗人李白在当涂采石江醉酒中泛舟,俯首看到江中月影,大声呼叫:“捉住它!捉住它!”纵身跳入水中,被溺死。后人于采石矶建有“捉月台”。但宋代洪迈据唐李阳冰所作《太白草堂集序》和李华所写李白墓志纪,记述李白临终时事,认为“捉月”之说不足信。

㉖鹡 鹡鸰,亦作“脊令”,鸟名。人们常以“鹡鸰”比喻兄弟。《诗经·小雅·常棣》云:“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鸠 鸟名。传说鸠性拙,不善营巢,而居鹊所成之巢。《诗经·召南·鹊巢》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㉗翠馆红楼 亦作“翠馆朱楼”,华丽的楼堂馆所。[明]孟称舜《娇红记》云:“任飘飏翠馆红楼,柳陌花街,到处曾游荡。”[宋]吴文英《花心动(柳)》词云:“翠馆朱楼,紫陌青门,处处燕莺晴昼。”

㉘七贤 魏晋年代,陈留(今河南陈留)的阮籍、谯国(今安徽宿县)的嵇康、河内(今河南武陟)的山涛、河内(今河南武陟)的向秀、阮籍之侄阮咸(今河南陈留)、琅琊(今山东临沂)的王戎、沛(今安徽濉溪)人刘伶相与友善,常宴集于竹林(在今河南修武云台山百家岩)之下,饮酒清谈弹唱取乐,时人号为“竹林七贤”。(见《世说新语·任诞》)  三友 历代人们注重交友。孔子认为与人交友,要认准对自己有益和有害。他说:与正直的人、与诚实的人、与见多识广的人交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与谗媚奉迎的人、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有害处。(见《论语·季氏》)

㉙爱日 珍惜时日。《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云:“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周书·萧圆萧传》云:“朗读百边,乙夜难寐,爱日惜力,寸阴无弃。”  悲秋 面对秋景而伤感。《楚辞·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唐]杜甫《登高》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㉚虎类狗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重视子女教育。他给其侄儿写信说:龙伯高(东汉太守)敦厚谨慎,谦虚节俭;杜季良(东汉越骑校尉)豪侠仗义,见人都交。这二人都值得敬重。但我希望你们努力向龙伯高学习,学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就是说“刻鹄(天鹅)不成,尚类鹜(鸭子)”;而不希望你们学杜季良,因为一旦学杜季良不成功,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就是说“画虎不成,反类狗”。(见《后汉书·马援传》)

㉛蚁如牛 东晋建武将军殷浩(荆州刺史殷仲堪之父),与权臣桓温有隙。永和九年殷浩率军北伐,战败,被桓温奏劾,废为庶人。废黜后他精神恍惚,终日手指向空中划“咄咄怪事”四字。病渐虚悸。一日,浩听到床下有蚂蚁在动,他认为是牛在互斗。(见《晋书·殷浩传》《世说新语·纰漏》)

㉜列辟 君主;国君。[唐]柳宗元《柳宗直〈西汉文类〉序》云:“列辟之达道,名臣之大范。”  诸侯 古代中央政权所分的各国国君统称“诸侯”。《史记·齐太公世家》云:“[周武王、姜子牙]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

㉝陈唱临春乐 南朝陈国末代皇帝陈叔宝,字符秀,小字黄奴。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侈靡,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艳词,不顾国难。后被隋兵俘虏,陈国灭亡。(见《南史·陈后主本纪》)

㉞隋歌清夜游 隋炀帝弑父杀兄篡帝位,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而且奢侈荒淫。夏夜,有月趁月,无月放萤火虫照明,由几千名宫女陪同,弹奏着他自作的《清夜游曲》,载歌载舞,通宵畅游西苑。秋冬树木凋零时,就剪彩帛为花叶,挂在树枝船头充红绿,迎风招展。(见《中华帝王全传·隋炀帝艳史》)

㉟空中事业麒麟阁 汉宣帝为表彰霍光、赵充国、苏武等十一位西汉文武名臣的功绩,把他们的形象图画在未央宫麒麟阁内。(见《汉书·苏武传》)[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云:“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㊱地下文章鹦鹉洲 传说东汉末年,江夏(今湖北武汉)太守黄祖之长子黄射,在江夏西南江中一岛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文学家祢衡作《鹦鹉赋》,抒发有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不幸遭遇,辞气慷慨。从此,该岛名为“鹦鹉洲”。(见《后汉书·祢衡传》)

㊲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观猎》中“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诗意的化用。

㊳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这是宋朝诗人陆游《牧牛儿》中“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寒雨山陂远,参差烟树晚”诗意的化用。


十 蒸十二 侵

十一 尤|下卷|笠翁对韵 - 李渔(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