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元

  下载全书
bēiduìzhǎnɡduìkūn
长①,昆②。
yǒnɡxiànɡduìchánɡmén
门③。
shāntínɡduìshuǐɡéshèduìjūntún
阁,屯④。
yánɡxièɡōnɡdūn
渡⑤,墩⑥。
zhònɡduìniánzūn
尊⑦。
chénɡqiánduìchūzhènkǎnduìchónɡkūn
震,坤⑧。
zhìshìbàojūnquǎnrénwánɡyǎnɡlǎochátún
马⑨,豚⑩。
yuǎnshuǐpínɡshāyǒufànzhōutáo
沙,
xiéfēnɡrénxiéxìnɡhuācūn
雨,村⑫。
jūnduìxiànɡduìsūn
相,孙。
zhàoduìzhāoxūn
曛⑬。
lántáiduìɡuìdiànhǎidǎoduìshāncūn
殿⑭,村。
bēiduòlèizhāohún
泪⑮,魂⑯。
bàoyuànduìhuáiēn
怀恩。
línɡmáijīntiánzhònɡshēnɡɡēn
气⑰,根⑱。
xiānɡzhūliánchuíbáizhòubiānchénɡhuàjiǎodònɡhuánɡhūn
昼⑲,昏⑳。
fēnɡbànshānqiūyānxiákānzhànɡ
山,
huāmǎnláifēnɡkāimén
地,门㉒。

注解

①卑长 地位低下与年长位高。《孟子·滕文公下》云:“在王所者(在君王身边的人),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人名)也。”

②季昆 兄弟,季为弟,昆为兄。南朝梁国王革任雍州刺史建安王记室参军时,其弟王观为记室,皆为英才。黄门侍郎任昉给王革写信说:“此段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可谓驭二龙于长途,骋骐骥于千里。”

③永巷 汉宫中的深巷,是幽禁妃嫔、宫女的地方。《史记·吕后纪》云:“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长门 宫名。汉武帝刘彻娶表妹陈阿娇为妻,爱甚,以金屋藏之。十年过后,阿娇无子,有沉鱼落雁之容的歌女卫子夫闯入了武帝的生活,阿娇失宠,独居长门宫。她请求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以感动武帝回心转意。(见[汉]班固《汉武故事》)

④军屯 即“军营”,军队驻扎之所。[唐]卢纶《送卫司法河中觐省》诗云:“晓山临野渡,落日照军营。”

⑤杨子渡 亦名“扬子渡”,江苏古津渡名。古时在长江北岸,由此南渡京口(今镇江市),自古为江滨要津。隋开皇十年(590),大臣杨素率舟师自此渡江,击朱莫问于京口,故名“杨子渡”。大业七年(611)隋炀帝升钓台,临此津,置“临江宫”(亦名“扬子宫”)。

(见《嘉庆一统志·扬州府》)

⑥谢公墩 古迹名,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半山。晋大将军谢安(字安石)曾登临半山,并建屋在此居住,故名“谢公墩”。后来宋朝王安石也曾居此。王安石有《谢公墩》诗云:“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⑦德重年尊 指年龄高迈、品德高尚的人。[宋]邵伯温《闻见前录》云:“潞公慕唐白乐天(李白)九老会,乃集洛(洛阳)中卿大夫年德高者,为‘耆英会’。”也作“德高望重”、“德尊望重”,指年长而名位高的人。[宋]司马光《辞入对小殿札子》云:“臣窃惟富弼(宋仁宗、英宗、神宗时重臣)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⑧承乾出震,习坎重坤 乾、震、坎、坤是《周易》八卦中的四个卦名,又是两卦重叠变换所得六十四卦中的四卦。承乾、出震、习坎、重坤,是反映这四卦的卦象特征。

承乾:表示乾卦符号☰之上,摞着一个乾卦符号䷀。

出震:表示震卦符号☳之上,再加一个震卦符号,即䷲。震:当“雷”讲。《周易·震》云:“《象》曰:‘洊雷,震。’”《正义》云:“洊者,重也;雷相因仍(沿袭),乃为威震也。此是重震之卦,故曰‘洊雷,震’也。”

习坎:表示坎卦是两个坎卦符号☵相重叠,即䷜。《周易·坎》云:“《彖》曰:习坎,重险也。”高亨《注》云:“本卦乃二坎相重,是为‘习坎’。习,重也;坎,险也。故曰:‘习坎,重险也。’”后因称险阻为“习坎”。

重坤:表示坤卦是两个坤卦符号☷相重叠,即䷁。

⑨志士报君思犬马 旧时的臣仆把自己比作君王的犬马,甘愿终身效劳。《汉书·赵充国传》云:“臣位至上卿,爵为列侯,犬马之齿七十六。”《汉书·孔光传》云:“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⑩仁王养老察鸡豚 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思想家孟轲的仁政思想之一,是在位仁君要确保百姓家业,上能养父母,下足育妻子。让百姓在住宅四周植桑树,五十岁人有丝绸衣服;让百姓饲养鸡豚狗彘之畜,七十岁人有肉吃。(见《孟子·梁惠王上》)

⑪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 传说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子敬)爱妾桃叶,常在今江苏南京秦淮、青溪合流处渡江,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作《桃叶歌》示爱,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你)。”后称此渡口为“桃叶渡”。(见《隋书·五行志》)

⑫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 榼:古时的一种盛酒器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杏花村在哪里?这个问路的买酒人是谁?杏花村在江苏南京;在安徽贵池;在湖北麻城;在山西汾阳……各说不一。宋代《太平寰宇记·江宁》一书记载:“杏花村在县理西,相传杜牧之沽酒处。”“县里西”应该是指南京西南凤凰山名胜处。杜牧任淮南节度使时,南京是他常待的地方。因此说到杏花村买酒的就是杜牧本人。明朝嘉靖年间的《金陵历代明胜志》上有一首诗写道:“江南春雨梦无垠,沽酒旗亭白下门。一自樊川(杜牧的号)题句后,至今人说杏花村。”

⑬夕照朝曛 与“夕照”相对的应为“朝曦”,即傍晚的阳光与早晨的阳光。有人解释说:“曛,本义为落日的余光,此处与朝联用,指早晨的阳光。”我觉不妥。因为“曛”字只有“日落的余光”和“黄昏”之解。宋朝诗人秦观《送张和叔兼简黄鲁直》诗中有“学官冷如水,齑盐度朝曛”两句,但这里的“朝曛”是指“早晚”或“白天和黄昏”。“朝曛”如改为“朝曦”虽平仄相合,但“曦”属“支”韵,用在此处不妥。我觉把“夕照对朝曛”改为“朝旭对夕曛”,即“初升的太阳对落日的余晖”较好。[唐]韦承庆《灵台赋》云:“怒则烈火扇于衡飙,喜则春露融于朝旭。”[元]冯子振《十八公赋》云:“午曦斜而东箔撤蔽,朝旭警而西棂透明。”[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云:“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唐]戴叔伦《晚望》诗云:“山气碧氤氲,深林带夕曛。”

⑭兰台 a.战国楚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宋玉《〈风赋〉序》载:“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b.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称“兰台”。因汉代的御史中丞掌管兰台,故称御史中丞为“御史台”。[元]黄溍《日损斋笔记·杂辩》云:“盖御史有两丞,其一在兰台,谓之中丞。”又东汉时班固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光武本纪》,故史官亦称“兰台”。c.唐代指秘书省。[唐]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诗云:“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  桂殿 a.对寺观殿宇的美称。[北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屠》诗云:“天香下桂殿,仙梵如伊笙。”[宋]范成大《宿妙庭观次东坡旧韵》云:“桂殿吹笙夜不归,苏仙诗板挂空悲。”b.指后妃所住的深宫。[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诗云:“桂殿阴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唐]李白《长门怨》诗云:“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c.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殿”。[元]萨都剌《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以诗赠别》诗云:“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轺。”

⑮碑堕泪 西晋大将羊祜为荆州都督,与东吴相对抗,颇多建树,民望甚高。羊祜死后,襄阳民众为他常在岘山游览的去处建碑立庙,以示纪念。后人看见碑文,无不落泪,因而称“堕泪碑”,或“羊公碑”。(见《晋书·羊祜传》)

⑯赋招魂 传说,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深痛楚怀王之客死秦国而招其魂,并讽谏楚顷襄王之宴安淫乐,而作《招魂赋》一篇。(见《楚辞·招魂赋》)有人说是屈原自招其魂。也有人认为是宋玉哀屈原之死而作。

⑰陵埋金吐气 传说战国时期,楚威王灭了越国,尽取吴地,以今之江苏南京地区有王气(若干年后当有天子出),甚恐,遂埋金于此地之钟山,以镇压王气,并称此地为“金陵”。后来,秦始皇南巡,改金陵为“秣陵”。汉末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晋建兴初改称“建康”。明洪武元年(1368)建都于此,曰“南京”。(见《景定建康志》)

⑱田种玉生根 神话传说,洛阳人杨伯雍,生性纯孝。父母亡故,埋葬在无终山,他就在墓侧建房守孝。无终山山高没水,杨伯雍从山下汲水,在坡头上备茶水免费供往来行人取饮。有一人饮水后,送给他一斗石子,让他种于田中,竟生白璧,其地一顷,名为“玉田”。(见晋代干宝《搜神记》)

⑲相府珠帘垂白昼 南朝宋顾觊之,曾任尚书吏部郎、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职。他出任山阴县令时,将各种繁杂的政务民事逐一作出明确规定,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办事制度,严格照章办事,这种“理繁以约”的治理方式,使各种政务民事井井有条,以致“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见《南史·顾觊之传》)

⑳边城画角动黄昏 这是戍边将士紧张战斗生活的描绘。画角:古乐器名,发音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来警昏晓、振士气。[宋]沈蔚《汉宫春》词云:“黄昏画角重城。更伤高念远,怀抱何胜。良时好景,算来半为愁生。”[宋]陆游《秋波媚》词云:“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㉑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 秋季山林胜景依赖枫叶点缀。烟霞:山水胜景。倚杖:依赖。[唐]杜牧《山行》诗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㉒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 这是唐代诗人刘方平《春怨》中“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和宋朝词人李重元《忆王孙》中“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诗词的化用。

雨打梨花深闭门


十二 文十四 寒

十三 元|上卷|笠翁对韵 - 李渔(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