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先

  下载全书
hánduìshǔduìnián
暑,年。
duìqiūqiān
千①。
dānshānduìshuǐdànduìqīnɡyān
水,烟。
ɡēwǎnzhuǎnmàochánjuān
转②,娟③。
xuěduìyúnjiān
笺④。
huānɡnányànshūliǔzàoqiūchán
雁⑤,蝉⑥。
ěrshànɡfénɡɡāoshìxiàozhéyāokěnshòuxiǎoérlián
笑⑦,怜⑧。
ɡuōtàifànzhōuzhéjiǎobànchuíméi
舟,
shānjiǎnjiēdǎozhuóxìnɡhuātiān
马,天⑩。
qīnɡduìzhònɡféiduìjiān
重,坚⑪。
duìqīnɡqián
钱⑫。
jiāohánduìdǎoshòujiǔshènɡduìshīxiān
瘦⑬,仙⑭。
shùjīnlián
树⑮,莲⑯。
záojǐnɡduìɡēnɡtián
田⑰。
qīnɡxiāobiānsháobáizhòumián
立⑱,眠⑲。
háoyǐntūnyuèhānyóurénzuìshuǐzhōnɡtiān
月,天⑳。
dòucǎoqīnɡjiāoshùhánɡbǎojīn
郊,
kànhuāshíxiānɡchēyōnɡcuìdiàn
陌,钿㉒。
yínduìyǒnɡxiàoduìchuán
咏,传。
duìrán
然。
fēnɡpénɡduìxuěyàndǒnɡxìnɡduìzhōulián
雁㉓,莲㉔。
chūnjiǔshísuìsānqiān
十㉕,千㉖。
zhōnɡɡǔduìɡuǎnxián
弦。
shānfénɡzǎixiānɡshìshénxiān
相㉗,仙㉘。
xiáyìnɡlínɡtáodàndànyānhuānɡsuíliǔmiánmián
淡㉙,绵㉚。
wǎnyuètuánchuòqīnɡfēnɡshēnɡxià
团,
sānbēiyúnyǐnhónɡyùnsāibiān
液,边㉜。
zhōnɡduìwàihòuduìxiān
外,先。
shùxiàduìhuāqián
前㉝。
zhùduìjīndiézhànɡduìpínɡchuān
屋㉞,川㉟。
sūnshēnɡbiān
策㊱,鞭㊲。
shènɡduìhuáyán
筵㊳。
jiězuìzhīcháxiāochóushíjiǔquán
力㊴,权㊵。
cǎijiǎnkāidōnɡzhǎojǐnzhuānɡyànfànwēnquán
沼㊶,泉㊷。
xiánshíhǎizhōnɡwéijīnɡwèi
石,
shǔwánɡjiàoyuèzhīshànɡyóuhúnhuàjuān
月,鹃㊹。

注解

①蹴踘 古代军中习武游戏,类似今之足球赛。[汉]刘向《别录》云:“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唐]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诗云:“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秋千 我国的传统游戏。在架上悬两根绳,下系横板,在板上或立或坐,两手握绳身躯随而向空中摆动。传说是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山戎族引入。唐代宫中每年寒食节竞搭秋千,宫嫔辈戏笑以为乐,唐玄宗呼为“半仙戏”。(见[唐]韩鄂《寒食》、[宋]高承《岁时风俗》)

②歌宛转 声音抑扬起伏。[唐]刘方平《宛转歌》云:“歌宛转,宛转伤別离。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

③貌婵娟 体态容貌美好。[唐]刘长卿《赠花卿》诗云:“窈窕淑女身如燕,兰心蕙质貌婵娟。”

④雪赋 文章篇名。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幼年即能诗善赋,以“高丽见奇”,犹以《雪赋》最著名。他与族兄谢灵运并称为当时文坛“大小谢”。(见《宋书·谢惠连传》)  云笺 一种书信字体。唐代韦陟用五彩笺写信,由他人代笔,自己签名。由于他写的“陟”字像五朵云,因而后来人们称书信为五云笺或云笺。[元]虞集《寄贺吴宗师七十寿诞》诗云:“簪花当日今谁是,试向云笺阅旧章。”[明]张景《飞丸记·邂逅参商》云:“掩映芙蓉面,想起心事寄云笺。相思一线悬,怀人何日重相见。”

⑤荒芦栖南雁 南雁:入秋南飞的雁。这是宋朝吴仲孚《孤雁》中“羽翰纵有飞高势,月满芦花又独栖”诗句的化用。

⑥疏柳噪秋蝉 秋蝉:也称“寒蝉”,入秋将退的蝉。这是南朝陈张正见《赋得新题寒树晚蝉疏》中“寒蝉噪杨柳,应朔吹梧桐”诗句的化用。

⑦洗耳尚逢高士笑 传说,尧帝欲让位于许由,由不受,逃到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自耕而食。尧又召由为九州岛岛长,由不愿闻之,以为污耳,遂洗耳于颍水之滨。(见[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

⑧折腰肯受小儿怜 东晋诗人陶潜,一名陶渊明,字元亮,今江西九江人。他人品高尚,博学善文。他任彭泽县令时,从不巴结权贵。一次,郡府派督邮来县视察,县中官吏要陶潜束腰带出迎督邮,陶潜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拳拳事(侍奉)乡里小人!”不久,辞官归隐,并作《归去来兮辞》。(见《晋书·陶潜传》)

⑨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 梅子雨:指梅子成熟时多雨的秋季。东汉经学家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博通经典,居家教授,弟子至千人。与河南尹李膺友好。一次驾舟外出遇雨,头巾被雨压塌一角,下垂,人见皆以为美,仿效折巾,称为“林宗巾”。(见《汉书·郭泰传》)

⑩山简骑马,接篱倒着杏花天 山简:原文误为“山涛”。杏花天:是卖酒处的代称。西晋名将山简,字季伦,河内怀县(今河南沁阳)人,是西晋名臣山涛的幼子。他嗜酒成癖,人称“醉山翁”。他任征南将军时,镇守襄阳,常赴高阳池纵酒,烂醉后歪戴头巾倒卧在车上而归。《世说新语·任诞》中有一则嬉笑山简醉酒的童谣:“山公时一醉,径造(直往)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篱(古代一种头巾)。”

⑪肥坚 “乘坚策肥”的缩语。乘坚车策肥马。比喻富贵奢华。《汉书·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⑫碧玉 青玉。《山海经·北山径》云:“西百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再者,南朝宋汝南王之妾,甚受宠爱,后人以“碧玉”为娇怜的爱人的代称。《乐府诗集·碧玉歌》云:“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后称贫家女为“小家碧玉”。  青钱 铜钱。[唐]杜甫《北邻》诗云:“青钱买野竹,白帻岸江皋。”再者,唐代张甚有才名,时人称之为“青钱学士”。

⑬郊寒岛瘦 孟郊的诗失于寒,贾岛的诗失于瘦。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其诗多倾诉穷愁孤苦之情,过于晦涩,因称郊诗为“寒”。唐代诗人贾岛,字浪仙,初为僧人,号“无本”,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其诗消峭瘦硬,好作苦语,风格近似孟郊,因称岛诗为“瘦”。[宋]苏轼《祭柳子玉文》云:“元(元稹)轻白(白居易)俗,郊寒岛瘦。”

⑭酒圣 嗜酒豪饮之人。晋“竹林七贤”之刘伶,旷达放饮,曾作《酒德颂》,后人因称刘伶为“酒圣”。[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云:“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诗仙 诗才飘逸如仙。李白的诗,深得贺知章的赏识,贺赞誉李白为“谪仙人”,后人因称李白为“诗仙”。[唐]白居易《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云:“诗仙归洞里,酒病滞人间。”

⑮依玉树 三国魏明帝(曹睿)使皇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夏侯玄感到与毛曾并坐是一种耻辱。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是初生芦苇,比喻地位微贱的人,指毛曾;玉树:是仙树,比喻姿貌俊美、才干优异的人,指夏侯玄。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⑯步金莲 据《南史》记载:齐国东昏侯,穷奢极欲,“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见《南史·齐东昏侯妃》)[唐]李商隐《隋宫守岁》:“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后以金莲比喻女子的小脚。

⑰凿井耕田 传说尧帝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有八十岁老人击壤(一种游戏)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帝之德也!”有老人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见[晋]皇甫谧《帝王世家》)

⑱杜甫清宵立 安史之乱年间,杜甫别离故乡洛阳,辗转到了成都,思念故乡与亲人,写下《恨别》一诗,其中有:“思家步月清宵立(晚上睡不着觉,月下忽步忽立),忆弟看云白昼眠(白天卧观飞云,看久困极而眠)。”

⑲边韶白昼眠 东汉经学家边韶,字孝先,利口善辩,白天好眠。其弟子偷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闻听嘲笑后,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肚大如袋是因装五经多);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见《后汉书·边韶传》)

⑳豪饮客吞波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 这是对嗜酒人醉后情态的描绘。杜甫就唐代八位酒仙醉后的各自典型情态,作了一首《饮中八仙歌》,全诗如下:

知章(贺知章)骑马似乘船(摇摇晃晃),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唐汝阳王李琎)三斗始朝天(拜见皇帝),道逢曲车(酒车)口流涎,恨不移(改)封向酒泉(借用甘肃酒泉地名)。

左相(左丞相李适之)日兴(酒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罢相后不改狂饮)。

宗之(崔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风摇树摆)。

苏晋(中书舍人)长斋绣佛前(信佛斋戒),醉中往往爱逃禅(酒兴胜过斋戒)。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不闻召即到),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张旭善草书,时称“草圣”),脱帽露顶王公前(狂傲不恭),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显醉意),高谈雄辩惊四筵。

㉑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 斗草:古代民俗,五月初五市民有踏青草斗百草的游戏。诗圣杜甫在《哀江头》诗中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同游曲江南苑的情景,暗示唐明皇李隆基的荒淫。“昭阳殿里第一人(指杨贵妃),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指随从女官们)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水浒传》云:“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㉒看花紫陌,十里香车拥翠钿 这是写贵妇人游春的情景。紫陌:京城郊外的道路。翠钿:碧玉制的妇女头饰。这里是代指贵妇。[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云:“紫陌红尘(宝马香车飞驰扬起的尘土)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唐]薛逢《开元后乐》诗云:“邠王玉笛三更咽,虢国金车十里香。”

㉓风鹏 《庄子·逍遥游》载:北海有大鱼,名曰“鲲”,变为大鸟,名“鹏”。“鹏之徙(迁徙)于南冥(南海)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狂风盘旋)而上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凭借)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堵塞)者,而后乃今将南图。”后以“风鹏”比喻得时势而有作为的人。[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云:“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  雪雁 鸟类。亦称“白雁”。羽毛洁白,翼角黑色,喜群居,为一夫一妻制。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明]朱恬《闻砧》诗云:“何处砧声急,天高白雁分。”

㉔董杏 三国吴董奉,字君异,侯官人。善医道。传说,董奉居庐山,不种田,为人治病也不收钱,重病得愈者,为他栽五棵杏树;轻病得愈者,为他栽一棵杏树。如此数年,得杏林万株。后人常以“杏林”颂赞医生。(见葛洪《神仙转》)  周莲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曾任大理寺丞、国子博士。他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性爱莲花,曾筑室居于庐山莲花峰下,并作《爱莲说》,盛赞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故谓“周莲”。他在庐山莲花峰小溪上的筑室,取家乡故居濂溪之名,命名为“濂溪书堂”,故世称他为“濂溪先生”。(见《宋史·道学传》)

㉕春九十 春季共九十天。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春九十”,意味着春光将尽,初夏来临。[西汉]班固《终南山赋》云:“三春(指春末)之季,孟夏之初。”

㉖岁三千:年高达三千岁。西汉文人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东陵或惠民县)人。汉武帝用为太中大夫。以诙谐滑稽而著名。神话传说,东方朔本为仙人,西王母种仙桃,三千年一结果,东方朔竟偷吃过三次,说明他已有三千多岁。西王母生气,就把他谪降到了人间。(见《汉武故事》)

㉗入山逢宰相 南朝梁陶弘景,博学多能,初为齐国左卫殿中将军,后弃官入梁,隐居句曲山。梁武帝即位,屡次礼聘,他仍不出山。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梁武帝就去向他请教,故称他是“山中宰相”。(见《南史·陶弘景传》)

㉘无事即神仙 这是隐者的人生观。他们认为不为尘事所扰,就是神仙生活。[宋]汪洙《神童诗·消遣》诗云:“诗酒琴棋客(指文人的娱乐),风花雪月天(指夏春冬秋四季的风光)。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无官一身轻)。”

㉙霞映武陵桃淡淡 此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文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后人以此为“世外桃源”。

㉚烟荒隋堤柳绵绵 隋炀帝时沿通济渠(古大运河)、邗沟(邗江)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杨柳,绿影一千三百里。后人谓之“隋堤”。[唐]韩琮《杨柳枝》诗云:“梁苑(西汉梁孝王所建供游赏驰猎的园林)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东风。”

㉛七碗月团,啜罢清风生腋下 七碗茶过,神态飘飘欲仙。月团:茶名。唐代诗人卢仝在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篇中,描述了连喝七碗新茶的感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㉜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 仲秋,黄州通判孟亨之置酒秋香亭,迎接太守徐君猷,二人都不会喝酒,稍饮几杯,便红雨(脸如桃红)晕腮边。亭内有木芙蓉花开,新来的太守苏轼写《定风波》词嬉笑他们:“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指徐君猷)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云液:美酒。红雨:一般指落地桃花。

㉝树下花前 常指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云:“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也作“月下花前”。[元]乔吉《两世姻缘》曲云:“想着他锦心绣腹那才能,怎教我月下花前不动情?”

㉞玉柱 玉雕的柱子,形容宫室的华丽。[唐]韩偓《苑中》诗云:“金阶铸出狻猊(狮子)立,玉柱雕成狒犹(猿类)啼。”  金屋 极华丽的屋。汉武帝刘彻初封胶东王时,年方数岁,其姑母长公主刘嫖把他抱在膝上,让他从眼前百余宫女中挑妇,刘彻皆说不要。长公主把自己的女儿阿娇叫到跟前,问刘彻:“阿娇好不?”刘彻笑而答道:“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这就是“金屋藏娇”之典的来源。(见汉班固《汉武故事》)

㉟叠嶂 重叠的山峰。《水经注·江水》云:“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平川 广阔平坦的陆地。[唐]杜甫《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云:“有时惊叠嶂,何处觅平川?”

㊱孙子策 指春秋末齐国孙武的《孙子兵法》或战国时齐国孙膑的《孙膑兵法》。孙武,字长卿,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是他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膑,兵家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被齐威王任为军师,施计先后大败以庞涓为大将的魏军于桂陵和马陵。他认为采取“营而离之(迷惑敌人,使之兵力分散),并卒(集中兵力)而击之”等方法,寡可以敌众,弱可以胜强。(见《史记·附孙武传》)

㊲祖生鞭 晋朝刘琨与祖逖是同寝好友。他们每天闻鸡鸣就起床舞剑,立志收复中原。闻听祖逖被晋元帝司马睿用为豫州刺史,率军渡江,收复中原,刘琨立刻致书祖逖说:“我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后常以“祖生鞭”为勉人努力进取的典故。(见《晋书·刘琨传》)

㊳盛席 亦作“盛筵”,盛大的筵席。明清禁书《世无匹奇传》第五回云:“当下盛席款留,写了合同议单,兑足银两。”[唐]王勃《滕王阁诗序》云:“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华筵 盛美的筵席。[唐]杜甫《法曹郑霞邱石门宴集》诗云:“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㊴解醉知茶力 茶有解酒的功力。[三国魏]张揖《广雅》云:“喝茶可以醒酒,又可以提神。”[唐]刘肃《大唐新语》引綦毋曼《茶饮序》云:“获益则归功茶力,贻患则不谓茶灾。”[宋]杨万里《桐庐道中》诗云:“肩舆坐睡茶力短,野堠无人山路长。”

㊵消愁识酒权 酒有消愁的功效。[唐]郑谷《中年》诗云:“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曹操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酒名)”之名句(见《短歌行》);陆游有“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的佳话(见《对酒》)。更妙的“酒消愁”说,是古代无名氏的《四不如酒》所云:“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不如饮此神圣杯,万念千忧一时歇。”

㊶彩剪芰荷开东沼 隋炀帝奢侈荒淫,大建宫苑,华丽至极。冬天,宫苑树花凋落,就命人用绿色丝帛制成花叶点缀,水池中也放上剪彩而成的芰、荷、芡、菱等水生植物,以增游兴。(见《隋书·炀帝传》)

㊷锦妆凫雁泛温泉 相传唐玄宗扩建华清宫汤池,规模宏丽,汤池内以玉莲为喷泉,又缝锦绣为凫雁,放于水中,乘小舟从中游嬉,极尽奢欲。(见《唐书·玄宗传》)

㊸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 神话传说,炎帝之少女,名叫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淹死,化为精卫鸟。它嫉恨东海,决心衔西山之木石,填平东海。(见《山海经·北山径》)[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㊹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 神话传说,战国时期,蜀主杜宇,号望帝,他命令鳌冷开凿巫山治水,鳌冷治水功高,望帝自以德薄,效法尧舜,禅位于鳌冷,帝号“开明”,望帝遂隐于西山。后来,鳌冷失国,望帝痛悔而死,其魂化为鹃鸟,春天夜夜登枝悲鸣,泪尽继而泣血。蜀民问它是谁,它说:“我望帝魄也。”故称鹃鸟为“杜鹃”,又名“子归”。(见《华阳国志·蜀志》)


下卷二 萧

一 先|下卷|笠翁对韵 - 李渔(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