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齐

  下载全书
luánduìfènɡquǎnduì
凤①,鸡②。
sàiběiduìɡuān
西③。
chánɡshēnɡduìzhìlǎoyòuduìmáo
智④,倪⑤。
bānzhújiǎntónɡɡuī
策⑥,圭⑦。
zǎoduìzhēnɡ
藜⑧。
miányāoruòliǔnènshǒuróu
柳⑨,荑⑩。
jiǎonénɡchuānsānxuéyǐnjiāoliáoquánjièzhī
穿隐⑪,栖⑫。
xiānshēnɡzhànɡchuíshēnshǎozhǔ
生,
línɡzhònɡzhīlàixián
子,妻⑭。
mínɡduìfèifànduì
吠⑮,栖⑯。
yànduìyīnɡ
啼⑰。
shānduìnǎoduì
瑙,璃。
jiànɡxiànlǎozhōu
老⑱,犁⑲。
duìrán
犀⑳。
huáikānzuōyìntáochénɡ
荫㉑,蹊㉒。
tóujiùménbàolìnhuànfénɡbǎi
西豹㉓,奚㉔。
quèménqiánɡlòuxiànɡɡuīyuánlòu
墙,
suízhǐlóuzōnɡquán
址,迷㉖。
yuèduìzhàochǔduì
赵㉗,齐㉘。
liǔànduìtáo
蹊㉙。
shāchuānɡduìxiùhuàlóuduìxiānɡɡuī
户㉚,闺㉛。
xiūyuèshànɡtiān
斧㉜,梯㉝。
dōnɡduìhónɡ
霓㉞。
xínɡyóuchūnɡōnɡbìnɡxià
圃㉟,畦㊱。
ɡuǎnɡfēnɡkōnɡshèwèimínɡwèicún
广虎㊲,麑㊳。
ànpèixínɡliǔɡōnɡchénɡláowánɡjìnɡ
行,
wénshēnɡshāolínjīnɡmínɡzhènzhǐér
卧,啼㊵。

注解

①鸾凤 鸾鸟与凤凰。古人常以鸾凤比喻美善贤俊。[汉]贾谊《吊屈原赋》云:“鸾凤伏窜兮,鸱枭(鸱是猛禽,枭食母,比喻皆为奸邪恶人)翱翔。”比喻贤俊之士。[唐]卢储《催妆》诗云:“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此喻美人。

②犬鸡 犬鸡是家畜家禽。俗语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人当官,亲友也随之得势。[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③塞北 泛指我国北方地区,诗文里常与“江南”对称。[宋]辛弃疾《独宿博山王氏庵》云:“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头。”  关西 泛指河南函谷关以西之地。古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之说。秦郿白起,频阳王翦;汉义渠公孙贺、傅介子,成纪李广、李蔡,上邽赵充国,狄道辛武贤,称名将,皆关西人。汉丞相萧何、曹参、魏相、丙吉、韦贤、平当、孔光、翟方进,皆起关东。(见《后汉书·虞诩传》)

④长生益智 长生不老;增益智慧。《老子》云:“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宋]叶适《送赵几道邵武司户》云:“书多前益智,文古后垂名。”

长生益智,又指“续命(长生)汤”和“益智粽”。“续命汤”是指能延年益寿的汤药。“益智粽”是药用植物益智拌米做成的粽子。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起兵反晋的广州刺史卢循,送给足智多谋的建武将军刘裕一包“益智粽”,以此讥讽刘裕已经智穷谋寡;刘裕则回赠卢循一袋“续命汤”,以此讥讽卢循已将命绝寿终。(见《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三十六国春秋》)

⑤旄倪 老幼的合称。旄:通“耄”,老人。倪:小儿。《孟子·梁惠王下》云:“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

⑥颁竹策 颁:赏赐;颁发。竹策:竹杖。《北史·杨素传》云:“及平齐之役,素请率麾下先驱。帝从之,赐以竹策。”[唐]马戴《山中作》诗云:“屐齿无泥竹策轻,莓苔梯滑夜难行。”竹策,或作“简策”,指古代用竹片书写帝王任免官员等命令的简策。《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云:“[先主刘备]策亮为丞相。”

⑦剪桐圭 年幼的周成王与其弟叔虞游戏,剪桐叶为圭(古时作瑞信的玉,也作“珪”)赠与叔虞,说:“余以此封若(你)!”史官请择吉日封虞时,成王说,那是游戏时的玩笑话。史官说:“君子无戏言。”于是封叔虞为唐王。(见《史记·晋世家》)

⑧剥枣 打枣。剥:读“扑”,通“扑”,打;击。《诗经·豳风·七月》云:“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唐]杜甫《又呈吴郎》诗云:“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蒸藜 蒸藜,原文为“蒸梨”,煮野菜。采藜的嫩叶蒸熟食用。后人多把“藜”误为果实之“梨”(见《辞源》)。传说孔子弟子曾参之母早亡,后母对他不好,而曾参依然孝顺后母。曾参之妻蒸藜不熟给后母吃,曾参便把妻子休了,终身不娶。(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云:“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村东田头)。”

⑨绵腰如弱柳 形容美女腰肢细柔如柳腰。这是诗仙李白《劝酒》中“昨与美人对尊酒,朱颜如花腰似柳”诗句的化用。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夸他的善歌的樊素和善舞的小蛮两个女伎:“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意思是:美姬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见[唐]孟棨《本事诗·事感》)

⑩嫩手似柔荑 形容女子的白手如纤细的软草。柔荑:柔软而白的茅草嫩芽。这是《诗经·卫风·硕人》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句的化用。

⑪狡兔能穿三穴隐 孟尝君被齐王罢相驱回老家薛地,薛地人民夹道热烈欢迎。孟尝君激动地对冯谖说:“感谢你为我‘市义’(焚债证换好名)!”冯谖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君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于是,冯谖又游说于梁,使梁重金礼聘孟尝君;游说于齐,使齐复相孟尝君。孟尝君反复其间,身无祸患。(见《战国策·齐策四》)

⑫鹪鹩权借一枝栖 鹪鹩,原文为“鹪鹊”。鹪鹩善取茅苇麻发,就树之一枝构筑窝巢,大如鸡卵,十分精巧,故又称鹪鹩为“巧妇”。《庄子·逍遥游》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⑬甪里先生,策杖垂绅扶少主 汉初,商山有四位隐士,名曰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四皓”。高祖刘邦慕四皓名,欲召为汉臣,不应。高祖欲废太子刘盈而立赵王如意,大臣谏争无用。张良应吕后请,出谋邀四皓辅太子读书。一天,四皓侍太子见高祖,高祖询明其名,大惊。高祖问自己屡诏不应,为何从太子,四皓说:“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高祖说:“[太子]羽翼成矣!”遂辍废太子之议。(见《汉书·张良传》)

⑭於陵仲子,辟织履赖贤妻 战国齐国人陈仲子之兄陈戴,为该地吃万石俸禄的官。仲子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室为不义之室,不食不居,携妻住到於陵,以己织履(编草鞋)、妻辟(纺麻线)换粮度日。(见《孟子·滕文公下》)

⑮鸣吠 鸡鸣狗叫。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昭王扣留,孟尝君一食客装狗叫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之妾,以说情放孟尝君。孟尝君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反悔,又令追捕孟尝君。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尝君得以逃回齐国。(《史记·孟尝君列传》)

⑯泛 浮行。《诗经·墉风·柏舟》云:“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河中)。”  栖 停留。《史记·伍子胥列传》云:“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山名)之上。”

⑰燕语莺啼 亦作“莺啼燕语”。[唐]孟郊《伤春》诗云:“千里无人旋风起,莺啼燕语荒城里。”[唐]皇甫冉《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⑱绛县老 春秋时期,晋悼公夫人慰劳杞国造车人时,绛县一位无子老人也来与食。有人问其年龄,老人说:“臣小人也,不知年纪。臣生之年,正月甲子朔(初一),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一个甲子60天,最末一个甲子至今刚二十天,故说三分之一)。”官吏问于朝,乐师师旷说:“七十三岁矣。”(见《左传·襄公三十年》)

⑲伯州犁 春秋时晋国贤大夫伯宗之子,吴国太宰伯噽之祖父。伯宗受晋卿大夫却锜、却至、却犨诬陷,被晋君杀害,伯州犁逃往楚国,后任楚国太宰。伯州犁是审案作弊“暗示法(诱供)”的发明人(参见《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李渔用“伯州犁”这个人名与“绛县老”作对句,其意可能在取“犁”有“犁老”之义,以与“绛县老”之“老”字相呼应。

⑳测蠡 用瓠瓢测量海水。比喻不知高深的浅见。[汉]东方朔《答客难》云:“语曰:以管窥天,以蠡(葫芦瓢)测海,以筵(竹制的垫席)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燃犀 传说晋代温峤任江州都督,上任路过牛渚矶,闻水下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人们说水下有很多怪物,温峤便燃犀牛角照水面,竟有各种奇形怪状、叫不出名堂的怪物。(见《晋书·温峤传》)后以“燃犀”比喻洞察奸邪。

㉑榆槐堪作荫 榆槐树荫好乘凉。[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云:“榆柳荫后檐,桃李罗(排列)堂前。”[宋]梅圣俞《宫槐》云:“汉家宫殿荫长槐,嫩色葱葱不染埃(尘埃)。”[唐]王维《送邱为往唐州》有“槐色阴(荫)清昼,杨花惹暮春”句。

㉒桃李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论》载:“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桃李本不能言,但以华实感物(众人),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径也。”

㉓投巫救女西门豹 战国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问民疾苦,老人说邺地三老、廷掾勾结女巫以为河伯娶妇之名,害死民女,搜刮民财,是百姓的最大苦楚。西门豹便于为河伯娶妇之日,来到河上,以为河伯所选之妇难看为由,令女巫下河求河伯缓期,另选美女送上。遂将女巫扔进河里。待一会,不见女巫回来,西门豹又令三老入河报信,三老、廷掾等皆叩头流血求饶,承认骗局。从此无人敢再言为河伯娶妇。(见《史记·滑稽传》)

㉔赁浣逢妻百里奚 春秋战国时期,虞国百里奚,字井伯,三十余岁娶妻杜氏,生一子。家贫不遇,妻曰:“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区区守妻坐困乎?”百里奚乃出游。晋灭虞时百里奚被俘,后作为秦穆公娶晋国伯姬之陪嫁臣,送入秦国。后虽逃到楚,又被秦穆公以五张羊皮赎回,故得“五羖大夫”之名。秦穆公知百里奚之才,遂拜为相。百里奚之妻杜氏,生活无着,携子寻食他乡,辗转入秦,以洗衣为活。闻夫已为秦相,便入相府洗衣,且自荐能鼓琴而到夫前弹奏,并扬声而歌:“百里奚,五羊皮!夫文绣,妻浣(洗)衣。昔之日,君行而我啼;今之日,君坐而我离。”百里奚闻歌愕然,询之,正是常念之妻,不禁相拥大恸。(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㉕阙里门墙,陋巷规模原不陋 阙里:相传为春秋时期孔子授徒之所,在洙、泗之间。西汉始有“阙里”之名,东汉时盛传为孔子故里。(见[清]阎若璩《四书释地·阙里》)传说孔子见其道在内地不能推行,想去东方边远的九夷地区教导“朴实”的当地民众。有人说,那里居住条件落后,人的素质鄙陋,怎能去呢?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君子住到那里,就不会鄙陋了。(见《论语·子罕》)

㉖隋堤基址,迷楼踪迹已全迷 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开凿大运河,河岸修筑御道﹐道旁植杨柳﹐堤长一千三百余里,后人谓之“隋堤”。[唐]韩琮《杨柳枝》诗云:“梁苑(西汉梁孝王在开封所建游赏驰猎的园林)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东风。”隋炀帝还在扬州建造新宫,宫式回环四合,上下金碧,工巧弘丽,自古无有,费用金玉,帑库(国库)为之一空。人误入者虽终日不能出。隋炀帝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宫’。”(见《迷楼记》)

㉗越 国名。传说夏少康庶子无余,封于会稽,称“于越”。春秋末,一度被吴攻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被楚所灭。(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赵 国名。春秋时,周穆王封造父于赵,故址在今山西赵城县境。战国时,晋卿赵、韩、魏三家分晋,自立为王。赵得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被秦所灭。(见《史记·赵世家》)

㉘楚 国名。周成王封熊绎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后都于郢。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后被秦所灭。(见《史记·楚世家》)  齐 国名。周武王封太公望(姜子牙)于齐,至桓公为“春秋五霸”之一,田氏代齐后,为“战国七雄”之一,后被秦所灭。(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㉙柳岸 植柳的堤岸。[宋]苏轼《好事近·黄州送君猷》云:“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唐宪宗时,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太守),他在柳江岸边广植柳树,并作《种柳戏题》一文。后来,柳州百姓为歌颂柳宗元治理柳州的业绩,编出《种柳柳江边》民谣,广泛传播:“柳州柳太守,种柳柳江边;柳馆依然在,千秋柳拂天。”  桃蹊 桃林的小路。有句谚语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说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文帝、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他老实厚道,不善言辞。公元前119年,他随大将军卫青率军出击匈奴迷路,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㉚绣户 雕绘华美的门户。多指妇女居室。[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云:“璿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㉛香闺 青年女子的内室。[唐]陶翰《柳陌听早莺》诗云:“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埋怨莺啼惊好梦)。”[宋]柳永《临江仙引》词云:“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

㉜修月斧 神话传说,月亮是由七宝合成,常有八万二千户修理。嵩山游客见持斧人,问做何事,答曰:“君不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热如丸,其回处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我其一也。”遂示以斧凿。(见《天中记》)

㉝上天梯 [汉]王逸《楚辞·九思·伤时》云:“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原指登天之梯,后比喻高险的山路。[唐]李白《蜀道难》云:“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㉞蝃 亦作“”,虹的别名。太阳光线与水气相映,出现在天空的彩晕,谓之“虹”。《诗经·墉风·蝃》云:“蝃在东,莫之敢指(古人认为虹岀东方,是不祥之兆)。”  虹霓 彩虹。传说虹有雌雄之分,色鲜盛者为雄,色暗淡者为雌;雄曰“虹”,雌曰“霓”,合称“虹霓”。《淮南子·原道》云:“虹霓不出,贼星不行,含德之所致也。”

㉟行乐游春圃 这是宋朝冯平《睢阳五老会》中“醉游春圃烟霞暖,吟听秋潭水石寒”诗意的化用。春圃:春日园圃。

㊱工谀病夏畦 这是《孟子·滕文公下》中“胁肩(耸着肩)谀笑(为谄媚而强笑),病于夏畦”文意的化用。意思是耸肩装笑谄媚别人,比炎夏在田间劳作还难受。工谀:善于阿谀奉迎。病:苦,引为难受。夏畦:炎夏在地里劳作。

㊲李广不封空射虎 西汉名将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善骑射,不善言。有一次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射之,箭没石中,人传为奇。文帝时,为郎、武骑常侍。景帝、武帝时,任陇西、北地太守,未央卫尉,右北平太守。他前后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谓之“飞将军”。他一生战功卓著,但终未封侯。(见《汉书·李广传》)

李广射石图

㊳魏明得立为存麑 魏文帝曹丕带十五岁的儿子曹睿出猎,山坞中奔出母子二鹿,文帝举箭射死母鹿。小鹿已跑到曹睿马前,曹丕大声喊道:“快射死它!”曹睿哭着说:“陛下已杀死其母,我不忍再将鹿子杀死。”曹丕听了,怦然心动,扔下弓箭,动情地说道:“我儿真是仁德之主!”遂封曹睿为平原王,继而立为太子,后继位称明帝。(见《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㊴按辔徐行,细柳功成劳王敬 汉文帝时,大臣周勃之子周亚夫为将军,屯军细柳,防备匈奴。军营纪律严明,文帝亲往劳军,亚夫传令:“[营内]御马不得驰驱。”帝与随从既入,“按辔徐行(皆牢控马缰徐徐前进)”。(见《汉书·周亚夫传》)

㊵闻声稍卧,临泾名震止儿啼 唐代,吐蕃人犯我西境,大将军郝玼出任泾原节度使,破敌二万,威名远震,吐蕃不敢过临泾(今甘肃镇原)。

时人也常用“快别哭,郝玼来了”吓唬小儿,使之不敢啼哭。(见《新唐书·郝玼传》)


七 虞九 佳

八 齐|上卷|笠翁对韵 - 李渔(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