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采帛第十四
【题解】
采帛,即“彩帛”,指彩色丝绸。本篇解释了诸多颜色的得名之由。布帛织品与颜色息息相关,有好些表示颜色的字就是“纟”旁的,比如本篇提到的红、绿、缃、绛、缥、素等等,这些字兼有颜色名和布帛名的“双重身份”。
14.1 青①,生也,象物生时色也。
【注释】
①青:近于绿色、蓝色或黑色的颜色,如青草、青天、青丝等。
【译文】
青,得名于“生”,像植物长出时的颜色。
14.2 赤①,赫也②,太阳之色也③。
【注释】
①赤:浅著色。亦泛指红色。
②赫:红色鲜明貌。又指明亮。
③太阳之色也:吴志忠本、佚名于“太阳”前增“赫赫”二字。
【译文】
赤,得名于“赫”,是太阳的颜色。
14.3 黄,晃也①,犹晃晃②,象日光色也。
【注释】
①晃(huǎng):明亮,光明闪耀。
②晃晃:明亮貌。
【译文】
黄,得名于“晃”,犹如说“明晃晃”,像太阳光的颜色。
14.4 白,启也①,如冰启时色也。
【注释】
①启:开,分开。王先谦《释名疏证补》曰:“白、启声不近,俟考。”疑“启”当作“破”。“启”原作“啓”,又可作“啟”,与“破”形近。“破”或作“”,也与“啟”形近。
【译文】
白,得名于“启”,好像冰块分开时的颜色。
14.5 黑,晦也①,如晦冥时色也②。
【注释】
①晦:昏暗,不明亮。
②晦冥:昏暗,阴沉。
【译文】
黑,得名于“晦”,好像阴沉昏暗时的颜色。
14.6 绛①,工也②,染之难得色,以得色为工也。
【注释】
①绛(jiàng):深红色。
②工:巧,精。
【译文】
绛,得名于“工”,染颜色时难以得到满意的颜色,把得到理想的颜色视为工巧。
14.7 紫①,疵也②,非正色③,五色之疵瑕④,以惑人者也⑤。
【注释】
①紫:蓝与红合成的颜色。
②疵(cī):小病。引申为缺点。
③正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纯正的颜色,其他为间色。
④五色: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疵瑕:毛病,缺点。
⑤惑人:迷惑人。
【译文】
紫,得名于“疵”,不是纯正的颜色,而是青、赤、黄、白、黑这五种纯正颜色的瑕疵,是会迷惑人的。
14.8 红①,绛也②,白色之似绛者也。
【注释】
①红:浅红色。
②绛:深红色。
【译文】
红,得名于“绛”,红中泛白像是绛色。
14.9 缃①,桑也,如桑叶初生之色也。
【注释】
①缃(xiāng):浅黄色。也指浅黄色的绢帛。
【译文】
缃,得名于“桑”,犹如桑树的叶子刚刚生出。
14.10 绿,浏也①,荆泉之水②,于上视之,浏然绿色,此似之也。
【注释】
①浏(liú):水深而清澈的样子。
②荆泉:在山东滕州城东北的后荆沟和俞寨附近,水注成潭,面积亩许。一说荆泉即长沙郡之浏水,源出大围山,西流经长沙入湘。二水交汇之际,水色迥别若泾渭,浏水清澈碧绿,湘水色白如霜,命名者可能以色分别二水。
【译文】
绿,得名于“浏”,荆泉的水,从上面看它,清凌凌的绿色,这就像它。
14.11 缥犹漂漂①,浅青色也。有碧缥②,有天缥③,有骨缥④,各以其色所象言之也。
【注释】
①缥(piǎo):淡青色,青白色。今所谓月白。也指青白色的丝织品。漂漂(piāo):轻浅浮泛的色彩,浅青色。
②碧缥:接近碧玉的青白色。
③天缥:天青色。
④骨缥:青黄色。
【译文】
缥犹如“漂漂”,是浅淡的青色。有色如碧玉的碧缥,有色如青天的天缥,有色如骨头的骨缥,各自根据它们所类似的物体来称呼。
14.12 缁①,滓也②,泥之黑者曰“滓”,此色然也③。
【注释】
①缁(zī):黑色。
②滓(zǐ):污垢。
③然:如此,这样。
【译文】
缁,得名于“滓”,黑色的泥土叫作“滓”,缁这种颜色就是这样的。
14.13 皂①,早也,日未出时,早起视物皆黑,此色如之也。
【注释】
①皂:黑色。
【译文】
皂,得名于“早”,太阳没有出来的时候,早早起来看什么都是黑的,皂这种颜色就像它。
14.14 布①,布也②,布列众缕为经③,以纬横成之也④。又太古衣皮⑤,女工之始始于是施布其法⑥,使民尽用之也。
【注释】
①布:用植物纤维织成的可制衣物的材料。
②布:展开,铺设。
③布列:分布陈列,遍布。缕(lǚ):线。经: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④纬:织物的横线。
⑤太古:远古,上古。衣(yì):穿(衣服)。
⑥女工:指女子所作纺织、刺绣、缝纫等事。始始:前“始”指始祖,后“始”指开始。是:通“时”。此时,那时,当时。施布:传布,散布。
【译文】
可制衣物的布,得名于展开铺设义的“布”,分布铺列众多竖着的经线,用纬线横着来织成布。又说的是远古的时候人们穿着兽皮,女工的始祖从那时开始传布编织缝纫的方法,让众民都用上它。
14.15 疏者①,言其经纬疏也②。
【注释】
①疏:粗布。
②经纬:织物的纵线和横线。疏:稀疏。
【译文】
疏,是说粗布的经线和纬线稀疏。
14.16 绢①,也②,其丝厚而疏也③。
【注释】
①绢:平纹的生丝织物,似缣而疏,挺括滑爽。
②(jiān):原作“”,为“”字之形讹,据段玉裁、疏证本等校改,下同。段玉裁曰:“《初学记》两引。,‘古千’切,古‘坚’字也,当从‘糸’,‘臣’声。”,同“坚”。坚固,牢固。
【译文】
绢,得名于“”,绢中的丝坚固厚实而又稀疏。
14.17 缣①,兼也②,其丝细致③,数兼于布绢也。
【注释】
①缣(jiān):双丝织的浅黄色细绢。
②兼:两倍或两倍以上。此指两倍。
③细致:细密精致。
【译文】
缣,得名于“兼”,缣的丝细密精致,数量是绢的双倍。
14.18 细致①,染缣为五色,细且致②,不漏水也。
【注释】
①细致:细密的缯、练等丝织品。按,本条原与上条不分,据徐复校分开另立为条。徐复《〈释名〉补疏》:“《释名》原本‘细致’分列,不误。毕沅改之非是。《广雅·释器》:‘致,练也。’王念孙疏证:‘致,一名细致。《释名》:“细致,染缣为五色,细致不漏水也。”《潜夫论·浮侈篇》云:“从奴仆妾,皆服葛子升越,筒中女布,细致绮縠,冰纨锦绣。”’”按,徐先生所说的“分列”,指“细致”单独为一个词头而言,与我们说的“与上条不分”不矛盾。
②致:密致,精密。
【译文】
细致,把缣染成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又细又密,不漏水。
14.19 练①,烂也②,煮使委烂也③。
【注释】
①练:柔软洁白的丝绢。
②烂:本指食物煮得很熟后的松软状态。此指丝绢煮后松软的状态。
③委:通“萎”。柔软。
【译文】
练,得名于“烂”,把蚕茧煮得松软熟烂。
14.20 素①,朴素也②,已织则供用③,不复加巧饰也④。又物不加饰,皆自谓之素⑤,此色然也。
【注释】
①素:白色生绢。
②朴素:质朴,无文饰。
③供用:供给使用。
④不复:不再。巧饰:工巧装饰。
⑤自:自然,当然。
【译文】
素,因其朴素而得名,已经织出的就供给使用,不再加以工巧的装饰。又说的是物品不加装饰,当然都可以叫作“素”,这种颜色就是这样。
14.21 绨①,似虫之色②,绿而泽也③。
【注释】
①绨(tí):厚实平滑而有光泽的丝织物。
②(tí):螗(táng),一种小蝉,背青绿色,头有花冠。
③泽:光滑,光润,光亮。
【译文】
绨,因其像螗的颜色而得名,发绿而有光泽。
14.22 锦①,金也,作之用功重②,其价如金③。故其制字④,“帛”与“金”也。
【注释】
①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②用功:下功夫。重(zhòng):繁重,大。
③其:原书前有“于”,据段玉裁、疏证本等删去。段玉裁曰:“《初学记》无‘于’字。”
④制字:造字。
【译文】
锦,得名于“金”,制作时下的功夫大,它的价值像黄金。所以为它造的字,是“帛”加上“金”。
14.23 绮①,欹也②,其文欹邪③,不顺经纬之纵横也。有杯文④,形似杯也。有长命⑤,其彩色相间⑥,皆横终幅⑦,此之谓也。言“长命”者,服之使人命长⑧,本造者之意也⑨。有棋文者⑩,方文如棋也。
【注释】
①绮(qǐ):有花纹的丝织品。
②欹(qī):歪斜,倾斜。
③文:纹理,花纹。欹邪:歪斜,倾斜。邪,不正。
④杯文:杯形的花纹。此指一种有杯形花纹的丝织品。
⑤长命:长寿。此指一种彩色相间的长花纹的丝织品。
⑥彩色:多种颜色。相间(jiàn):相互隔开,一个隔着一个。
⑦横:横贯。终:整个,由始至终的。幅:指布帛或纸张。
⑧服:穿。
⑨造者:原作“造意”,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改。疏证本曰:“造者,今本讹作‘造意’,据《太平御览》引改。”
⑩棋文:棋盘上的方格式花纹。此指有棋文的丝织品。
【译文】
绮,得名于“欹”,它的花纹是倾斜的,不顺从经线的竖向和纬线的横向路线。有种绮叫杯文,花纹的形状像杯子。有种绮叫长命,它的多种颜色相互间隔,横贯穷尽整幅绮的宽度,说的就是这个。之所以叫作“长命”,是说穿着它能够使人寿命延长,本来是织造者的意图。有种绮叫棋文,方形的花纹像棋盘。
14.24 绫①,凌也②,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③。
【注释】
①绫(líng):一种薄而细、纹如冰凌、光如镜面的丝织品。
②凌(líng):冰,积聚的冰。
③冰凌:冰。理:纹路。
【译文】
绫,得名于“凌”,它的花纹看上去,犹如冰凌的纹理。
14.25 绣①,修也②,文修修然也③。
【注释】
①绣:用彩色线在布帛上刺成花、鸟、图案等。
②修:美好。
③文:纹理,花纹。修修:美好貌。
【译文】
绣,得名于“修”,花纹漂漂亮亮的样子。
14.26 罗①,文疏罗也②。
【注释】
①罗:稀疏而轻软的丝织品。
②疏罗:稀疏,疏散。罗,分布,分散。
【译文】
罗,因其纹理稀疏分散而得名。
14.27 纚①,簁也②,粗可以簁物也③。
【注释】
①纚(xǐ):束发用的帛。按,本条原与上条不分,据段玉裁、疏证本、吴志忠本分开另立为条。
②簁(shāi):犹“筛”,将东西放在筛具中来回摇动,以别粗细,去尘土。
③粗:粗疏,粗略。
【译文】
纚,得名于“簁”,粗疏得可以用来筛除细小的物品。
14.28 令辟①,经丝贯杼中②,一间并③,一间疏④,疏者苓苓然⑤,并者历辟而密也⑥。
【注释】
①令辟:布帛名。所指未详。按,本条原与上条不分,据卢文弨、疏证本、吴志忠本分开另立为条。
②经丝:编织时纵向的丝线。杼(zhù):织机的梭子。疑当作“柚(zhóu)”,也就是筘(kòu),织机的主要部件,由薄长的钢片(筘齿)按一定的密度排列后予以固定,形状像梳子。经线从筘缝中依次穿过。纬线通过经线后,筘即将纬线并紧(也称“打纬”)而成织品。《诗经·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朱熹集传:“杼,持纬者也;柚,受经者也。”
③间(jiān):量词。格,片。并:通“傍”。依傍,紧挨。
④疏:分开,分散。
⑤苓苓:即“笭笭”。形容空疏的样子。
⑥历辟:严密貌。
【译文】
令辟,编织时纵向的丝线贯穿在梭子里,一格紧挨,一格稀疏,稀疏的玲珑明彻,紧挨的闭合严密。
14.29 纺粗丝织之曰“疏”①。疏,寥也②,寥寥然也③。
【注释】
①粗丝:絮,一种粗丝绵。疏:指粗布。
②寥(liáo):空虚。
③寥寥:空虚貌。
【译文】
把粗糙的丝绵纺成线织成的布叫作“疏”。疏,得名于“寥”,空落落的样子。
14.30 縠①,粟也②,其形蹙蹙而踧③,视之如粟也。又谓“沙縠”④,亦取踧踧如沙也⑤。
【注释】
①縠(hú):绉(zhòu)纱,有皱纹的纱。
②粟(sù):谷粒。未去皮壳者为粟,已舂去糠则为米。引申可指皮肤触寒而收缩起粒,这也接近縠的外形。
③蹙蹙(cù):原作“足足”,据吴翊寅、王先谦校改。吴翊寅校议:“原本作‘足足’,《御览》引作‘戚戚’,皆‘蹙蹙’之讹,依本书例作‘蹙蹙’为是。”蹙蹙,皱缩的样子。踧(cù):通“蹙”。皱缩。
④沙縠:绉纱。
⑤踧踧:同“蹙蹙”。局缩不展的样子。
【译文】
縠,得名于“粟”,它的形状皱巴巴地蹙缩,看起来像是小米粒。又叫作“沙縠”,也是选取它皱缩凸起如沙粒的特征而命名。
14.31 繐①,齐人谓凉谓“惠”②,言服之轻细凉惠也③。
【注释】
①繐(suì):细而稀疏的麻布。
②齐:古国名。在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和胶东半岛地区。谓:卢文弨、吴志忠等校作“为”。吴志忠曰:“‘为’依毕校。”惠:柔和,此指凉爽。
③轻细:指薄而细致。凉惠:犹言“凉快”。凉爽。
【译文】
繐,齐国一带的人把凉说成“惠”,说的是穿上它轻薄细致感觉凉快。
14.32 纨①,涣也②,细泽有光,涣涣然也③。
【注释】
①纨(wán):白色细绢。
②涣:同“焕”。光明,灿烂。
③涣涣:犹“焕焕”。光彩闪耀的样子。
【译文】
纨,得名于“涣”,细致而有光泽,亮闪闪的样子。
14.33 蒸栗①,染绀使黄②,色如蒸栗然也。
【注释】
①蒸栗:黄色的丝织品。
②绀(gàn):深青透红之色。此指这种颜色的丝织品。
【译文】
蒸栗,把深青透红的丝织品染成黄色,颜色像是蒸熟的栗子那样。
14.34 绀,含也,青而含赤色也。
【译文】
绀,得名于“含”,青色之中含有红色。
14.35 绵犹缅缅①,柔而无文也。
【注释】
①绵(mián):丝绵。缅缅:原作“湎湎”,据胡吉宣《〈玉篇〉引书考异》校改。胡吉宣曰:“六朝原本‘湎湎’作‘缅缅’,顾氏引刘兆注《穀梁传》云:‘缅谓轻而薄也。’《说文》:‘微丝也。’故成国以‘缅缅’形况绵质之轻柔也。今作‘湎’,讹字也。”缅缅,轻柔貌。
【译文】
绵犹如说“缅缅”,轻柔而又没有花纹。
14.36 纶①,伦也②,作之有伦理也③。
【注释】
①纶(lún):丝绵。
②伦:条理,顺序。
③伦理:条理。
【译文】
纶,得名于“伦”,制作它是有条理的。
14.37 絮①,胥也②,胥久故解落也③。
【注释】
①絮:粗丝绵。
②胥(xū):等待。
③故:必定,一定。解落:解散,散落。
【译文】
絮,得名于“胥”,等待长久了就必定散落。
14.38 紬①,抽也,抽引丝端②,出细绪也③。又谓之“絓”④。絓,挂也,挂于杖端⑤,振举之也⑥。
【注释】
①紬(chóu):粗绸,用废茧残丝纺织成的织物,也指丝缕。
②抽引:抽取引出。
③绪:丝头。
④絓(kuā):从废茧中抽缫出的粗丝,或缫茧时弄结了的丝。
⑤杖:原作“帐”,据卢文弨、疏证本、吴志忠本校改。疏证本曰:“今本‘杖’作‘帐’,据《太平御览》引改。”杖,棍棒或棒状物。
⑥振举:扬起,举起。
【译文】
紬,得名于“抽”,抽取拉出丝的一端,引出细的丝绪。又叫作“絓”。絓,得名于“挂”,挂在棍棒的一端,举起它来。
14.39 著茧曰“莫”。莫,幕也①,贫者著衣②,可以幕络絮也③。或谓之“牵离”④,煮熟烂⑤,牵引使离散⑥,如绵然也。
【注释】
①著(zhuó)茧曰“莫(mì)”。莫,幕也:原作“茧曰幕也”,据卢文弨、疏证本,结合吴翊寅校议增补。卢文弨、疏证本据《太平御览》于“茧”前增一“煮”字,于“曰”后增两“莫”字。吴翊寅曰:“‘煮茧’当作‘著襺’。《玉藻》:‘纩为茧,蕴为袍。’郑云:‘衣有著之异名也。纩谓新绵也。’《左传》‘重茧’疏云:‘茧谓新绵著袍。’《说文》作‘襺’,云:‘以絮曰襺。’是‘茧’即‘襺’之叚借字。又《说文》:‘絮,敝绵也。’郑云‘新绵’,许云‘敝绵’,说虽稍异,然则襺用新绵,著其表以幕络敝絮,则二家之谊可通矣。”著,用絮填充。茧,丝絮的疙瘩。莫,通“幂(mì)”。封,覆盖。此指里面铺摊丝茧的衣服。幕:覆盖,笼罩。
②著衣:在衣服里填充丝絮。
③幕络:犹“莫落”。缀结。
④牵离:系(lí),疙瘩。指打结的丝、劣等絮。
⑤熟烂:熟透。
⑥牵引:拉,拖。离散:分离,分散。
【译文】
在衣服里铺摊丝絮疙瘩叫作“莫”。莫,得名于“幕”,贫穷的人在衣服里铺摊纤维物质,可以缀结丝絮疙瘩。又叫作“牵离”,拉扯丝絮疙瘩使它松散,就像丝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