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州国第七
【题解】
州国,指州邑与封国。本篇一一解释了这些州邑与封国各自的得名之由,包括州名、国名、郡名,以及井、邑、丘等较小的行政区划之名。
7.1 青州①,在东,取物生而青也②。州③,注也④,郡国所注仰也⑤。
【注释】
①青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山东德州、齐河以东,马颊河以南,济南、临朐、安丘、高密、莱阳、栖霞、乳山等市县以北、以东和河北吴桥地。东汉治临菑(今山东淄博临淄区北)。
②取:采用,选用。
③州:古代行政区划名。
④注:集中,聚集。
⑤郡国: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注仰:同“属仰”。抬头注视,注目仰望。
【译文】
青州,在东方,选取植物青绿的特色而命名。州,得名于“注”,郡县和侯国注目仰望它。
7.2 徐州①,徐,舒也②,土气舒缓也③。
【注释】
①徐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和山东东南部地区。东汉治郯(今山东郯城)。
②舒:缓慢,从容。
③土气:土壤的性质。舒缓:从容平缓,舒展缓慢。
【译文】
徐州,徐,得名于“舒”,土壤的性质舒展平缓。
7.3 杨州①,州界多水,水波扬也。
【注释】
①杨州:即扬州。或称“维扬”。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治所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译文】
杨州,境内很多水面,水的波浪激扬。
7.4 荆州①,取名于荆山也②。必取“荆”为名者,荆,警也③,南蛮数为寇逆④,其民有道后服⑤,无道先强⑥,常警备之也。
【注释】
①荆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于今湖南、湖北二省及河南、广西、云南、广东的一部分。
②荆山:山名。在今湖北南漳西部,漳水发源于此。
③警:戒备。
④南蛮:古称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数(shuò):屡次。寇逆:贼寇,叛逆。
⑤有道:谓政治清明(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后服:较迟降服。与“无道”(政治纷乱)对言。
⑥无道: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
【译文】
荆州,得名于荆山。之所以一定要选取“荆”作为名称,荆,得名于“警”,南方的民族屡次成为贼寇叛逆,那里的人民在政治清明时较迟降服,在社会纷乱时首先强横,需要时常警戒防备他们。
7.5 豫州①,地在九州之中②,京师东都所在③,常安豫也④。
【注释】
①豫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豫东、皖北地。
②九州:传说中的中国上古行政区划。实际上只是当时学者各就其所知的大陆所划分的九个地理区域,各家所说各州境界亦多出入。
③京师:泛称国都。东都:此指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故称。
④安豫:安宁快乐。
【译文】
豫州,辖地在九州的中央,都城洛阳所在地,经常安宁快乐。
7.6 凉州①,西方所在②,寒凉也。
【注释】
①凉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青海湟水流域,陕西定边、吴旗、凤县、略阳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②西方:古人观念中的西部边远之地。
【译文】
凉州,西边地方的所处之地,寒冷清凉。
7.7 雍州①,在四山之内,雍翳也②。
【注释】
①雍州:东汉兴平元年(194)分凉州河西四郡置。辖秦岭以北、弘农以西诸郡。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建安十八年(213)移治长安县(今陕西西安西北)。
②壅翳(yì):隐蔽,障隔。
【译文】
雍州,处在四面的高山里边,障隔隐蔽。
7.8 并州①,并,兼并也②,其州或并或设③,故因以为名也④。
【注释】
①并(bīng)州:汉代以今山西及陕西的旧延安、榆林等府地为并州。
②并(bīng),兼并(bìng)也:原作“曰土无也”,据卢文弨、邵晋涵等校改。邵晋涵曰:“《御览》作‘并者,兼并也’。”
③或:有时。并:合并。设:建立,开设。
④因:依照,根据。
【译文】
并州,并,兼并的意思,这个州有时合并有时分设,因此根据这个情况用它作名称。
7.9 幽州①,在北,幽昧之地也②。
【注释】
①幽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蓟县(今北京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天津海河以北及朝鲜大同江流域。
②幽昧:昏暗不明。
【译文】
幽州,在北方,是幽暗不明的地方。
7.10 冀州①,亦取地以为名也,其地有险有易②,帝王所都③,乱则冀治④,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⑤。
【注释】
①冀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大致为河北中南部,山东西端和河南北端。
②有险有易:有乱有治。
③都:建都。
④冀:希望,盼望。
⑤荒:收成不好,凶年,歉收。丰:丰收。
【译文】
冀州,也是选取地方特点作为名称的,那地方有治有乱,是帝王建都之处,社会动乱了就希望得到治理,国力弱了就希望能够强盛,年成不好了就希望获得丰收。
7.11 兖州①,取兖水以为名也②。
【注释】
①兖(yǎn)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东西南部及河南东部地区。
②兖水:即沇(yǎn)水。济水的别称。发源于河南济源王屋山,至温县入黄河。又自荥泽复出黄河南,东流至山东琅槐(今广饶)入渤海。
【译文】
兖州,选取兖水用作名称。
7.12 司州①,司隶校尉所主也②。
【注释】
①司州:三国魏通称司隶校尉部为司州,辖区在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
②司隶校尉:旧号“卧虎”,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因率领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而得名。主:主宰,主持,掌管。
【译文】
司州,它的得名是因为它是由监察官司隶校尉掌管的。
7.13 益州①,益,阨也②,所在之地险阨也③。
【注释】
①益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川西部分地区)、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②阨(ài):同“隘”。狭窄,险要。
③险阨:险要阻塞。
【译文】
益州,益,得名于“阨”,所在的地方险要阻塞。
7.14 古有营州①,齐、卫之地于天文属营室②,取其名也。
【注释】
①营州:古九州之一。大致位于今河北东南部、河南东北部、青州东北、辽东等地。
②齐:古国名。在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和胶东半岛地区。卫:古国名。大致位于今黄河以北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一带。天文: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营室:星名。即室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译文】
古代有营州,齐国、卫国一带的地方在天文上属于营室,就取了它的名称。
7.15 燕①,宛也②,北方沙漠平广③,此地在涿鹿山南④,宛宛然,以为国都也⑤。
【注释】
①燕(yān):周代诸侯国名,又称北燕。姬姓。周公奭之后,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城西南隅)。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
②宛:曲折,弯曲。
③北方:在我国多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平广:平坦广阔。
④涿(zhuō)鹿山:位于河北涿鹿东南。相传黄帝曾于此大战蚩尤。
⑤宛宛:盘旋屈曲、蜿蜒曲折的样子。
【译文】
燕,得名于“宛”,北部地区的沙漠平坦广阔,燕地在涿鹿山的南边,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把它作为国都。
7.16 宋①,送也,地接淮泗而东南倾②,以为殷后③,若云滓秽所在④,送使随流东入海也⑤。
【注释】
①宋:周代诸侯国名。子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子武庚于商旧都(今河南商丘)。成王时,武庚叛乱被杀,又以其地封与纣的庶兄微子启,号宋公,为宋国。
②接:靠近,连接。淮泗(sì):淮河与泗水。泗水位于山东中部,是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常与淮河连称。倾:偏斜,倾侧。
③殷:朝代名。商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后世因称商为殷。至纣亡国。
④滓秽(zǐ huì):污浊。
⑤随流:随着流水。入海:进入海洋。
【译文】
宋,得名于“送”,宋国地域靠近淮河与泗水而向东南倾斜,作为殷商的后代,好像是说渣滓污秽存在的地方,运送他们随着流水东到大海。
7.17 郑①,町也②,其地多平,町町然也③。
【注释】
①郑:周代诸侯国名。姬姓。本周西都畿(jī)内地,周宣王封弟友于此。在今陕西华县西北。周平王东迁,郑徙于潧(zhēn)、洧(wěi)之上,是为新郑,即今河南新郑。
②町(zhèng):平地。
③町町:平坦貌。
【译文】
郑,得名于“町”,郑国土地大多平缓,平平坦坦的样子。
7.18 楚①,辛也②,其地蛮多而人性急③,数有战争,相争相害,辛楚之祸也④。
【注释】
①楚:周代诸侯国名。芈(mǐ)姓。始祖鬻(yù)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yǐng,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②辛:辛苦,困苦。
③蛮:荒野遥远,不设法制的地方。泛称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性急:性情急躁。
④辛楚:辛酸痛楚。
【译文】
楚,得名于“辛”,那地方蛮荒遥远而人性情急躁,多次发生武装斗争,彼此争斗互相残害,是辛酸痛楚的祸害啊。
7.19 周①,地在岐山之南②,其山四周也③。
【注释】
①周:朝代名。姬姓。前11世纪武王灭商建周。都城镐(hào)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②岐山:山名。在今陕西岐山县境。上古称“岐”。
③四周:四面环绕。
【译文】
周,地域在岐山的南边,那里的山四面环绕。
7.20 秦①,津也②,其地沃衍③,有津润也④。
【注释】
①秦:周代诸侯国名。嬴姓。周孝王封伯翳之后非子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东),作为附庸。秦襄公始立国,至秦孝公,日益富强,为战国七雄之一。春秋时全部占有今陕西省地,故习称陕西为秦。
②津:润泽,湿润。
③沃衍:土地肥美平坦。
④津润:滋润,湿润。
【译文】
秦,得名于“津”,那里的土地肥美平坦,有水滋润。
7.21 晋①,进也,其土在北②,有事于中国③,则进而南也④;又取晋水以为名⑤,其水迅进也。
【注释】
①晋:周代诸侯国名。姬姓。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尧之故墟唐,南有晋水,至叔虞子燮(xiè)父改国号晋。故址在今山西、河北南部、陕西中部及河南西北部。
②在北:在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洛邑(今河南洛阳)等京师之北或西北。
③事:指天子、诸侯的国家大事,如祭祀、盟会、兵戎等。于:往,去。中国:京师,国都。
④南:南去,向南行。
⑤晋水:汾(fén)水支流。在今山西太原西南。
【译文】
晋,得名于“进”,它的地域在国都的北边,有大事要去京师的时候,就向南进发;又选取晋水作为名称,而晋水得名是因为它的水流迅速前进。
7.22 赵①,朝也②,本小邑③,朝事于大国也④。
【注释】
①赵:周代诸侯国名。嬴姓。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赵烈侯与魏、韩三家分晋,建立赵国。疆域包括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部及河北西南部。
②朝(cháo):朝拜,进见。用于卑见尊、下见上。
③邑(yì):侯国。
④朝事:臣服。大国:古指大诸侯国。
【译文】
赵,得名于“朝”,赵国本来是个小的侯国,要朝拜于大的侯国。
7.23 鲁①,鲁钝也②,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③。
【注释】
①鲁:周代诸侯国名。姬姓。故地在今山东兖州东南至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
②鲁钝:粗率迟钝。
③民性:人的天赋本性。朴鲁:朴实鲁钝。
【译文】
鲁,就是粗率迟钝,鲁国境内有很多山和水,人的天性朴实鲁钝。
7.24 卫①,卫也②,既灭殷③,立武庚为殷后④,三监以守卫之也⑤。
【注释】
①卫:周代诸侯国名。姬姓。前11世纪周公封周武王弟康叔于卫。大致位于今黄河以北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一带。
②卫:防守,卫护。
③殷:即商朝。
④武庚:商纣之子,名禄父。武王克殷,封为殷侯。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霍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
⑤三监: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封给纣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yōng),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bèi),由武王弟霍叔监之。一说指武庚、管叔、蔡叔。
【译文】
卫,得名于“卫”,在灭掉殷商以后,把商纣的儿子武庚封为殷侯,由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并防卫他。
7.25 齐①,齐也②,地在渤海之南③,如齐之中也④。
【注释】
①齐:周代诸侯国名。姜姓。故地在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和胶东半岛地区。
②齐:通“脐”。肚脐。比喻当中,中央。《列子·周穆王》:“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
③渤海:海名。在我国东北,以山东、辽东两半岛环抱而成。亦称“北海”。
④如:原作“勃”,据吴志忠本校改。吴翊寅曰:“吴本作‘如齐之中也’。案:‘齐’即‘脐’字。《庄子·达生》篇:‘与齐俱入。’释文引司马注云:‘齐,回水如磨齐也。’《列子·黄帝》释文同,是‘脐’古作‘齐’之证。《汉书·郊祀志》:‘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苏林曰:‘当天中央齐也。’又《水经·淄水》注引《地理风俗记》云:‘齐所以为齐者,即天齐渊名也。’又《史记》索隐引《齐记》云:‘临菑城南有天齐渊……言如天之腹齐也。’‘勃齐之中’谊不可通,当改‘如’为是。”中:居中。
【译文】
齐,得名于“齐”,齐国的地域在渤海的南边,就像肚脐在肚子的中央。
7.26 吴①,虞也②,太伯让位而不归就③,封之于此,虞其志也。
【注释】
①吴:周代诸侯国名。也称勾吴、攻吴。姬姓。始祖为周太王之子太伯,至十九世孙寿梦称王,据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
②虞:通“娱”。下同。
③太伯:一作“泰伯”。姬姓。周太王长子。太王欲立幼子季历,他与弟仲雍同避江南,改从当地风俗,断发文身,建立吴国,成为吴国的始祖。让位:让出官爵或职位。归就:回归就位。原作“就归”,据吴志忠本、佚名校改。
【译文】
吴,得名于“虞”,周太王长子太伯让出职位而不回归就位,周太王就把他分封在这里,使他娱情乐志。
7.27 越①,夷蛮之国也②,度越礼义③,无所拘也④。此十二国,上应列宿⑤,各以其地及于事宜制此名也⑥。至秦改诸侯、置郡县⑦,随其所在山川土形而立其名⑧,汉就而因之也⑨。
【注释】
①越:周代诸侯国名。姒(sì)姓。春秋时兴起,战国时灭于楚。
②夷蛮:东夷和南蛮。古代中原地区对东方和南方各族的泛称。
③度越:犹“超过”。礼义:礼法道义。
④拘:拘守,约束。
⑤列宿(xiù):众星宿。特指二十八宿。疏证本曰:“郑注《周礼·保章氏》说十二次之分野云:‘星纪,吴越也;玄枵,齐也;娵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
⑥及:和。于:以,依照。事宜:事情的道理。
⑦秦: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原,自称始皇帝,建都咸阳。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郡县:郡和县的并称。郡县之名,初见于周。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国内为三十六郡,为郡县制之始,汉初封建制与郡县制并行,其后郡县遂成常制。
⑧山川:山岳、江河。土形:地形。
⑨就:凭借,趁着。因:沿袭,承袭。
【译文】
越国,是东南方的少数民族国家,超越礼法道义,没有什么约束。这十二个国家,上面对应天上排列的星宿,各自根据地域或依照事理而制作国名。到了秦代废除诸侯、设置郡县,根据它们所在的山河土地形势而设立地名,汉代依旧沿用了这些名字。
7.28 河南①,在河之南也②。
【注释】
①河南:即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前205)改河南国置。治所在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辖境相当于今河南原阳、中牟二县以西,孟津、伊川二县以东,孟津至荥阳段黄河以南,汝阳、临汝、新密、新郑等县市以北地。
②河:专称黄河。
【译文】
河南郡,在黄河的南边。
7.29 河内①,河水从梁山而南②,从雷首而东③,从覃怀而北④,郡在其内也⑤。
【注释】
①河内:即河内郡。秦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卫辉)以西地区。在汉代有地狭人众之称。
②河水:专指黄河。梁山:指吕梁山。位于今山西西部,黄河与汾河之间。主峰在离石东北。昔日大禹治水,凿吕梁以通黄河,便是指此。原作“岐山”,据卢文弨、疏证本、朱彬校改。
③雷首:即雷首山。今山西的中条山脉西南端,介于黄河和涑水间,主峰在山西芮城西北。东:向东去。
④覃怀:今河南武陟以西、孟县以东地区。原作“谭首”,据吴志忠本、佚名校改。吴翊寅曰:“吴本‘谭首’作‘覃怀’。案:‘谭’即‘覃’之或体,各本作‘谭首’,涉上文‘雷首’而误。此据《禹贡》《汉·地理志》改,当从之。”北:向北去。
⑤郡: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名。周制县大郡小,战国时逐渐变为郡大于县。秦灭六国,正式建立郡县制,以郡统县。汉因之。
【译文】
河内郡,黄河从吕梁山向南流,再从雷首山转向东流,又从覃怀地区向北流,郡就在这个弯子里。
7.30 河东①,在河水东也。
【注释】
①河东: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秦汉时指以今夏县为中心的晋南。河东郡,战国魏置。后属秦。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
【译文】
河东,在黄河的东边。
7.31 河西①,在河水西也。
【注释】
①河西:汉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降汉后,以其故地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因地在黄河上游以西,地理上自成一体,政治上联系密切,故称“河西四郡”。
【译文】
河西,在黄河的西边。
7.32 上党①,党②,所也③。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④。
【注释】
①上党:即上党郡。战国韩、赵各置上党郡,其后韩郡并入赵,入秦后仍置上党郡。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上党地区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地高势险,自古为战略要地。
②党:处所。
③所:处所,地方。
④党: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等增补。
【译文】
上党郡,党就是“所”。在山上,这个处所最高,所以叫作“上党”。
7.33 颍川①,因颍水为名也②。
【注释】
①颍川:即颍川郡。秦置,汉沿置。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辖境约在今河南中部及南部等地。《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②颍水:河川名。源出河南登封西境的颍谷,东南流经河南、安徽,至西正阳关入淮河。
【译文】
颍川郡,根据颍水取名。
7.34 汝南①,在汝水南也②。
【注释】
①汝南:即汝南郡。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县(今河南上蔡西南)。辖境相当于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
②汝水:河川名。有南北之分。此指南汝河,为淮河支流。源出河南泌阳北黄山东,东北流经遂平之汝南、新蔡,汇合于洪河(古称澺水),又东南流出息县注于淮水。
【译文】
汝南郡,在汝水的南边。
7.35 汝阴①,在汝水阴也②。
【注释】
①汝阴:即汝阴县。秦置。治所在今安徽阜阳。
②汝水:此指北汝河,为颍河支流。源出河南嵩县外方山,经汝阳、汝州等县市,东至商水县入颍河。阴:水的南面。
【译文】
汝阴县,在汝水的南边。
7.36 东郡、南郡①,皆以京师方面言之也②。
【注释】
①东郡:秦置。汉因之。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约当今河南东北部和山东西部部分地区。南郡: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置。汉辖今湖北粉青河及襄阳以南,荆门、洪湖两市以西,长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重庆巫山。
②京师:泛称国都。方面:方向,方位。
【译文】
东郡、南郡,都是按照国都的方位命名的。
7.37 北海①,海在其北也②。
【注释】
①北海:即北海郡。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分齐郡置。治所在营陵县(今山东昌乐东南)。辖境约当今山东潍坊、安丘、昌乐、寿光、昌邑等市县。东汉改为北海国,移治剧(今山东寿光东南)。
②海:此指渤海。
【译文】
北海郡,渤海在它的北边。
7.38 西海①,海在其西也②。
【注释】
①西海:即西海郡。西汉末于今青海附近置。治所在龙耆城(今青海海晏)。后因以为青海的别名。
②海:此指西北方的大湖或大池。
【译文】
西海郡,海在它的西边。
7.39 南海①,海在其南也②。宜言“海南”③,欲同四海名④,故言“南海”。
【注释】
①南海:即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治所在番禺(今广东广州)。秦、汉之际地入南越,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灭南越后复置。辖今广东滃江、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
②海在其南也:原作“在海南也”,根据上文“北海,海在其北也”“西海,海在其西也”以及下文“东海,海在其东也”之例改之。顾颉刚说:“谓‘南海,在海南也。宜言海南’,然则五岭之北岂为大海乎?南海一郡将孤悬海中乎?”
③宜:应当,应该。
④同:齐一,统一。四海: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
【译文】
南海郡,海在它的南边。应当说“海南”,因为想要使四海的名称一致,所以说“南海”。
7.40 东海①,海在其东也②。
【注释】
①东海:即东海郡。秦置。治所在郯(tán)县(今山东郯城)。楚汉之际也称郯郡。西汉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连云港赣榆区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
②海:先秦时期多指今之黄海,秦汉以后兼指今之黄海、东海。
【译文】
东海郡,海在它的东边。
7.41 济南①,济水在其南也②。
【注释】
①济南:即济南郡。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以济南郡置济南国,辖境约当今山东济南历下、市中、天桥、槐荫、历城、长清、章丘、济阳以及滨州邹平等地。景帝三年(前155)济南王刘辟光谋反被诛,国除为郡。
②济水:河川名。源出河南济源王屋山,南流注入黄河。亦称“沇水”。
【译文】
济南郡,济水在它的南边。
7.42 济北①,济水在其北也②,义亦如“南海”也③。
【注释】
①济北:即济北郡。
②济水在其北也:根据下条“济阴,在济水之阴也”之例以及济北郡的地理位置,疑当作“在济水之北也”。
③义:意义,道理。
【译文】
济北郡,济水在它的北边,道理也就像“南海”那样。
7.43 济阴①,在济水之阴也。
【注释】
①济阴:即济阴郡。因在济水之南而得名。景帝中元六年(前144)从梁国分出,始为国,明年为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东汉时期,济阴郡属兖州八郡国之一。
【译文】
济阴郡,在济水的南边。
7.44 南阳①,在国之南而地阳也②。凡若此类郡国之名取号于此③,则其余可知也,县邑之名亦如之④。
【注释】
①南阳:即南阳郡。秦置。包有河南旧南阳府和湖北旧襄阳府。汉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十堰郧阳区之间地。
②国:国都。阳:山的南面。
③郡国:郡和国的并称。取号:选取名号,命名。
④县邑:县城。如之:如此,像这样。
【译文】
南阳郡,既在国都的南边又在大山的南边。凡像这样的郡和国的名号是从地理形势方面选取的,那么其余的也就可想而知了,县城的名称也像这样。
7.45 大曰“邦”①。邦,封也②,封有功于是也③。
【注释】
①邦:古代诸侯的封国。
②封:帝王以土地、爵位、名号授给王族或有功的人。
③有功:有功劳、有功绩之人。于是:在此。
【译文】
诸侯的封国面积大的叫作“邦”。邦,得名于“封”,分封有功劳的人在这里。
7.46 国城曰“都”者①,国君所居②,人所都会也③。
【注释】
①国城:国都。都(dū):国都,京都。
②国君:天子或诸侯国之君。
③都会:会集,会聚。
【译文】
国都叫作“都”,它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主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会集的地方。
7.47 周制①:九夫为井②,其制似“井”字也③。四井为邑④,邑犹悒也⑤,邑人聚会之称也⑥。
【注释】
①周制:周代的制度。
②夫:成年男子的通称。井:井田。
③制:形制,样式。
④邑:人民聚居之处。大曰都,小曰邑。泛指村落、城镇。
⑤悒(yì):忧郁不安,亦即心中郁结。
⑥邑人:同邑的人。聚会:聚集,会合。
【译文】
周代的制度:九个成年男人耕种的田地为井,因为它的形制像“井”字。四处井田成为村邑,邑好像说“悒”,是同邑之人都来聚集结会的称谓。
7.48 四邑为丘①。丘,聚也②。
【注释】
①丘:古代区划田地、政区的单位名。
②聚:聚集。
【译文】
四个村邑成为丘。丘,得名于“聚”。
7.49 四丘为甸①。甸,乘也②,出兵车一乘也③。
【注释】
①甸(shèng):古代征赋划分田里、区域的单位。
②乘(shèng):车子。春秋时多指兵车,包括一车四马。
③兵车:战车。一乘:古时一车四马。
【译文】
四个丘成为甸。甸,得名于“乘”,要应征拿出四匹马的战车一辆。
7.50 鄙①,否也②,小邑不能远通也③。
【注释】
①鄙:边邑。
②否(pǐ):闭塞,阻隔不通。
③小邑:小的村落、城镇。远通:通达远方。
【译文】
鄙,得名于“否”,小的村镇不能通达远方。
7.51 县①,悬也②,悬系于郡也③。
【注释】
①县:地方行政区划名。周时已有县邑。秦统一六国后,始以郡统县,历代沿用。
②悬:吊挂,系挂。
③悬系(xì):悬挂系结。
【译文】
县,得名于“悬”,悬挂系结在郡的下面。
7.52 郡①,群也②,人所群聚也③。
【注释】
①郡: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名。周制县大郡小,战国时逐渐变为郡大于县。秦灭六国,正式建立郡县制,以郡统县。汉代沿用。
②群:指人群。
③群聚:成群聚集在一起。
【译文】
郡,得名于“群”,人们成群聚集在一起。
7.53 五家为伍①,以“五”为名也。又谓之“邻”②,邻,连也,相接连也。又曰“比”③,相亲比也④。
【注释】
①伍:古代民户编制单位。五家编为一伍。
②邻:古代行政单位。五家为邻。
③比:周代地方的基层组织。
④亲比:亲近依附。
【译文】
五家成为伍,把“五”作为名称。又叫作“邻”,邻,得名于“连”,互相连接。又叫作“比”,互相亲近依靠。
7.54 五邻为里①,居方一里之中也②。
【注释】
①里:古代地方行政组织。自周始,后代多因之,其制不一。此以二十五家为一里。
②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加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多用于计量土地。里:长度单位。古以三百步为一里。
【译文】
五邻成为里,处于方圆一里的范围之内。
7.55 五百家为党①。党,长也②,一聚之所尊长也③。
【注释】
①党:古代地方基层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百家为党。
②长(zhǎng):尊敬。
③聚:村落。尊长:尊敬,尊重。
【译文】
五百家成为党。党,得名于“长”,在一个聚落里边奉为尊长。
7.56 万二千五百家为乡①。乡,向也②,众所向也。
【注释】
①乡:基层行政区划名。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②向:仰慕,归向。
【译文】
一万二千五百家成为乡。乡,得名于“向”,众人所归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