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兵第二十三
【题解】
兵,指与军事有关事物的统称,包括兵器、兵卒(军队)、军事(战争)、军需等。本篇解释冷兵器时代的各种武器、军事用品的得名之由。
23.1 弓①,穹也②,张之穹隆然也③。其末曰“箫”④,言箫梢也⑤;又谓之“弭”⑥,以骨为之,滑弭弭也⑦。中央曰“弣”⑧。弣,抚也⑨,人所持抚也⑩。箫、弣之间曰“渊”⑪。渊,宛也⑫,言曲宛也⑬。
【注释】
①弓:由弯成弧形的木条系上丝绳制成用以发射箭矢或弹丸的器具。
②穹(qióng):物体中间隆起周边下垂。
③张:拉紧弓弦。穹隆:中间隆起周边下垂的样子。
④箫:弓的末端。
⑤箫梢:斜出貌。
⑥弭(mǐ):无彩缴缠饰,饰以角、骨的弓末端。
⑦滑弭弭:犹今言“滑溜溜”“滑腻腻”。弭弭,犹“弥弥”。有光泽貌。
⑧弣(fǔ):弓把中部。
⑨抚:握持。
⑩持抚:执持,握持。
⑪渊:弣和箫之间的弓臂。
⑫宛:曲折,弯曲。
⑬曲宛:犹“宛曲”。弯曲,曲折。
【译文】
弓,得名于“穹”,把它张开来呈现出中间隆起而两端下垂的样子。弓的末端叫作“箫”,是说它斜出的样子;又叫作“弭”,用兽骨做成,滑溜溜的样子。弓把的中间部位叫作“弣”。弣,得名于“抚”,是人手握持的地方。弓的末端到中间的部位叫作“渊”。渊,得名于“宛”,是说它弯曲屈折。
23.2 弩①,怒也②,有势怒也③。其柄曰“臂”④,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⑤,似齿牙也⑥。牙外曰“郭”⑦,为牙之规郭也⑧。下曰“悬刀”⑨,其形然也。合名之曰“机”⑩,言如机之巧也⑪,亦言如门户之枢机⑫,开阖有节也⑬。
【注释】
①弩(nǔ):用机械发箭的弓。
②怒:强健,威武。
③势:力量。
④臂:器械伸长的部分,似人之有臂,如弓把、弩柄等。
⑤钩弦:钩住弓弦。牙:弩牙。是弩机发箭的含矢处和钩弦制动的机件。又名“机牙”。
⑥齿牙:牙齿。
⑦郭:外框,周边。
⑧规郭:即机郭。弩上机牙的外壳。
⑨悬刀:弩牙下部如刀形的零件。
⑩机:弩上发箭的装置。
⑪机:机械,机关。巧:工巧,精致。
⑫门户:门。户,单扇门。枢机:枢与机。也叫“机枢”。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枢,户枢,门的转轴或承轴之臼。机,门限,门槛。
⑬开阖(hé):开启与闭合。有节:有节度,有节制。节,节制,管束。
【译文】
弩,得名于“怒”,有力量而强健威武。弩的把儿叫作“臂”,像是人的胳膊。钩住弓弦的叫作“牙”,像牙齿的形状。弩牙的外面叫作“郭”,是弩机的外壳。弩的下面叫“悬刀”,因为它的外形就像垂悬的刀。牙和悬刀合起来称说就叫“机”,是说它像机械那样精巧,也说的是像门户的转轴和门槛,开关有节制。
23.3 矢①,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②。又谓之“箭”,前进也。其本曰“足”③,矢形似木,木以下为本④,本以根为足也。又谓之“镝”⑤。镝,敌也,可以御敌也⑥。齐人谓之“镞”⑦。镞,族也⑧,言其所中皆族灭也⑨。关西曰“釭”⑩。釭,铰也⑪,言有交刃也⑫。其体曰“干”⑬,言梃干也⑭。其旁曰“羽”⑮,如鸟羽也。鸟须羽而飞⑯,矢须羽而前也。齐人曰“卫”⑰,所以导卫矢也⑱。其末曰“栝”⑲。栝,会也⑳,与弦会也。栝旁曰“叉”㉑,形似叉也。
【注释】
①矢:箭。以木或竹制成。
②指向:对着,朝着。迅疾:迅速。
③本:杆状或狭长物的根端或粗的一段。此指箭头部位。足:支撑器物的脚。此称箭头。
④本:草木的茎、干。此指树的主干。
⑤镝(dí):箭头,箭。
⑥御敌:防御敌人。
⑦齐:古国名。在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和胶东半岛地区。镞(zú):箭头。
⑧族:诛灭,诛杀。
⑨中(zhòng):箭射着目标。泛指击中或被击中。族灭:诛灭。
⑩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釭(gāng):箭镞尾部用以装箭杆的孔。此代称箭头。
⑪铰:通“骹(qiāo)”。用以装矛柄的口。在此指箭镞尾部用以装箭杆的孔。
⑫交刃:当为“骹刃”。骹与刃,为箭镞尾部用以装箭杆的孔与箭镞头部的尖刃。
⑬体:指草木的茎干。此指箭的杆体部位。干(gàn):指器物、事物的主干。此称箭杆。
⑭梃(tǐng)干:主干。梃,植物的干、茎。
⑮羽:箭杆上的羽毛。
⑯须:依靠。
⑰卫:箭旁的羽毛。
⑱导卫:引导并护卫。
⑲栝(kuò):箭末扣弦处。
⑳会:交会,聚会。
㉑叉:一端有分歧的器物。此指箭末端的分杈。
【译文】
矢,得名于“指”,是说它朝着一个地点飞行迅速。又叫作“箭”,因为它向前行进。矢的头部叫作“足”,它的形状像树木,树木以下端为主干,主干以树根为脚。又把它叫作“镝”。镝,得名于“敌”,可以用它防御敌人。齐国的人把它叫作“镞”。镞,得名于“族”,是说它射中的人都被消灭了。关西的人把它叫作“釭”。釭,得名于“铰”,是说尾部有装箭杆的孔而头部有尖刃。箭矢的杆体叫作“干”,是说它为主干。箭的两旁叫作“羽”,就像鸟的羽毛。鸟儿依靠羽翅飞翔,箭矢依靠羽毛前行。齐国的人把它叫作“卫”,是用来引导和护卫箭矢的。它的末尾叫作“栝”。栝,得名于“会”,是跟弓弦交会的。栝的旁边叫作“叉”,形状像叉。
23.4 其受矢之器①,以皮曰“箙”②,谓柔服用之也③。织竹曰“笮”④,相迫笮之名也⑤。步叉⑥,人所带,以箭叉其中也⑦。马上曰“鞬”⑧。鞬,建也⑨,弓、矢并建立其中也⑩。
【注释】
①受:盛,容纳。矢:原书无,据段玉裁、疏证本校补。疏证本曰:“今本无‘矢’字,据《初学记》引增。”按,本条原与上条相连,据邵晋涵、疏证本等校分开另起。
②箙(fú):盛弓箭的袋。
③柔服:柔软顺服。又指使之柔软顺服。
④笮(zé):盛箭的竹器。
⑤迫笮:逼近,迫促,急促。笮,困迫,挤压,逼迫。
⑥步叉:同“鞴靫(bù chā)”。盛箭器,即箭箙、箭袋。
⑦叉:插。
⑧马上:马背上。鞬(jiān):马上盛弓矢的器具。
⑨建:竖起。
⑩并:皆,都。
【译文】
那盛装弓箭的器具,用兽皮制成的叫作“箙”,说的是让它变得柔软顺服而使用它。用竹篾编织的叫作“笮”,因竹篾之间互相逼近迫促而有这样的名称。步叉,是人身上带的,把箭插在里面。骑在马背上用的叫作“鞬”。鞬,得名于“建”,弓箭都竖立在里面。
23.5 刀,到也,以斩伐①,到其所,刀击之也。其末曰“锋”②,言若锋刺之毒利也③。其本曰“环”④,形似环也。其室曰“削”⑤。削,峭也⑥,其形峭杀⑦,裹刀体也。室口之饰曰“琫”⑧。琫,捧也⑨,捧束口也⑩。下末之饰曰“琕”⑪。琕,卑也⑫,在下之言也。短刀曰“拍髀”⑬,带时拍髀旁也。又曰“露拍”⑭,言露见也⑮。
【注释】
①斩伐:征伐。又指诛杀、砍伐。
②锋:刀、剑等有刃的兵器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③锋:通“蜂”。毒利:极其锋利。
④本:根基部位或根端。
⑤室:刀剑的鞘。削(qiào):鞘。刀剑的套。
⑥峭(qiào):陡直,高峻。
⑦峭杀:指末端渐小,稍稍收杀。一说“杀”表示程度之深。
⑧琫(běng):刀鞘上近口处的饰物。
⑨捧(pěng):承托。
⑩捧束:承托,收束。
⑪琕(bǐng):刀鞘下端末尾的装饰。又指整个刀鞘。
⑫卑:低。与高相对。
⑬拍髀(bì):佩刀名。髀,大腿骨。
⑭露拍:即“露陌”。宝刀名。
⑮露见(xiàn):显现,显露。
【译文】
刀,得名于“到”,用来斩杀砍伐,到达那个地方,用刀砍击。刀的末尾叫作“锋”,说的是像蜂子的尾刺那样极其锋利。刀的根部叫作“环”,形状像环。刀鞘叫作“削”。削,得名于“峭”,它的形状是末端渐小稍稍收杀,包裹住刀身。刀鞘口上的饰物叫作“琫”。琫,得名于“捧”,承托收束鞘口。下面末端的饰物叫作“琕”。琕,得名于“卑”,说的是在最下边。短刀叫作“拍髀”,佩戴的时候会轻拍大腿骨的侧面。又叫作“露拍”,说的是它能显露出来。
23.6 佩刀①,在佩旁之刀也②。或曰“容刀”③,有刀形而无刃,备仪容而已④。
【注释】
①佩刀:佩在腰间的刀。古代男子服饰之一,佩之以示威武。
②佩:即玉珮。古人佩带的饰物。
③或:有人。容刀:作装饰品用的佩刀。
④备:美好。也指使之美好。仪容:仪表,容貌。
【译文】
佩刀,在玉佩旁边佩带的刀。有人把它叫作“容刀”,因为它有刀的形状却没有刀刃,只是用来美化仪表罢了。
23.7 剪刀,剪,进也,所剪稍进前也①。
【注释】
①稍:渐,逐渐。进前:犹“前进”。向前。
【译文】
剪刀,剪,得名于“进”,剪裁时剪刀逐渐向前推进。
23.8 书刀①,给书简札②,有所刊削之刀也③。
【注释】
①书刀: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
②给(jǐ):供给,供应。书:书写,记录,记载。简札:用以书写的竹简木札。札,原作“扎”,形讹。
③刊削:削除。刊,砍斫,削除。
【译文】
书刀,是供人在简札上书写时,削除不要的文字而使用的小刀。
23.9 封刀、铰刀、削刀①,皆随时名之也。
【注释】
①封刀:刀名。形制、功用不详。铰刀:剪刀。削刀:用以刊削的刀。
【译文】
封刀、铰刀、削刀,都是按照使用的时机而命名的。
23.10 戟①,格也②,旁有枝格也③。
【注释】
①戟(jǐ):合戈、矛为一体,兼有戈之横击、矛之直刺两种作用的兵器。
②格:树的长枝条。
③枝格:长枝条。
【译文】
戟,得名于“格”,旁边有长枝条状的部件。
23.11 戈①,句孑戟也②。戈,过也③,所刺捣则决过④,所钩引则制之⑤,弗得过也⑥。
【注释】
①戈: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的兵器。
②句孑(gōu jié)戟:戈的别名。孑,原作“矛”,据疏证本、邵晋涵校改。疏证本曰:“孑,今本讹作‘矛’,据《太平御览》引改。郑据《周礼·叙官·司戈盾》云:‘戈,今时句孑戟。’又注《考工记·冶氏职》云:‘戈,今句孑戟也。’”句,同“勾”。弯曲。孑,戟。
③过:超过,超越。
④刺捣:戳刺,冲撞。决过:穿过,穿通。决,穿通。
⑤钩引:钩住且拉引。制:管束,阻止。
⑥弗:不。
【译文】
戈,就是带钩的戟。戈,得名于“过”,它戳刺捣击的物体就会被穿通,它钩住拉拽的物体就会被制服,不能过去。
23.12 车戟曰“常”①,长丈六尺②,车上所持也③。八尺曰“寻”④,倍寻曰“常”⑤,故称“常”也。
【注释】
①车戟:战车上插置的戟。车,特指战车,又称兵车。
②丈:长度单位。十尺为一丈。
③持:拿着,握住。
④寻:古代长度单位。一般为八尺。
⑤倍:照原数等加。常:古代长度单位。为寻的两倍。
【译文】
战车上插置的戟叫作“常”,长度是一丈六尺,是战车上的人手持的兵器。八尺的戟叫作“寻”,寻的两倍叫作“常”,所以把车戟称为“常”。
23.13 手戟①,手所持摘之戟也②。
【注释】
①手戟:手持的小戟。
②摘:通“擿(zhì)”。投掷。
【译文】
手戟,就是手持的投掷的小戟。
23.14 矛①,冒也②,刃下冒矜也③。下头曰“”④,入地也⑤。
【注释】
①矛:在长柄上装以矛头,用于刺杀的兵器。
②冒:覆盖,笼罩。
③矜(qín):矛柄。
④(zūn):戈柄下端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中。矛戟柄末的金属套也通称。
⑤:插,刺。
【译文】
矛,得名于“冒”,矛刃下面覆盖矛柄。矛柄的下头叫作“”,插入地下。
23.15 松椟①,长二丈②,其矜宜轻,以松作之也。椟,速椟也③,前刺之言也④。
【注释】
①松椟(dú):矛类古兵器。按,本条原与上条相连,据段玉裁校分开另立一条。
②二丈:原作“三尺”,据叶德炯校改。叶德炯曰:“《御览》‘三丈’盖‘二丈’之讹。《诗·无衣》:‘修我矛戟。’毛传:‘矛长二丈。’《说文》:‘矛,酋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明此‘三’字是‘二’字之误。”按,“修我矛戟”应是“修我戈矛”。
③速椟:犹“速独”“束躅”。频频踏足前进。
④前刺:向前冲刺。
【译文】
松椟,长二丈,它的杆柄适宜使用较轻的材料,所以用松木做成。椟,就是“速椟”,说的是向前冲刺。
23.16 矛长丈八尺曰“矟”①,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②。又曰“激矛”,激③,截也④,可以激截敌阵之矛也。
【注释】
①矟(shuò):长矛,即槊(shuò)。头部或细长或宽大,既可用于骑兵持槊冲锋,又可舞槊横扫。
②矟矟:犹“梢梢”。细貌,劲挺貌。便:有利,又指适合,适宜。
③激:冲击。
④截:断,割断。
【译文】
矛长一丈八尺的叫作“矟”,是人在马背上手持的,说的是它细长劲挺有利于攻杀。又叫作“激矛”,激,得名于“截”,是可以用来冲击截断敌人阵形的长矛。
23.17 仇矛①,头有三叉②,言可以讨仇敌之矛也③。
【注释】
①仇矛:有三棱锋刃的长矛。
②三叉:三棱锋刃。
③仇敌:有深恨的敌人。
【译文】
仇矛,矛头上有三棱锋刃,说的是可以用来讨伐敌人的矛。
23.18 夷矛①,夷②,常也,其矜长丈六尺。不言“常”而曰“夷”者,言其可夷灭敌③,亦车上所持也。
【注释】
①夷矛:古代车战和守城用的一种长矛。
②夷:平常,通常。又指诛灭。
③夷灭:诛杀,消灭。
【译文】
夷矛,夷,得名于“常”,它的杆柄长一丈六尺。不叫作“常”而叫作“夷”,说的是它可以诛灭敌人,也是战车上的人手持的兵器。
23.19 徐本作“移”矛①,长九尺者也。,霍也②,所中霍然即破裂也③。
【注释】
①(xù)矛:矛类兵器。,同“”。
②霍:象声詞。
③霍然:象声词。引申指突然,忽然。破裂:开裂,破损裂开。
【译文】
矛,是长九尺的矛。,得名于“霍”,被刺中的东西会“哗”的一声破损裂开。
23.20 殳矛①,殳,殊也②,长丈二尺而无刃③,有所撞挃④,于车上使殊离也⑤。
【注释】
①殳(shū)矛:杖类兵器。以竹或木制成,八棱,顶端装有圆筒形金属,无刃。亦有装金属刺球、顶端带矛的。
②殊:死亡。
③刃:刀锋,刀口。
④挃(zhì):捣,撞击。
⑤殊离:死伤。殊,死亡。离,断绝。
【译文】
殳矛,殳,得名于“殊”,长一丈二尺却没有锋刃,用来捣撞,在战车上使敌方死伤。
23.21 盾①,遁也②,跪其后③,避刃以隐遁也④。大而平者曰“吴魁”⑤,本出于吴⑥,为魁帅者所持也⑦。隆者曰“滇盾”⑧,本出于蜀⑨,蜀滇所持也⑩。或曰“羌盾”⑪,言出于羌也。约胁而邹者曰“陷虏”⑫,言可以陷破虏敌也⑬,今谓之曰“露见”是也⑭。狭而长者曰“步盾”⑮,步兵所持⑯,与刀相配者也。狭而短者曰“孑盾”⑰,车上所持者也。孑,小称也。以络编板谓之“木络”⑱,以犀皮作之曰“犀盾”⑲,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为名也。
【注释】
①盾:古代作战时用来抵御敌人刀箭等的兵器。
②遁(dùn):隐匿,隐避。
③跪:屈膝,引申为屈曲。
④刃: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补。疏证本曰:“今本无‘刃’字,据《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引增。”隐遁:隐匿身形。
⑤吴魁:大而平的盾。
⑥吴:古国名。也称为勾吴、攻吴。姬姓,始祖为周太王之子太伯,至十九世孙寿梦称王,据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
⑦魁帅:主将,首领。
⑧隆:高,突起。滇(diān):原作“须”,据卢文弨、疏证本校改。疏证本曰:“今本‘滇’皆作‘须’,据《太平御览》引改。”滇,古族名。战国至秦汉时,分布在今云南滇池附近,中心在今晋宁。为当地定居农业民族。
⑨蜀:古族名、国名。分布在今四川西部。
⑩蜀滇:原作“须”,据疏证本校改。疏证本曰:“今本‘蜀’字不重,据《太平御览》引增。”注:“蜀滇所持,谓蜀滇人所用。”
⑪羌(qiāng):古族名。旧称西戎,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一带。
⑫约:屈折。胁:通“翕(xī)”。收缩。邹(zōu):狭小。
⑬陷破:攻陷。虏敌:犹“敌虏”。对敌人的蔑称。一说“陷破虏敌”当作“陷虏破敌”。
⑭露见(xiàn):疑当作“虏陷”,为“陷虏”之倒语。
⑮步盾:步兵手持护身之盾牌。
⑯步兵:徒步作战的士兵。
⑰孑(jié)盾:兵车上的小盾。孑,短,小。
⑱木络:用绳索绑扎的木板。络,原作“缝”,据吴志忠本校改。
⑲犀皮:犀牛皮。犀盾:以犀牛皮制作的盾牌。
【译文】
盾,得名于“遁”,人屈曲在盾的后面,避开刀箭的锋刃用来隐匿身形。体大而板平的叫作“吴魁”,原本出产于吴国,是主帅持有的盾。隆高的叫作“滇盾”,原本出产于蜀地,是蜀地和滇地的人持有的盾。有人把它叫作“羌盾”,说的是出产于羌族。收缩而狭小的叫作“陷虏”,说的是可以用来攻破敌虏,现在叫作“露见”的就是这种盾。狭小而细长的叫作“步盾”,是步兵持有的,与战刀互相配合的盾。狭小而短的叫作“孑盾”,是在战车上使用的盾。“孑”,是对微小的称呼。用绳索编连木板的叫作“木络”,用犀牛皮蒙住的叫作“犀盾”,用整块木板做成的叫作“木盾”,都是根据所用的材料来命名的。
23.22 彭排①,彭②,旁也,在旁排敌御攻也③。
【注释】
①彭排:盾的别称。又称旁排。似盾牌,置于车上,进攻中以防敌之箭矢。
②彭:通“旁”。旁侧。
③排:推挡,推挤。御攻:抵御攻击。
【译文】
彭排,彭,得名于“旁”,在战车的旁边推挡敌人以抵御攻击。
23.23 铠①,犹垲也②。垲,坚重之言也③。或谓之“甲”④,似物孚甲⑤,以自御也⑥。
【注释】
①铠(kǎi):古代作战时护身的金属或皮甲服装。
②垲:通“磑(ái)”。坚固。
③坚重:坚固而沉重。
④甲:用皮革、金属等制成的护身服。
⑤孚甲:植物籽实的外皮。
⑥自御:自我防御,自己保护自己。
【译文】
铠,犹如说“垲”。垲,坚固而沉重的意思。有人把它叫作“甲”,就像植物籽实外面的皮壳,用来保护自己。
23.24 剑,检也①,所以防检非常也②。又敛也,以其在身拱时敛在臂内也③。其旁鼻曰“镡”④。镡,寻也⑤,带所贯寻也⑥。其末曰“锋”⑦。锋,末之言也⑧。
【注释】
①检:戒备。
②防检:防范,戒备。非常:突如其来的事变。
③敛也,以: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校补。疏证本曰:“今本脱‘敛也,以’三字,据《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引增。”拱:弯曲成弧形。敛:收拢。
④鼻:器物上带孔的部分。镡(xín):剑柄上端与剑身连接处两旁突出部分。也称“剑鼻”“剑口”等。
⑤寻:依附,依循。
⑥带:系物的带子。贯:连接,串连,连结。
⑦锋:剑等有刃的兵器的尖端部分。
⑧末:物的端、尾。
【译文】
剑,得名于“检”,是用来戒备防范突如其来的事变的。又说的是“敛”,因为在人身体弯曲成弧形时把它收拢在臂弯里面。剑柄旁边的孔洞叫作“镡”。镡,得名于“寻”,带子串连依附的地方。剑的末梢叫作“锋”。锋,说的是末尾的意思。
23.25 鋋①,延也②,达也,去此至彼之言也③。
【注释】
①鋋(chán):铁柄小矛。
②延:达到,及于。
③去:离开。
【译文】
鋋,得名于“延”,也是达到,说的是离开这里到达那里的意思。
23.26 钩镶①,两头曰“钩”,中央曰“镶”②。或推攘③,或钩引④,用之之宜也⑤。
【注释】
①钩镶(xiāng):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盾以推挡,钩以钩束。常与刀剑等兵器配合使用:左手持之挡、钩,右手持刀剑砍杀。
②镶: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指把手。
③或:有时。攘(rǎng):原作“镶”,据孙诒让《札迻》校改。孙诒让曰:“推镶,‘镶’当作‘攘’。《急就篇》注云:‘镶,亦刀剑之类,其刃欲偃而外利,所以推攘而害人也。’即本此。”攘,推,抵御。
④钩引:钩住且拉引。
⑤宜:适宜的事。
【译文】
钩镶,两头叫作“钩”,中间叫作“镶”。有时用来推挤,有时用来钩拽,都是使用它的适宜情形。
23.27 九旗之名①,日月为常②,画日月于其端③。天子所建④,言常明也⑤。
【注释】
①九旗:以不同徽号表示不同等级和用途的常、旂、旃、、旗、旟、旐、旞、旌等九种旗帜。
②常:古代九旗之一。
③端:顶部,锋尖,末梢。
④天子:古以君权为天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⑤常明:长久明亮。常,长久,永远。
【译文】
九种旗帜的名称,有太阳和月亮图案的叫作“常”,在旗子的顶部画着太阳和月亮。这是为帝王树立的,表示长久明亮。
23.28 交龙为旂①。旂,倚也②,画作两龙相依倚也③。诸侯所建也④。
【注释】
①交龙:两龙蟠结的图案。旂(qí):古代画有两龙并在竿头悬铃的旗。
②倚:偎依,贴近。
③画作:画成。依倚:依傍,倚靠。
④诸侯所建也:原在下条“无文采”之后,“通帛为旃”之前,据疏证本等改。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
【译文】
画有两龙蟠结图案的旗子叫作“旂”。旂,得名于“倚”,画成两条龙相互依傍的形象。这是为诸侯树立的。
23.29 通帛为旃①。旃,战也②,战战恭己而已也③。通以赤色为之,无文采④。三孤所建⑤,象无事也⑥。
【注释】
①通帛:用纯赤色丝帛制作的旗帜。旃(zhān):赤色、无饰、曲柄的旗。按,本条原与上条不分,据内容分开另立为条。
②战:恐惧,发抖。
③战战:戒慎貌,畏惧貌。恭己:恭谨以律己。
④通以赤色为之,无文采:此九字原在上条“画作两龙相依倚也”句后,据段玉裁、疏证本等校改。疏证本曰:“《司常职》云:‘通帛为旃。’郑注云:‘通帛谓大赤,从周正色,无饰。’又云:‘孤卿建旃。’郑注云:‘孤卿不画,言奉王之政教而已。’今本‘通以赤色为之,无文采’九字在‘诸侯所建’之上,误也,据《司常》文更正之。”通,整个,全部。文采,艳丽而错杂的色彩。
⑤三孤:指少师、少傅、少保。
⑥无事: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译文】
用纯赤色的丝帛制作的旗子叫作“旃”。旃,得名于“战”,小心谨慎恭敬律己罢了。整面旗子全部用红色做成,没有艳丽错杂的色彩。这是为少师、少傅、少保树立的,象征平安无事。
23.30 熊虎为旗①。军将所建②,象其猛如虎,与众期其下也③。
【注释】
①熊虎:指熊与虎的图案,古代旗帜上的徽识。
②军将:军中的主将。
③众:兵,军队。期:会,会合。
【译文】
画有熊和虎图案的叫作“旗”。它是为军中的主将树立的,象征他的勇猛犹如老虎,与军队会合在旗子的下面。
23.31 鸟隼为旟①。旟,誉也②,军吏所建③,急疾趋事④,则有称誉也⑤。
【注释】
①隼(sǔn):又名“鹘(hú)”。鹰类中最小者,性敏锐,飞速极快,善袭击其他鸟类。旟(yú):古代画有鸟隼图案的军旗。
②誉:称赞,赞美。
③军吏:军中的将帅官佐。
④急疾:快速,急切。趋事:办事。
⑤称誉:称扬赞美。
【译文】
画有隼鸟图案的叫作“旟”。旟,得名于“誉”,它是为军中的将帅官佐树立的,快速办事,就能获得称扬赞誉。
23.32 杂帛为①,以杂色缀其边为燕尾也②。将帅所建,象物杂色也③。
【注释】
①杂帛:古代旗帜上杂色的装饰物。(wù):原作“旆”,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改。疏证本曰:“《说文》:‘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故遽称勿勿。’或从‘’作‘。’……今当依《说文》作‘勿’或‘’为正。”今据改。,古代九旗之一。
②杂色:多种颜色。缀:缝合,连缀。燕尾:像燕子的尾羽那样末端分叉的东西。燕,原作“翅”,据卢文弨、疏证本校改。疏证本曰:“燕,今本误作‘翅’,据《初学记》引改。”
③色: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校改。疏证本曰:“今本脱‘色’字,据《太平御览》引补。”
【译文】
有杂色装饰物的旗子叫作“”,用杂色的布帛连缀在旗子边缘呈燕子尾巴的形状。它是为将帅树立的,像事物的杂乱颜色。
23.33 龟蛇为旐①。旐,兆也②,龟蛇知气兆之吉凶③,建之于后,察度事宜之形兆也④。
【注释】
①龟蛇:龟和蛇。古人常将它们绘于旗上,以为能消灾避害。旐(zhào):古代画有龟蛇图案的旗。
②兆:征兆。
③蛇:原书无,据段玉裁、吴志忠本校补。气兆:兆气,卜兆所呈现的气象。吉凶:祸福。
④察度(duó):审察测度。事宜:事情,情况。形兆:形迹,征兆。
【译文】
画有龟和蛇图案的旗子叫作“旐”。旐,得名于“兆”,龟和蛇知道卜兆气象的祸福,把旐旗树立在后面,审察测度事情的形迹征兆。
23.34 全羽为旞①。旞犹滑也,顺滑之貌也②。
【注释】
①全羽:全,原作“金”,据邵晋涵、疏证本等校改。全羽,完整的彩色鸟羽。旞(suì):古代导车所载旗杆上系有完整五彩鸟羽为装饰物的旗。
②顺滑:柔顺光滑。
【译文】
用完整的五彩鸟羽装饰的旗子叫作“旞”。旞犹如说“滑”,柔顺光滑的样子。
23.35 析羽为旌①。旌,精也②,有精光也③。
【注释】
①析羽:装饰于旌旗、旄节等物的散开的羽毛。旌: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彩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②精:清朗,光明。
③精光:光辉。
【译文】
用散开的鸟羽装饰的旗子叫作“旌”。旌,得名于“精”,有光辉的样子。
23.36 緌①,有虞氏之旌也②,注旄竿首③,其形橤橤然也④。
【注释】
①緌(ruí):用牦牛尾或鸟羽饰于竿首的旌旗。
②有虞氏:古部落名。传说其首领舜受尧禅,都蒲阪。故址在今山西永济东南。有,名词词头。无义,多用在国名、族名、物名之前。
③注:置,安放。旄:牦牛尾。
④橤橤(ruǐ):垂落貌。
【译文】
緌,是虞舜时代的旌旗,把牦牛的尾巴安装在旗杆头部,它的形状是耷耷拉拉下垂的。
23.37 绥①,夏后氏之旌也②,其形衰衰也③。
【注释】
①绥(ruí):通“緌”。古代旌旗的一种。
②夏后氏:指禹受舜禅而建立的夏王朝。
③衰衰(suī):下垂貌,纷披貌。
【译文】
绥,是夏禹时代的旌旗,它的形状是撒撒拉拉下垂的。
23.38 白旆①,殷旌也②,以帛继旐末也③。
【注释】
①白旆(pèi):旗末状如燕尾的绸制垂旒。白,通“帛”。
②殷:朝代名。商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后世因称。整个商代亦称为商殷或殷商。
③帛:丝织物的通称。继:系结。
【译文】
白旆,是殷商时代的旌旗,用丝帛系结在龟蛇旗的末尾。
23.39 翿①,陶也②,其貌陶陶下垂也③。
【注释】
①翿(dào):即纛(dào)。顶上以羽毛为饰的旗。舞者执之以舞,送葬引柩者执之以指挥。
②陶(yáo):漫长貌。
③陶陶:长貌。
【译文】
翿,得名于“陶”,它的样子是长长的往下耷拉的。
23.40 幢①,童也②,其貌童童也③。
【注释】
①幢(chuáng):一种垂筒形旌旗。饰有羽毛、锦绣。古代常在军事指挥、仪仗行列、舞蹈表演中使用。
②童:通“重”。重叠。
③童童:即“重重”。重叠貌。
【译文】
幢,得名于“童”,它的样子是层层叠叠的。
23.41 幡(旛)①,幡也②,其貌幡幡也③。
【注释】
①幡(fān,旛):长幅下垂的旗,也泛指旌旗。
②幡(fān):通“翻”。变动,反覆。
③幡幡:即“翻翻”。翻飞貌。
【译文】
幡(旛),得名于“幡”,它的样子是翩翩翻飞的。
23.42 校①,号也②,将帅号令之所在也③。
【注释】
①校(jiào):古代军队的一种建制,也指军营,又指军职级别。
②号:号召,号令。
③号令:号召,发布命令。
【译文】
校,得名于“号”,是将领发号施令的位置。
23.43 节①,为号令、赏罚之节也②。
【注释】
①节:符节,古代用以证明身份的凭证。
②赏罚:奖赏和惩罚。节:证验,验证。
【译文】
节,是发布号召和命令、进行奖赏和惩罚的凭证。
23.44 铎①,度也②,号令之限度也③。
【注释】
①铎(duó):大铃的一种,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或遇战事时用之。青铜制品,形如钲(zhēng)而有舌;其舌有木制和金属制两种,故又有木铎和金铎之分。
②度:程度,限度。
③限度:一定的范围,规定的最高或最低的数量或程度。
【译文】
铎,得名于“度”,表明政教法令或战事命令传达的范围。
23.45 金鼓①,金②,禁也③,为进退之禁也。
【注释】
①金鼓:泛指金属制乐器和鼓。狭义指钲(zhēng),一种古代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有柄,击之发声,用铜制成。行军时用以节止步伐。
②金:金属制的打击乐器,如锣等。特指军中作撤退信号用的乐器钲。
③禁:禁令,法令。
【译文】
金鼓,金,得名于“禁”,是指挥军队前进后退的禁令。
23.46 戚①,慼也②,斧以斩断③,见者皆慼惧也④。
【注释】
①戚:斧的一种。
②慼(qī):忧伤。
③以:可以,能够。斩断:砍断,切断。
④慼惧:忧伤畏惧。
【译文】
戚,得名于“慼”,斧头能够砍断物体,看见它的人都忧伤畏惧。
23.47 钺①,豁也②,所向莫敢当前③,豁然破散也④。
【注释】
①钺(yuè):古兵器,圆刃,青铜制,形似斧而较大。
②豁:象声词。
③所向:所指向的地方。莫:没有谁,没有什么人。当前:在面前。
④豁然:象声词。破散:破裂四散。
【译文】
钺,得名于“豁”,所指向的地方没有谁敢挡在它面前,全都哗啦啦地破裂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