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乐器第二十二
【题解】
乐器,指能发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本篇解释各种乐器的得名之由。
22.1 钟①,空也,内空受气多②,故声大也。
【注释】
①钟:古代乐器。用铜或铁制成,中空,悬挂于架上,以棒叩击发音。
②受气:容纳空气。受,盛,容纳。
【译文】
钟,得名于“空”,内部空洞容纳的空气多,所以声音宏大。
22.2 磬①,罄也②,其声罄罄然坚致也③。
【注释】
①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用玉、石或金属制成,状如曲尺,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②罄:通“磬(qǐng)”。击石声。
③罄罄:犹“磬磬”“铿铿(kēng)”。形容声音洪亮。坚致:坚固细密。
【译文】
磬,得名于“罄”,它的声音铿铿响显得坚硬细密。
22.3 鼓,郭也①,张皮以冒之②,其中空也。
【注释】
①郭:通“廓”。广大,空阔。
②张:本指把弦绷在弓上。此指绷皮。冒:蒙住。
【译文】
鼓,得名于“郭”,绷上兽皮蒙住它,里面是空的。
22.4 鞉①,导也②,所以导乐作也③。
【注释】
①鞉(táo):鞉鼓,有柄的小鼓。
②导:引导。
③所以:用以,用来。作:发出音响,演奏。
【译文】
鞉,得名于“导”,是用来引导音乐演奏的。
22.5 鼙①,裨也②,裨助鼓节也③。
【注释】
①鼙(pí):古代乐队用的小鼓。
②裨(bì):增加,增补,补益。
③裨助:增益,补益。节:节奏,节拍。
【译文】
鼙,得名于“裨”,是增补帮助鼓的节拍的。
22.6 声在前曰“朔”①。朔②,始也。在后曰“应”③,应大鼓也④。
【注释】
①朔:一种小鼓。
②朔:初,始。
③应(yìng):一种小鼓。
④应:应声,应答。
【译文】
在大鼓之先发声的叫“朔”。朔,得名于“始”。在大鼓之后发声的叫“应”,是响应大鼓的。
22.7 所以悬钟鼓者①,横曰“簨”②。簨,峻也③,在上高峻也④。从曰“虡”⑤。虡,举也,在旁举簨也。簨上之板曰“业”⑥,刻为牙,捷业如锯齿也⑦。
【注释】
①钟: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补。疏证本曰:“今本脱‘钟’字,据《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引增。”
②簨(sǔn):古代悬挂钟、磬、鼓的架子上的横梁。
③峻:高,陡峭。
④高峻:原指雄伟峭拔的山岭,泛指高耸峭拔。
⑤从(zòng):同“纵”。竖向的。虡(jù):古时悬钟鼓木架的两侧立柱。
⑥业:覆在悬挂钟、鼓等乐器架横木上的装饰版,刻如锯齿形,涂以白色。
⑦捷业:参差不齐的样子。锯齿:锯条上的尖齿。
【译文】
用来悬挂钟鼓的架子,横着的叫“簨”。簨,得名于“峻”,在架子上边高耸峭拔。竖着的叫“虡”。虡,得名于“举”,在两旁举着簨。簨上边的板子叫作“业”,刻出牙齿的形状,参差不齐的像是锯齿。
22.8 瑟①,施弦张之②,瑟瑟然也③。
【注释】
①瑟:拨弦乐器。形似古琴,但无徽位,有五十弦、二十五弦、十五弦等种。上下移动,以定声音。
②施:设置,安放。张:谓拉紧乐器上的弦。
③瑟瑟:象声词。
【译文】
瑟,安上丝弦绷紧它,发出瑟瑟的响声。
22.9 筝①,施弦高急②,筝筝然也③。
【注释】
①筝:拨弦乐器。形似瑟,其弦数历代由五弦增至十二弦、十三弦、十六弦等。
②高:声音响亮或尖锐。急:指声音急促。
③筝筝:象声词。
【译文】
筝,安的弦声音又响亮又急促,发出筝筝的响声。
22.10 筑①,以竹鼓之②,巩柲之也③。
【注释】
①筑(zhú):古击弦乐器。其形似筝,颈细而肩圆,弦下设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②鼓:敲击或弹奏乐器。
③巩柲之也:篆字疏证本在此句后补出“如筝,细项”四字,曰:“今本无此句,据《太平御览》引增。”巩,原作“筑”,据卢文弨、段玉裁、疏证本校改。巩,用同“拱”。执,持。柲(bì):又作“”。推击。
【译文】
筑,一手用竹尺弹奏它,一手托着它按弦。
22.11 箜篌①,此师延所作②,靡靡之乐也③。后出于桑间濮上之地④,盖空国之侯所存也⑤。师涓为晋平公鼓焉⑥,郑卫分其地而有之⑦,遂号“郑卫之音”⑧,谓之“淫乐”也⑨。
【注释】
①箜篌:古拨弦乐器。有竖式和卧式两种。
②师延:商纣时的宫廷乐师。周武王灭纣时投濮水自杀。
③靡靡(mǐ)之乐:柔弱、颓靡的音乐。
④桑间濮(pú)上:桑间在濮水之岸,古代卫国之地。《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⑤空国:谓无国君主政或贤臣辅政之国。
⑥师涓:春秋时期卫国著名音乐家。晋平公:姬姓,名彪。晋悼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⑦郑卫:春秋战国时郑国与卫国的并称。郑,原在今陕西华县西北。周平王东迁,郑徙于潧(zhēn)、洧(wěi)之上,是为新郑,即今河南新郑。卫,大致位于今黄河以北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一带。
⑧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泛指淫靡的音乐。
⑨淫乐:靡靡之音。旧指不同于正统雅乐的俗乐。
【译文】
箜篌,它是师延创作的,是柔弱颓靡的音乐。后来出现在卫国濮水之岸的桑间之地,大概是没有国君主政或贤臣辅政之国留存的。师涓在这里为晋平公弹奏,郑国与卫国分割了晋国的土地而占有它,于是命名为“郑卫之音”,认为它是淫靡的音乐。
22.12 枇杷①,本出于胡中②,马上所鼓也③。推手前曰“枇”④,引手却曰“杷”⑤,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注释】
①枇杷:即琵琶。弹拨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我国。
②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的称呼。
③马上:马背上。
④推手:推出手。前:向前,指向左前方弹出。枇:“批”之形讹。批,用手背反击。
⑤引手:拉回手。却:退,指向后弹入。杷:“把(pá)”之形讹。把,同“爬”。搔。此指拨弦动作。
【译文】
枇杷,本来出自西北少数民族那里,是在马背上弹奏的。推出手向左前方弹出叫作“枇”,拉回手向后弹入叫作“杷”,像是弹奏时的动作,因此用作名称。
22.13 埙①,喧也②,声浊喧喧然也③。
【注释】
①埙(xūn):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大如鹅蛋或鸡蛋,顶部稍尖,底平,中空,有球形或椭圆形等多种。
②喧:声音大而嘈杂。
③浊:指音质厚重低沉。喧喧:形容声音喧闹。
【译文】
埙,得名于“喧”,声音低沉很喧闹的样子。
22.14 篪①,啼也②,声从孔出,如婴儿啼声也。
【注释】
①篪(chí):古代竹制的管乐器之一。像笛,有八孔,横吹。唯其开孔数及尺寸古书记载不一。
②啼:号哭。
【译文】
篪,得名于“啼”,声音从音孔里发出,像婴儿啼哭的声音。
22.15 箫①,肃也②,其声肃肃而清也③。
【注释】
①箫:一种竹制管乐器。古代的箫用许多竹管依音阶高低排列而成,有底,亦称为“排箫”。后代专称单管竖吹的乐器,也叫“洞箫”。
②肃:庄严,宁静。
③肃肃:阴沉,萧瑟,清冷。清:清越,清脆悠扬。
【译文】
箫,得名于“肃”,它的声音萧瑟清越。
22.16 笙①,生也,竹之贯匏②,象物贯地而生也。
【注释】
①笙:一种簧管乐器。用十三至十七根装有簧片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圆形或方形等多种形制的底座上制成。
②贯:穿通。匏(páo):葫芦的一种,即瓠(hù)。
【译文】
笙,得名于“生”,竹管穿破葫芦,像植物穿破地面生出那样。
22.17 以瓠为之①,故曰“匏”也②。竽亦是也③,其中污空④,以受簧也⑤。
【注释】
①瓠(hù):即葫芦。也称瓠芦、匏瓜。
②匏(páo):笙竽一类的乐器,为八音之一。古以匏(瓠)为座,上设簧管,故亦以称此类乐器。
③竽(yú):一种竹制簧管乐器。与笙相似而略大。
④污:低洼,凹陷。
⑤受:盛,容纳。
【译文】
用葫芦做成的,所以叫作“匏”。竽也是这样的,它的里面凹陷空洞,用来容纳簧片。
22.18 簧①,横也,于管头横施于中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亦是也②。
【注释】
①簧:乐器里有弹性的薄片,用竹箬(ruò)或铜片制成,作为发声的振动体。也指笙、竽之类的乐器。
②是:正确。
【译文】
簧,得名于“横”,在管子的端口横着设置在管口的中间,用竹箬、铜片制作而成。说簧得名于放在口中横着吹奏的方式也对。
22.19 搏拊也①,以韦盛糠②,形如鼓,以手附拍之也③。
【注释】
①搏拊(fǔ):古代一种打击乐器。也叫“拊搏”“拊”。
②韦:去毛熟治的兽皮,柔软的皮革。糠:稻、麦、谷子等籽实上脱下的皮或壳。
③附:通“拊”。抚,拍。
【译文】
搏拊,用去毛的兽皮盛装谷糠,形状像鼓,用手拍打发声。
22.20 柷①,状如伏虎②,如物始见柷柷然也③。祝,始也④,故训“柷”为“始”⑤,以作乐也⑥。
【注释】
①柷(zhù):古乐器名。木制,形如方斗,奏乐开始时击之。
②伏虎:蹲伏着的老虎。
③物始: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校补。疏证本曰:“今本作‘如见柷柷然也’,据《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引补正。”柷柷:同“祝祝”。象声词。《说文解字·吅部》:“喌,呼鸡重言之。……读若‘祝’。”段玉裁注:“谓‘喌喌’读若‘祝祝’也。《左传》‘州吁’,《穀梁》作‘祝吁’。《博物志》云:‘祝鸡翁善养鸡,故呼祝祝。’”
④祝,始也: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校补。吴翊寅校议:“此三字,毕据《北堂书钞》引补,依谊当云:‘柷,祝也;祝,始也。故训柷为始,以作乐也。’《释亲属》亦云:‘祝,始也。’是其证。‘柷’与‘敔’对文,‘敔’用转训,‘柷’当与同例。”
⑤柷:原书无,据卢文弨、段玉裁、疏证本校补。疏证本曰:“今本无‘柷’字,据《北堂书钞》引补。”
⑥作乐:开始奏乐。作,开始。
【译文】
柷,形状像蹲伏着的老虎,就像刚见到那物件时“啧啧”的情景。祝,是“开始”的意思,所以把“柷”解释为“始”,是用来开始奏乐的。
22.21 敔①,衙也②。衙,止也,所以止乐也。
【注释】
①敔(yǔ):古乐器名。形如伏虎。雅乐将终时击以止乐。
②衙(yù):通“御”。遏止,阻拦。
【译文】
敔,得名于“衙”。衙,“止”的意思,是用来终止音乐的。
22.22 舂牍①:舂②,撞也;牍③,筑也④,以舂筑地为节也。
【注释】
①舂牍(chōng dú):原书无,据疏证本、吴志忠本校补。疏证本曰:“今本脱此二字,据下义增。”舂牍,古撞击乐器,亦称“顿相(xiàng)”。取大竹筒,凿通,两头开孔,筒身绘彩画。演奏时,双手持顿地以击节,如使舂杵。
②舂: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③牍:古乐器名。
④筑:捣击。
【译文】
舂牍:舂,得名于“撞”;牍,得名于“筑”,把捣地动作作为音乐的节拍。
22.23 籥①,跃也②,气跃出也。
【注释】
①籥(yuè):古代一种管乐器。甲骨文作“龠”,像编管之形,似为排箫之前身。有吹籥、舞籥两种。吹籥似笛而短小,三孔,舞籥长而六孔,可执作舞具。
②跃:迅疾的样子。
【译文】
籥,得名于“跃”,气流迅速冲出。
22.24 篴①,涤也②,其声涤涤然也③。
【注释】
①篴(dí):同“笛”。
②涤(dí):指音乐节奏疾速。
③涤涤:象声词。形容声音疾速短促的样子。
【译文】
篴,得名于“涤”,它的声音涤涤地响。
22.25 铙①,声譊譊也②。
【注释】
①铙(náo):用以止鼓的乐器。青铜制,体短而阔,原无舌,以槌击之而鸣。
②譊譊(náo):原作“铙铙”,据孙诒让校改。孙诒让《札迻》:“案《通典·乐四》引作‘声譊譊也’,是,当据正。”譊譊,争辩,论辩。引申为喧闹嘈杂。
【译文】
铙,它的声音喧闹嘈杂。
22.26 人声曰“歌”①。歌,柯也②,所歌之言是其质也③,以声吟咏有上下④,如草木之有柯叶也⑤。故兖、冀言“歌”⑥,声如“柯”也。
【注释】
①声:唱,吟咏。
②柯(kē):草木的枝茎。
③歌:歌唱。言:歌辞。质:主,主体。
④吟咏:歌唱。上下:升降。
⑤草木: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柯叶:枝叶。
⑥兖(yǎn):兖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东西南部及河南东部地区。冀:冀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大致为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
【译文】
人的吟唱叫作“歌”。歌,得名于“柯”,唱的歌词是主体,用声音歌唱有升降,就像草木有枝叶。所以兖州、冀州说“歌”,发声像“柯”。
22.27 竹曰“吹”①。吹,推也,以气推发其声也②。
【注释】
①竹:古乐八音之一。指竹制管乐器箫管笙笛之类。吹:吹奏。
②推发:推送,发出。
【译文】
演奏竹制管乐器叫作“吹”。吹,得名于“推”,是用气流推送发出声音的。
22.28 吟①,严也②,其声本出于忧愁③,故其声严肃④,使人听之凄叹也⑤。
【注释】
①吟:吟咏。又指叹息,呻吟。
②严:肃穆,端庄。
③忧愁:忧虑愁苦。
④严肃:庄敬,庄重。
⑤凄叹:悲伤,叹息。
【译文】
吟,得名于“严”,吟唱者的声音本来出于忧虑愁苦,所以他的声音严正庄重,让人听了悲伤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