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在统稿工作完成之际,大家觉得有必要对写作过程做一个简要的说明。这既是对所做工作的一个交代,也希望有助于读者从一个特定角度来理解本书。
当三位主编决定以集体合作的方式编写这本教材时,最初做的事情是收集和梳理国内外有关中国政治的教科书.脑子里想的问题是,能否以及如何创作出一个有点特色的版本?从一开始大家就清楚,这不是一个轻易能达成的目标。不过,我们就这样启程了。
若将本书的编撰视为一个“项目”,则其启动的时间是可以确定的:2012年12月15Ho那天上午在清华大学举行了《理解中国政治》新书发布会,当晚三位主编和两位副主编聚会于明斋老楼的政治学系会议室,就教材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写作方案交流看法,互换意见。漫聊从7点多开始,一直延续到深夜12点多,既有海阔天空的务虚,也有九九归一的聚焦。诸多的共识在不经意间就那么形成了:教材要立足于中国政治的现实经验、要体现历史感、要以中国共产党作为统领和贯穿全书的红线、要揭示中国政治的结构性特征、要说明正式文本与实际政治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要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所发生的变化,等等。在这些共识的基础上,大家又拟出了最初的写作大纲。
回过头来看,这次清华务虚会相当关键.它为教材工程铺设了一块石头,设定了一个基本标准。此后,我们又举行了三次内部讨论会来细化写作大纲:2013年早春在清华大学、2013年深秋在复旦大学、2013年初冬在清华大学。每一次讨论•总是有新的发现,既发现不足之处,也发现创新之点。在反复的打磨中,写作提纲得以成型。与此同时,随着各章执笔人员的落实,讨论会的规模也逐渐扩展。
这种看似马拉松式的酝酿和准备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从提纲拟定到写作之间并无一个明显的分界点,实际上有的作者在大纲讨论阶段就开始动笔了。写作是一个高度个体化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作者自品。由于各章所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书写进度亦参差不齐。尽管如此•总体上大家都按照规定的时间进入了集体统稿的阶段。
2014年,在樱花盛开的时节,写作小组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了第一次统稿会。这也是我们内部的第一次“批评”会。之所以用“批评”一词,是因为我们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即使彼此对教材提纲有了统一的认识,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仍会出现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若干作者提交的初稿.逻辑自洽,自成体系,但与全书的主轴缺乏对接,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土围子”。如何使自成一体的诸章成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这是第一次统稿会着力解决的问题。由此联想到国家的改革事业,看来“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再“高大上”的“顶层设计”也需要落地,而落地便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顶层设计”的作用只是规定了“摸石头”的方向和大致路线。
武汉会议之后,作者们根据新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当年暑假,大家在复旦大学再次相聚.进行第二次统稿。为了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我们改进了操作程序。在会议之前,将作者组成对子,彼此校读。作者与读者身份的互换以及专章负责,使更多的问题浮岀水面,也发现了可以进一步完善的空间。经由复旦会议的操练,全书各章之间的结构关系明显协调起来,但是局部细节需要调整和充实之处依然不少,由此进入了新一轮的修改。
第三次统稿会于2014年12月中旬举行,教材的编写者回到了当初的出发点-清华园明斋政治学系会议室。我们请来了教材策划编辑、人大出版社的朱海燕老师,在政治上和技术上对书稿进行双重把关。从第一次大纲讨论至此,刚好是两轮春夏秋冬。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有了一部可以拿到桌面上讨论的成稿。与之前会议不同的是,此次会议更多考虑了出版方面的议题(包括技术标准),并接受策划编辑的建议对书稿结构作出相应的修正。
在全书大致定型之际,2015年2月我们来到了花红叶绿、冬季如春的中山大学,进行书稿的终审会。原本计划一天完成统稿工作,半天开学术讨论会,就教材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尤其是目前不方便写入教材的内容进行研讨。但会议的幕布一旦拉开,便超越预定程序,沿着自身的逻辑走了。在众人的发言中很难区分哪些是书稿意见,哪些是学术讨论,它们在时空两个维度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解。好在开了那么多次会,大家已经习惯了。
一如以往,只要开会讨论总会发现层出不穷的问题,即使已经临近书稿的提交时间。不过,相比于存在的问题,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共识。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就教材的定版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这就是目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成书。
絮叨了那么多的过程和环节,并不是说.这是一部我们感到满意的教材。我们唯一能肯定的是,这是一部以认真的态度制成的作品。本书的十余位作者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等单位。虽然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旨趣,但大家都怀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己之力去理解中国政治的逻辑。在某种意义上,这部教材可以视为集体努力的一个试验产品。
作为一个出版项目,教材的写作工作已经画上了句号,但关于中国政治的研究依然“路漫漫兮”,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围绕诸多议题的沟通、辨析、慎思乃至争论还会持续下去,也欢迎读者介入这一过程.就书中的问题和缺陷提出宝贵的意见。
两年多的合作经历对于每一位参与者来说,都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学术之旅。尽管大家一直在中国政治领域内从事研究,但如此有针对性、系统地小范围内进行密集的面对面交流,还是第一次。我们分享了一种因相互沟通而生的共鸣、灵悟和愉悦之感,这种感觉始终连贯于每一次讨论会,成为教材写作的精神动力,并最终转化为作者笔下的文字。
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的分工应当理解为“分工不分家”,每一章的写作都程度不同地凝聚着集体的智慧(这不是一句场面话)。具体的操作分工说明如下(按章节次序):导言:景跃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第1章:陈明明/李锦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第2章:陈明明;第3章:谈火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第4章:谈火生;第5章:刘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学系);第6章:于晓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第7章:唐海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第8章:李月军(中共中央编译局战略部);第9章:于晓虹;第10章:黄冬娅(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于晓虹;第11章:关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第12章:项继权/袁方成(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第13章:肖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在提交出版社之前,本书主编/副主编对各章文字做了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但维持了各位作者的写作风格。在专业术语方面,尽力标准化,但仍有一些表述由于诸多原因.难以一致,只要不影响基本的理解,我们不做强求。
在教材付印出版之际,有太多的感谢需要表达。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的刘晶老师在四年前提出了编撰此书的建议,没有她的推动很难想象这一教材的诞生;本书策划编辑朱海燕老师不但介入了统稿过程,而且以极其耐心和负责任的态度完成本职工作;本书责编徐小玲老师认真把关,将一些瑕疵终结于印刷之前。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前后举行了八次会议,许多老师和同学做了许多默默无闻的会务工作。当然,还有来自各位作者家属和亲人的理解与支持。在此,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编者
2015年春
公民权利成长的动力机制这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