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特區政府為言論自由設限

  下载全书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在回應時強調,新聞自由是市民與社會的基本權利,也是香港核心價值之一,特區政府會繼續按照《基本法》及「一國兩制」原則,維護新聞自由。香港特首候選人必須得到北京支持才有可能登上特首寶座,這一「命運」從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就已經註定。自1997年之後幾任特首選舉,基本是循這個套路選出。權力只對權力的來源負責,特首與特區政府的產生既然必須要以尊重北京的意旨為前提,其秉承北京旨意干預香港的新聞及學術自由也就是其職責之內的事,只是個「溫水煮青蛙」的漸進過程。

香港有個媒體專業網站「傳媒透視」,設有一個「新聞自由及操守」的專欄。由於香港媒體自由度逐年下降。我希望瞭解一下香港傳媒學者及傳媒界對此的看法,找到此網站,經過查詢發現,相關研究極少。只有十多篇涉及香港新聞自由下降這一議題的文章,而且主要是學者個人的觀察與個案的列舉,沒發現有相關的學術調查報告。在重視做調查報告的香港學術界,這種「冷漠」本身就說明這是一個敏感禁區,王祿霞在〈香港傳媒的十年春秋〉中觸及傳媒業者被迫自我設限問題,證實了我的猜想。以下是王祿霞女士的調查記述:

香港電台「傳媒春秋」節目在香港回歸10周年時曾想做一項調查,其中涉及到香港傳媒如何自我設限,畫上禁區,對北京認為敏感的問題不再報導或討論的內容。沒想到記者在採訪同行時處處碰壁。該節目的導演曾邀約多位資深同業,希望他們接受訪問,可是竟無一人願意,「有些只冷笑一聲說:『祝你好運』」,「你找到願意說話的個案再說吧」。最後,該節目製作人總算找到一位願意說實話的人——從事新聞工作超過二十年、曾服務多間傳媒機構的黃華輝,道出了傳媒機構自我審查的多個例證。例如,2002年,香港特區政府推出有關《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諮詢文件,時任律政司司長的梁愛詩曾威脅新聞界說:「其實張刀已經在你頭上,不過無人去看這張刀」。黃華輝說:「我的上司收到梁愛詩新聞官來電,說可不可以省去這一句,他很聽話cut(剪掉)了,就這樣我們的新聞沒有這一句說話了,這是一個很大的自我審查。」黃華輝還舉例說,2003年「七一遊行」有50萬人參加,現場高呼「董建華下台」的聲浪很高,但記者卻把電視畫面呼叫「董建華下台」的聲量降低。「記者為何要這樣做呢?因為知道始終不能過關,如果等到快播出時才按上司指示剪走該段會來不及了,反正那樣倒不如先自行處理,將聲量調低」,這是記者在香港日益惡劣的政治環境中無奈地自我審查。

香港傳媒業者的自我審查當然不是杯弓蛇影,而是在中聯辦的威脅、香港特區政府的直接調控、中共直接控制或者間接控制的左派報紙的圍攻之下的必然反應。香港特區政府在干預香港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方面扮演了什麼角色呢?應當說是越來越粗暴的干預。2011年7月1日,香港人民發動「七一大遊行」,香港警方當晚強行帶走在現場工作的香港人權監察組織總幹事羅沃啟,並拘捕了新唐人電視台實習記者蔡小姐,香港網上電台「GreenRadio青台」的公民記者張大衛,也因未能出示採訪證件而被警方拘捕,警方還用胡椒噴霧襲擊了19名記者。香港記者協會就此發言,認為北京在鞏固自身權勢的同時,對香港的言論自由及不同政見的容忍度下降。

但7月1日這種干預,與一個多月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到訪香港的干預相比,又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了。李克強2011年8月16日到訪香港三天,前後約有20多項公開活動,香港政府只安排傳媒採訪其中的10項活動,其餘皆是通過特區政府新聞處發稿。由警方以保護黨政要員安全的名義隔離記者,並以政府發通稿的形式報導黨政要員活動這種形式,大陸媒體業者已習以為常,但在香港這種情況卻前所未有。

對此,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發表〈高牆處處——倒退中國的香港新聞自由〉一文,感歎說:「李克強訪港的保安安排,正是如此雙管齊下,既嚴密限制採訪自由,也同步打擊公民表述自由的空間」,「由壓制言論自由到新聞包產到戶,由阻撓新聞採訪到牢控突發事件資訊,近日又有亞洲電視高層侵犯新聞部編採自主等事件有待查明。各項嚴峻挑戰橫陳,猶如十面埋伏」。杜耀明認為,對新聞自由的限制已經侵擾公共空間,扼殺新聞預警作用,香港新聞自由面對嚴峻挑戰。39


三、香港媒體的「喉舌化」趨勢已不可逆轉2、「不服從者不得食」與人身安全威脅

1、香港特區政府為言論自由設限|三、香港媒體的「喉舌化」趨勢已不可逆轉|第四章 香港回歸後媒體的喉舌化|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 - 何清漣|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