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精英對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反思

  下载全书

2018年2月16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就美國與中國的戰略競爭舉行了聽證會。普林斯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2003年到2005年期間擔任美國前副總統錢尼辦公室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和政策研究室主任的范亞倫(AaronFriedberg),在聽證會上表示,自從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對中國採取了一個「既接觸又平衡」的雙管齊下的策略,目的是要在保持穩定的同時通過與中國的接觸來「馴服」並最終改造中國,使其成為美國主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中的一部分,最終實現政治上的民主化。但是中國並沒有按照美國所希望的那條道路向前發展,在其變得日益富裕與強大的同時,不但沒有走向民主化,國內政治變得更為壓制,軍事上更加民族主義,外交上更為強勢,有時甚至是咄咄逼人。范亞倫做出結論:「美國過去二十五年的對華策略失敗了;中國目前正在尋求一個範圍廣泛的、全政府的策略,目的是要取代美國在東亞乃至全球的主導地位。」

范亞倫表示,總體來說,中國現在正把它高速發展的軍事、經濟、以及政治與資訊戰的能力結合起來,試圖削弱美國在亞洲的地位,目的是取代它作為具有優勢的區域強國的地位。因此,對付中國的挑戰將需要美國採取一個新的綜合性策略,一個能更有效的動員、整合以及動用不僅是美國而且包括美國的夥伴的國力中所有手段的策略。

范亞倫教授說,美國不需要放棄冷戰以來所採取的綜合策略,但需要調整這個策略中的成分組合,「調控而且在某些方面限制我們眼下對與中國進行的開放,以及基本上是不受限制的接觸態勢」。他建議,美國政府與私人企業都需要採取更多的行動,防止中國這樣的戰略對手利用美國社會、政治、資訊和經濟體系的開放性來實現他們的目標。尤其是在對抗中國的政治戰行動時,美國的策略應該既包括防守性的措施,也包括進攻性的成分。

另外一位作證的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資深研究員瑞特納(ElyRatner)表示,美國與中國現在事實上捲入了一場地緣政治競爭,其結果將決定今後幾十年指導國際關係的準則、規範和機制,但是美國政府未能從這裡對美國未來所具有的重要性地位來看待這場競爭。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美國正在輸掉這場競爭,這不僅加大了美國主導的秩序受到侵蝕的可能性,而且也增加了非自由的、中國主導的亞洲以及以外地區興起的可能性。」儘管存在目前的趨勢,美國仍然能夠阻遏中國的勢頭並防止亞洲以及國際上一個非自由秩序的發展壯大。

必須順便提及的是,美國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人士近年來逐漸增加。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在2017年2月進行的一個民調,對中國持負面態度的美國受訪者的比例,從2006年的29%上升到2016年的55%;此外,有65%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對手或者是美國的嚴重問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中國不是美國的問題。

就在此次聽證會結束一個多月之後,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2018年3月22日至今)。


	1.莉雅,〈美專家:美國正在輸掉與中國的戰略競爭〉,美國之音,2018年2月16日。

www.voachinese.com/a/us-experts-us-losing-strategic-competition-with-china-20180215/4256649.html↺

2.RichardWike,“Americans’ViewsofChinaImproveasEconomicConcernsEase”,PewResearchCenter,Sep4,2017.

www.pewglobal.org/2017/04/04/americans-views-of-china-improv↺


結語 2018年:美國阻擊中國大外宣之始二、2018年:美國反紅色滲透的幾個重要報告

一、美國精英對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反思|結語 2018年:美國阻擊中國大外宣之始|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 - 何清漣|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