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大观红楼:欧丽娟讲红楼梦 >
- 第一册
第九章 度脱模式:贾宝玉的启蒙历程
情爱是人生中非常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种成长经验,因此对于情爱的思考也是《红楼梦》的叙写重心之一;而整部小说又是以贾宝玉为唯一男主角,集中在他自出生以后到最后出家的整个过程进行描写,成为全书的叙事主轴,因此,前一章所谈到的爱情观,就构成了贾宝玉成长蜕变的一个范畴。
而宝玉的成长启蒙当然绝不仅止于婚恋,随着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也遇到其他不同的成长学习,并且他最后之所以出家,也绝不是因为爱情的失败或婚姻的不如意。由于他的出家结局被视为“悟道”的表现,如脂砚斋早已批云:“宝玉至终一着全作如是想,所以此(始)于情终于语(悟)者。”[1]后来也有非非子认为“《红楼梦》,悟书也”[2],就这一点来说,小说之刻画宝玉由迷而悟之宗旨自无可议。但其所悟者为何?其具体情况是什么,又具有哪些涵义?这些都值得多加讨论;并且不仅是宝玉个人的启悟经历,我们还可以扩大来看,包含整部小说如何为完成这个启悟历程所安排的种种设计。从“悟”的角度而言,《红楼梦》从佛道二教思想都有所摹借,而似乎更得益于道教文学的影响。如此一来,《红楼梦》作为一部“悟书”,其丰富的意涵与细腻的手法,将能获得较全面的朗现。
其次,就其中的“悟道”层次而言,使得《红楼梦》具备了启悟故事(initiation story)的种种特质,也同时可以是一部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3]以人为书写对象的小说本来就是要深入心灵迷宫,从叙事情节探测其中所蕴藏的人性奥秘,成长小说更是极聚焦于主角内在自我的发展变化过程,可以说是对人性最饶富趣味的深层探索。巴赫金对“成长小说”的类型特征所作的清晰的说明或定义,最是切中以“成长”为框架来建构人物发展轨迹的关键:
另一种鲜为人见的小说类型,它塑造的是成长中的人物形象。这里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本身、他的性格,在这一小说的公式中成了变数。主人公本身的变化具有了情节意义;与此相关,小说的情节也从根本上得到了再认识、再构建。时间进入人的内部,进入人物形象本身,极大地改变了人物命运及生活中一切因素所具有的意义。这一小说类型从最普遍涵义上说,可称为人的成长小说。[4]
然而应该辨析的是,成长小说的开宗成派一直隐含了强烈的性别专利权,“男性的成长”几乎涵括了这类小说的大宗。学者已经注意到,纵观美国成长小说,很少有反映女性成长心路历程的佳作出自男性作家之手,原因很简单,成长小说具有很强的自传性;[5]至于成长小说之所以多为男性作家的自传表白,根本上还是来自文化中性别政治的深刻影响。从性别角度来看,有别于男性一生中先后受到各种仪式性划分,而形成鲜明截然的成长阶段以及生活形态,女性则终其一生囿限于家内领域,只需扮演人妻、人母、人媳的附属性、辅佐性角色,其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就是成人和结婚的日子,因此对女性来说,从童年向青少年的过渡没有任何社会意义,而表现出一种“不在年龄中生活”的模糊性[6],则其成长变化也就失去了刻画着墨的复杂内蕴。
从下面可以看到的,一僧一道依性别分工原则进行度脱行动,但由僧人所负责的女性被度者全部都没有达成度化的目的,也可以印证这个性别差异。
[1] 第七十七回批语。
[2] 见(清)乐均:《耳食录》二编,一粟编:《红楼梦资料汇编》,卷4,页347。
[3] 参廖咸浩:《在有情与无情之间——中西成长小说的流变》,《美丽新世纪》(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3);薛海燕:《论〈红楼梦〉作为“成长小说”的思想价值及其叙事特征》,《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4辑,页114—129。
[4] 参见〔俄〕巴赫金:《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白春仁、晓河译:《巴赫金全集》第3卷《小说理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页230。
[5]参见Jerome H. Buckley, Season of Youth: The Bildungsroman from Dickens to Gold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引自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页194。
[6]一如汉学家对中国社会中的性别研究所指出,相较于男性透过取得新名号、新角色、新关系与新特权来加以标划的生命周期,妇女的生命则维持着模糊暧昧的情形,参Rubie S. Watson, 1986, “The Named and the Nameless: Gender and Person in Chinese Society,” American Ethnologist 13: 619-631. 而这个现象也表现在罗马时期的社会中,参〔法〕让-皮埃尔·内罗杜(Jean-Pierre Néraudau)著,张鸿、向征译:《古罗马的儿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章、第2章,页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