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大观红楼:欧丽娟讲红楼梦 >
- 第三册
第十四章 总结:性格、环境、命运及其反思
小说中这些精彩绝伦的年轻女性们,是深刻的回忆、温馨的眷恋,再加上精密的洞察、高超的艺术所共同塑造出来的。
就深刻的回忆、温馨的眷恋而言,曹雪芹于小说伊始开宗明义的作者序言,就明确地提到:“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明示对其笔下的金钗们都是怜惜、怀念、悲悯,所谓“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伴随着自己成长的往日记忆里,那些晨昏朝夕的耳鬓厮磨、音容笑貌,是如此之生动流转、亲切温暖,故小说中又处处指出其创作目的是“怀金悼玉”(第五回《红楼梦曲·引子》)。
就深刻的洞察、高超的艺术而言,小说家固然对这些青春少女们赞叹不已,却也同时承认了这些超胜不凡的“异样女子”,其优点乃是“小才微善”,因此也免不了各自的局限甚至缺失,形诸笔下时亦毫无隐讳,如鲁迅所说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1] 因此每一位女子都活色生香、历历如绘,在小说家的脑海中与读者的眼前言笑呼吸,一饮一食、一颦一笑都仿如自己的朋友般令人留连依恋;种种不足乃至缺点,也因为彼此共同交织的人生轨迹与刻骨铭心的深厚情感,而显得无伤大雅。必须说,曹雪芹在传神写照的过程中,并没有辜负小说家探索人性、观照世情的责任与能力,“在这已然成为陷阱的世界里探索人类的生活 ” [2] 之际,依然维持着客观、理性的洞察力,达到“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的境界。
但更重要的是,对如许之复杂而多样的人性百态,小说家不只是“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除了细腻写真、如在目前之外,更切就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全程深入其动态发展的生命史,既把握到先天的气质禀赋,更没有素朴地以为这就是构成性格的唯一真实或全部内容,而能充分洞视到这份天赋的基底必待后天环境的导引、激发、调整,始能具体塑造出如是的整体人格样态。就这个意义而言,曹雪芹才是一个真正懂得人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