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柳河东集 - (唐)柳宗元 >
- ●卷三十四·书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字 下载全书
(袁君,集不他见。以书考之,时在永与韦严书相后云。)
秀才足下:仆避师名久矣。往在京都,后学之士到仆门,日或数十人,仆不敢虚其来意,有长必出之,有不至必之。(,渠记切。教也。)虽若是,当时无师弟子之说。其所不乐为者,非以师为非,弟子为罪也。有两事,故不能:自视以为不足为,一也;世久无师弟子,决为之,且见非,且见罪,惧而不为,二也。其大说具《答韦中立书》,今以往,可观之。
秀才貌甚坚,辞甚强,仆自始觌,固奇秀才,及见两文,愈益奇。虽在京都,日数十人到门者,谁出秀才右耶?前已毕秀才可为成人,(“毕”,一作“必”。)仆之心固虚矣,又何鲲鹏互乡于尺牍哉!(《论语》:互乡难与言,童子见。“何”下一有“辱”字。)秋风益高,(“风”,一作“色”。)暑气益衰,可偶居卒谈。秀才时见咨,(“咨”,一作“客”。)仆有诸内者不敢爱惜。(一无“惜”字。)
大都(一有“为”字。)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其外者当先读六经,次《论语》、孟轲书皆经言;《左氏》、《国语》、庄周、屈原之辞,稍采取之;(一无“取”字。)谷梁子、太史公甚峻洁,可以出入;余书俟文成异日讨也。(“讨”下,一有“可”字。)其归在不出孔子,此其古人贤士所懔懔者。求孔子之道,不於异书。(“於”一作“于”。)秀才志于道,慎勿怪、勿杂、勿务速显。道苟成,则悫然尔,(“悫”,一作“勃”。)久则蔚然尔。源而流者岁旱不涸,蓄谷者不病凶年,蓄珠玉者不虞殍死矣。(殍,彼表切。)然则成而久者,其术可见。虽孔子在,为秀才计,未必过此。不具。宗元白。(一本,无“不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