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宪

  下载全书

(?—968) 五代宋初文学家。字孟文,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人。唐代任陵州判官,入宋后任黄州刺史。作有小说集《北梦琐言》等。

荆十三娘

孙光宪

进士赵中行,家于温州,以豪侠为事。至苏州,旅止支山禅院僧房。有一女商荆十三娘,为亡夫设大祥斋,因慕赵,遂同载归扬州。赵以气义耗荆之财,殊不介意。其友人李正郎弟三十九,爱一妓,为其父母夺与诸葛殷 [1] ,李怅恨不已。时诸葛殷与吕用之 [2] 幻惑高太尉 [3] ,恣行威福,李惧祸,饮泣而已。偶话于荆娘,荆娘亦愤惋,谓李三十九郎曰:“此小事,我能为郎报仇。但请过江,于润州北固山,六月六日正午时待我。”李亦依之。至期,荆氏以囊盛妓,兼致妓之父母首归于李。后与赵进士同入浙中,不知所止。

本篇选自《北梦琐言》。

小说叙写侠女荆十三娘的故事。与一般的武侠小说不同的是,作者并没有去渲染荆十三娘的武功,而是着力刻画她的嫉恶如仇、见义勇为。故事大致可以分成两大段。前面写她和赵中行的结合,后面写她为李三十九郎夺回所爱女子的豪举。

作品的中心人物是女侠荆十三娘,但故事却从赵中行叙起。原来赵中行也是一位豪侠之士。两人在支山禅院相遇。当时荆十三娘正为亡夫做大祥斋。荆十三娘因为钦慕赵的为人,即毅然地改嫁了他。我们从这里看到这位女侠的不拘小节、凡事自己做主的风格。赵中行“以气义耗荆之财”,她也毫不在意。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她的轻财重义。她的以身相许,完全与钱财无关。

故事的重心显然是在后面。李三十九郎的心爱之人为有力者夺走。有关诸葛殷的情况,《旧唐书》中高骈的本传提到,吕用之、诸葛殷等人,以长生之术迷惑高骈,“骈并署为牙将”,为他们“于府第别建道院”。高骈终日和他们鬼混,“宾佐罕见其面”。诸葛殷在当时的得宠和权势的炙手可热,均由此可见。难怪李三十九郎只是“惧祸,饮泣而已”。这件事本来和荆十三娘毫不相干,可是她不但为之“愤惋”,而且慷慨许诺,要为李三十九郎夺回心上之人。“此小事,我能为郎报仇。但请过江,于润州北固山,六月六日正午时待我。”她是那么自信而有把握。到了那天,她果然如约“以囊盛妓,兼致妓之父母首归于李”。至此,一个轻生死、重然诺、急人难,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女侠形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没有像小说《昆仑奴传》那样去介绍荆十三娘深入巨宅,救出那位妓女的经过。而把这些都留给读者去加以想象。结末的“后与赵进士同入浙中,不知所止”,更是给人一种“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感觉。

(张国风)

注 释

[1].诸葛殷:方士名。

[2].吕用之:方士名。

[3]. 高太尉:即高骈。唐末将领。僖宗时任淮南节度使、江淮盐铁转运使、诸道行营都统等职。他慑于黄巢起义军的声威和统治者内部的矛盾,坐守扬州,企图割据一方。后来为部将所杀。


刘崇远乐 史

孙光宪|隋唐五代|唐宋小说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