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丁拔蛇

  下载全书

常 璩

周显王三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

[1] ,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 [2] ,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平石。蜀王痛伤,及登之,因命曰“五妇冢山”;于平石上为望妇堠 [3] ,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这段故事出自《华阳国志·蜀志》。记述蜀国开明王朝的史事,历史久远,多有传说附会之处。这则“五丁拔蛇”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在中国历史上,地处西南的巴蜀故地历来相对独立。特别是在交通极不发达的远古时期,更是一个神秘的国度。由秦入蜀,要经过许多崇山峻岭,李白以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了打通蜀地,秦惠王特地以美女作为诱饵献给蜀王。这也许是史实,因为蜀王好色,史书多有记载。但是,故事写到五丁迎娶美女时路逢大蛇挡路,而且又有所谓拔蛇拉倒山峰的悲剧结局,显然就是浪漫而又夸张的描写了。作者所以要编写这样一个悲剧故事,也许是想表明蜀地与内地的隔绝以及开通蜀地的艰辛。

五丁拔蛇的故事,后来许多诗人作为典故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最著名的首推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在李白看来,五丁拔蛇虽然是一种神话传说,但是也反映了巴蜀人们渴望与外界交往的良好愿望。试想,如果没有五丁的拔蛇,如果没有五丁的献身,巴蜀与内地的隔绝还不知要持续多长时间呢。五丁拔蛇的故事本身就充满浪漫的色彩,经过李白的点染,更加绚丽多姿。唯其如此,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也就不足为奇了。

(刘跃进)

注 释

[1].梓潼:地名。在今四川省绵阳市东北部、涪江支流梓潼河流域。汉置县。

[2].抴:亦作“拽”。拖;拉。

[3].堠:原指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候望五妇之处。


常 璩祖台之

五丁拔蛇|常 璩|魏晋南北朝|唐宋小说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