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青韩娥

  下载全书

张 华

薛谭学讴于秦青

[1] ,未穷青之旨,于一日遂辞归。秦青乃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遗粮 [2] ,过雍门 [3] ,鬻歌假食而去,余响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 [4] ,凡人辱之,韩娥因曼声 [5] 哀哭,一里老幼喜欢抃舞 [6] ,弗能自禁,乃厚赂而遣之。故雍门人至今善歌哭,效娥之遗声也。”

这则故事经常为后代文人作为典故写进诗文中。较早见于西晋初年的陆机《拟今日良宴会》诗:“哀音绕栋羽,遗响入汉云。”此诗已收入《文选》。李善注引《列子·汤问》,以为陆机用的是此典。

读这则故事,令人联想到《聊斋志异》中的“劳山道士”:王生赴劳山学道,但是“娇惰不能作苦”,总想走捷径,一举成仙。略得小技,便得意忘形,回家向妻展示钻墙之术,结果碰壁,“额上坟起,如巨卵焉”。薛谭学唱,起初也是浅尝辄止,幸好他后来有所改变。这两则故事有相通之处,都是主张艺无止境的。

这则故事蕴涵着极高妙的艺术魅力。故事写到秦青“抚节悲歌”,竟然可以“声震林木,响遏行云”。韩娥作歌也是“余响绕梁,三日不绝”。我们不能不惊异于作者高度的文字修饰能力。音乐之美妙,是一种听觉形象,往往妙不可言。而作者却巧妙地将这种难以言传的美感换作视觉形象:林木为之震动,行云为之滞留,并用听众的反应加以渲染,使人易于理解和把握。

(刘跃进)

注 释

[1].秦青:与下文韩娥均为秦国善歌者。

[2].遗粮:《列子•汤问》作“匮粮”。

[3].雍门:地名,齐国城门。

[4].逆旅:驿站、旅社。

[5].曼声:长引。

[6].“一里”句:此处似有脱误。《列子•汤问》作:“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猴 玃陆 氏

秦青韩娥|张 华|魏晋南北朝|唐宋小说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