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回归保守(1969-2005)

  下载全书

1969年5月,沃伦从首席大法官的位置上退下来。尼克松总统提名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法官沃伦·伯格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6月9日,参议院通过了这一提名。

伯格法院(1969-1986)大体上处在从沃伦司法自由主义转向伦奎斯特司法保守主义的过渡当中,既肯定了沃伦法院在公众自由和公民权利领域确定的基本原则,又对这些权利的适用范围、权利保护的强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较之沃伦法院的开明,伯格法院略显得保守;较之其后伦奎斯特法院的保守,伯格法院则算得上开明。

但就总的趋向而言,随着沃伦法院原有大法官纷纷退休,尼克松、福特和里根3位共和党总统任命的大法官占据了最高法院的主体,最高法院倾向退回到过去,恢复、重建被沃伦法院“打乱”的司法传统。为此,伦奎斯特法院(1986-2005)利用保守的司法能动,来矫枉过正。

这一倾向基本上与美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合拍。1968年,共和党保守派理查德·尼克松击败民主党自由派候选人麦戈文入主白宫。民主党人的失败自然与其失败的越南战争政策有关,但共和党人的胜利却与美国人渴望结束20世纪60年代疾风暴雨般的社会动荡和价值颠覆的心态相联系。当时,尼克松的一个竞选口号便是,“法律和秩序”,这既是针对自由得有些过了头的麦戈文,也是针对能动得可以的沃伦法院。

尼克松在美国南方的大获全胜,彻底改变新政以来民主党人在南方一统天下的政治格局。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历了“里根革命”,保守主义卷土重来,主导了基本的社会价值取向。1994年的中期选举,共和党人在半个世纪后重新控制了国会众议院。加上先前基本上一直被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共和党人遂能够利用自己控制的联邦立法机构,阻挠1993年上台的民主党比尔·克林顿政府某些重要议程。共和党在国会的优势不仅一直持续下来,而且随着另一个更为保守的共和党总统乔治·W.布什2001年的上台,共和党人最终控制了立法和执法两大部门。在此期间,共和党总统获得了9次任命大法官的机会,而民主党人只有克林顿有两次任命的机会。

一、共和党总统与伯格法院

二、伦奎斯特法院的形成

三、罗伊案:宪法中永世流浪的犹太人

四、在生命权与选择权之间

五、“美国诉尼克松案”

六、总统的特权与豁免权

七、民权运动、反战运动与表达自由

八、学校祷告案:让自由与信仰并行不悖

九、死刑:真的残酷吗?

十、学校融合:任重而道远

十一、选区与种族:怎样才算真正平等?

十二、性别歧视案:寻找新的审查标准

十三、肯定性行动:到底谁歧视谁?

十四、新联邦主义

十五、州主权豁免论复兴

十六、新司法联邦主义


六、“吸纳”进程的加速一、共和党总统与伯格法院

第九章 回归保守(1969-2005)|民众为何支持: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 - 任东来等|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