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國維穩面臨的財政壓力
中國政府的「維穩」工作內涵經歷過一段演化,到習近平擔任中共總書記之後,「維護穩定」被提升為「維護國家安全」,2014年4月習近平宣布了新型國家安全觀,包含11項安全,也就是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為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通觀這11項安全,其實核心就在於政治安全。所謂「政治安全」,在中共話語系統裡其實就是中共執政權的安全,其他各種安全都是為中共執政權安全而服務的。從世紀之交開始建立並逐步充實的維穩模式,就是為政權安全而逐步升級的。[68]
1、一個由告密者與線人構成的龐大維穩網絡
中共維穩模式的形成與定型,前後經歷了十多年。由於社會反抗(即中國官方指稱的「群體性事件」)日漸增多,2000年5月11日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中央維穩辦)成立,此後從中央政府到省、市、縣直到鄉和街道一級,乃至國有大企業內,都設置了「維穩辦」。從此,中國各級政府多了一項專項工作,即「維穩」;政府開支也多了一種專項支出,即「公共安全支出」(又稱「維穩費用」)。到2009年,中國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發生了微妙變化,從「發展是第一要務」,變成了「發展是第一要務,維穩是第一責任」,考核政府官員的政績時,「穩定」成了比GDP數字更重要的考核指標。
「維穩辦」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掌握社會動態,並將各種「問題」消滅於萌芽之中。維穩體系包含輿論監控、負責搜集情報的信息員密報制度、派遣線人滲透反對者群體,並將以「六張網」為特點的監控網絡當作社會常規監控模式。
中共的輿論監控系統遠比前網絡時代複雜精密,除了對傳統媒體、電視、電臺的控制之外,重點放在監控互聯網方面。由於互聯網技術不斷在發展,中共的監控技術也不斷升級,為公眾所熟知的是網絡評論員與輿情監測兩項。據中國網友考證,中國的網絡評論員制度開始於2006年,由南京大學創設。該校校方在關閉小百合BBS、同時開設南京大學BBS之後,指令學生會幹部及一部分「上進」學生擔任網絡評論員(簡稱「網評員」),將其「納入學校勤工助學體系,根據每月的考評結果發給適當的勤工助學補助」。這些網評員的主要職責是,在「南京大學電子論壇通過發帖,發布正面信息,跟帖回應抵制、消除負面信息,引導輿論並將重要信息及時上報學校網絡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69]隨後,各個學校紛紛仿效,競相招聘網絡評論員。江蘇省宿遷市、浙江省台州市、安徽省合肥市等也開始聘請網評員,讓他們以普通網友的身分,引領「正確導向」,普及「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由於網評員的報酬是每發一條帖給付0.5元人民幣(即五毛錢),中國民間將其稱為「五毛」。五毛數量有多少?無人掌握準確數據,估計有數百萬甚至逾千萬之多。2016年哈佛大學三位學者發表了有關網評員的研究報告。報告估計,被稱呼為「五毛黨」的網評員每年在網絡上發表高達4.88億條留言,約每178個留言中就有一條是網評員的留言;這些留言中有大約52.7%發布到政府網站內,其餘則在商業網站上發布,例如微博等社交平臺。[70]
比五毛高級一點的是網絡輿情分析師。據官方資料,「網絡輿情分析師」這一職業誕生於2008年(與2008年北京奧運籌備工作編織的「六張網」工程有關),服務對象是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即工會、共青團、婦聯)等職能機構。「網絡輿情分析師」的工作範圍與「五毛」不同,其任務是負責搜集網民觀點和態度,整理成報告,遞交給決策者,從業人員多達二百萬人。輿情分析師報酬優厚,共分成四級,最低月薪6000—8000元。如果按照四級的人數與工資取中位數,至少人均10000元月薪,全國每年為這個行業支付的工資就高達2400億元左右。這還不包括他們使用的軟件(軟體)與設備費用,據說這些費用也相當昂貴:「一般的輿情監測軟件,包年的價格從五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71]
一個能夠讓二百萬人從事的行業,其規模已相當可觀,中國皮具業、電子商務行業、動漫遊戲產業都是二百萬人的就業規模。不同於後三個產業的是,輿情監控產業並不創造價值,只為政府提供監控服務,是一個消耗納稅人上交的稅收並監控納稅人的產業。
監控產業形成於江澤民統治時期,最初叫做「金盾工程」,199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金盾工程名義上是公安自動化系統,實為一個全方位網絡封鎖和監視系統。最先在西方揭開金盾工程黑幕的是格雷格.沃爾頓(Greg Walton),他2001年發表的〈金盾工程:龐大的中國電訊監控工程揭秘〉,[72]揭開了中國使用高科技手段,將中國變成喬治.奧威爾筆下的《1984》世界:金盾工程這個「老大哥」將時時刻刻「照看」著中國人民。
這種監控在胡錦濤時期不斷完善,發展到習近平時期達到極致,這與習近平的工作經歷有關。在習近平作為中共領袖「接班人」升任國家副主席、中共政治局常委之後,他曾被賦予一項重任,即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時任公安部部長孟建柱是副組長。奧運會結束後,孟建柱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發表長文,大談如何加強政府部門處置「群體性事件」的能力,其中特別提到要加強「六張網」的建設。所謂「六張網」是指街面防控網、社區防控網、單位內部防控網、視頻監控網、區域警務協作網和「虛擬社會」(網絡)防控網。中國當局希望通過這「六張網」,織成一張防止一切反抗的天羅地網,「實現對動態社會的全方位、全天候、無縫隙、立體化覆蓋」。這「六張網」只是常規監控,每逢有慶典或者需要防範的一些特殊日子,比如「兩會」 、「六四」期間等等,當局還要再啟動「奧運安保模式」,除了讓警察扮裝成便衣,與巡防隊員、保安員等職業隊伍全部上街之外,還動員「志願者」如街道基層組織居民委員會的治保積極分子、單位「門前三包」人員等「社會力量」,用「人民戰爭」的方式消滅一切可能的反對力量。[73]
除了五毛、輿情分析師之外,中共的維穩系統還擁有龐大的線人網絡,例如在大學、中學、企事業單位、鄉村都廣設「信息員」(即告密者)。以全國數千所高等院校為例,招聘信息員的廣告在大學網站上隨處可見,連工作任務都逐項列明。有些學校的線人數量相當龐大,比如西安理工大學全部在校學生共26000餘人,僅在學生中就招聘了2627名安全信息員,並在師生員工中發展了65名「特別信息員」,約每十個學生中就有一名線人。[74]內蒙古開魯縣縣長助理、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劉興臣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該縣通過「三個一工程」建立了一個巨大的線人網絡,可以對任何異議及反抗保持「高度敏感」。全局民警及協警人員不分警種、不分崗位,每人在社區、村屯、行業單位、複雜場所等布建20名信息員,共10000名;在此基礎上,刑偵、經偵、國保、網監、治安及派出所一線實戰部門每名民警至少布建5名耳目,共1000名;刑偵、經偵、國保部門每名民警至少布建4名刑事特情,共100名。劉興臣開列的線人數據如下:由開魯縣公安局掌握的線人高達12093名。該縣共有40萬人口,在這40萬人口當中,減去約占人口四分之一的18歲以下未成年人,相當於每25個成年人當中至少布有一名「線人」在盯著。[75]
英國《每日電訊報》曾發表一篇〈中國政府養了大批密探〉,該文介紹:「有專家稱,在中國北京、上海這類大城市或西藏、新疆這類不穩定地區的密探數量還要更多。從開魯縣的密探人數可以推測出,中國全國至少有3900萬線人,占總人口的3%」,「其他中國城市已經建立了獎勵系統。在深圳,有超過18730英鎊(約合20萬元人民幣)在一個月中作為線人舉報2000餘條犯罪線索的獎勵而被發放出去。」即每一條信息100元人民幣。[76]
2、「維穩」開支超軍費,內敵多於外敵
在社會反抗增多、維穩機構正規化的同時,中國的維穩經費快速增長,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公共安全開支最多的國家之一。為了說明中國政府巨大的維穩開支,研究者通常將維穩費用與軍費相比較。2009年的5140億維穩經費已接近同年軍費開支5321億元;2011年的維穩費用是6244億元,超過同年的軍費開支6011億元;2012年維穩費用為7078億元,軍費則為6703億元;2013年的維穩費用為7691億元,軍費為7202億。[77]維穩費用高於軍費這一實況,直到2015年才稍有改變,2015年軍費為9114億元,維穩經費是8899億元,這是2009年以來中國的維穩費用首次比軍費少。[78]
如前所述,中國的社會反抗主要緣於各級政府對資源的過度抽取,因此,維穩與經濟發展形成了一個怪圈:地方官員需要GDP作為政績,不得不大量上馬各種項目,最容易賺錢的項目莫過於房地產與汙染工業;但房地產開發必然涉及徵地和拆遷,工業汙染會引發當地居民的環境維權活動。因此,經濟越發展,產生的官民矛盾越多,維穩的任務越繁重,維穩開支就越龐大。市縣級地方政府普遍感到維穩經費吃緊。2011年11月廣東汕尾烏坎村村民因政府強徵土地而持續抗爭數月之久,汕尾市政府為該村的「維穩」花了不少錢。市委書記鄭雁雄在內部講話中大歎「苦經」:「你以為請武警不用錢啊,好幾百個武警、警察駐在這裡,我們邱市長的錢包一天一天地癟下來了。」[79]
中國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維穩」經費的來源,中央與地方大概維持三七開的比例,中央承擔30%,地方承擔70%。經濟落後地區在「維穩」方面的經濟壓力要遠遠大於發達地區,很多省份因「維穩」開支而負債。[80]在中國經濟依賴房地產高速發展時期,地方財政狀況尚好,可勉強負擔維穩費用。自2009年以來地方財政減收,為了解決地方財政困難,中央政府不得不代全國31個省市的地方政府發行數千億三年期債券,以維持地方財政運轉。2012年3—8月共有2100多億元債券到期,但地方政府無法償還,只能玩借新債還舊債的把戲。[81]
3、地方政府的雙重角色:社會動亂的製造者與維穩者
本書作者將地方政府形容為「社會動亂的製造者」,是出於以下事實:地方政府是徵地拆遷活動中的利益相關者,政府通過對土地先徵後賣,抽取增值部分作為地方財政收入。2010年全國土地出讓金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高達76.6%,[82]中國的腐敗官員當中有80%與土地有關。[83]這兩個數字揭示的事實是:沒有土地出讓金,地方政府的財政便塌了大半邊天;如果不能發土地財,官員們的腐敗收益會大為減少。至於地方政府保護汙染企業、形成共犯結構背後的利益驅動,前面已經分析過。由此可見,這些因徵地、汙染所引起的糾紛與反抗,真正的肇事者其實就是地方政府;但地方政府擁有當地的行政權、司法權,隨時可使用暴力機器鎮壓人民。大量事例可證,當利益受損的民眾試圖通過法律訴訟討公道時,或者是當地法院不給立案,或者是花費大量精力財力後仍然敗訴。如果民眾被迫發動反抗,幾乎都是以地方當局出動警察暴力鎮壓、並栽上各種罪名將領頭者逮捕入獄判刑為終結。
將上述事實的邏輯關係理清楚之後,事實簡單得如此可怕:中國各級地方政府本身就是各種社會矛盾的製造者,是公共安全的最大威脅。「維穩」在中國已經成為一根粗大的產業鏈條。鏈條的上端是地方政府的掠奪,通過徵地、拆遷、汙染來保持稅收與財政收入;中端是截訪、打壓,控制輿論、宣傳與告密者;末端是司法系統、精神病院與監獄。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仿效前蘇聯的做法,將思想罪當作精神病,公然將「價值觀念混亂甚至解體造成普遍的無所適從感,社會嚴重分化造成的心理失衡,以及人的期望與實際的落差增加等」列入「精神病」範疇。[84]這條新興的維穩產業鏈,為中國各級政府官員及其親屬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利益分配機會,上至中央部委,中至地方政府,下至窮鄉僻壤,莫不附在這一利益鏈條之上。
2016年3月,中國政府宣布,對「維護國家安全」網絡中的關鍵性鎮壓力量(武裝警察)的運行體制實行改革:三年內停止武警的一切有償服務;地方政府不再擁有直接調用武警的權力,只能動用普通警察;如果群體性事件規模過大,地方警力不夠時,才能上報中央調用武警,[85]這一改變減少了地方政府對中央瞞報地方群體性事件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中央政府還調整了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係,規定公共安全屬於國家安全範疇,其支出由中央負責,不再撥付資金給地方政府,此舉則削弱了地方政府的維穩食物鏈。
從維繫中國社會生存的「四根支柱」的現狀來看,其中生態系統與倫理道德系統已嚴重潰敗,沒有可能在一兩代人的時間內修復,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中國人的一個噩夢。中國社會之所以沒有發生大規模動亂,只是因為政府的強管制能力在維繫社會。習近平非常清楚,政權的穩定有賴於槍桿子,故此特別注重提高軍人待遇。自2016年6月軍隊加薪之後,最低階的士官每月薪水高達5750元,副連級10470元,正連級11390元,副營級12340元,正營級13820元;副團級17600元,正團級21270元;副師級25640元;正師級30070元。[86]儘管有人認為,中國軍隊的薪酬水平不及美國,但承認遠遠高於中國黨政機關。現階段,與團級軍官同級別的縣委書記月薪在3000—5000元之間,由此可見,中國當局對軍隊、武警這類維穩工具的投入之大。
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曾寫過一部政治諷刺小說《1984》,這部傑作名列世界三大反烏托邦的政治諷喻小說之一。書中的大洋國處於永久的戰爭狀態,因此建立了無所不在的政府監控和公眾操控系統,最頂端是一位至高無上的「老大哥」;「老大哥」依靠特權階層的核心黨員(Inner Party),控制全社會,將一切獨立思考列入「犯罪思想」並予以打擊。當今的中國社會,在維穩體制操控下實際上早就成為《1984》的現實版。
[1] 徐凱、陳曉舒、李微敖,〈公共安全賬單〉,《財經》雜誌,2011年第11期,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11-05-08/110712639.html.⤴
[2] 2008年數據見:John Lee, “If Only China Were More Like Japan”, 美國《商業周刊》,2010年8月31日,http://www.businessweek.com/globalbiz/content/aug2010/gb20100831_989060.htm#p2.⤴
[3] 〈投資實業辛苦,導致投機行為增加〉,新浪網,2011年7月4日,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7-04/144522753694.shtml.⤴
[4] 傳播大數據,〈網際網路形塑群體性事件,處置一元化框架有待探索──群體性事件輿情年度報告〉,壹讀網,https://read01.com/QA4O46.html.⤴
[5] 《2015年中國群體事件統計》,非新聞,https://newsworthknowingcn.blogspot.jp/2016/01/2015.html.⤴
[6] 〈中國維權網站六四天網、非新聞獲「無國界記者」組織新聞自由獎提名〉,自由亞洲電臺,2016年10月26日,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meiti/xl2-10262016103900.html.⤴
[7] 〈2016年上半年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報告〉,輿情日報,2016年7月15日,http://www.yuqingribao.com/article.php?name=20160715164007;〈滬非法集資案高發 犯罪方法傳銷化模式化輻射面大〉,中國網,2017年6月29日,http://sh.chinadaily.com.cn/2017-06/29/content_29926234.htm;〈北京非法集資案件井噴式增長 研究建議區別對待〉,財新網,2017年7月29日,http://china.caixin.com/2017-07-29/101123896.html.⤴
[8] 〈城市拆遷等五方面問題成信訪工作重點〉,中國新聞網,2007年3月28日,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7/03-28/902760.shtml.⤴
[9] 何清漣,〈中國失地農民知多少〉,原載於何清漣VOA博客,2011年1月9日,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1/01/chinese-farmers-lost-their-land/.⤴
[10] 沈曉傑,〈城鎮居民「房情」大盤點:官員「說大了」人均住房面積〉,新華網,2007年10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07-10/08/content_6845540.htm.⤴
[11] 陳蘇,〈中國獲今年最嚴重違反住房權獎〉,VOANEWS,2005年11月29日。http://www.freexinwen.com/;希望,〈人權組織:中國為奧運強迫百萬人搬遷〉,自由亞洲電臺,2007年12月6日,http://www.rfa.org/mandarin/shenrubaodao/2007/12/06/aoyun/.⤴
[12] 〈最高檢:涉農扶貧犯罪兩年查辦2.8萬人〉,人民網,2015年7月22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22/c1001-27341507.html.⤴
[13]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何新田等,〈今日輿情解讀:治理村官腐敗還須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人民網,2014年11月6日,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4/1106/c212785-25989063.html.⤴
[14] 張洪英,〈公共品短缺、規則松弛與農民負擔反彈──湖南省山腳下村調查〉,《調研世界》,2009年第7期。⤴
[15] 〈最高檢:涉農扶貧犯罪,兩年查辦2.8萬人〉,人民網,2015年7月22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22/c1001-27341507.html.⤴
[16] 劉鑑強,〈環境維權引發中國動盪〉,中外對話,2013年2月1日,https://www.chinadialogue.net/authors/1085-Liu-Jianqiang.⤴
[17] 楊東平,〈十字路口的中國環境保護〉,《2005年:中國的環境危局與突圍》,中國網,2006年3月22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hjwj/1161880.htm.⤴
[18] 革繼勝,〈環保民生指數2006出爐,環境投訴去年增三成〉,《北京娛樂信報》,2007年1月16日。⤴
[19] 見註16。⤴
[20] 星火記者聯盟,〈深度:中國失業率,被掩蓋的真相〉,新浪財經,2017年6月7日,http://cj.sina.com.cn/article/detail/1010236564/275893.⤴
[21] 劉虹橋,〈中國被汙染耕地數字翻番,約3.5億畝〉,財新網,2014年4月17日,http://china.caixin.com/2014-04-17/100666834.html.⤴
[22] 〈中國會因北京缺水而遷都嗎?〉,《中國環境報》,2001年3月1日,http://old.hssyxx.com/zhsj/kexue-2/zutiweb/zu26/01/20.files/k042201.htm.⤴
[23] 四眾環保,〈我們身邊的水汙染你了解多少?〉,每日頭條,2017年5月11日,https://kknews.cc/health/lp86mqg.html.⤴
[24] 見註23。⤴
[25] 〈羅錫文院士稱,全國3億畝耕地受重金屬汙染威脅〉,《經濟參考報》,2013年6月17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3662.shtm;〈土壤重金屬汙染集中多發,多地出現「癌症村」〉,2011年10月14日,http://news.qq.com/a/20111014/000497.htm.⤴
[26] 錢煒、王臣,〈中國癌症現狀:每天8550人成為癌症患者〉,中國新聞周刊,2013年4月7日,http://news.ifeng.com/shendu/zgxwzk/detail_2013_04/07/23935298_0.shtml.⤴
[27] 呂宗恕、唐靖,〈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環境監測院權威專家警示:還有多少個「舟曲」潛伏?〉,《南方周末》,2010年8月12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48811/0.⤴
[28] 陳中、陳初越,〈潘岳:中國正在變成世界垃圾場〉,《南風窗》,2005年2月24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OP-c/794363.htm.⤴
[29] 〈潘岳:環境立法雖多但還只停留在理想主義層面〉,新華網,2006年7月13日,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07/13/content_4824946.htm.⤴
[30] 龐溟、杜韻竹,〈中國官場升遷指數分析:市長們怎樣升官〉,財經網,2013年5月23日,http://politics.caijing.com.cn/2013-05-23/112816298.html.⤴
[31] 〈媒體調查基層環保局:汙染企業成為其收入來源〉,新華網,2013年4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yuqing/2013-04/16/c_124587694.htm.⤴
[32] 〈經濟半小時:偷排暗流染醴泉〉,央視網,2013年6月5日,http://jingji.cntv.cn/2013/06/05/VIDE1370365558609873.shtml.⤴
[33] 林娜,〈官員:中國汙染,洋人有責〉,《中外對話》,2013年3月14日,https://www.chinadialogue.net/blog/5801-Official-blames-foreigners-for-China-s-pollution/ch.⤴
[34] Emma Graham-Harrison, “China Adds Pollution to List of Exports,” Reuters, January10, 2006.⤴
[35] 尹一傑、楊志錦,〈福佳大化身分之謎:大連PX項目面臨搬遷難題〉,《21世紀經濟報導》,2011年8月11日,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10811/031110297415.shtml.⤴
[36] 〈環評領域腐敗頻發,63家環評機構頂風違規被查處〉,《京華時報》,2015年3月7日,http://www.chinanews.com/m/ny/2015/03-07/7109411.shtml.⤴
[37] 〈環保部門權力凸顯,成腐敗易發多發「高危地帶」〉,《瞭望新聞周刊》,2009年4月27日,http://fanfu.people.com.cn/GB/64374/9199222.html.⤴
[38] Norman Myers, Ultimate Security: The Environmental Basis of Political Stability, W. W. Norton & Company, 1993.⤴
[39] 〈歐盟2015年進口的「危險商品」62%來自中國〉,《歐洲時報》,2016年4月26日,http://www.oushinet.com/europe/other/20160426/228584.html.⤴
[40] 諶旭彬,〈調查史回顧:中國土壤汙染、地下水汙染究竟嚴重到了何種地步?〉,短史記,2017年4月21日,https://mp.weixin.qq.com/s/1hO0raIVQ0ar-vvrPYFeoQ.⤴
[41] 謝慶裕,〈內地重金屬年汙染糧食1200萬噸,足夠養活珠三角〉,2011年4月1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4/01/5508311_0.shtml.⤴
[42] 楊猛,〈過度化肥農藥威脅中國農業〉,中外對話,2012年7月9日,https://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5153-The-damaging-truth-about-Chinese-fertiliser-and-pesticide-use.⤴
[43] 〈中國養殖業,抗生素濫用令人憂〉,德國之聲,2013年2月12日,http://p.dw.com/p/17co5.⤴
[44] 維基百科,〈2008年中國奶制品汙染事件》,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08%E5%B9%B4%E4%B8%AD%E5%9B%BD%E5%A5%B6%E5%88%B6%E5%93%81%E6%B1%A1%E6%9F%93%E4%BA%8B%E4%BB%B6.⤴
[45]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0/2391834.html.⤴
[46] 莫雨,〈全球新聞自由退步,中國繼續倒數第五〉,美國之音,2017年4月27日,https://www.voachinese.com/a/world-press-freedom-20170426/3826970.html.⤴
[47] 周羿伶,〈記者無國界:中國與互聯網為敵〉,2013年3月13日,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is-listed-as-one-of-the-enemies-of-internet-20130312/1620137.html.⤴
[48] 〈中國最強金融控股集團拿多少張牌照?除了中信、光大、平安,還有22家來勢凶猛〉,搜狐財經,2016年9月16日,http://www.sohu.com/a/114448022_481572.⤴
[49] 何帆,〈中國的影子銀行:不斷在轉型〉,財新網,2015年12月10日,http://pmi.caixin.com/2015-12-10/100884471.html?NOJP.⤴
[50] 劉冬,〈P2P破產潮將延續,新年第一周兩家觸雷〉,騰訊網,2014年1月6日,http://finance.qq.com/a/20140106/001600.htm;〈陸金所董事長:絕大多數中國P2P平臺會破產〉,2015年4月16日,搜狐財經,http://business.sohu.com/20150416/n411367626.shtml.⤴
[51] 〈民生銀行爆出三十億元「假」理財產品 牽涉「飛單」和「蘿蔔章」〉,《華爾街見聞》,2017年4月17日,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004749.⤴
[52] 〈2015年我國群體性事件研究報告〉,壹讀網,2016年3月17日,https://read01.com/QA4O46.html https://read01.com/QA4O46.html;非新聞,《2015年中國群體事件統計》,https://newsworthknowingcn.blogspot.jp/2016/01/2015.html.⤴
[53] 斯洋,〈美歐為什麼還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美國之音,2016年12月13日,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wto-market-economy-20161212/3633967.html.⤴
[54] 〈紐約時報:中國統計數據掩藏經濟深度放緩〉,阿波羅新聞網,2012年6月24日,https://www.aboluowang.com/2012/0624/251054.html.⤴
[55] Tyler Durden, “4 Reasons Why You Should Stop Believing In Chinese Leadership,” Jul 26, 2012, http://www.zerohedge.com/news/guest-post-4-reasons-why-you-should-stop-believing-chinese-leadership.⤴
[56] 〈從非官方數據看中國經濟〉,《華爾街日報》,2012年8月12日,http://cn.wsj.com/gb/20120813/rec143336.asp.⤴
[57] 〈致命中國〉 - Death by China (in Englis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lPSi0LpPU.⤴
[58] 布雷德邁爾、莫雨,〈川普下令審查中國竊取知識產權行為〉,美國之音,2017年8月15日,https://www.voachinese.com/a/news-trump-china-trade-20170814/3985396.html.⤴
[59] 〈美國因知識產權盜竊年損失至多六千億美元〉,新浪網,2017年2月27日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7-02-27/doc-ifyavvsk3713048.shtml.⤴
[60] 〈美國近半數337調查針對中國 多數中國企業應訴失敗〉,《經濟觀察報》,2017年6月23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7-06-24/doc-ifyhmpew3196028.shtml.⤴
[61] 李玥,〈中國企業在專利海外戰場的用兵之道〉,搜狐網,2016年7月12日,http://www.sohu.com/?strategyid=00005.⤴
[62] 〈當年服藥參賽,如今被奪金牌〉,2017年1月13日,http://p.dw.com/p/2VkFe.⤴
[63] 〈在人權問題上與中國的交手:聯合國的迷宮──中國人權專訪菲麗斯.蓋爾〉,中國人權論壇,2010年10月29日,http://www.hrichina.org/chs/content/3661.⤴
[64] 〈中國在聯合國八次說「不」〉,新京報網,2012年2月12日,http://www.bjnews.com.cn/world/2012/02/12/181983.html.⤴
[65] 〈中國暫停了一個20國集團的反腐敗工作組〉,BBC,2016年4月20日,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2016/04/160420_china_g20_anticorruption.⤴
[66] 〈路透社:西方公關公司競爭「講好中國故事」〉,BBC,2016年4月22日,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a/2016/04/160422_china_public_relations_pr_west.⤴
[67] 江蘇省如皋市公安局,〈淺談非法傳銷犯罪的發展特點、打擊方向及防範對策〉,2013年9月30日,http://www.njga.gov.cn/www/njga/2010/gaxw4-mb_a39130930323538178.htm.⤴
[68] 〈習近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新華網,2014年4月15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4/15/c_1110253910.htm.⤴
[69] 〈南京大學小百合bbs論壇復建情況〉,南京大學考研網,http://www.nandakaoyan.com/yuanxijieshao/xx/8116.html.⤴
[70] Gary King, Jennifer Pan, Margaret E. Roberts, “How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abricates Social Media Posts for Strategic Distraction, not Engaged Argument,” https://gking.harvard.edu/50C.⤴
[71] 〈網絡輿情分析師成官方認可職業,從業者達二百萬〉,2013年10月3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03/c_117587953.htm.⤴
[72] Greg Walton, “China's Golden Shield:Corpor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rveillance Technolog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reg Waltonʼs homepage: go.openflows.org /jamyang, www.ichrdd.ca/english/commdoc/publications/globalization/goldenMenu.html.⤴
[73] 孟建柱,〈著力強化五個能力,建設全面提升維護穩定水平〉,《求是》雜誌社,2009年12月1日,http://www.mps.gov.cn/n2255053/n5147059/c5163571/content.html.⤴
[74] 田建平,〈成果巡禮:創建平安校園優化育人環境──我校創建「陝西省平安校園」綜述〉,西安理工大學網站,2008年11月20日,http://xiaobao.xaut.edu.cn/nr.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newsid=98092&wbtreeid=9833.⤴
[75] 唐建權,〈採訪開魯縣縣長助理、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劉興臣同志〉,新華網,2009年8月28日,http://www.nmg.xinhunet.com/zt/2009-08/28/content_17535202.htm.⤴
[76] Malcolm Moorein, “Chinese Police Admit Enormous Number of Spies,” Shanghai, Feb 09, 2010,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asia/china/7195592/Chinese-police-admit-enormous-number-of-spies.html.⤴
[78] 〈2016年中國軍費預算增幅降低〉,德國之聲,2016年3月4日,http://dw.com/p/1I73O.⤴
[79] 方方,〈當局見村民後烏坎村問題真的解決了嗎?〉,美國之音,2011年11月22日,http://www.voanews.com/chinese/news/20111222-China-Wukan-problems-136072303.html.⤴
[80] 謝岳,〈地方政府天價「維穩」將拖垮地方財政〉,愛思想網,2010年10月27日,http://www.aisixiang.com/data/36939.html.⤴
[81] 〈財政部拒延到期地方債,地方政府扎堆借新還舊〉,經濟觀察網,2012年6月2日,http://www.eeo.com.cn/2012/0602/227613.shtml.⤴
[82] 〈2010年土地出讓金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高達76.6%〉,《南方周末》,2011年1月14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54644.⤴
[83] 〈專訪國土部副部長:十個貪官八個跟土地有關〉,新浪網,2005年7月4日,http://bj.house.sina.com.cn/news/yjgd/p/2005-07-04/105782301.html.⤴
[84] 〈研究顯示,中國精神病患超1億,重症人數逾1600萬〉,《瞭望新聞周刊》,2010年5月30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30/c_12158168.html.⤴
[85] 徐國華,〈中央軍委部署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工作〉,中國軍網—解放軍報,2016年3月27日,http://www.81.cn/jwzb/2016-03/27/content_6979008.htm0.⤴
[86] 〈提士氣定軍心 解放軍全面加薪細節曝光〉,多維新聞網,2016年6月22日,http://news.dwnews.com/china/news/2016-06-22/59747987.html.⤴